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离不开心理学-摸透人际交往的潜规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社交心理学

    为什么大家都爱以貌取人?

    生活广角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句老话,可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形成第一印象的时候,漂亮的人往往受人欢迎,而外表差的人往往容易受人冷落。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兰德和阿伦森在1969年曾做过一个假扮法官的试验。用同样的语言描述罪行,结果有魅力、漂亮的“罪犯”判刑轻,而无魅力、丑陋的“罪犯”判刑重。

    沃尔斯特等人也做过相似的试验。受试者为332名大学生,男女各半,每两人一对进行两个半小时舞会。舞会后询问每一位学生,是否希望再次同对方跳舞,结果有魅力、长得漂亮、长得帅的人与无魅力、长得丑的人相比,被再次选择的人数超过一倍以上。

    另外,一项心理实验更明显地显示了人们这种爱“以貌取人”的行为倾向。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的实验也证明了人们还容易将外貌与个人的素质混为一谈。他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听取同一个女生的答辩。在第一组中进行发言时,这个女生刻意地打扮了一下,显得很精神和靓丽。而在另一组答辩的时候则卸妆,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实验结果是:尽管发言内容相同,但在第一组时,学生认为她的发言更具有说服力,得分也更高。

    以上心理学家们做的实验证明了“以貌取人”是如此普遍的现象,并且对人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话说回来,不仅我们普通人,即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教育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孔子很器重他。但后来孔子渐渐发现他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还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对自己只凭他善谈就认为他品质不错的判断非常后悔,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体态和相貌很丑陋的子羽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世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又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为什么不论普通人还是圣人都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做解释,原来是“光环效应”在作怪。

    心理解读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因素。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的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的评价。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被忽视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研究也发现,光环效应更容易发生在人初识的时候,而人们对他人容貌的重视,会随着彼此的熟悉而减弱。所以我们对那些熟悉、喜欢的人会觉得顺眼,即便他长相丑陋。

    幸福驿站

    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偶像崇拜”,不论青春期的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因为喜爱某个名人而产生对其近乎完美的想象。有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在媒体上曝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这个人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光环”,明星真实的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

    光环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虽然我们知道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由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进而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即便是对方的缺点和问题,也会变得非常可爱。

    光环效应往往产生于人与人的初识阶段。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如外貌堂堂正正,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很容易让人感觉是面和心慈。如果只是简单把这些不同的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光环效应还具有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光环效应弥散的体现。

    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判断失误,直接的结果就是偏见。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1 注意“第一印象”并不可靠

    第一印象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很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但是,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很不容易修订,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光环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2 注意不断修正“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比如,提起文人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不同的。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3 注意提防自己的“投射倾向”

    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善良积极的人。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光环效应,出现各种偏见。

    4 打破“循环证实”的怪圈

    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

    以上我们提到了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能避免自己陷入光环效应的认知误区中,那么该如何利用“光环效应”为我们服务呢?

    既然光环效应那么容易令人在第一印象的时候产生以偏概全的失误,为了不做光环效应的牺牲品,我们就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有些自认为长得不靓的人不必担心,你可以通过干净整齐的仪表来获取人际交往的好感。研究发现,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外表造成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齐,是让身边的人决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

    试验显示,见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头发的样式比面部特征更能吸引对方的注意。长发暗示着健康和性感,短发看起来自信而成功,自然、中长、没有特定款式的发型,则让人感觉智慧和真实。

    和别人握手也能传递重要信息。研究发现,握手时目光直接接触对方、手掌干燥、坚定有力、自然摆动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更好;而手掌无力、潮湿、试探性的人,则无法取得对方的信任。

    如果你的外表不行能力又不高也不要紧,但只要你对人诚恳,别人对你也会心生好感,因为你的诚恳给你带来了美丽的光环。

    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

    生活广角

    我们生活在人际网里,谁都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爱的需要,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一样,这种亲和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人人都渴望爱与被爱,但是身处社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怎么样才能促进彼此的关系呢?经常有人抱怨自己人际关系不好,感到很孤独,其原因并不是这个人不好,而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人交流。当别人向他诉说心事时,他却总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这并不一定是因为内向。

    有的人在社交场合总是滔滔不绝,看似社交能力很强。他们通晓国家大事、体育新闻、明星轶事,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当你将话题引向略带私密性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赶紧转移话题。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但是,一些不善言谈的人,却总是能在与人交往时袒露自己的心声,让人感觉非常真诚,所以这样的人反而能很快与人拉近距离。

