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离不开心理学-没有平庸的孩子,只有失败的父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教育心理学

    赏识孩子优点的神奇效果

    生活广角

    一次,有机会倾听某营销大师的讲课,这位具有深厚心理学功底的实战派营销专家不仅深谙顾客的心理,在对待女儿的教育上也颇有心得。他在讲如何教育孩子时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她的女儿身上有很多缺点,这令他和妻子都很头疼,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次,他问女儿:“你觉得自己都有什么优点啊?”女儿想了想,想出五点来。他很遗憾地说:“不是吧,我觉得你应该有很多很多的优点,你好好想想,把它们写出来,等我出差回来检查。”等他几天后出差回来,妻子先是迎过来说:“你看看孩子的房间吧,整个墙上都挂着她的优点!”他走进女儿的房间一看,好嘛,女儿总结了几十个自己的优点,都写成很大的字并贴了一墙。

    “你会把女儿培养成自大狂的,你看看有些优点是真的吗,完全是自己杜撰出来的嘛!”

    这位大师笑了笑劝妻子:“你别着急,很快这些优点就会变成她身上真的优点了。”

    自从看到女儿自己标榜的优点,他就不断强化:“哎呀,知道收拾碗筷啦,真是‘勤劳’啊!”于是,女儿听了夸奖更加勤劳起来,在这之前,她可是吃了饭就去看动画片的,从来不会管饭后的事。

    几个月之后,女儿果然名副其实地拥有了墙上自己所列出的全部优点,人也变得更自信了。

    其实,这个聪明的爸爸是通过先让女儿有了自我认知—协调与认知不一致的行为—确定自我认知这样一个过程来让女儿获得更多美好的品质。这个过程的主体一直是自己的女儿本身,没有通过父母过多的外部干涉(除了适时适当的夸奖),就轻松地改掉了身上的很多缺点,父母乐得轻松。而且这个过程中,女儿一直是用积极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改变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孩子是怎样发生这种转变的呢?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呢?叶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现象: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这种情况用在消费领域可以这样理解:当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因此,这种情况也叫“配套效应”。

    “配套效应”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也可以带来消极的结果,这在于“睡袍”的好坏。好的“睡袍”可以促进我们为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的行为表现,而劣质的“睡袍”可能使得我们的行为走向倒退。

    上面的女儿,因为有了各种优点的“睡袍”,激发了她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使她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之相配套。

    从更深的层次来讲,上文中的爸爸牢牢把握了心理学的一个理论,那就是认知失调论。

    心理解读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提出的一种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即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当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引发不舒服的感觉,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的想法,人就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幸福驿站

    每个人都有渴望赞同、渴望赏识的精神需要,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赏识”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幸福。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年幼的儿童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自我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他的态度从而内化为自我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误区,当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他们往往喜在心里,不动声色,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肯定和赏识,孩子就会在抱怨与指责中丧失自尊与自信。自卑的感觉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同样来说,一次表扬,也很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当我们不再吝惜赞美之词,肯定孩子的长处,放大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自信,用肯定和赏识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加速孩子的成长,孩子就会在肯定和赏识中变得越来越好。

    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老师、家长。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亮色。

    有一位学者曾经呼吁:“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事情都带有两面性的,如果您的孩子敢于顶撞您,那除了说明他没有礼貌之外,也说明他拥有不畏权威的勇敢精神;如果您的孩子总是固执己见,那除了说明他有点“轴”之外,也说明他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如果您的孩子总爱欺负别人,那么除了说明他不懂得尊重别人,社交方式需要改善之外,也折射出他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总受别人的欺负,那么除了说明他性格上有些懦弱之外,也很有可能是因为过于善良,不愿伤害别人……

