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骰子-第43章 塞北的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周明在宿舍住了一晚,第二天是开学的日子,整个学院的新生,都被集中在学校的大礼堂里,举行入学典礼。

    这大礼堂的坐席,分为上下两层,前面的座位位置低,后面的座位一阶阶升高,成阶梯状。

    整个大礼堂,上下都坐满了人,乌压压一片,人山人海一般。

    大礼堂前面的演讲台上,灯火通明,花团锦簇,学校的领导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言。讲话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对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表示祝贺和欢迎。

    只有最后一个训导主任的发言与众不同,他主管全院的学生纪律。他的发言很严肃,当众宣读了各种校园里的规章制度,特别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在校园打架斗殴问题,学校发现一起就要严肃处理一起,情节严重的开除学籍绝不姑息;二是校园恋爱问题,严禁情侣在校园公共场合手拉手,勾肩搭背,以及其它不雅动作。最后他信誓旦旦,掷地有声地说道:“我就是要用我的最大力量,甚至是身家性命,来保持这高校的一方净土!”

    学校的入学典礼结束后,高分子系的新生又被集中在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内。高分子系的一众领导老师,又代表高分子系这个小集体对大家表示欢迎,系里几个领导讲完话后,新生们按照专业方向划分了班级。

    周明的专业方向是高分子材料加工,全班共三十六人,其中男生二十九人,女生七人。这七个姑娘后来被称为“七朵金花”,有时也被叫成七仙女儿,七姐妹。

    全班人有辅导员高老师带领着来到了自己班级的教室中。

    讲台上,高老师侃侃而谈:“------,高材加工班的同学们,你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现在聚集到这间小教室内,我们以后就是兄弟姐妹,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作为这个大家庭的负责人,以后大家学习上生活上有问题有困难请及时找我!

    现在请每位同学都上台做个自我介绍,然后再朗诵一篇诗歌。”

    教室内一片掌声响起。“介绍自己就罢了,还要朗诵诗歌,这------”周明心里嘀咕着有些犯难了!

    “一号,周明!请周明同学上台!”自己怎么就被列为了一号,周明不禁叫苦。他硬着头皮走上讲台,带着双县口音向全班同学介绍了自己,到了朗诵诗歌的环节,自己临时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创作了一首诗歌,他深情地朗诵道:

    “梦里又见我的娘

    粗衣泪眼鬓满霜

    厨房灶边细细忙

    口中歌儿思儿郎

    小院儿梨花香!

    望子成龙赴他乡

    孤独终老在故乡

    劳累伤痛独自知

    有儿不能诉衷肠

    两眼儿泪汪汪!

    有谁知

    养儿最后是心凉

    好思念

    我的娘!”

    朗诵完毕竟也得到全班热烈的掌声!周明也不知这掌声是褒奖还是鼓励,激动之下给大家鞠了一躬,就走下了讲台。

    “周明同学这是想家了!”高老师笑着说道,“演讲的很好,下一位------”

    一个个同学雀跃地蹬上讲台,带着不同地域的方言激动地进行自己的演讲,周明也因此有机会欣赏了全国各地不同方言的有趣魅力!没想到,处在祖国最北端的潶龙江省,普通话说的却是最标准。最有意思的是一位柑肃省同学,方言口音太重了,再加上紧张,一张嘴竟然像说外语似的,大家一句话也听不懂!高老师笑着让他慢慢来,自己在一旁试着给大家翻译。

    等所有人都自我介绍完毕,周明对自己所在的这个班级也大概有了初步的了解。全班人几乎全来自关内,东北人只有三个,几乎是每个省份的人都有。

    因为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所以都格外珍惜这缘份,一段时间后,全班相处的非常融洽。特别是班上的“七朵金花”更是受到了大家无微不至的呵护,从上课帮助占座,到食堂帮助打饭打开水,再到陪同外出购物,方方面面,男生们总是随叫随到,乐此不疲。

    一两个月后大家都熟悉和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变的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起来。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有志考研的同学,整日埋头苦读,不敢松懈,其他人都显的很轻松。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日里,在外面大家都打扮的人模人样,玉树临风的,一到了宿舍都一个个显出了原形。脱掉崭新的外套,露出半个月没洗的衬衣;甩掉外表可以照出人影的皮鞋,露出带有异味的汗脚。凌乱了整齐的发型,畸形怪状地趴在床铺上;消失了满脸的斯文,偷偷地谈论着女人。

    周明在宿舍六个人中排行老三,按年龄排的。总体来说还算是个规规矩矩的好学生,没打算考研,但平时学习也很用功,特别喜欢泡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

    宿舍的老大管他叫三弟,老二却直接叫他小三儿,后来连小字也省去了,直接叫三儿。

    老大西北人,名叫杨漠,长的略显沧桑,身高马大,四方脸,黝黑的脸堂。前额的头发很稀少,显的额头很大。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家境贫寒,高二后曾辍学,在社会上工作一年,为自己攒够大学的学费,而后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直到高考成功。

    老大待人很诚恳,人也实在的很。学习格外用功,很珍惜自己拼搏后得来的大学学习的机会。他和周明很和的来,两个人常一同去图书馆阅读。

    老二张勇,东北佶林人。身材微胖,戴着度数很高的眼镜。他的大学生活以宿舍为主,整天窝在床铺上看小说,玩游戏,还说自己要写武侠小说,当作家。因为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看武侠小说,在校园里就有这样的说法:“男金庸,女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这老二的心思不在学习上,他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教室里课堂上很难发现他神秘的身影。

    老四是何北人,老五老六都是三东人,其中老六最出息,发誓要考清华的研究生,他整天早出晚归,只有在晚上该休息的时候才能在宿舍见到他。

    东北的冬天来的格外早,十月下旬,那北风刮的渐渐紧了,渐渐强劲了,吹在脸上麻麻地疼。气温也越来越低了,干冷干冷的。

    一个星期六,北风突然停了,但还是冷的厉害,好像是又降温了。结束了一周的学习,晚上,大家听完了收音机里播放的鬼故事,也没人再挑起新鲜的话题。大家都早早进入了梦乡。

    周明迷迷糊糊地睡到半夜,突然被一个声音吵醒,只听有人在走廊里大声唱道:“我爱你塞北的雪------”

    “这是谁这么变态,大半夜起来唱歌!”周明心里嘀咕道,他往上拉了拉被子,准备再次睡去,不经意间往窗外一瞟,发现外面下雪了!东北的雪终于来了!

