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经典2-音乐、舞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音乐:中华神韵

    1.音乐的历史

    ①乐舞与雅乐——先秦音乐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了最初的音乐,这就是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乐舞”。“乐舞”被后世称为古乐,泛指传说中的远古音乐和夏、商两代的乐舞。

    古乐的名称出自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在书中记载的远古之乐有《葛天氏之乐》、《朱襄氏之乐》、《阳康氏之乐》等,属于夏、商乐舞的有《大夏》、《大濩》等。古乐演唱时往往化装、手执简单的乐器或道具,载歌载舞。如《葛天氏之乐》就是操牛尾、踏足而歌。演唱内容多为自然灾害、部落战争,和生产劳动有关,往往带有巫术、原始宗教的色彩。

    这种乐舞的乐器是石磬、埙等。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埙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后期乐器逐渐繁多,陆续有了土鼓、陶钟、籥、陶铃、骨哨等,同时形成了五声音阶。

    雅乐起源于周代。周王朝建立之初便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雅乐是配合周礼的祭祀音乐与仪典音乐,是在朝廷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中,在朝会、宴享、庆典等礼仪活动中所演奏的音乐,其代表作是“六代之乐”,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大成》、舜时的《大磬》,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雅本为一种乐器,为宫廷演奏所用,后便指代这类音乐。雅乐的名称至春秋、战国时方才确立。雅乐乐器有祝、敌、钟、磬、埙、篪等。

    先秦时,夏、商时代的乐器已较发达,至周代,据史料所记已达70余种。在西周,根据乐器的不同质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称为八音。八音分类见于《周礼·春官》。

    编钟属于八音中的金类。编钟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有65枚,音域达五个八度,钟身有3000余字的铭文,记述编钟的音律以及当时各国律制情况,是中国最早的乐理专著。曾侯乙为战国初时的人物,由此可见当时编钟所达到的水平。

    随着乐器的发展,在音律上产生了五声、十二律,并总结出“三分损益”法,成为古代乐律的生成法则。古代希腊和古阿拉伯地区也有类似的声律法则。

    自周初至春秋中期,涌现出大量民歌,歌词主要收集在《诗经》里。战国时期,楚地祀风大盛,祭祀音乐随之得到发展。

    ②民歌与大曲

    自秦汉以来,宫廷注重对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并设立了音乐机构,称为乐府。乐府设乐府令,负责行政工作,另设协律都尉主持音乐业务,著名音乐家李延年就是汉武帝时的协律都尉。乐府中有大量乐工,有时多达千人。汉乐府还有司马相如等一些文学家撰写歌词,汉乐府虽然是为宫廷的享乐生活而设立的,但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加工、流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汉代的民歌在表演形式上也有发展。初期的民歌表演只是清唱,称为“徒歌”或“谣”,后来用人声来帮腔,称为“但歌”,最后发展为演唱者手执“节”的打击乐器,与笙、笛、琴、瑟等管弦乐器的伴奏相互应和的“相和歌”。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专业音乐家的加工改编,并与舞蹈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歌舞形式——“相和大曲”。相和大曲的曲式已有引子、中部、尾声的三部曲式,称为“艳一曲一乱(或趋)”。有记载的相和大曲有《罗敷》、《夏门》等。

    魏晋南北朝时,在南方的“吴歌”和“西曲”的基础上,形成了清商大曲,它的曲式也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又由几段缀成,比相和大曲又有所发展。

    乐符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在音乐美学上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文中设二人相互问难的形式,讨论了音乐的客观性社会意义、心理属性等,思想观点严谨细密。另外比较重要的文章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琴赋》。

    ③盛唐之音

    唐代的音乐随着盛世的到来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宋代以前,中国音乐主要是在歌舞形式中发展起来的。魏晋以来的大曲,在唐代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唐代大曲是一种大规模的歌舞套曲,在总的结构上与以前的大曲相似,但内部节奏、速度变化更为复杂。并且,由西域传人的大规模乐曲也列入了唐代大曲。唐代大曲设九部乐、十部乐,在宫廷重要庆典或宴会上演出。最著名的唐代大曲是《霓裳羽衣曲》。

    隋唐时,天子、诸侯在宴饮上所奏的音乐有二十八调。因宴与燕通用,这种宴乐又称为“燕乐二十八调”。不过,即使在唐代,二十八调在演奏时也不常全部出现,但是其对音乐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燕乐大曲传到宋代成为宋代戏曲的源头之一。

