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离不开心理学-如何学习,你学会了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习心理学

    为什么学习后需要立即复习才更有效率?

    生活广角

    如今,学生作业多、压力大的呼声很高,国家也出台很多相关的政策来保证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家长甚至提出不要给孩子留作业,给孩子更多的玩耍休闲空间。老师留的作业多确实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来看,老师留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还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强化大脑对知识的记忆。

    我们大脑接触的各种学习的信息,必须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才能成为我们智力发展的有用材料。但是,记忆的保持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还要经历遗忘。

    人的大脑好比一块蜡版,我们接受某种知识,就好比在蜡版上刻下痕迹,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可是时间一久,蜡版就会融化,痕迹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遗忘。记忆与遗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要保持,一个要遗忘,相互对立。同时,有所记,则必有所忘,有所忘才能有所记,从这个意义上说,又相互统一。

    遗忘有以下几种情况:能再认但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我们在考试时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很多内容非常熟悉,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就是回忆不起来!有些问答题记得个大概情形,但是真让人写出来,就感觉记忆是支离破碎的了。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在患有失忆症的人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他们对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得了。

    还有临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临时性遗忘经常出现在考试怯场的人身上:本来平时学的挺好的,可是一到考场上大脑就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可气的是,等考完试,又都想起来了!永久性遗忘指的是不能回忆以及再认,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在当时可能会记得,可是长大以后就记不得了。

    我们要记忆,并在大脑里长久地保持“痕迹”,就要防止遗忘。遗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被抑制以及记忆材料之间的互相干扰;遗忘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经常地复习,或复习的方法不对所致。所以,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及时复习。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最初时期至第一天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如第六天以后),几乎不再遗忘了。遗忘先快后慢的变化进程形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要重复54次;而记忆6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表明,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而且,在回忆的时候,也比较费力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于无意义音节而言的,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它们大致上都是一致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遗忘尚未出现的时候,就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效果才好。

    心理解读

    记忆

    人脑对有经验的事物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的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遗忘的实质是对大脑内信息的一种停止使用,如果没有这一功能,大脑每天所进入的信息漫无目的地长期出现,就会造成这个人思维过度。

    幸福驿站

    有些人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平时不注意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地学习。这看似节省了时间,实际上却要花费更多时间重新熟悉已学的知识,而且,由于时间一长,有些知识早已忘却,复习起来很吃力,是得不偿失的蚀本生意。古人说,今日事今日毕,对于复习来说也需要当日完成。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复习,而一味地追求新知识呢?可能是因为复习旧知识令人感到枯燥,好像在咀嚼已经嚼过的馍,没有什么滋味吧。对于这个问题,老祖宗早就做过精辟的论断,“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而“知新”才是最终目的,即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的意义。当然,依靠机械的重复和简单的记忆是不能达到“知新”的,复习是一个融会贯通、梳理整合、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在记住所学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引申、提炼、归结、升华,使得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因此,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的。

    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讲究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记忆。可以参考以下的几种方法:

    1 尝试回忆复习法

    在复习时先不要急于看书和笔记,而要先凭自己的回忆,自己考自己,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默想或默写一遍,看哪些知识模糊了,哪些知识遗忘了,然后再有选择、有重点地看书和记笔记,这样就能加深记忆,克服遗忘了。

    2 抄写背诵复习法

    对于一些有必要背诵下来的名篇、名句或定理、公式,在复习时必须牢固记忆,灵活掌握。为此,可以将这些名篇、名句或定理、公式抄写出来,先反复吟读,再张贴在自己的床头墙上,继续每天从旧到新吟读几遍,直到滚瓜烂熟,才收藏起来。这样,经过长期的吟读,可收到好的效果。

    3 整理笔记复习法

    复习笔记一般在当天听课后看书时进行,要把上课没有记下的内容补上,更正记得不太准确的内容,补充教材内容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使所学的知识,特别是一些重点章节或关键性问题,达到深化、简化和条理化,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4 参考资料复习法