    有句古话说的好: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交到好朋友,就有必要向对方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和推销自己。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你一定不会感觉舒服和安全。自己表露了感情,对方却讳莫如深,不与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甚至是刻意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自己对他有所疏远。但是假如一个人先向你表白了内心深处的感受,你会感到对方很信任你,想和你有深一步的情感沟通,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有位电影明星在演艺圈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请一位心理专家朋友给自己指点迷津。原来,他在一部新片中扮演主角后,受到了评论界的指责,他因此变得心情错乱。“我再也抬不起头来了,我怎么熬过这种可怕的日子呢?”他对朋友诉苦道。心理专家听了之后,只给他一条建议:把你自己内心中这些最隐秘的想法,主动暴露在大家的面前。这位电影明星照办了,他举行3次记者招待会,双膝瑟瑟发抖地暴露了内心中的“自我”。没过多久,他就卸掉了思想上的包袱。由于他的“自我暴露”,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称他是“令人喜欢的人”,重新以同情加赞许的笔调报道了他。

    “自我暴露”给人以真诚之感。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众多的个人品质中,真诚是最令人喜欢的品质。从而,也就不难看出这位电影明星挽回局面的原因了。

    一个真诚的人,未必话多,甚至可能从外表看有点木讷,但是他的知心朋友却很多,当他有困难的时候,总有人主动来帮忙。有的人看似朋友很多,吃饭喝酒身边总不会缺人,但是他未必有什么知心的朋友。这样的人习惯于做表面工夫,交朋友又多又快,但是情感都不深入。对方都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是出于对方的需要,而非情感,因此,这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是孤独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迪尼·朱亚德通过一系列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适度的自我暴露会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现在很多人都在写博客,有时候还主动在QQ和MSN上向朋友发送自己所写的内容,这都是一种自我暴露,这样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影响力和好感。

    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交往时,最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暴露,因为人们常常会回报或模仿他人所欣赏的自我暴露。如朋友聊天时,朋友讲出心底秘密的同时,我们也愿意作出同等的回报。

    自我暴露与对方的赞同程度紧密相连。在得到对方的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则少。

    自我暴露也与喜欢紧密相连。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详细深入,我们就会因为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而产生焦虑。

    心理解读

    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感情、经验、人生观等坦率地向他人诉说。

    自我暴露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自己对对方的体验感受告诉对方,这种体验感受既可是积极、正面、赞扬的,也可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的;另一种是暴露自己与对方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4个水平。第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评价;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把一直以来藏在内心的隐私试着向他人诉说,你将发现日常的人际关系变得异常融洽了。“自我暴露”之所以能改善人际关系,是因为适当向对方暴露自己,对方也会相应地将情感暴露给你。双方通过相互暴露自己,人际关系会在不知不觉中趋于密切。此外,通过双方率直的交谈,还可以从对方那里得知自己未曾注意过的一面。这种情况可以随着自我暴露的加深得到改善,也能鞭策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幸福驿站

    “自我暴露”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而把自我向别人死死地关闭,本身就是一种示弱的行为。

    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事实证明,不论是表达爱情,还是诉苦求助,乐于和别人推心置腹、襟怀坦白,都潜隐着一种对你有益的奇特的力量。你如果对别人敞开心扉,待人以诚的话,别人也会邀请你进入他那个神秘的内心世界中,主动热情地帮助你。

    敢于“自我暴露”,乃是童心之表现。人“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这句古语告诉你,童心意味着心地单纯、性格直率、感情真诚,与玩弄心术、虚伪奸诈水火不相容。

    但是,自我暴露也要注意适度。一个从不暴露自己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是,一个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自我暴露的程度是由浅入深的,必须缓慢到相当温和的程度,缓慢到足以使双方都不至于感到惊讶的速度。如果过早地涉及太多的个人亲密关系,反而会引起忧虑和自卫行为,扩大双方之间的距离。在面对不太了解的人之时,可以先交流一些生活中并不私密的情感,从而既给人亲切之感,又不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自我暴露还要注意适当。像祥林嫂那样总是喋喋不休谈论自己事情的人,刚开始还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同情,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遭到厌烦。因此说,过多的自我暴露不但不会赢得友谊,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样,自我暴露过少也不能拥有友谊。

    有些人不敢进行自我暴露无非是因为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心态:认为自己必须给人留下好印象,以赢得他们的尊敬和喜爱,而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会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恐惧、焦虑等情绪都是不好的,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害怕自己当众出丑,相信万一出丑,别人会拿你的事当做笑料;认为别人并不喜欢真实的你,以为真实的自己在别人眼中会是懦弱无能的,会成为众矢之的,会被大家议论纷纷……

    以上这些心态,相信很多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都会有所感触。那么,如何克服呢?