    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称为“教坊”,同时还有朝廷命官辖属的大乐署。教坊是宫廷的娱乐机构。玄宗时设立御用歌舞音乐机构专习法曲,因设立禁苑梨园而被人称为“梨园”。唐玄宗本人精通音律,常亲临教正。

    ④中国音乐的分流

    宋代以前,中国的音乐是一个从原始乐舞到盛唐大曲、从原始的民乐到盛大的宫廷音乐的进化过程,这是音乐发展的主流。两宋以后,中国音乐开始向民间音乐方向发展,先后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器乐合奏等。

    中国戏曲的种类于今有300多种。戏曲音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直至宋金时才渐趋于成熟。元杂剧和南戏奠定了中国戏曲唱腔的基础。

    曲艺音乐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成相篇》。但一般认为唐代寺院里的变文讲唱才标志着说唱音乐的正式形成,宋代以后说唱音乐发展很快,出现了陶真、涯词、鼓子词、唱赚等曲种,尤其是诸宫调,在金元时期已具有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所用曲调有400个,可见宫调之盛行。曲艺音乐除唱腔音乐外,还有伴奏音乐,各曲种都有自己的特色乐器,如河南坠子的主要乐器是坠胡。

    中国的器乐演奏的发展情况有两种,一是器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得到发展,比如,唐以前的歌舞音乐,宋代以后的说唱、戏曲音乐。二是纯乐器音乐的独立发展。早在商周时,中国就有了琴、瑟、竽等乐器独奏的形式。春秋时期就有师旷演奏的琴曲《清角》,孔子的《获麟藻》、《幽兰》,宋玉的《秋竹》、《积雪》等琴曲,并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佳话。秦汉时又有了《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优秀琴曲。南北朝时,出现了琴曲《酒狂》和笛或箫曲《梅花三弄》。唐代的器乐演奏达到了空前繁荣,琴曲中的代表作是晚唐陈康士创作的《离骚》,另外,唐代的琵琶、箜篌、筝、笛、笙等器乐演奏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宋代以后,说唱、戏曲的兴隆,促进了二胡、四胡、京胡等拉弦乐器的发展。

    ⑤明清音乐的民间化发展

    明清是宋元以来的戏曲与曲艺音乐空前发展的时期,在戏曲音乐上,至明代中期逐渐形成了“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戏曲声腔。清代中叶以后,“梆子”与“皮簧”应运而生,与“弋阳”、“昆山”成为中国近代四种主要唱腔。每个声腔都演变出许多不同剧种的腔调。曲艺音乐发展到明清两代时,南方的弹词、北方的各类大鼓及各种牌子曲、道情、琴书等曲种相继产生。到清末民初,说唱音乐出现了空前繁荣。民间小曲则是由历代的民歌,如,五代曲子、宋元民歌、明清山歌等向民间艺术过渡的形式。

    器乐在明清时期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器乐合奏。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打击乐与吹奏乐器合奏的陕西鼓乐,用笛、管、弦、云锣、檀板等10种乐器合奏的十番鼓等。随着器乐合奏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合奏曲,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浙东锣鼓》、《冀中管乐》以及《管弦十三套》等。器乐独奏方面,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七弦琴及琵琶独奏作品,明代朱权收集出版了《神奇秘谱》,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古琴曲集。明清两代的琴曲《渔舟唱晚》、《平沙落雁》、琵琶曲《十面埋伏》等成为传世之作。

    在明代,出现了音乐理论史上最值得注意的著作《乐律全书》,这是明代朱载埔的精心之作。他在《乐律全书》中,阐述了他的“新法乐律”理论体系,也就是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实践中已在应用,但只在此时才出现了系统的理论说明,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另外,明清时期,对音乐的另一贡献是发展了唐宋以来的记谱法——工尺谱。