    孩子不是没有优点,是父母不善发现。当你看到一点点他的优点,及时给他披上一件积极的“睡袍”,激发孩子自我转变的内在动机,就会使其主动实现良好的与之配套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都倾向于选择积极的自我,当一旦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外界又继续强化巩固的时候,在认知和行为不协调的压力下,他的那些不适宜的行为就会自然地消失而转变成与积极的评价相一致的行为。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他找到父亲的朋友,希望他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快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如果家长都能像鼓励大仲马的这位伯乐一样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其放大,就能有效促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家长善于放大孩子的优点,就是让孩子确信他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之看到正确结果,这才是培养和锻炼孩子成长成才的正确方法。

    家长的积极评价会让孩子内心的“我是好孩子”的自我评价觉醒;而孩子在家长负面评价的作用下,只会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实际上,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另外,赏识要注意分寸,不要没有根据地赏识孩子,称赞孩子,这样也不会让他们树立起真正的自信,夸奖和赏识一定要根据孩子真实而具体的表现,并注意一定要及时强化,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最有效

    生活广角

    真诚的赞美,会给孩子心里洒满阳光,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免不了做错事情,有时候也需要我们善意的批评。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督促,二者缺一不可。

    表扬似乎并不难,而且人人都会,实在不会用词,照直说就行,被表扬的人不会挑剔,只会照单全收。但是,要批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由于批评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方式,因此,批评不当,很可能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会损伤一个人的自尊心。

    比方说,如果一次儿子打碎了一只碗,就被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大骂了一顿,你想,他会怎样想?是想他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想你怎么对待他?他肯定在心里面想你是多么可恶,相比对他的爱来说,你更关注一只碗的价值。而当他把注意力放在你如何对待他这件事上时,自然就不会想到他做错的事情了。

    如何在孩子犯错时与他很好地沟通,帮助他认识到问题,使他能够得到成长呢?

    看看有位智慧的妈妈是如何做的:

    同样是孩子打碎了一只碗,妈妈赶紧跑过来说:“孩子,让妈妈看看手有没有受伤啊?哦,没受伤还好。你一直做事情很仔细的,怎么会不小心打碎了碗呢?打碎碗会很容易让你和别人受伤的,而且还浪费钱财。妈妈希望你以后拿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点儿,好吗?”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显而易见,后者的方式会让孩子很容易接受,并且确信妈妈是爱自己的。

    表扬—批评—鼓励,这种方式也叫三明治式批评,这种方式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为什么运用这样的批评方式就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 先表扬去除防卫心理

    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本能,如果一开始就遭到直接的批评、严厉的指责,对方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射状的防御反应以保护自我。一旦产生了这种防卫心态,就很难再听得进批评意见了,哪怕批评是很对的,也都将徒劳。因此,应先去除防卫心态的作用,使受批评者乐于接近批评者。在批评之前,先说些亲切关怀赞美之类的话,就可以制造友好的沟通氛围,并可以让对方平静下来进行交往对话。

    2 能去除被批评人的后顾之忧

    许多破坏性的批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结束时还让人心有余悸,让人搞不清楚是在受批评还是受惩罚,因此,总会有后顾之忧。而最后一个环节就起到了去除后顾之忧的作用。它常常给予挨批评者以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帮助,使受批评者振作精神,重新再来,不再陷于泥潭之中。

    3 给受批评者留有足够的面子

    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因此,如何批评就特别讲究。通过表扬—批评—鼓励,既指出了问题,同时也易于让人接受,而且不留下后遗症。这主要归功于这种批评不伤人的感情、不损害人的自尊心,能激发人向善的良心,使人的积极性始终维持在良好的行为上。

    三明治法使得父母在处理“惩罚”这件棘手的事情时减少了因孩子被激怒而引起的冲突。它的优点就在于,批评者在批评的同时提到了受批评者的长处,这实际上是在替受批评者辩护。孩子的能力、为人、学习是否努力等方面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父母如果视而不见,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多方面的成绩或长期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只因为一次失误就被抓住,并且他很有可能会感觉自己的父母是故意挑他的刺。而父母在批评的时候首先赞扬孩子,就是在避免误会,表明自己对他的承认,使他知道批评是对具体的事而不是对他这个人的,他自然也就放弃了用辩解来维护自尊心的做法。