    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看点课外参考书,取众家之长,学会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加以解释,这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记忆都有好处。看参考书要有目的,应围绕所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看参考书;另外看参考书不宜太多,一般看一两本主要参考书即可。

    5 实际操作复习法

    复习时做书面作业可以巩固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实际操作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不仅可以检验书本上的观点的正确性,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丰富书本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将书面作业和实际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提高学习成绩

    生活广角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著名雕刻家。他精心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像,结果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她”。他每天都向神祈求,让雕像变成真正的女人好让他们能够相爱。最后阿佛洛狄忒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便成全了他的愿望,最终皮格马利翁和他的雕像变成的女人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里讲的故事仅仅是个神话,但是古人也许想通过这个神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热切真诚的期望会使你期望的人实现你的愿望。这种现象也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期望成真的奇迹。那么,这种神奇的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为了研究暗示的作用,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等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根据本次发展测验的结果,这张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发展可能的学生。

    教师们看了看名单,发现有些学生平时在班级里的成绩的确是很优异的,而有些学生则不然,甚至很差。两个心理学家便解释说:“请你们注意,我们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教师们最终解除了疑虑。

    心理学家离去的时候反复叮嘱教师们不要将这个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

    发展测验结束了8个月之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先前提供给教师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

    难道两位心理学家真的能预测学生的发展潜力吗?其实,心理学家只不过想通过这个实验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各个班级的这20%的学生,只是心理学家随机抽取出来的,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权威的暗示,坚定了教师对学生发展的信心,也调动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感情,教师们“知道了”,原来教室中坐着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将来必定要成为栋梁之才!

    于是,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教师对这些孩子都会充满热切的期望。教师的热切期望会时时体现在他们的眼神、话语、动作之中,而这些学生也会时时感受到老师的热切期望,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老师的暗示,最终真的实现了心理学家的预言,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了。

    那么,教师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心理学家的影响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个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其为“主见”。

    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但是,外来影响空间的存在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并不等于一定会受到暗示。暗示的成功,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着针对外来的暗示者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作用,在本质上,就是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别人的智慧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中。所以,暗示作用通常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心理解读

    心理暗示

    叶心理学大词典曳上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暗示的结果会使人产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

    影响暗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暗示者的特征

    暗示者的性别、年龄、知识、地位、权力、威信、对信息的信心等,都会影响受暗示者的态度和行动。暗示者的地位和威信越高,暗示的效果也就越大。例如,一位年长的成名医生和一位年轻的普通医生对病人作出同样诊断,但前者对病人的暗示作用会大于后者。

    2 受暗示者的特征

    受暗示者个人的人格特征也与暗示的效果有关。例如,生活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的人不易受暗示,特别是涉及一些道德准则时更是如此,即使是在催眠状态下他们也不是无条件地执行暗示者的影响。而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人,则容易接受暗示者的影响。从年龄来说,儿童和少年比较容易受暗示。如果受暗示者是某一群体,那么松散的群体比较容易受暗示,高度团结、组织纪律性强的群体则不容易受暗示。

    3 当时的客观情况

    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如学生考试遇到难题时、社会发生动荡时,等等。

    幸福驿站

    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相信你也曾在生活中观察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朋友突然对你说:“你看上去很憔悴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起初,你对这句话还不太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感觉浑身无力,不知道哪个器官出了问题,好像真病了。最后,病歪歪地去了医院,当医生检查你没事之后,你健步如飞地走出医院的大门,与刚进来的时候判若两人。在这场似乎戏剧性的生活情景里,其实,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种对于自主判断的部分放弃,是有一定适应意义的,这可以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比如,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要参加竞赛,如果她非常敬佩的老师在考前暗示她:“你能行,你一定能拿第一!”正是这一暗示,激发了这个孩子的全部的潜能,使她在竞赛中真的得了第一。这样的积极暗示,起到的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由于实力有限,即使暗示做得再完美、效果再佳,也难以创造奇迹。