    民国初年以来,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二胡的专业创作和演奏上有着突出成就。盲人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及他的琵琶曲,无论从创作的意境和演奏的技巧方面都达到极高水准。这个时期,器乐合奏又出现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在中国音乐史上,最为遗憾的是中国民歌音乐的失落。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从民歌开始的,中国的民歌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很多民歌如《兰花花》、《绣荷包》等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在中国古代,《诗经》、《楚辞》、《乐府》记载着周、秦、汉、魏所流行的民歌,后世如唐五代曲子,宋元民歌,明清山歌、小曲,都很发达,遗憾的是,民歌曲调的大部分遗失了;只能从歌词中了解当时的思想情感,而难以欣赏到其独到的韵味了。幸运的是很多地方仍保留着明清以来的传统风俗——“歌会”,一些优秀的民歌还在流传。

    2.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些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奇珍异宝。

    ①少数民族的民歌

    同汉族相比,少数民族更善于用歌唱来表达他们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比如,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山歌”对唱,曲调丰富多彩,内容题材广泛。以蒙古族为例,在日常的放牧生活中,在接羔、挤奶的劳动中,以及婚嫁、节日宴会上,都用歌来表达情感。蒙古民歌曲调高亢、悠扬苍凉,使人感受到辽阔草原的意境,水草芬芳、奶茶飘香的气息。蒙古民歌中的《嘎达梅林》、《森吉德玛》等,不仅在蒙古族中传唱,汉族及其他民族人民也十分喜爱。

    各少数民族都有数不尽的珍爱的民歌,如藏族的《当嘿哦》、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哈萨克族的《马依拉》、赫哲族的《我的家乡》、布依族的《桂花开放贵人来》、壮族的《壮锦上绣花》、纳西族的《阿里里》、撒拉族的《阿里玛》、彝族的《阿诗玛》、白族的《西山调》等等。

    ②少数民族的器乐

    少数民族的器乐都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热瓦普、朝鲜族的伽倻琴等。各民族的器乐乐曲也很多,如维吾尔族的《艾介姆》、哈萨克族的《枣红色走马》、蒙古族的《阿都沁旗的阿斯尔》、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甘洛调》等。

    ③中国音乐的融会与交流

    在中国音乐史上,频繁的民族迁徙与杂居为各民族间的音乐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各朝代的统治者又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音乐融合及中外的音乐交流。无论从乐曲、乐器及音乐理论方面,都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公元前139年后,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引进了胡笳、短箫、箜篌、琵琶、横笛等乐器,同时还带回了乐曲《摩诃兜勒》等。同时,西域各国的贵族子弟也多次到国都长安学习汉代音乐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后凉的吕光出征西域,巴西域的龟兹乐曲和一个完整的乐队带回到中原,这些乐曲当时称为“胡声”。其后龟兹乐源源不断传人中原,北魏、北齐宫廷中都有龟兹乐。

    公元568年,北周武帝娶突厥女子阿史那氏为皇后,带来了龟兹、疏勒、康国的音乐。随皇后入富的乐工苏祗婆,把龟兹的曲项琵琶的弹法传授给了长安音乐家郑译。郑译将龟兹乐的宫调理论同中原音乐的宫调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出了八十四调,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官调体系。

    西域音乐在传入内地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多种风格的音乐,当时在中原较流行的“西凉乐”就是这种风格的音乐。

    西南少数民族的羌笛在汉代也传入了中原。

    隋代统一了中国。由于经济复苏,文、炀二帝推行积极的文化政策,使南北音乐得到融合发展。开国初年,隋代定了七部宫廷音乐,后来又增为九部,其中不仅有中原的古典音乐,还有西域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天竺、高丽等国的音乐。

    唐代对西域各国的音乐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发扬,《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是唐玄宗吸收了婆罗门音乐的因素而创作的。

    中国历史上,与日本、朝鲜、新加坡、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音乐交流也很频繁。南北朝末期,中国乐器传入日本。隋代,日本音乐开始在中国宫廷演出,称为“倭国伎”。唐代,日本多次派使团与唐朝进行各种文化艺术交流。

    东南亚各国的音乐很早就传入中国。唐曲中的《扶南曲》大约来自东南亚。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王子率乐队来长安演出,轰动长安。另外,随着与西方的贸易,东罗马的音乐也曾传人中国。

    历史上,不同的统治者对外国音乐的态度是不同的。明清以来,中国一直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减少了与外国的交流。直到清末维新思想的启蒙,才使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前期。

    音乐风格

    爵士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通俗音乐。初期的爵士乐代表了同美国新奥尔良黑人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粗犷豪放风格,采用非洲西部的音调和舞蹈节奏,用钢琴、打击乐进行演奏。后来,逐渐同美国南部音乐相结合,以铜管乐器取代钢琴,在演奏中突出萨克斯管、小号管等独奏乐器。管弦乐

