飘鳞-第1章 孤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地球的某个平行历史时空,硝烟徘徊在七大洲的各个角落,劫后余生的伪和平间隙仍然随时与死亡为伴。究竟是怎样的灾难和遽变使得晴朗明澈的和平天空蒙上了如此阴霾的愁云惨雾呢?须知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的并非刀刃,而是铠甲。自古以来常用盔胄的数量来评估战争的规模,原因也就在于此。手中有了武器并不可怕,然而一旦拥有了在或然概率之下防御剑锋流逝的防具装备,惨烈的交战便会一处激发。侥幸比野心可怕一万倍,有所依凭的铤而走险,往往比危险锋芒本身更加恐怖。十多年前,X国科研人员在执行月背矿物开采时发现了一种极其稀有的天然材料,据说其实质是一种反物质合金,能够释放出与通常重金属相逆的激化辐射。以它的特殊理化性质作为技术核心,衍生出了以探照洗涤手段彻底清除核反应裂变污染的高效稳定消毒技术,即使是遭受原子弹轰击的区域,也可以简单地吸收掉高能射线和危险离子,排除粉尘和阴影中留存的不良后果。不要以为这是一种仁慈的发明,消除武器后患的排毒防疫手段只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而已。众所周知,战争的动机与最终目的都在于占领掠夺以及奴役。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强大后遗症只能创造出一片寸草不生万籁俱灭的地狱,而且附近区域受此波及影响,数十年之内都会化作一片禁地死丘(即使污染稍小的**也需要以裂变链式反应进行引爆。而且它所产生的漫反射紫外余波同样会残留在爆炸现场,对周围的生命体造成危险而持久的蔓延戕害。有违道义而又占不到利益便宜的事情向来为兵家所忌惮,这才是各国停火公约的真正原因,所谓的人道主义根本就是一纸空谈。一旦后续灾难可以消除,全世界立刻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雷霆风暴之中。率先做好准备的X国用数量众多的原子能弹头给敌对国家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核武器洗礼。这始料未及难以提防的一击让对手彻底缴械投降大败涂地。因为只要消灭核污染不良后果的相关设备可以批量生产,大规模制造核武器的流水线工业成本就会迅速降低,机密泄露的可能性也会减少。所以X国在秘密推广了核污染快速消除技术之后,只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军队储备的战略核导弹数量增长了一百余倍。被称为极夜审判的开战之日,几乎整个地球都沐浴在突袭与还击的爆裂焰火之中。十几个小时之内,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被打上了死亡的烙印。无数次级贫铀武器也加入了战争,其弹着点勾画的染毒区域,覆盖了地壳表面的每一寸岩石和泥土。由于各国利益的交错和纠纷,没有任何一处中立地区能够逃脱因贪欲而滋生的制裁,海洋里溅落了拦截成功的弹片,就连极地区域的空间站也由于秘密支持军用制导定位卫星而遭受了轰击。全球的水循环都陷入了昏暗的恐怖。物种大量灭绝,生态循环迅速走向崩溃。然而身为始作俑者的X国政府首脑们早已经预料到了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他们不仅研发出了治愈放射污染绝症的医疗手段,还开创了人工农业的先驱。也就是说现在就连氧气和糖类物质都成为了X国侵略势力的垄断产品。他们首先暗下黑手,操纵导弹的点火发射开关,在一声巨响中将别人的故乡变成彻头彻尾的地狱,然后再假扮成拯救危难的天使,在绝望中伸出援手予以援助,并且帮这些幸存者们重建故乡。如此阴险的伪善谋略让残存的原住民们纷纷感恩戴德地投降。而这些人的故乡也就沦为了X国的名正言顺的殖民地。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提供保护作为理由,X国大量占据了世界各处的城邦土地。拒绝接受居心叵测援助的人们满怀者气节死去,却在照片中被描述成顽固不化的遇难者。英雄不屈的形象被抹黑玷污成一团团疑似人形的垃圾。有些人放弃了原本的国籍和信仰,割舍尊严开始称赞由武器和技术构筑的霸权。而其他因奇迹而生还的反抗者却仍然在崎岖险远的角落里续写着拼搏抗争的传奇。而那些从战火夹缝中留存下来的城市,却成为X国镇压零散游击抵抗武装的前沿根据地。