    心理解读

    三明治式批评法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

    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回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促使他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幸福驿站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那些热情向上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要忘记用表扬包裹批评。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打一个巴掌揉三下,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或者叫“恩威并施”。如果把表扬视为正刺激,批评视为负刺激的话,在这里,前一个表扬和后一个鼓励不是同一内容。看似表扬多,但,被强化的仍然是批评。

    批评的时候,就好比在别人身上动手术,稍有疏忽,就会伤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批评必须谨慎又谨慎。

    批评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场合,可以当外人的面夸奖孩子,但是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在私下里进行。最高的批评境界是: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给对方,使他觉得是自己在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在你的批评之后。

    家长想要给孩子制作出美味的“三明治”,有些材料是必须准备好的:包容心一颗;能发现美的眼睛两只;夸奖三份,鼓励一斤;责备五两……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一再犯错误又不肯改正,这种方法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或老师不过如此。这就应该调整批评方法了。

    除了给孩子吃美味的“三明治”,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平等沟通

    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原则同样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但是,很多父母总是端着家长的架子以长辈的身份去指责、训斥甚至谩骂孩子,那样容易产生隔阂或抵触情绪,不利于沟通。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朋友的姿态,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努力的方向,这样容易被孩子接受,效果才会更好。

    2 相互配合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态度一定要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如果夫妻双方在某个问题上有分歧,应事后进行商讨,彼此维护形象,不要当着孩子表露出来,切忌相互拆台。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一个打一个宠,一个严厉批评一个温柔袒护,或是夫妻之间相互指责,只会使孩子是非不清、无所适从,长期如此,易造成孩子的两面性,让孩子学会钻空子,见风使舵。

    3 尊重人格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一味否定孩子的行为。父母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倾听孩子的意见后,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行为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适时指出他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就事论事,以理服人,真正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改正缺点。

    4 态度冷静

    无论无意还是有心,孩子已经犯了错,吼叫、打骂、威慑只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认识错误的大小和严重性。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从而加以改正,作为孩子的亲人,尤其是父母,首先要冷静,弄清事由,是有意还是无意,是习惯还是偶然,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心声,再酌情处理;在维护孩子尊严的前提下,态度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孩子便会很好地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5 客观公正

    批评孩子要客观公正,方可有效。要客观地告诉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所犯的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切勿将错误过分夸大,比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一件事,就对孩子全盘否定。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觉得你有意挑剔,从而不会接受你的批评。

    奖励不当反而给孩子带来伤害

    生活广角

    为了鼓励孩子达到一定的目标,很多父母都可能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鼓励。小的时候孩子学习走路,我们在旁边往往拍手给予鼓励“加油!加油!”而当孩子大一点,每当表现很懂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买好吃的以示鼓励。当孩子渐渐长大,欲望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鼓励形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却变得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满足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得了小红花奖励孩子一块糖就可能让他高兴得不得了;上了小学,他可能想要的就是手机、电脑了。尤其是为了奖励孩子学习,很多父母的奖励也不断地在升级换代。

    有的家长直接给予金钱奖励,孩子做家务做得好,会发“工资”,学习认真、作业整洁会发“奖金”。

    叶子出生后,妈妈励勤希望把她培育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叶子在大约5岁的时候,就表示出了对钱的好奇。发现了叶子的这个特点后,励勤就自创了一套教育方法——“金钱奖励法”,常以钱为“诱饵”鼓励叶子。如果叶子听话、学习认真、作业整洁、做家务干活干得好,励勤就发“奖金”;如果叶子犯了错误,励勤便开出“罚单”。

    关于具体奖与罚的兑现,励勤专门有个记账本。比如,洗碗:5角;拖地:1元;作业整洁:1元;成绩满分:5元……就这样,当叶子完成了励勤交代的任务,就奖她5角或1元不等,叶子对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做家务事也带劲多了。比如,去楼下买早点回家,一般可获得找零的所有权,少时5角,多时一两元。去买一些物品时,叶子还会自己盘算着买哪个东西比较划算。