    管弦乐由许多乐器组成。乐队中乐器的数量和种类由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来定。现代管弦乐队(又称交响乐队)由四组乐器构成——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时要加一台竖琴。木管组主要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铜管组通常包括小号、长号和大号。打击乐器组主要有定音鼓,还有小军鼓、大鼓、镲(钹)、铃鼓、三角铁、管钟、木琴、颤音琴、锣、响板和砂锤等。乐师们通常排坐成半圆形。弦乐器排在前面,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排在中间,打击乐器排在后面。指挥站在乐队的正前方,控制音乐的速度和总体音量的平衡,确保各乐器间的协调,避免有些乐器奏得太响或太弱。

    军乐

    军乐是军队在比武、行军、阅兵和战斗时演奏的音乐。古往今来,世界各国都有这种用来宣扬国成、鼓舞士气、传递信号的音乐。军乐在中国历史悠久,相传黄帝曾命令岐伯作鼓吹曲以鼓舞士气,弘扬威德。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军乐队通常由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小号和单簧管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摇滚乐

    摇滚乐是1950年出现的一种新式的流行音乐。摇滚乐具有强烈的节拍和年轻人喜欢的歌词。这种音乐起源于美国,从传统的乐曲节奏和黑人曲调中演化出来。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很多其他的音乐形式。

    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

    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是美国西部的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音乐表演者通常身着西部的牛仔服,用美国南方重音演唱,并用班卓、提琴和吉他这类乐器伴奏。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是电子技术和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随之崛起。以电子振荡为发声原理的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不但能模仿传统乐器和自然界音响,而且能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音响。电声乐队由电子琴或电子合成器、电吉他、低音电吉他、电钢琴、打击乐器以及部分传统乐器组成,编制大大小于传统管弦乐队。

    宗教音乐

    音乐在宗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宗教仪式中,音乐唤起人们对上帝和神的崇敬,它陪伴着宗教歌曲和圣舞而演出。作曲家也会选用宗教题材来创作,不过却不是用在礼拜仪式上。《安魂曲》就是德国作曲家乔治·亨德尔采用圣经的部分内容创作的音乐。

    舞蹈:中华神采

    1.舞蹈的历史演变

    ①原始巫舞

    原始舞蹈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基本形态。其实这个时期的所谓舞蹈和后来的舞蹈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包括武术、杂技与原始体育的成分,因此可称为“人体文化”。不管是漠北的内蒙古阴山岩画,还是遥远南疆的云南沧源岩画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文化遗存,都是这种综合舞蹈、杂技、武艺、祈祷、祭祀为一体的人体文化的表现。

    甘肃秦安大地湾地画以及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表明,中国原始舞蹈大体可分为四类:(1)反映狩猎、农耕等生产劳动及有关的祭祀祈祷活动的舞蹈。内蒙古阴山崖画的不少描绘就是此类。传说中的帝王伏羲氏舞《凤来》唱《网罟》之歌,表现了这位人首蛇身的始祖神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的功绩;以及那位牛首人身的炎帝舞《扶犁》唱《丰年》之歌,表现了这位被尊为神农氏的圣人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2)反映战争以及有关的祭祀祈祷的活动,包括武技的训练等等。在有关岩画的古籍中有不少记载,中国自古就有舞、武同源的说法。《山海经》记载的刑天与帝喾战争的故事可为资证。据传刑天就是神农氏的乐工大臣,除了武舞是他创造的外,神农氏教民稼穑的乐舞《扶犁》也是他的创作。(3)反映性爱和生殖祈祷的活动。在原始社会中,这类舞蹈对生殖器的崇拜表达了人们对氏族不断繁衍的愿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岩画中乳房丰满、大腹、夸大阴部的女性裸体及两性拥抱而舞的图像,和1938年在新疆天山山脉发掘的原始社会后期的以生殖崇拜为主体的大型岩画,都是这类舞蹈的生动写照。传说女娲补天之舞《充乐》就是这类舞蹈。(4)表现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如对日、月、星辰和山、河、风、雨的祭祀和对人生重要历程的祈祷的舞蹈。