    有人担心自我暴露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或被人嘲笑,以致更加被看不起。实际上,他们的这种看法是毫无道理的,但现实又很难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此时可以与朋友玩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朋友来扮演你,而你扮演嘲笑别人的人。请你的朋友自由作答,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会越来越发现你的朋友没有什么可嘲笑的,而你作为嘲笑者则显得很是无聊。这种技术能够使你逐步认识到,“自我暴露”有时并不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如果能以大胆的方式直接面对忧虑,也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如在公众场合直接向大家暴露自己的弱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你很清楚地看到,你的那些焦虑在旁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你则把它看得那么严重。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但有一个特例,就是网络交际。在网络中,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却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因为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们觉得对方没有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因此,如果当一个人心中装有过多沉重的事情,而又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到可以“自我暴露”的对象,那么,利用网络,把你的隐私宣泄出来,也不失为一种宣泄压力的有效途径。

    找到相同点,就不愁没好感

    生活广角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听你口音是不是某某地方的人啊……哈,我也是呀!”或者“某某地方,我也去过,我曾经……”再或者“像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

    寻找与对方相似的方面,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出生地、年龄、性别、就读过的学校、工作过的单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面临的人生阶段,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找到共同点,只要你能找出彼此的共同点,就不愁对方对你没好感。

    于是,找到相同点的人很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圈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如果交往双方相似点越多,那么彼此的吸引力就越强,越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17名大学生。实验证明了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他们先是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然后把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把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大学生也安排在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大多被彼此接受和喜欢,进而成为好朋友。而特征相异的那些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依然很难建立起友谊。

    这些成为好朋友的大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如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因此很容易沟通,感情也更融洽,彼此之间的戒备和隔膜很少,有利于深入交往。而那些特征相异的大学生,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戒备心理和防范意识很强,彼此缺少共同的语言,因此很难成为好朋友。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他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相似性往往让人们产生容易接受对方的心理,警惕心理和抵触心理是比较弱的。人们对于那些在价值观、兴趣、信念等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有相同经历的人更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和追求目标一致的人也更容易相互扶持。

    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就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相互争辩的机会比较少,更容易获得彼此的支持,获得一种内心的稳定感。同时,相似的人组成的团体,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其他群体的阻力和压力,因此,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也体现了人们的一种自我防御心理,即害怕遭到反对和伤害,寻求认同和帮助。作为个体生存而寻找同类以抵挡外界的侵害反映了人的一种本性,那就是亲和动机。

    心理解读

    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是人的主要社会动机之一。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而亲和动机则导致亲和行为。

    亲和能满足个体的社会性的需要,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亲和还能让个体获得信息。在孤单的环境中,个体获得的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同时,高兴的时候与他人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亲和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个体陷入窘境,而且他人容易对个体产生某种负面的评价,因此,亲和也是避免窘境的需要。

    幸福驿站

    记得我初入职场时,由于见的世面不多,第一次被邀请参加业界的聚会很紧张和惶恐。聚会时,自己谁都不认识,而其他人都三三两两地聚成小圈子在亲密地聊天,听得出他们大多在聊私人的话题。那时候感觉真是窘迫,自己似乎成了一个每个圈子的局外人,真有种马上离开的冲动,直到我看到一个独自坐在角落里像我一样局促不安的人。我大胆地走了过去,向她介绍了自己。后来我们成了在职业成长上相互促进的好朋友。

    社交恐惧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尤其是参加一个已经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里,别人都很熟悉了,如果你想避免孤家寡人的局面,需要观察一个看起来和你有共同点,并且可能容易接近的谈话圈子,靠近他们坐下来。在你开口之前,要听一听他们正在讲些什么,由讲话人的品格风度来判断一下自己参加进去是不是合适。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可以再到别的圈子去试一试,不过记住,在你开口以前,你必须先用你的耳朵和眼睛仔细倾听和观察。

    除了学会让自己更自然地融入一个团体,还要注意“团队主义”带来的狭隘思想。相似的人聚到一起,确实能够增强群体的安全感和行动力量,但是又会因为缺少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而容易缺少活力,限制发展。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曾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感觉受益匪浅,现与大家分享。