    心理暗示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影响,也可以自己作用于自己。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多对自己的大脑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潜意识本身没有判断能力,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就意味着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自动进入潜意识,影响意识,只有潜意识改变了,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真正的改变。

    心理暗示也有非常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由于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甚至可以说,在这种人的潜意识中,就存在着接受暗示、接受控制、接受操纵的渴望和需要。由于这种人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和不安全感,他们的内心往往会通过幻想作用,希望通过一些神,可以接管他们、主宰他们的命运、为他们带来好运。

    对于那些人格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来说,也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多发掘孩子优秀的方面及时暗示以及鼓励,使得好的方面更好,对于自信心差的孩子,更要注意多对他们进行肯定,当他们感受到家长的期望时,为了不使爱他们的人失望,就会做得更好。

    但是,不少家长的做法恰恰相反,对少年犯罪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家长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破罐子破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要一味埋怨孩子学习不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有损自尊心的话,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家长要注意启发,帮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要知道,发自真心的爱产生的“期望效应”才是高明的教育方法。

    摒除内外干扰,静心学习的心理学方法

    生活广角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受到很多信息的干扰。例如当你正坐在书房,准备好好看看要考试的资料的时候,屋外传来鞭炮的响声,这时,你可能走到窗边看看哪里有了喜事;或者你学习状态刚入佳境,可电话响了,原来是好朋友约你一起逛街,去还是不去呢,心里有点乱,即使不去,也进入不了刚才的状态了;或者正看着书,邻居那边吵起来了,虽然听不清吵的是啥,但是争吵声已经成为学习的背景音,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分神……

    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10分钟往往比分心学一个小时更有效率。外界的一切都在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这些信息不停地竞争,大大地干扰了我们的注意力。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要让自己全力以赴地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排除来自外界的干扰。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当许多人聚集到如此肃静的场所,相互间一抬眼就能看到对方紧张学习的样子,使得人的竞争心受到刺激,就能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图书馆或者自习室这样的地方,除了能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之外,还能为我们引入竞争机制,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来学习。

    这种竞争心理效应被称为“社会助长效应”,这种竞争心理效应已经被很多研究加以验证。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研究中也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他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的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显然,有竞争对手的时候做事效率更高。

    心理学家考特雷尔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同样也证明了这个现象。

    他请学生们来实验室学习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请学生们尽可能记忆,然后在屏幕上打一些迅速闪动的词,学生要在词闪动的刹那间把刚学习的无意义音节辨别出来。学生们被分成三组,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在第一种条件下,学生一个人在实验室单独进行;在第二种条件下,有学习者的两个同学在场,而且这两个同学对该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三种条件下,虽然也有两个观众在场,但是这两个观众的双眼被蒙了起来,因而无法知道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情况。结果发现,在第一种和第三种条件下,学生们的成绩是一样的,只有在第二种条件下,学生才有提高,发生了社会促进的影响。

    由此,心理学家们认为,一个在高度觉知和高度评价条件下完成任务的人,比一个不知道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人评价的人完成的好。这就是社会促进产生的机理:自我觉知和他人评价使个体在不知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从而激发了个体强烈的动机水平。

    当我们明白了社会助长原理,就会明白古代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找个穷孩子当“陪读”,也会在自己的学习中主动引入竞争机制,这样能让自己学的更有效率,从而能抵御来自外界的更多的干扰。

    但是,摒除了来自外界的信息干扰,我们可能还会受到自己内心的妨碍,“私心杂念”就属于这一类情况。本来眼睛盯在书上,可是头脑中忽然冒出前两天学习的歌曲,或者一个念头钻出来:小丽穿那件衣服可真漂亮呀!等等。

    可见,我们光是摒除了外界信息的干扰,并把自己纳入竞争中,有时候也难免被来自自己内心的“杂念”所击败。对于头脑中的这些杂念,你越想消灭它们,它们反而更强烈,最后使被干扰的人无法正常学习。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弹效应”。心理学家瓦格纳通过经典的“白熊实验”,证明了人的这种心理。