    综观中国原始舞蹈,虽然它与世界各民族原始舞蹈有共同之处,如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但亦有其独具的特色,第一是舞、武同源互润;第二就是强调人的意识。不少民族传说他们的舞蹈是神的创造、上帝的赐予,中国的原始舞蹈,除了个别传说外,多数舞蹈都是人间创造的反映。例如赞颂伏羲、女娲的《凤来》、《充乐》、《扶犁》,它们都是纪念生活中的英雄、贤者,这无疑是中华原始乐舞的最大特色。它的影响很大,后来的六代舞继承了这个传统。

    ②“六代大舞”

    周代是中国乐舞文化的第一个高峰。特别是西周对公元前26世纪至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和规范,可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空前的壮举。从此,乐舞具有了统领其他文化的崇高地位。

    周武王之弟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作乐”,用“乐”这种声形谐和的艺术形式体现礼、培育礼。“礼”“乐”相辅相成,构成了周公辉耀千古的乐政思想。这里的“乐”就包括音乐和舞蹈,当时的乐与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周公在“制礼作乐”的通盘设计中,除了组织力量创作了纪念他父兄建周灭纣的功绩的辉煌乐舞《大武》之外,还把传说中的帝王,从黄帝、尧帝、舜帝、禹帝到商汤五位先贤时的乐舞整理恢复了起来,与纪念周武王的《大武》并称为“六代舞”,成为雅乐舞蹈的先声。

    “六代舞”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

    周朝宫廷雅乐舞蹈除“六代舞”外还有“六小舞”,即《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此外还有《象舞》和《万舞》。民间和贵族家庭的乐舞称散舞,少数民族的乐舞称《四夷乐》,至于具有宗教色彩的《傩舞》、《巫舞》则更是历久不衰。

    周代由于极为重视礼乐,因而掌管礼乐的机构相当庞大,这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空前的。这种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的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春秋时代,随着诸侯国的强盛,西周的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但各诸侯国的宫廷女乐和民间乐舞蓬勃发展起来。当时歌舞艺术除在宫廷宴饮中表演外,在外交场合也常常作为招待宾客的表演节目,舞人和乐器还曾作为礼品或贡品,而且诸侯的乐舞打破了周初乐舞的等级和限制。儒家将乐舞视为教化工具,忽视了它的娱乐功能,但在实践中民俗乐舞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

    ③众艺之源——汉代的百戏与杂舞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把民间的角抵戏引入宫廷,废除了以舞象功的礼乐,这对后世的艺术发展起了特殊作用。汉武帝大兴角抵百戏,其实不过是秦制的发展。

    舞蹈至汉武帝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型文艺体育大汇演:“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六年(公元前106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汉武帝为了招待四方来朝的外国大臣,作大赏赐和盛大的演出,“作巴渝、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汉书·西域传》。

    “巴渝”就是“巴渝舞”,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创造的歌舞。“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的进军行列中就有此舞。西汉一直保留此舞,魏改名为“昭武舞”,晋改名为“宣武舞”,都是以舞象功,用于寺庙祭祀的武舞。“舞剑弄丸”是在汉代角抵百戏中最常见的表演项目。

    皇家的提倡使角抵戏在汉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东汉时已极为丰富。张衡的《西京赋》曾生动地描绘了“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的盛大演出情况。从他的诗赋中可以看出,每次演出分五大场,每场之中又包含许多内容,这就是舞蹈、杂技、武艺、幻术和歌咏的综合表演。

    宫廷的乐舞百戏是综合性演出,富豪贵戚的家庭宴乐也多含有杂技的成分。四川成都羊子山东汉墓里出土的“丸剑宴舞画像砖”就刻画了宴会后管乐齐鸣的“雅舞”及杂舞的技艺表演。手持兵器的舞技或武艺表演,在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刻绘,有舞剑、舞棍、舞刀、干舞、戚舞等多种。河南南阳画像石上就刻有鸿门宴上项庄、项伯舞剑的故事,四人神态各异,性格鲜明,可以说是汉画像石中的佳作。

    汉代的长袖舞和巾舞也很盛行,另有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对舞”形式多种多样,有女子长袖对舞,也有男女长袖对舞和男子宽袖长袍对舞。汉代画像石中也有常服短袖的男子对舞形象。这种对舞要求前一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起舞为报,对舞姿舞容都很考究,否则就是失礼。