    每隔一段时间,叶子就把储蓄罐里的钱倒出来数。励勤知道,那里头也藏着她的很多美梦,比如励勤不同意买给她的玩具或动漫书。励勤说过,想买你自己挣钱去买。所以,她对每一次的赚钱机会都很珍惜。从这个方法中,励勤观察到女儿的生活能力越来越强,也具备了初步的理财观念。

    不过,这几年下来,励勤有时也对自己的“金钱奖励法”产生一些困惑。比如,叶子渐渐长大,思想也渐渐在改变,她现在爱美了,很喜欢化妆品,于是就常拿自己的钱去买。励勤刚表示了一下反对意见,她就气呼呼地撅起了嘴说:“‘工资’本来是我挣来的,我有权利自己花。”每当这时,励勤就暗暗担忧,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以后是否还行得通。

    像励勤这种“金钱奖励法”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强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赚钱不容易,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赚取回报,这无可厚非。但是,单纯的“金钱奖励法”只能收到短期效应,容易使孩子变得功利,“财迷心窍”。另外,有些孩子还不懂得怎么存钱、花钱,可能出现乱用钱的情况。因此,从长远来看,单纯用钱来满足和激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有个孩子,本来自己对歌唱很感兴趣,自己在家里经常举办小型的演唱会,感觉很满足,很投入,很开心。这时候爷爷为了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和关心,说:“孩子好好唱,以后发展成为歌唱家。爷爷奖励你5元钱。”结果这孩子变得只为钱而唱歌了,如果不给钱就拒绝唱歌。本来一个很好的兴趣,就这样被爷爷“好心”地摧毁了。

    有一个很好的故事诠释了奖赏的这种隐蔽的代价。

    有个老人有一所大房子,他每天都坐在那里享受海风和金色的黄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很安静美好,但是后来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总爱到这里玩耍。他们整天在那里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经常让老人无法好好休息。

    有一天,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拿出一些零花钱,并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钱就越多。于是,这些孩子就在那里拼命地喊叫,而老人也根据孩子们每次吵闹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

    过了一周之后,老人拒绝了向他们支付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再给了。于是,孩子们全都认为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觉得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那样不是明摆着自己吃亏吗?从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到老人所在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即便有时候路过老人住的地方,也全都静悄悄的。他们认为,就应该这样报复老人对自己的不公平。

    聪明的老人提供了一个虽然说服力并不是很强,但对孩子却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进了一个心理上的误区,使他们用外在的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这种效应被称为德西效应。

    心理解读

    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

    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幸福驿站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给孩子的表扬和奖励过多过滥,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这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鼓励的作用。如果对孩子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些本来就应该做到的一般行为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甚至为了照顾情绪,拿金钱来平衡,“排排坐吃果果”,对今后的孩子的行为就可能产生负效应。孩子就会把这些一般行为当成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好孩子”的专利,做到了就应该受到父母的褒奖,如果得不到,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和工作的动力。可以说,这种廉价的奖励是一种短视行为。

    当然,作为父母,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适当场合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扬激励。但必须注意,这种表扬是有限度的,是在平时生活中随时进行的,过高的奖励一定是匹配不一般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应承担的义务看做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做不到应该受到严厉批评,做到了不应当“邀功请赏”,只有做得好才会立功受奖。

    有时候,可以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一定要适度。一个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家长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肯定、欣赏和表扬,也可以是一个拥抱、一句真心的赞扬、一件小礼物等,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奖励方式的运用一定得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1 奖励的目的要明确

    事先对孩子讲明应该做到哪些条件才可以得到奖励,使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然,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孩子会因难以实现而放弃争取。

    2 奖励的时间

    孩子在今日已达到了奖励的目标,马上给予奖励,否则时间一长孩子也忘了为什么奖励,这样使奖励与良好的行为不能形成一种联系,奖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