在这些宛若孤岛的城市里,居住着暂时避难的原住民俘虏,谋取暴利的战争投机商人,以及负责控制细部地区安全的X国军事武装部队。歧视和压迫的色彩自然而然地涂黑了这些前程渺茫的残余人类聚集地,虽然街道上再也没有可检测到的残余核辐射,空气中甚至连病菌和粉尘的含量偶尔也能够达到绿色标准,但沦为亡国奴的耻辱和悲伤,却是一条深埋在心底的难愈伤痕。我现在身处的城市,就是这样一座荒唐可笑的长期殖民驻地。站在城市中央唯一的摩天楼宇中俯瞰,便可将赋予抽象派画风的城市剪影尽收眼底。昏暗的钢筋水泥伫立在乌青的天空之下低头默哀,表面平静的城区压抑着几欲疯狂的悲伤与颤抖。几十块街区工坊或广场拼插而成的市区边缘,显现着一条条极其深重的沟壑断层印记,那是核弹冲击波在城市边缘留下的惊寒一瞥。在这条界线之外,绵延的荒原和诸多弹坑环形山彼此交错,勾勒着遥远而凄凉的暗橙色蛮荒。据说在核爆之后发生了变异的幽灵游击部队仍然生存在未能彻底净化的弹坑深处。抵抗组织凭借顽强的意志,在地壳边缘勉强生存了下来,并且仍然执着于光复昔日繁荣的祖国。时而会有接近废弃的装甲车或者简陋战斗机对我们的城市进行突袭,这时候就要依靠前线驻守部队的火力将敢死硬拼的敌人迎头打退。由于这座被命名为索斯特拉的残骸城市三面分别临接平原,丘陵以及山脉通径路口而且背靠海洋,所以这里的驻防力量很强,几乎可以媲美X国本土的标准作战等级。哨兵们配置在前线的固定自动制导武器甚至可以阻断拦截射向城市内部的火箭弹。但是这些装备精良的守军不仅人数有限,而且也不像在感染变异中实现了适者生存的幽灵游击队那样敢于闯荡遭受亵渎的乱石滩。万一防护服因为意外而破裂,他们在急促中毒之后很快便会全军覆没。虽然X国很想用地毯式核打击再度扫平这些崇尚游击抵抗的极端分子,但制造核武器的相关金属矿藏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极夜审判之后,批量生产核弹头已经不可能,而贫铀武器已经不可能对适应了污染环境的变异人群造成伤害。所以交战双方就形成了持久割据相峙不下的局势。由于抵抗组织的存在,导致这片陆地上的辐射毒性不可能被逐一彻底肃清。虽然他们可以痛饮毒泉并且捕食同样发生了异化的地下生物而幸存下来(譬如蚯蚓)但长此以往,整体自然环境便永远不可能恢复青山绿水的姿态了。侵略者们便以此为借口谴责游击队目光短浅,正在以原始的武力犯下反人类的愚蠢罪行,但是对于那些背井离乡,体魄饱受摧残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心底却只剩下了仇恨。他们不可能像城市里的投降主义者那样接受现实夙夜忧泣,留给荒野武装部队散兵游勇的残酷命运,唯有漫无止境的报复之路而已。在这座城市里,有人祷告悲啼,有人切齿深恨,也有人袖手旁观,但仍然有一群问心无愧的勇士,仍旧在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包容着阴霾之下的全部。这些人期待着犯下罪行的人受到制裁,被迫受辱的人会收获原谅,沉沦在痛苦的人也能够得到胜利和解脱。这些人逐渐自发地凝聚起来,团结一心收集各种技术情报,打算逐渐抹平技术差异,消退战争双方的隔阂与仇恨,把幸福的日子还给曾经的沃土。这个组织被人们称为彷徨者。因为迄今为止他们还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路线去实现我们心底的梦想,纵然有无数的短期计划亟待完成,但是放眼望去前路仍是一片混沌。此时此刻,站在摩天楼顶端半废弃商务办公室中的我,也是彷徨者组织的地下秘密成员之一。当然我能如此堂而皇之的出入如此显赫荣耀的场所,自然是因为具备了另一重隐蔽潜伏身份。获救收容编号索斯特拉106512,临时姓名麦森,特殊工作职务为鼓舞安抚媒体宣传员(原本的姓名和政治信念都在灾难之后被暂时封存在心底的一隅)我每天的职责就是以这座摩天楼作为无线电发射塔,向这座城市的各处角落发散温暖人心的电波。本该从人类历史中逐渐销声匿迹的传统音频广播竟然又在潦草重建的废墟之中成为了城市的主旋律。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逃避的惶惑隐忧和思念乡愁,这些负荷不该仅仅由亲人和朋友来分担。因为在面对冰冷严峻现实的时候,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给他人带来安慰,纵然是挚爱的血亲或者伴侣也可能会迫于某种压力而无暇顾及。