    在汉代,宫廷女乐和贵族富豪家中的“舞姬”表演艺术都极高,但在史书上留名的只有善于翘袖折腰之舞的汉高祖宠姬戚夫人和汉武帝宠姬李夫人。据传,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能歌善舞,尤其特别的是能在掌上舞,成为舞史上的奇谈。

    周代的乐舞思想和美学追求在孔子的弟子公孙尼子编写的《乐记》中得到阐述。汉代的舞蹈美学观在东汉傅毅的《舞赋》中得到阐释。他所做的《舞赋》开头有序,假托楚寰王与亲王的对话,商谈夜宴中用什么节目,由此引入对女乐的描述。

    两晋和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民间舞蹈名为“杂舞”,包括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和当时所创造的舞蹈。融合包括汉、魏以来的杂舞和江南的“吴歌”、荆楚的“西曲”等歌舞,形成了“清商乐”。与汉族的“清商乐”相并行的,有少数民族的“胡乐”、“胡舞”。这时,随着民族间的频繁交流,大量的少数民族乐舞和一些外国乐舞传入中国北方,如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这种交流融合又形成了汉族乐舞“西凉乐”。

    另外,由于南北朝朝野崇信宗教,佛、道盛行,也出现了以宗教文化为背景的宗教乐舞。在云冈、龙门和敦煌等文化宝藏中,留下了天宫乐舞与民俗乐舞的遗姿。

    ④隋唐乐舞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公元581~585年)年间,集中了当时流传各地的汉族传统舞、少数民族舞、外国传入的各类乐舞共七部,称《七部伎》;至隋大业(公元605~618年)年间,又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成为《九部乐》。隋宫廷并从各地调集大批艺人,充实官办乐舞机构,应付日常的宫宴演出。

    大业二年,为招待来京的突厥客人,隋炀帝曾征集四方散乐、各类舞蹈,进行了盛大精彩的表演,后形成惯例,于每年正月演出,表演人数多至三万。

    唐人自舞成风,把舞蹈视为抒情自娱和展示才华、表示礼节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成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引以为豪的文化修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亲自排练声势浩大的《破阵乐》。唐初被视为中兴之主的唐玄宗更是一位善作曲、能伴舞、多才多艺的风雅皇帝。唐代的后妃大多善舞,杨贵妃就是位造诣很深的舞蹈家,她以善舞《霓裳羽衣》称绝一时。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是一位即兴舞家。他善于剑舞,以舞抒情言志,寄托壮怀。唐舞深入民众,街头、广场或酒肆、庭堂都有艺人献艺的记载。诗圣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描写了观舞的场面: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层层围住表演场地,有的还登高而望,有“观者如山”之感。

    唐代的节日歌舞更是全民参加的重要游乐活动。自从隋代统一后,就开始了正月元宵节之夜,官民走上街头以歌舞百戏共乐的传统,到了唐代更为发达。这时,历史上有名的群众歌舞《踏歌》被提倡和推广起来。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宫廷组织了几千名女子的《踏歌》队伍,她们金饰银佩、罗绮锦绣、珠翠满头,在宫门外的灯轮灯树下,手袖相连、踏地为节地舞了三天三夜,成为千古盛况。

    唐代的宗教乐舞也十分发达。敦煌遗书中就有关于寺院活动中舞蹈表演的盛况,比如《鹤舞》、《花舞》等礼佛娱人的舞蹈常在佛寺中演出。

    自古就兴盛不衰的祭祀巫舞,在唐代仍极兴盛,从巫舞成风的巴楚之地到西北荒村都有此舞。唐代宫廷的驱傩是一种面具神舞,继承了汉代宫仪,规模亦极盛大。

    唐代不仅有自娱的民俗舞蹈,而且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有记载可考的名称就有一百多个,堪称世界之最。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致,有按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与“软舞”类别;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的用于宫廷朝会、宴享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

    大曲中的《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但是除了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外,仍有一些名舞不能归类,如赞美龙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曾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的。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在当时都很兴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周代,宫廷就有“四夷乐”的设置,容纳外国乐舞,共祈庙堂;到隋唐时代,更是规模空前。隋朝宫廷的燕乐,有七部乐、九部乐,至盛唐增加到到十部乐。除了中原乐舞外,吸收了北至前苏联的撒马尔罕,南至印度支那的七种外来乐舞。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这十部乐为燕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丽、高昌等伎。