    3 奖励的方式

    一般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记一个五角星、亲亲脸等;而物质奖励不是奖钱为主,如给一块巧克力、文具用品或书籍等。

    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

    生活广角

    对于成年人而言,孩子的心理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孩子背后的那些可以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因此,当你看到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不妨蹲下来问问孩子做这个事情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很大很大的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在一个父母培训机构,这个故事曾经给一些爸爸妈妈们讲,但是故事只说到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孩子摘花就停住了,问大家以后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坏公共财物,不能采摘花,有的说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有的甚至说教育家对小女孩做出的种种处罚……

    这些成年人不遗余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女孩的全过程,让这位出题的培训老师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感慨。他后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耳熟能详。在这些父母的心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一番大道理,但是他们缺乏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心与怜悯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玫瑰花都已凋谢了。

    家庭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而这些父母的反应无不令人担忧。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思想来推测孩子的思想,一定要主动询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很多父母以为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算尽了父母的义务。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更有甚者,用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甚至对孩子进行打骂和随意的惩罚,让孩子本来美好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应该是那种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发生好的改变,还要让他本人觉得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做到这样的教育的前提是要有一颗宽容博爱之心。下面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够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

    北风自以为力气大,脱件衣服不是难事,于是北风先来,他使劲地向农夫吹刮着寒冷的风,吹得农夫浑身瑟瑟发抖,直打哆嗦,农夫不但不脱衣服,反而裹紧外衣,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北风只好无功而返。

    紧接着由南风上阵,他向农夫轻拂慢吹,给农夫送去温暖的风。农夫本来就在田野里劳作,浑身发热,经南风这么一吹,出了许多汗,于是就放下手里的活计,到田边脱去衣服,再接着继续劳作。南风成功了。

    南风效应

    心理解读

    指顺应人的内在需求,使人的行为变为了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为特征的方式所带来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候也叫温暖法则。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用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用泰戈尔的话说就是:“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是在狂风暴雨之中。”

    幸福驿站

    南风效应应用于教育,特别是用于对待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偶尔犯错的孩子,更有着神奇的力量。

    有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如老师是这样面对“有问题”的孩子的,相信也能给众多家长以启示。

    亮亮是小如班上一个可爱又机灵的小男孩,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成绩也棒。上学期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是优秀。可这学期开学以来,小如发现他变了很多,不再那样爱笑了,上课也不爱发言了,而且还不停地和周围的人讲话,有很多任课老师都到小如这里告他的状并且说他最近的各科成绩都有明显的下降。

    对于亮亮的情况,小如是有所了解的,亮亮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和他爸爸离婚了,他一直跟着爸爸一起生活,本来家里的条件还可以,但由于爸爸一次生意失利,家里便困难了。

    找到亮亮,小如真诚地说:“你在学校里表现一直很不错,老师们都和我夸奖你,那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里你的情绪很不好?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一听到老师这样问他,亮亮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不断地往下掉,但还是一言不发。

    小如知道,这时不能批评他,只能慢慢地引导。于是小如不断地安慰他,并温柔地帮他擦去脸上的泪水。亮亮慢慢地止住了泪水,用他那双眼泪汪汪的眼睛看着小如,这次他终于开口了:“我爸爸不要我了,把我扔给阿姨了。”听了他的话,小如赶紧说:“你不要担心啊,你怎么知道爸爸是不要你了呢?说不定爸爸忙啊,没时间照顾你,所以才让阿姨来照顾你的啊。等爸爸有空了,就会把你接回去的。”

    听了小如的话,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接着小如又安慰了他一阵,便让他上课去了。

    当天晚上小如就联系到了亮亮的爸爸,和他讲了孩子的近况。他也和小如说了他的难处,最近由于开了一个娱乐场所,不方便让孩子进出,所以把孩子托付给了别人。

    小如提醒亮亮的爸爸再忙也不能完全不顾孩子,自己这边也经常找亮亮谈话,希望他理解爸爸的辛苦。在小如的爱心感化下,亮亮的学习很快追赶上来,而且还参加了全国规模的英语大赛,也会主动亲近别人了,并且恢复了以前那可爱的笑容。