    周明看到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微微透出点光亮。那雪花一片一片垂直地落下,悄无声息。好像天公故意趁大家熟睡之际,偷偷地把雪花往下抛撒,明早好给大家一个突然的惊喜。

    过了一会,那雪下的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密集了,像鹅毛,像棉絮,飘飘洒洒,就像有人用大簸箕往下倾倒似的。

    不一会儿,地上,房屋上,树上都被盖上了厚厚的一层,整个世界一片洁白。窗外的老槐树上,偶尔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那是枯朽的树枝被大雪压断发出的声音,在深夜里传的很远很远。

    周明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雪已经停了。整个宿舍的人,除了东北人老二张勇外,大家都很惊叹,好大的雪!在关内大家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

    隔壁宿舍也都是同班同学,也不知是谁这么有创意,提出两个宿舍间要搞一场雪上足球比赛,所有人竟然积极响应。

    穿戴完毕,十几个人带着足球来到白雪皑皑的足球场上,那雪很厚足有二三十厘米,一脚踩下没过脚脖。

    足球场上,两队对垒,一场搏斗就开始了,大家兴致都很高,进了球就高兴地在雪地上打滚儿。后来踢累了,一场球赛又演变成一场雪仗,一时间雪球乱飞,落入对方的身上,头上,脸上,脖颈上。好不热闹!

    早饭后周明来到校园里的人工湖边,看雪景。湖边的柳树松树上此时形成了奇特的雾凇景观。只见满眼的玉树琼花,雪玉冰清。雪柳好似白发三千丈;青松的枝头恰似洁白的菊花。真是美不胜收,令人赞叹。

    “周明,跟哥去青年湖,滑冰!”老大杨漠不知何时来到自己身后。

    “老大你一西北人,还会滑冰,不简单啊!”

    “我哪会滑,你也太高看哥了!不过,就是不会才要去学吗!来了东北哪能不学滑冰?”

    “对,去尝试一把,学习学习!走咱俩一起去!”周明也来了兴致。

    两个人说话间一同往校园外走去,那青年湖就在学校附近,十来分钟的路程,一会儿也就到了。

    那青年湖很大,湖面上的冰场就像操场上的跑道似的,环绕在湖心四周。湖面上人很多,很热闹。有些人滑冰的技术很好,他们脚蹬冰刀鞋,围着湖面一圈一圈地飞快地滑着,动作娴熟,姿态优美,潇洒自然,令人羡慕。

    周明和杨漠两个人迫不及待地租了双冰刀鞋,穿在脚上,摇摇晃晃地就下了冰场。俩人都是第一次滑冰,冰刀鞋穿在脚上,根本就不知如何掌控,接二连三地摔跤跌倒,搞的二人狼狈不堪。

    看来想学滑冰还得一步一步来,一上来就想学人家速滑是不成的。

    二人扶着湖边的栏杆,研究了一阵子,决定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

    先练习冰上直立行走。双臂自然打开,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左右冰刀保持平行,小步向前。二人练习了一阵子,感觉好了很多,渐渐找到了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

    然后再练习身体前倾后倾,慢慢感受前滑后滑的感觉。

    接着练习蹬冰收腿,一点一点地掌握技巧。

    二人通过半上午的基础练习,最后也能在冰面上慢慢地滑行了,就是在拐弯的时候一不小心还会摔倒。

    二人围着湖面又滑了两圈,只感觉两只脚脖子酸痛的厉害。只好走出了冰场,换上了自己的鞋子。

    两个人坐在湖边长椅上休息,都是大汗淋漓,口喘粗气。

    周明发现旁边竟然有不少人,在吃雪糕,不禁大感惊奇。冰天雪地里吃雪糕,还是头一回看到。虽然知道吃凉东西对身体不好,但忍不住还是想尝试一下。

    “老大我请你吃雪糕!”周明说道。

    “大雪天吃雪糕,东北人真是生猛!”杨漠也笑了。

    “咱也入乡随俗吧!你等着!”周明说着,小跑着去了旁边的小卖店。

    周明掀开了门上的棉帘子,一步跨进了小店里,一抬头不禁吃了一惊。

    面前站着一位中年妇女,看样子应该是店主。她身材高挑,风韵犹存,画着眉毛,擦着细粉,红红的嘴唇里却是叼着一枝烟。

    “小伙,想买什么,马溜点,我里屋灶上还做着饭呢!”店主发话了。

    周明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女人抽烟,刚才被她给镇住了,他急忙拿了两根雪糕,付了钱,逃了出来。

    大雪天吃雪糕,透心儿凉,人们要的就是这种刺激吧!

    “三弟,多钱儿了?”杨漠也说上了东北话。

    “十一点多了!食堂快开饭了!”周明看了看表答道。

    “回学校吃饭!下星期天再来练!”

    “好,咱们回去吧,马溜点!”

    “哈哈!老三你少嘚瑟!”

    “老大你不知道,今天食堂里有猪肉炖粉条儿,里面还放了血肠,想一想我哈拉子都快流出来了!”

    “哈哈!真有你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