    ⑤乐舞的变迁

    宋代是宗法礼教日臻完善的时代,宫廷乐舞呈衰落之势,宗庙祭祀的雅乐舞蹈却一直保存着。

    宋代的雅乐舞,现保存在文献中的有大善乐舞、大顺乐舞、大庆乐舞、大定乐舞、天盛乐舞、大和乐舞、大昭乐舞、大熙乐舞,等等。宋代的燕乐是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子队两类,分别表演各种舞蹈,男队有柘技队、剑器队、异域朝天队等,女子队有菩萨蛮队、拂霓裳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等等。宫廷队舞在宋初很兴盛。宋代文人喜填词,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名臣寇准极喜柘枝舞,传说每宴必有柘枝歌舞表演。

    宋代燕乐舞比起民间的舞蹈已大为逊色。宋代是民间舞蹈兴起的时代,既有节日的社火舞队,又有日常在瓦舍卖艺的商业演出。竹马、旱船、舞狮等在宋代已极兴盛。有些则为后来戏曲所吸收,如《抱锣》、《舞鲍老》等。

    宋代一些民间舞蹈如《龙舞》、《九连环》、《扑蝴蝶》等传人日本有些燕乐舞传入朝鲜,并作为宫廷乐舞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羊仙》、《献仙桃》、《抛球乐》、《莲花台》等。

    宋代的赵构为中国舞文化作出了贡献。他在晚年时,颐养德寿宫,整天征歌选舞,后在文献中保留了一部虽残却弥足珍贵的舞蹈动作谱,这就是有名的《德寿宫舞谱》。

    宋代舞蹈没有宫廷的培养滋育,因而走向了市井,这使中国舞蹈艺术在明清以后演变为武艺和民间娱乐整合发展的新形式。

    ⑥舞蹈的分流

    元代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元代的宫廷舞继承了宋代的队舞形式,但在内容上大为不同。

    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萨满巫舞一直在民间流传。元代的帝王笃信喇嘛教,同时也保护道教、伊斯兰教,这种宽容的宗教观在宫廷队舞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不仅有《说法队舞》,而且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创制的有名的《十六天魔舞》更表现了佛国仙女的曼妙舞姿。

    宗教性舞蹈在民间也很盛行。带有明显萨满教巫舞特点的《安代舞》在蒙古地区流传很广,成为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中吸收了宋代宫廷队舞的音乐和舞蹈,亦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生动舞姿。

    自元明清以来,舞蹈艺术从两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是被吸收在戏曲表演中,元杂剧中称之为“科”,在京剧中称为“做”;还有“打”,“打”即武术动作,它对于自古流传的“武舞”的继承更为直接。另一方面是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行香、走念及各种社火活动都少不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舞蹈,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各种鼓舞和秧歌舞等。这些民俗舞蹈除了具有群众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秧歌和腰鼓,在北方广泛流传,但又分为东北、华北、西北等不同风格,舞狮、舞龙在南方得到继承和发扬,各种民间舞表现了各地的风土和人情。

    西方舞蹈传入中国约始于光绪初年,主要是西方人聚会时的交际舞。舞台表演的舞艺的输入更在其后,但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仅得到少数人士的赞赏。

    2.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元明以来,在汉族的乐舞艺术转向戏剧发展时,少数民族的乐舞却在边地、山区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十二木卡姆》是在维吾尔族中流行的古老大型歌舞,包括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组曲、即兴乐曲等3加多首,长期在民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

    蒙古族的舞蹈大多雄健有力。蒙古统一全国后,其乐舞流传到中原,其中《倒喇舞》从元代一直流传到清代。《倒喇舞》有鲜明的蒙古族风格,舞者顶灯起舞,越舞越快,飞旋如风,十分精彩。

    藏族的《锅庄舞》相传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包含携手歌舞的男女合跳舞以及有着较大的腾跳动作和旋转动作的女子舞。藏族还有一种综合性表演的《热巴舞》,包括铃鼓、杂技、说笑话和各种民间舞,形式活泼自由,多由卖艺的民间“热巴”艺人表演。

    瑶族的《长鼓舞》是祭神时跳的舞蹈,每当节日期间,瑶族的男男女女都去参加“踏盘会”,以娱神为主,人们打起长腰鼓载歌载舞。青年男女在歌舞中选择自己心爱的人,双双回家。《长鼓舞》至今仍是瑶族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