    如果小如只看到表面现象,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孩子一顿,那么可以设想亮亮的心里该是多么的委屈和难受,这个孩子有可能就这样堕落下去,但是多亏遇到小如这样的好老师,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他的理由,才发现孩子的真实内心。

    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原因。

    无条件地爱孩子,是父母做到宽容的基础。永远相信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做父母的就是要去发现去了解。当孩子做了什么错事,千万记得要蹲下身去问问他的理由。

    拯救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心理

    生活广角

    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当一个人遭遇失败与挫折,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意志不够坚强的人很容易产生这种心理。这些人常常会说:“我没希望了”“我就破罐子破摔了”“我听天由命吧”……

    如果是孩子产生了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不当教育造成的。

    郑浩是四年级的学生,他的成绩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保持得很不错的,但是后来却一直在及格以下徘徊。

    他的数学成绩以前一直不及格,没少挨父母的批评。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努力过一阵子,终于有一次考了68分,一种成功的喜悦感立刻涌上心头。他一放学,就立刻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没想到,爸爸妈妈都很冷漠地说:“及格就高兴成这样,你啥时候能赶上邻居家的强强,人家哪一科低于80分过?”

    郑浩本来想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但是他们却对自己一顿批评,他很失望,但是想自己再努力一些也许爸爸妈妈就能高兴的。于是他又继续刻苦学习,终于有一科提高到90分!可是当爸爸妈妈看到他兴冲冲的样子又板着脸说:“你别骄傲,考了90分算什么,你看你表姐,人家动不动就拿双百呢……”

    郑浩彻底失望了,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只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可和赞赏,但是在爸爸妈妈面前,自己却总是失败的。

    郑浩想:既然你们认为我那么没有出息,我怎么做你们都不会满意,那么我又何必努力呢?于是他从此自暴自弃,成绩很快回落到原来不及格的状态。

    像郑浩父母一样总是打击孩子信心的家长并不少见,或许他们的本意是想激发孩子的斗志,但是盲目地与别人相比却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给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使你再努力也总是一个失败者!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虽然看到孩子成绩有所提高,但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便往往无视孩子的努力,给孩子浇冷水。

    有的父母总担心表扬孩子会造成他的骄傲,便总用批评的语气。于是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变得茫然,进而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因为孩子小小的过错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打骂。也有的家长习惯于用食指和孩子说话,他们完全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人感受,认为孩子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才。其实不然,孩子常常会在你“人为”制造的逆境中沉沦、绝望,最后毫无斗志。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以前没有做好,就认为孩子一直不会做好,进而凭自己一种主观的判断认为孩子永无出头之日,对孩子不抱希望。对孩子做的事情熟视无睹,既不批评,也不肯定。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没有了标准,他就会变得麻木,对世上的一切都没有了兴趣。

    孩子一旦产生了这种消极的信念,就会丧失行动的动力。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很生动地说明了长期遭受失败感而产生的消极后果。

    这个实验的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

    第一天,木板被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二天,A和B两块按板的功能调换了。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得到了电击,它于是尝试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三天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

    第四天,两块木板的功能又被调整过来——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吃的。但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不再做任何尝试了,甚至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都懒得去碰。

    这个实验叫做“习得性无助”。“无助”指的是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像第三天那样,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丸子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心理解读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让人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力求那些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孩子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幸福驿站

    习得性无助很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被种植到心里。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到处探索的:他一睁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就像那只尝试着的小狗一样,出很多错。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不会染上习得性无助这样的心魔呢?