    他把参试者分成两个小组,命令A组在头脑里默想白熊五分钟,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则让B组不要想白熊。两个小组的参试者们每次想起白熊就按铃。过了5分钟以后,调换过来,这次则要求A组不要想白熊,而要求B组尽情地默想白熊。在实验中,我们把尽情回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表现期”,而把禁止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抑制期”。一开始尽情地想过白熊的A组在抑制期间内比B组更容易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相反,开始就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的B组,在后面的表现期间中,比A组表现期间想白熊的次数更多,按铃的次数也比A组多。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抑制想法,反而会让人执著于抑制的想法,从而产生与自己的意图相反的效果。因此与其无条件地抑制空想或杂念,不如适当地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可见,越想彻底消灭杂念,让杂念死光光,杂念就越强。一阵狂风吹过,树枝会摇曳,树叶会沙沙作响。如果有一棵树,风在劲吹,枝叶却纹丝不动,这是多么艰难的对抗!

    心理解读

    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也叫社会促进,指因为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身处的每一种社会情境都解释成竞争性的,而单独一个人时,就觉得无所谓输赢好坏,怎样都可以。人没有比较,又没有即刻目标,便很容易产生惰性。而人一旦身边有了同类,就或多或少要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这其中还常常暗含着评价作用,个体会情不自禁地想:“他们可能正在注意我干得怎么样呢?我一定要好好干,让他们瞧瞧。”况且,在社会情境中,人们还害怕被抛弃,总想要社会中的同类喜欢和接受自己,而当个体确实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在一起将有可能发生互动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

    但是,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活动效率相比单独进行时并不是都会升高,有时也会降低。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活动效率会提高,什么情况下会下降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从事的任何一种活动,总有熟练的地方,也总有不熟练的地方。如果熟练的成分占优势,那么社会促进作用就表现为活动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不熟练的成分占优势,就表现为效率的降低。

    反弹效应

    反弹效应也叫后抑制反弹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即越是抑制自己的想法,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种违背我们直觉的方式不仅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努力压抑思维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思维更为强烈的“报复”。

    幸福驿站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了解一下“社会助长效应”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两百余年前,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寺庙里的和尚就请他写“第一议谛”四个字准备挂在寺门的匾额上。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真可谓呕心沥血。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却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大师的每一勾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挑剔”出来。

    洪川大师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和尚这么批评:“这幅写得不好。”

    “那这一幅呢?”

    和尚摇头说:“更糟,比刚才那幅还差。”

    在一边的香客悄悄地对方丈说:“大师不在状态,会不会是因为大师嫌润笔费给的少了呢?”

    于是方丈向洪川大师委婉地提出了增加润笔费。洪川大师本来是位一丝不苟的人,见此情景,也不说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第一议谛”。遗憾的是,没有一幅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和尚离开如厕的空隙,洪川大师松了一口气,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自由自在地写出了第85幅“第一议谛”四个大字。那位和尚回来一看,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洪川大师之所以前84次都写的不甚满意,都是因为有旁人在场,反而使他不能很好地发挥。也就是说,旁人在场,有时候会促进我们的行为,有时候则相反。关键在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是机械而熟练的,如果是,则他人在场会促进行为,如果不是,则会受到阻碍。

    由于存在“社会助长效应”,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多利用它的积极方面,同时克服它的副作用。当我们的某种活动能够进行得比较熟练时,就可以大胆在人前显示一番,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培养起我们的信心。如果觉得还不熟练,那就且慢“献丑”,还是独自埋头学习、苦练为好。

    而“反弹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顺其自然,不要与学习中的杂念对抗。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烦恼)越欲望/积极有效的行动,即焦虑(烦恼)与欲望(杂念)成正比,与积极的行动成反比。

    许多人正因为致力于排斥学习时候的杂念,反而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杂念上了,这时,他们的意识范围缩窄,不再关注学习、交往和生活,眼睛里只有那个杂念,因此杂念这个症状相对地被放大了,这就使他们能更加敏锐,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捕捉到杂念本身细微的变化,从而想入非非,沉浸于杂念的困惑之中。也就是说,因为高度注意杂念(欲望),他们会对杂念更加敏感,这样下去的结果,是杂念被强化了。杂念被强化后,就会更急切地要摆脱它,然后又更多地去注意杂念……