    苗族的《芦笙舞》是在苗族中流传最广、最普遍的舞蹈,一般由男子吹笙在前领舞,女子在后面随音乐而舞,可快可缓,带有竞技性质。

    壮族的《师公舞》、《扁担舞》、《横鼓舞》是有着不同特色的舞蹈,他们多以器物、扁担、鼓等击打出和谐的音响,边打边舞,动作纯朴、刚健。

    朝鲜族的舞蹈优美动人,如《农乐舞》、《长鼓舞》等都很著名。

    此外,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孔雀舞》、高山族的《杵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舞蹈类型

    人类在没有文字以前,就已经有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舞蹈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经历了从巫术舞、宫廷舞、社交舞到表演性和群众性舞蹈的漫长发展过程。舞蹈形象具有可视性、流动性和审美性的特点。

    民族舞

    民族舞来源于生活(如祭祀、聚会、择偶、婚丧等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民族舞的动作一般比较单纯,规范性不强,用于群众自娱活动。多数民族舞带有即兴性质,舞蹈风格相对稳定,一般在本民族居住地范围内流传。

    原始部落舞蹈

    在原始部落里,人们经常用跳舞来表达感情和祝福。无论是生育、求雨、播仲、收获,还是出征、胜利归来、疾病、死亡,都要举行集体跳舞活动。后来,每个部落都出现了自己部落的象征和图腾舞蹈,如北美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大洋洲土著人跳的蛇舞等。

    芭蕾舞

    在欧洲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而形成的芭蕾舞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的代表。芭蕾舞萌芽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17世纪进入法国宫廷后渐趋成熟,19世纪定型。芭蕾舞以女演员用脚尖跳舞为重要特征,以五种基本脚位为基本舞蹈语汇,并以外开、伸展和绷直为风格特点,以独舞、双人舞和群舞为主要表现形式。芭蕾舞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舞蹈水平的标志。

    现代舞

    20世纪初,现代舞存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现代舞特别追求突破古典芭蕾艺术的固定模式,允许舞蹈家以个性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做抽象的自由表现。美国女舞蹈家邓肯是现代舞的创始人,之后经过一代代现代舞艺术家不断地探索创新,出现了很多现代舞的流派,包括新先锋派、象征派等。

    民间舞蹈

    所谓民间舞蹈,指的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反映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及爱情生活。自娱性、即时性、稳定性是民间舞蹈的共同特性。民间舞蹈是专业舞蹈创作的基础。各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和各民族的占典舞蹈都和民间舞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交际舞

    交际舞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会舞蹈,自20世纪开始风行于全世界。它简单、流畅易学,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却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交际舞的基本舞步有:“布鲁斯”(慢四步)、“福克斯”(快四步或“狐步舞”)、“华尔兹”(也称“二步舞”),这些舞步大多是在民间舞的基础二逐渐丰富发展的,充满热情和活力。踢踏舞

    踢踏舞的英文名称是“TAPDANCE”,“TAP”是拍打、扣击的意思。踢踏舞的正式形成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这之前,爱尔兰移民和非洲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最主要的两大分支就是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和美国风格的踢踏舞。踢踏舞者不重视身体的舞姿,而是炫耀脚打击节奏的复杂技巧。

    探戈

    探戈起源于非洲,20世纪传入欧洲,有4/1和4/4拍。探戈的舞步多为滑步,而且动作变化颇多,伴奏肯乐节奏鲜明。探戈现已是国际标准舞中的重要舞种。阿根廷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舞会舞蹈。阿根廷探戈舞蹈风格含蓄、洒脱,舞姿具有表现力,必须是男女二人交臂而舞,以男子为主导,引领女子的舞步变化。舞蹈没有一定的程序,可即兴发挥创作动作的花样。

    迪斯科

    迪斯科是当今流行于世界,并为不少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舞蹈。迪斯科(Disco)原意是圆盘唱片,引申为用唱片音乐伴奏的舞会。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小城镇黑人聚居区和拉丁美洲下层社会。迪斯科自娱性即兴性很强,形式自由,适于发挥舞蹈者的个性,既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双人或集体跳。舞蹈者大多没有过多的身体接触,而以动作的默契配合自娱或交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