所以需要一个每天都会如期而至的声音,为他们讲授一个个感同身受的凄美故事。哀婉而充满悲剧色彩的剧中人物,虽和他们居住在不同的时空却经历着相似的命运坎坷。当负面情绪以反向移情的效果转嫁给虚拟架空的人物之后,凄苦的命运就仿佛不再孤绝。只要活在电波里的那些梦幻生命在拼搏之后见证了风雨之后的彩虹奇迹,在简陋收音机旁专注聆听的人们也会在潸然泪下之余如释重负衷心一笑,继而充满希望地朝着明天迈进。只要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声音始终无形地歌颂着人间真情,绝望和冷漠就不可能笼罩征服这座压抑而残酷的城市。然而这种临时的寄托也存在饮鸩止渴的危险一面。众所周知,沉溺在虚假世界里,在幻觉臆想中寻求满足的人往往更容易像行尸走肉一样沦为麻木不仁的沉寂个体,虽然不至于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但却必然要迷失自己内心的愿望跟勇气。他们将因为满足于故事的精彩而甘心成为被人奴役的工具。从而愈加懵懂地充当廉价劳动力以供资本家进行剥削。这正中了那些罪魁祸首的下怀,所以他们才容许我进行这项简约而又繁重的传媒工作。对于驻守在此的X国部队来说,我的故事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遣,毕竟他们也同样抛弃了平淡的生活,虽然入侵了别国的领土,践踏了他人的生命和尊严,可是身为战士。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和借口,也不应该单方面的承担罪责。所以他们也需要将难以言说的愁苦慢慢化解。我的广播节目恰好也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契机。我用自己的笔墨写下许多长篇故事,一日三次,按照作息时间的微妙差异,分别用不同的语言向全城进行讲述。其中的修辞藻饰,在定稿时就已经依据受众的不同而逐一斟酌。在诵读复述故事之时的配乐也都是由我亲自执行。想要在演奏手风琴,吉他或者小提琴的同时不致分神干扰脑海中定格故事的讲述效果确实要多费一番功夫,然而当我在苦练之后超越了一心多用诚挚不减的障碍,便觉得以这种特殊方式讲述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X国驻远东政府既然把我树立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偶像,为我提供最基本的工作条件也是理所应当的。故而我的生活可谓有求必应衣食无忧。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接近奢靡的标准。在唯一屹立不倒的摩天楼之上享有一间独立的居所兼演播室套间也是十分正常的。我既然拥有足够的产量和工作效率,自然就可以把灵感作为借口去进行漫天讨价的勒索要挟。所以我不费三言两语就获得了摩天楼顶层鸟瞰套间的永久使用权。当然像这种重要的岗位一般都会由官方配备一位特种战士作为贴身保镖,一方面保护我的安全,另一方面当然也执行从旁监视的双面特殊任务。尽管她是个看起来十分动人的高挑美女,但是我毫不怀疑她已经接受了最高等级的伺机杀戮命令,任何时候只要觉察到我图谋不轨的蛛丝马迹,立刻会以最直截了当的手段将我置诸死地。至于她的具体手法究竟是拧断我的脖子还是痛快地一枪爆头脑浆四溅,我确实不愿意仔细去想。侵略者不会相信任何人,即使是向我这样表面上十分配合工作的精英俊杰也不能例外。此时此刻,我刚刚结束为期一百二十分钟的直播诵读,无需敞开落地窗上的通风口,就能够侧耳听见山呼海啸般的集体喝彩声。我告诉过自己,最成功的章节永远是下一段故事,人民既然愿意把我作为话筒旁的幕后英雄看待,我就不能用简陋粗糙的水准去敷衍欺瞒。虽然他们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单一媒体的蹂躏。但我的电台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并不是为了长久赚取由政府支付的那笔薪高额金报酬,更重要的是我要对得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以及许多充满期待的眼睛。高处不胜寒,虽然落地窗始终保持着密闭封锁的状态,但是我却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到猛烈的狂风。