    一位居士到一处佛教名山拜访,在山寺中遇到一个谈吐不凡的老僧人,居士便主动上前与老僧人交谈,说一些自己对佛学思想的领悟,希望得到老僧人的指点,但说了很久,老僧人偶开尊口,却只说八个字,时而是“是的,是的”,时而是“也对,也对”。几个小时下来,居士差不多把这几年学佛的思想体会说遍了,老僧人说来说去始终是这八个字。居士不解地下山后,想了很久才忽然理解了老僧人这八个字的含义。当老僧人赞同自己的说法的时候,老僧说的是“是的,是的”,而若自己所说的与老僧理解有差异时,老僧便说“也对,也对”。

    这位朋友感慨到: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同时,“是的,是的”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别人的想法与自己出现分歧时,能说“也对,也对”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了。这里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自信,也体现了对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尊重和认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很多人因为看法的不同而产生纷争甚至冲突的事例还少吗?其实,能够接纳别人的观点,包容别人的不同,也可以扩展自己的思路,这种“和而不同”的态度同样也是追求共赢的“你好,我也好”的定位。

    女人聚在一起为什么总爱抱怨?

    生活广角

    在一些聚会的场合,尤其是女人扎堆的地方,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这个在抱怨物价上涨,那个在抱怨婆婆不会教育孩子,还有的抱怨老公赚钱太少……当抱怨的人得到了朋友的同情,气氛就会变得越发热烈起来,每个人似乎都得到了很多的满足。

    看得出,抱怨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让人得到了发泄和同情,当得到良好的共情的时候,还让人感觉有种如遇知音的幸福感。

    还有一些人喜欢背地里抱怨指责别人,其实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向谈话的人间接地赞美自己,赞美谈话的人。抱怨指责背后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我跟你说这个,是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而且因为我知道你也不是这样的人。

    抱怨让我们更容易切入话题,因此常常作为我们社交的手段。但是,抱怨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实用型,另一种是碎嘴型。同样是抱怨,实用型和碎嘴型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却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实用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倾泻出来,以此来解决情绪问题、改变现状。比如,你和别人抱怨堵车或者天气,是为了寻找与别人的共同话题,从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你向老公大声吼叫,抱怨他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其实是为了让他把目光移到你的脸上来。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发泄内心的愤怒,当你向朋友哭诉,产后自己是多么虚弱而劳累,而老公完全进入不了父亲的角色……这时,你释放掉了很多压力,这种有效的释放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当你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别人就会了解你的状况并会给予一定的同情和帮助。即使别人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倾听,让你把感到的不舒服讲出来,你心里也感觉舒服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偶尔发发牢骚,而当别人向你发牢骚时,只要给予良好的倾听就能让人很感激。

    但也有的人将发牢骚作为一种习惯,动不动就发牢骚,没完没了地抱怨。这样的碎嘴型的人发牢骚已经不是为了与别人交流来解决问题或加深理解,他们经常性的心情烦躁,对其他人或事物总是吹毛求疵,他们的发牢骚变成了一种恶习,他们的大嘴发起牢骚来往往会使人们的情绪跟着变得很糟糕。长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我就有个朋友,童年的时候有一些可怜的遭遇,便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每当我遇到她,她强大的负面情绪总会将我积极的情绪打败,我只好自认功力不足,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还是躲开为妙。为了我们的良好人际关系,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变成这样的负面情绪传染源。

    心理解读

    抱怨心理与人际关系

    当事情的发生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的效果或者超出了心理承受的范围,打破了人们的心理平衡状态,出于应激性反应心理,人们便以抱怨倾诉的方式释放出来,以期恢复平衡状态,即是抱怨心理反应。

    人们往往把抱怨作为与人开始交流的最有效手段。人们之所以爱从负面的角度切入话题,是因为这个角度比正面的角度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抱怨,并且抱怨无时无处不在的原因。

    幸福驿站

    抱怨虽然是人们常用的社交手段,实用型抱怨也对情绪和健康有利,但是抱怨也很容易演变成蜚短流长的闲话,造成人际关系的损害。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我们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如果你觉得身边都是一些爱发牢骚、怨声载道的人,这代表你可能也经常在抱怨,而且还不知道自己在抱怨。人类的天性是曳引、是同步,会调整成与周遭相同的模式。当你待在其他抱怨者身边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碎嘴型抱怨的人,最好多审视下自己和周围的人。

    我们说闲话或抱怨的时候,有时候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优秀:当我指出某某的缺点,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这种抱怨就成了自夸,没有人喜欢爱吹牛的人。如果你想指出某个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察觉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碎嘴型的抱怨对事情发展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还会成为负面情绪的污染源,那么,怎样才能既宣泄情绪又能做到有效的实用型抱怨呢?下面的几点建议供你选用:

    1 别挑错抱怨的事物

    抱怨那些不能改变或者不需要改变的事情只会让你更加沮丧,如:“天天下雨,真是烦死了!”