    这样过分的控制,会造成过分的压抑,从而导致过分的自我否定,形成自卑、不自信,徒增更多的烦恼、痛苦和学习障碍。

    消除杂念最好就是顺其自然,不再与杂念作无谓的、徒劳的对抗,带着杂念学习,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学会与杂念和平共处。

    能有效管理空想或杂念的方法就是,在脑海里想起这些念头的时候,把这些念头直接记在纸上。如此一来,你可以从继续要维持想法或者坚持要这种想法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书里头。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许你需要记数十次,但过一两个星期以后,你会发现,杂念会明显减少,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集中。学习时间一结束,你就可以尽情地去想记下来的事情。

    考试前如何“临阵磨枪”让枪更光?

    生活广角

    很多大学生或者是到了社会还继续学习的人,都比较善于在考试前搞突击。虽然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也都知道临时抱佛脚不是什么好事,但毕竟现实有各种原因,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考试的时间。

    既然事已至此,我们只剩下了突击这一招。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下,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能记住更多的知识来应付考试呢?

    有些人在距离考试一周的时候开始开夜车了,每天都熬得眼睛红红的,困了还要“头悬梁,锥刺股”让自己保持清醒。同时,内心还时常冒出一个较为难回答的问题:睡还是不睡?

    有的人在突击前期用了很多功,后来实在感觉很崩溃,就索性让自己彻底放松——和朋友们喝一晚上酒,或者唱一晚上歌,或者唠一晚上嗑……

    怎样突击才对考试最有利呢?

    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森进行了一项很有趣的实验,将学习成绩相似的学生分成A、B两组,给他们讲述相同的内容,下课后要求A组同学马上睡觉,而B组同学则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二天一早便举行以头一天的学习内容为主的考试。结果表明A组的记忆率为56豫,而B组只有9豫。

    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到在学习后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由活动的原因,B组同学的成绩远不如A组同学的成绩好。这里面有个关于记忆的现象,即“倒摄抑制”会影响记忆。

    心理解读

    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即当先前学习的记忆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其他活动或刺激的影响,记忆力逐渐减弱的现象。“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

    幸福驿站

    由于有“倒摄抑制”存在,在搞突击复习的时候,最好坚持到考试,不要再额外搞其他的活动,因为其他的活动会占用你大脑中的资源,造成原来记忆的下降。那些放松的活动等考完了试再做也不晚。学习—入睡—学习—入睡,一直坚持下去,最后就会取得相对好的成绩。

    每天都要坚持睡好觉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考试前一天的晚上,一定要充分休息好,不要再熬夜,第二天醒来,再把知识点轻松地再读一次,突击就可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了。

    平时英雄,考场失利为哪般?

    生活广角

    在看一些体育节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本来很有希望夺冠的运动员,在最后一轮角逐中却发挥失常败给对手。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竟然打在了别人的靶上,将冠军送给了中国的贾占波。时隔四年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3伊40决赛中,埃蒙斯的前9枪非常出色,除了第一枪打了9.7环,第9枪打了9.8环之外,7枪全部超过10环,其中多次打出10.5以上的出色成绩。最后一枪之前,埃蒙斯的领先优势已经超过了4环,只要不低于6环就稳拿金牌。但是命运似乎又和埃蒙斯开了个玩笑。最后一轮再次发生了奇迹,埃蒙斯居然只打出了4.4环!邱健则打出了10环,凭借这一枪,邱健获得金牌,埃蒙斯甚至只能获得第四。

    埃蒙斯参加了两届奥运会,两次都进了决赛,两次都遇到了这种情况。难道埃蒙斯被诅咒了吗?为什么眼看是冠军的他,又一次在最后一环的关头发挥失常呢?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有些同学本来学习很好,可是却在正式考试的时候饮恨败北。