它拍打在玻璃上隐约作响的颤抖似乎表达着莫名的愤怒和哀愁。我意识到自己不能沉浸在清晨时段演播完毕的疲劳和懈怠之中,于是立刻取出揣在衣兜里的耳机和MP3,让耳朵重新聆听熟悉的音乐。MP3简单液晶屏幕上以高亮显示的时间是十点三刻。预定好的情报传递很快就要拉开帷幕了。虽然我身后不远处就站立着荷枪实弹身手不凡的监视保镖,高挑媚艳的特种兵上士妮迪娅。但是习惯了资深间谍我仍然有信心躲过金丝额发下的碧眼监察,并且当着她的面把至关重要的消息巧妙转送出去。无需极目远眺即可瞥见城市边缘又发生了一次类似武装冲突的骚乱。一枚口径极大的导弹从自行火炮的车载发射台上点火启程,向城市内部急速冲刺。尽管拦截弹片烟幕成功引爆了导弹的外围甲壳,但这些守卫军士们都没料到,这枚特殊的导弹竟然是传说中百闻不如一见的连环字母导弹。如同传统的套娃玩具一般,外层导弹被拦截炸毁之后,其内部竟然弹射出了多级火箭的下一颗弹体。重新点火后,尺寸稍小一圈的导弹依靠着惯性和速度穿越了拦截火线。径直向市内最高摩天大楼的顶端袭来。望着它径直向我飞奔的坚定姿态,我内心不禁喟叹游击队的武器射击技术果然不同凡响。没有多余的闲暇再做感慨,我立刻把手中的MP3紧握在手心。塑料外壳里隐藏的温敏电路立刻开始工作,MP3之中播放的音乐立刻变成了单调的雪花式嘈杂。在这一瞬间,耳机在电平关系逆转的情形下立刻由输出端变为了输入,而原本仅作为存储器的机关则变为某种特殊频谱规则下的电磁讯号发生器。它可以把我耳道里产生的声音注入载波,转化为模拟信号而后立即传出。而耳道中声音的来源则是与鼓膜隐约相连的一条内耳隐藏肌肉。这条肌肉在运作时,只会让鼓膜因为向内轻微收缩而发出一声颤抖鸣响,除此之外不会再躯体表面产生任何可以观察出异样端倪的破绽。当以急促的频率收缩和署长这条隐秘肌肉时,就能把耳道里的轻微声响通过耳机以电码密文的形式传送并发出。由于针对MP3讯号发射器的接收装置被安装在第二级火箭的炸药弹头附近,由于盛装着大量炸药的火箭不可能以完好状态存留太久,所以我必须尽快简洁高效地传递有效讯息:“海岸线附近防御薄弱缺口是圈套,将有一批军事物资从此地从陆路运往西北”尽管城市边境设有拦截电磁通讯的铝箔烟尘,但是依靠火箭轨迹的尾焰热力,仍然足以驱散这些阻断秘密联络的烟雾。二级导弹内部设有讯号转录再投递的装置,可以即时立刻把我刚才发送的讯息转化为另一种频率的谐波,并传送给位于自行火炮发射台后侧的半报废装甲战车。而后,我的游击部队盟友就可以接收到有效讯号并进行破译。二级火箭从突破拦截线直到抵达摩天楼宇附近需要消耗十六秒,由于我的行动十分及时,所以当火箭抵达面前时,所有的讯号都已完成了隔空转输。并且身边的保镖丝毫没有觉察。因为她还从未见过有任何间谍能够在一言不发并且连指尖都毫无动作的情况下把秘密消息通过一刻即将射来的导弹作为中介投递出去,但我却站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做到了这一点。当玻璃由于导弹带来的风压而震碎的时候,我佯装惊恐地后退,同时手掌微微摊开,故意让飞溅的玻璃碎片猛烈撞上手中的MP3,当外壳受磕碰而凹陷的时候,它的特殊功能便会伴随着证据的毁灭而彻底消除。然而它的外表伪装功能却依旧可以提供音乐播放支持,作为一次性的消息投递工具,这种品质已经难能可贵了。就在导弹即将闯入摩天楼的间架结构之时,站在我身旁的妮迪娅已经处变不惊地完成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作战准备,她取出口袋里备用的贯透式穿甲弹,借助协推发射管填充在上膛的手枪之中。迅速瞄准了导弹一侧的尾部。当她扣下扳机的时刻,双重底火的炽烈鼓沸仿佛让整个房间一下子沐浴在了燃烧的光芒之中。随后精准无匹的穿甲弹便割断了火箭靠近大楼一侧的方向调节尾翼。结果就导致火箭飞速紧急转弯,贴着大楼的边缘滑向远方(由于子母式火箭弹自身重量并不算大,所以才能以小惯性实现飞行方向的急转突变)专业军事保镖的技术果然非同一般,要知道以单手独臂短枪发射比枪榴弹后坐力更可怕的穿甲弹,就相当于用里能扛鼎的手臂正面拦住一辆狂飙突进的摩托车,这种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幸好她对于这次间谍行动毫无觉察,否则我必然要死的很惨,而且队友用重火力对我进行定位袭击的行为,也间接增强了X国政府阵营对我的信任,至于游击队在避开围剿陷阱减少人员损失之后能否及时在正确路线上以地形陷阱拦截物资运输队,那就不是我能够帮忙的事情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