    2 确定你想要的改变是所需的

    抱怨前你要想清楚,万一自己的抱怨发挥了作用,你会喜欢它的结果吗?如你抱怨:“我老公就不能像某某一样能赚钱”,但是当你老公真的像某某一样赚了大钱,可是却也像某某一样经常在外面应酬,晚上很少回家,你又能接受吗?

    3 抱怨要具体

    比如抱怨某饭店的服务态度不好就有点含糊不清。你应该抱怨他们没有说“谢谢”或者没有“提供建议”的消极行为。

    4 不要光说不练

    一味地抱怨事情多么糟糕,别人多么讨厌,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

    抱怨是门艺术,如何处理别人的抱怨更需要技巧。为了更好地应付向你抱怨的人,有一点要铭记:从心理学上讲,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变,他们只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罢了。

    5 注意你抱怨的时机

    如果抱怨的对象在气头上,绝不是抱怨的好时机。不仅你控制不了情绪,对方也很容易反感和排斥。另外,要注意场合,如果你当众抱怨一个人做错了,对方会很恼火,并叛逆地拒绝改正。

    6 提出解决方案

    当你抱怨完不满的地方后,不妨建议对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晚上太累了,实在不想看你推荐的电视剧了,你认为换什么时间好呢?”如果对方没有什么好主意,你就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这样能避免长时间的争执,从而更快地达成共识。

    7 书面抱怨

    当你无法控制情绪,又不想将抱怨演变成世界大战时,不妨换种方式,以无烟火味的邮件替代面对面表述。人把心里话转化为书面表达,需要思考一定的语言逻辑,是一个自我冷静思考问题的过程,能避免过激的态度与行为。

    8 以身作则

    抱怨的目的都是想让别人改变,但让他人改变的前提是你自己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但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着从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插了一脚。要记得:领袖应该站在最前线开疆拓路,让其他人追随身后。

    请放心,您不是公众人物

    生活广角

    在翻看过去的集体照片的时候,您第一个看的是谁呢?很多人都玩过这个测试,结果都无一例外地回答:是自己。当很多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即使是最忠实的听众,也希望大家对自己有所关注,也能倾听自己,也能对自己有所评判。现在的SNS网站都有“好友评价”的模块,大家互相评价,乐此不疲。

    上街的时候,你是否为了穿哪件衣服而选择了太长的时间?要参加聚会,你是否为自己脸上突然生出的青春痘而惴惴不安而考虑是否放弃?

    用句通俗的话讲,有时候,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在我们心中,自己最重要,有时候就会顺带认为自己也是别人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很多。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豫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而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则会猜测有更多人注意到他们,因为社交恐惧者对别人的关注会更在意,会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会注意到他们,这使得社交恐惧者感到不幸、孤独,因为他们过度地关注自己,整天在想自己在他人和社会中表现如何,很少会真正地注意他人的表现如何。

    例如一些口吃者非常在意自我形象,所以,在很多社交场合会用词语替代的技术来掩饰自己的口吃,而隐藏口吃的行为同时也掩藏了自己是口吃者的身份,但如果这个交际群体中还有一个口吃者也采用这种隐藏的策略,那么,这两个口吃者会都认为这些人当中只有自己是口吃者,不会互相发觉对方是口吃者。

    除了隐藏,由于每个社交恐惧者是高度注意自己的表现的,也就不容易发现别人也存在类似问题,甚至即使发现,他也不会意识到对方是社交恐惧者,他会认为对方是正常人,那只是偶尔的非正常表现而已。而对于自己,因为自己是社交恐惧者或是口吃者,自己的口吃就一定是不正常的。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误以为别人也这样看待自己,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这也是人类的普遍心理。

    心理解读

    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但我们毕竟不是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的错觉。在青春期,我们都曾产生过这样的错觉。青少年会把自己想象成舞台上的主人公,将身边的人当成是看着自己的观众。