    “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唯一解释的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而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考场的特殊性,老师、家人和朋友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得失心理困扰住了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还有的人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某心理咨询机构接待了一位上“高六”的学生,也就是说,这个学生已经在高三进行第三次复读了。

    这个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因为在考场过度紧张而落榜。而按照平时的考试成绩,他是完全可以考进重点院校的,起码二本是没有问题的。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英语时,有一个阅读理解题他没看明白,一看时间,距离考试结束只有十分钟了,他一下子就慌了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恍惚,双眼竟然模糊起来,什么都看不清楚了!结果本来是强项的科目却考的一塌糊涂,最后以5分之差落榜。

    经过一年的刻苦复读,他又一次走进了考场,但是一考到英语的时候,他马上又感觉自己被笼罩在了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甚至是平时熟悉的单词都变得陌生起来,等他走出考场才恍然大悟。结果,他又以4分之差落榜……

    如今,他虽然又踏上了复读的苦旅,但是又担心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会不会又一次栽在英语上。临近考试,他越发紧张焦虑,因此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咨询。

    除了学生在参加大型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之外,很多人由于压力过大等原因,到了关键的时候,也有这种发挥失常的现象发生,结果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这是“詹森效应”在发挥作用!

    心理解读

    詹森效应

    所谓詹森效应指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造成当事者过度紧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想成功的渴望太强。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瞄准目标,线却越是难以进入那小小的针眼。也就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目的颤抖”。

    幸福驿站

    对于很多面临考试的考生来说,恐怕最担心的就是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了,这无疑是令人最为遗憾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詹森效应”这个怪圈呢?

    1 正确看待正式考试

    最终的正式考试并不神秘,也并不可怕,它和平时的考试差不多,只不过是检验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已。当然,它也是对人心理素质的一种检验,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如果条件许可,可以事先到考场熟悉一下环境,熟悉考场的答题规范,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减轻正式考试时的陌生感和恐慌感。

    2 避免过度焦虑

    适度的焦虑,会促进一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是,过度焦虑就会阻碍正常水平的发挥。如果有的考生有“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考试成功”“如果我没考上,我就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就毁了”这样的心理,就很容易引起过度的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3 提高考试策略

    平时小考针对的是部分知识,大考往往着眼于前后知识乃至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整合理解和灵活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应对综合问题的策略。此外,还需要对以往大考表现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4 亲人要保持平常心

    对于考生的亲人来说,期望过高也可能会给考生带来压力,所以他们应当调整过高的期望。我们应当明白,考生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而不仅仅是“你一定要考上”等诸如此类的话。除此之外,亲人还应以平常心态去对待正式考试,否则势必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考不好,会对不起亲人,强烈的内疚感也会让他们感到紧张。

    5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如果到了考场,感觉紧张,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认真、仔细做题。千万别说“我别紧张”,越这样说越紧张。记住,要给潜意识输送积极的暗示!

    纵看自己,平时成绩一直不错,基础扎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横看他人,他易我也易,我难他也难,还有什么可焦虑的?考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自己别先把自己打败,就会给自己和他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思维定势

    生活广角

    当来访者来到心理咨询室,往往带着无比沮丧的神情说:“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已经完全陷入了困境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来访者一定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定势中。

    由于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受到自己生活和经历的制约,因此,存在思维定势也总是在所难免的。就算是一些智商很高的人,也一样无法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很聪明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却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他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丁肇中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试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还有第四种夸克存在。

    也就是说,有了第四种夸克,就还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随着人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就会有无数的所谓“真理”被推翻,而这些“真理”就是束缚我们思维最要命的东西。

    心理解读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知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每个人的思想上都可能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个体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是一个人创新、发展、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是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推断一个新命题的想当然的结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往往是错误的。

    思维定势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思维模式,即通过各种思维内容体现出来的思维程序、模式,既与具体内容有联系,却又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许多具体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逐渐定型化了的一般路线、方式、程序、模式;二是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不仅逐渐成为思维习惯,甚至深入到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尤其表现在,要改变一种思维定势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认识,自觉地进行;其次要有勇气和决心。

