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空载月明归-宿东林寺苏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三,

    卍续藏第一三七册页三一八下

    广长舌:传说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舌头广而长,可以把整个脸盖住,象征佛陀所说法真实、究竟、不虚妄。

    【白话新唱】

    溪声就是宣说无上大法的广长舌

    山色就是诸法实相的清净法身

    啊!

    这一整夜

    溪声滔滔不绝说了无数诗偈

    以后我怎么转述给别人知道呢?

    【分析与鉴赏】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东林寺,白天与照觉常总禅师谈论佛法,提到“无情”有没有佛性时,他忽然有所省悟。

    在东林寺住了一晚,黎明时,他写了这首名偈呈献给照觉禅师。

    这首诗极有见地,至少有两点重要的禅义:

    一、禅无处不在,溪声与山色都是诸法实相的呈现。

    二、禅的体验不可说,只能意会,所以偈云:“他日如何举似人?”

    一般人看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禅故事,大都以苏东坡的凡夫习气衬托出佛印的高僧风范。其实,苏东坡也是有开悟体验的人,我们不妨以更深的观点来看两人的默契——在禅机针锋相对之时,有时候需要一方先下台一鞠躬,好突显得胜一方的禅义,促进对周围人们的启发效果。就像有时候佛陀说法时,已经证得圣果的弟子会为尚未开悟的师兄弟问一些他十分明白的问题,来引发新的法谈。

    同样的,苏东坡有足够的机智与幽默,偶尔笑扮小丑来自娱娱人,反正,只是好玩而已,又替后人留下隽永的故事,这不是十分有趣吗?

    每一则苏东坡的故事,也是八万四千偈之一,你领会得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