    幸福驿站

    受制于焦点效应心理的人将自己想象成公众人物一样,登上舞台后会被聚光灯包围,台下的观众们也都会注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关心自己穿了什么衣服,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表情。正因为存在焦点效应心理,你才会因为在聚会时说错了一句话或者弄洒了饮料而觉得自己很失败。人们总是觉得社会聚光灯对他们格外关注,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注意到你把饮料弄洒或其他尴尬场景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使不那么强烈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接下来你的一举一动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有个朋友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好长的时间在挑选衣服上,她觉得她一走出去,街上的人都会注视她,所以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我们不是公众人物,并不是那么受人关注。你夹菜时的失误或许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即使看到了,人们也是不假思索地就过去了。

    如果对自己过分关注,就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容易产生社交恐惧。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因此,正确理解焦点效应有助于社交恐惧的消除。

    当觉得别人在注视你的时候,其实注视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从现在开始,放弃“我是公众人物”的错觉吧!每个人都是各自人生的主人公,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生活,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别人。

    当我们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时,就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些外在的形式上面,就会增多为了内在的成熟而投入的能量。如果过于在意别人,就等于在浪费人生,浪费生命。所以从现在开始,成为自己的“粉丝”吧,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而活。

    见死不救,不一定是人情冷漠

    生活广角

    有媒体报道:福州市一位妇女因家庭纠纷走向河中自杀,上百人围观,竟没有一人援手相救。安徽马鞍山市歹徒当街抢钱,一位老人冲上前揪住歹徒。围观人群聚集到两百多人,老人再三向围观人群呼喊求助,却始终无人出手相帮。这种“见死不救”、“见忙不帮”的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有些人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种事情不光发生在国内,国外也是经常上演。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国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共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杀的情形和其反复的呼救声,然而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保护和营救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

    事后,当有媒体采访这38个冷眼旁观者的时候,这些目击者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真没想到情况会那么紧急”,“我以为别人已经报警了”等不负责任的回答。

    但是在公众都在纷纷指责麻木不仁的居民,感叹集体冷漠的时候,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的思想却没有被舆论束缚,他们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作出了新的很有价值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为了验证自己的解释和说明,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研究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了耐人寻味的数据: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因此,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的杀人案没有人见义勇为的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或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当一种紧急情形出现时,由于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一些人没有太强的责任感,从而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介入某个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会有如下的反应:作为潜在的帮助者,意识到某一件事正在发生;对情景做出判断:这个人是否需要帮助?但是,这时害怕难堪的心理发挥着作用,使人犹豫起来;在场人越多,责任分散得就越严重,自己会觉得,其他人或许会提供帮助。这时候还涉及能力问题,对于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他是没办法下河去救溺水的人的;最糟糕的情况是,每个人都这么想,觉得可能有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去救人,因此,集体冷漠就发生了。

    这种旁观者效应不仅发生在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常有发生,如人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是说的这种因为人多而产生的责任分散现象。

    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如果说让集体负责,那就等于无人负责。

    心理解读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旁观者效应

    幸福驿站

    利他心理人们不是没有,只是作为旁观者的一员,责任分散掉了。因此,对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所谓“冷漠”现象,大家也不用那么悲观地来怀疑人性的问题。当很多人面对一个突发事件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其实,只要一个人勇于打破这个局面,带头喊一声,帮一把,很可能就会挽救一条生命,免去一场悲剧。许多悲剧或者突发事件是由一个个偶然因素链接而成的,只要切断其中的某一个小环节,也许就可以避免。因此,当我们身处这样的情境中,应该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这里不是鼓励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是强调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要去做,关键是要打破沉默的局面。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倒在路边,你没有义务去帮助他。但是,如果你在他旁边停下来了,那么你就有义务去帮助他。因为其他本来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就会因为你的选择上前而停止提供帮助。这时候,你就具有了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我们自己遇到了危急情况,也有旁观者在场的时候,不要抱着“总会有人来帮吧”的想法,这种不作为等于干等,只能徒增围观的看客人数,贻误被救时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遇难者一定要认准一个求救对象,抱住他的腿不放,这个人的救人责任感被集中加强了,不好推卸责任,在压力下,就会采取救援行动,因此,直截了当地请求某一个人伸出援手,将是迅速获得救援的最有效办法。

    如果我们遭遇险况,而人群又离我们很远,在请求帮助时一定要注意呼救的方式。如在小区里遇到流氓歹徒,呼救时不要喊“救命啊”,而是要喊与求助者自身利益相关的“着火啦”,以免因为救助难度过高让救助者产生畏难心理,总之,只要把人喊过来就算成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