    思维定势对人解决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考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

    但是,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头脑僵化,不能灵活地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应变。它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思维定势,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幸福驿站

    虽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带着“老眼光”看人。还有一些人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如“某地区的人骗子多”“某地区的人爱打架”,等等。这些都是思维定势在作怪。这让我们的思维拒绝认识新的知识,从而造成思维的陈旧、僵化和落后,同时也抗拒了自身的成长。

    人们认识未知、解决未知,都是以已知或已知的组合、变换为阶梯。要想提高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更新原来的思维模式,优化、深化思维的品质。那么,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更新思维模式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建思维的素质。

    1 突破书本定势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话是2009年岁末的网络流行语,也可以引申为不要对那些带着光环的东西盲目迷信和崇拜。

    有位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拳师打人,也确实战无不胜,可他就是打不过自己的老婆。拳师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为何物的家庭妇女,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有人问拳师:“您的功夫都到哪儿去了?”拳师恨恨地道:“这个死婆娘,每次与我打架,总不按路数进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没有用场!”

    拳师精通拳术,战无不胜,可碰到不按套路进攻的老婆时,却只能一筹莫展。

    熟读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盲目迷恋哥),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拳师遭到失败(其实哥也没啥,哥只是个传说)。

    2 突破经验定势

    很多上了点年纪的人在与年轻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件事情你肯定做得不对……”殊不知,正是这样的经验主义往往让这些人不能再获得新的经验。

    将一只跳蚤放进铁筒里,然后用玻璃板盖住筒口,又会怎样?开始,跳蚤总想跃出筒外,一次次地向上跳,一次次地受阻失败,当它跳到快一百次时,还是没能跳出,便放弃了努力。后来把玻璃板移开,跳蚤再没试过一次,最终被自己的“经验”困死在铁筒里。其实“经验”并非百分之百可靠。

    再比如将一只跳蚤放在桌子上,喊一声“跳”,跳蚤跳了起来;然后,把跳蚤的双腿掐掉,放在桌子上,还喊一声“跳”,跳蚤不再跳起来。于是得出结论,把跳蚤的双腿去掉,跳蚤就变成了聋子。这也是实践得到的“经验”,然而,这“经验”并不可靠,甚至可笑。

    要想突破经验定势,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初生的牛犊之所以不怕虎,是因为不知老虎为何物,在它脑中没有“老虎会吃人”的经验定势。因此见了老虎,敢于本能地用牛角去顶,而这时,带上“牛见了我会逃跑”的思维定势的老虎,反倒不知所措,于是落荒而逃。

    3 突破视角定势

    一个有钱的妇人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摘花、拾蘑菇、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这个妇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最近的医院。”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这就是变换视角,变堵塞为疏导,最后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4 突破方向定势

    萧伯纳(英国戏剧作家)很瘦,一次他参加一个宴会,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挖苦他:“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哦,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常规的救人方法是从水缸上将人拉出,即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用石砸缸,使水流出缸外,即水离开人,这就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将自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反向思考,如此往往能出现创新。

    5 突破维度定势

    德国姑娘艾玛有辆独特的小轿车,车顶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其做法是,先在车顶上缚上营养土,然后在上面种上绿茵茵的青草。由于艾玛常常小心翼翼地修剪,她的车顶总是美不胜收,不论跑到哪,都像开来一片美丽的草坪。

    在常规的思维里,草都是长在地上的,而长在车顶上的草,使艾玛的小轿车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家习惯于平面思维,没有建立立体的空间思维习惯,而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都是立体思维的产物。

    认识对象、研究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去考虑,而不只限于一个方面、一个答案。只有不断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超越自我。另外,要随时注意变化自己的视觉,有些人并不知道事情的由来,就得出结论,而且往往很有信心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定势思维常常会带来一些问题。

    人往往自我设限。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如果勇于思考,外加上周围人的分析,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