    1 积极鼓励孩子的对外探索

    当孩子尝试的时候,只要不是极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的,就不要横加指责或制止,而应该对孩子敢于尝试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积极的评价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因此提高;负面的评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可能因此而破罐破摔。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孩子长期受到这些话的影响,在心理上形成了正面或负面的自我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固化成他们的行为特点。

    2 放手让孩子去勇敢尝试

    当你在厨房洗碗,孩子总跃跃欲试时,请别对他说:“不行!你太小,洗不了!”而是给他一个盆,放里面一个碗,让他洗个够;当不会扫地的孩子总来抢你的扫把时,别简单地拒绝:“去去去!越帮越忙!”而是给他一个小扫把,让他扫个够,即使他真的把地扫得一团糟,也不必太计较,在赞扬了他:“真能干,会帮妈妈扫地了!”之后,再悄悄地把脏地收拾干净;孩子要吃大蒜、辣椒,不用担心他被辣着,在经过尝试后他自然会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吃;孩子去摸菠萝,用不着告诉他上面有刺,只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时候对他说:“你真棒,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3 失败后要给予及时的安慰和支持

    除了对孩子的评价内容要积极外,还要注意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安慰和支持。

    孩子第一次给爸爸洗衣服,以为开水会把衣服里的细菌都杀死,结果好好的衣服被烫得缩了水。这时候对着沮丧的孩子你应该说:“没关系,这回你肯定知道不能用那么热的水洗衣服了,长了一个经验。”孩子试着自己折飞机,却没办法让飞机飞起来,你可以建议说:“把头弄尖一点试试。”切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挖苦他,那会熄灭他的探索热情;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4 对孩子的尝试予以进一步的启发和建议

    如果孩子出于好奇把小闹钟给拆了,先别着急责备他,而是问问他,你想知道什么?可不可以试着自己再把闹钟装上?孩子看动画片入迷了,与其为此而发愁,不如在网上下载一个动画片,一起给动画片配音玩。要是孩子哪一天说“我可不可以不吃饭?”完全可以让他试一次看看!当然,如果确实是绝对不可以试的事情,必须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他:“绝对不行。”比如孩子问:“我可不可以在爸爸睡觉的时候,把鞭炮放在爸爸的耳朵边点着吓他一跳?”

    如果您的孩子缺少自信,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对他进行“电击”——不再动辄对他所做的事情指责、挑毛病,而是适当多给些“肉丸子”——只要他做就给予鼓励。鼓励是自信的酵母,夸奖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信心的基础。夸奖不仅仅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才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克服困难、减少自卑尤为重要。

    溺爱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生活广角

    如今,绝大部分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普遍都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很多家长要么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四五岁了还给她喂饭,青春期了还要给孩子洗澡;要么孩子是家里的“领导”,而父母却要唯命是从,要父母上东,父母不敢上西。包办型和放纵型溺爱都打着“爱”的名义,实际上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包办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丧失了自我,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用来操纵的僵化的傀儡。

    听听处于包办型溺爱中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吧:

    我母亲太爱我了,以至于将要把我毁灭了。她愿意为我做任何事,但是我深知这样的爱将不但摧毁我这个人,更将摧毁我的人生。我害怕,我愤恨。我每天都跟她讲道理,说溺爱会毁了我,可是每次吃饭时她还是会不停地给我夹菜,吃掉一口,夹一次菜,吃掉一口,夹一次菜,我说你不要再给我夹菜了,我自己会夹菜,让我自己来,可是她还是会习惯性地夹菜给你!我骂过她,我咆哮,可是第二天她还是会故伎重演,我父亲也很反对她这样做,多次提出不要再这样溺爱,可是她依旧溺爱着我。

    这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折磨,折磨我的灵魂和肉体,我现在已经不能离开这样的爱了,这种爱使我堕落,使我沉迷,使我依赖,可是我母亲一天不放弃对我的这种折磨,我一天不能从这种爱河中探出头来,只要我稍稍往上,她便会水涨上来又把我淹没,我不停地挣扎,不停地呐喊,可是我却怎么也逃不出这无边无际的毁灭式的爱河。我说你别做了,让我做吧,我已经这么大了,可是她每次都抢着把所有事都做了,她包办了一切事情,更助长了我的惰性,她不辞辛劳地做着,她默默无闻地做着,她任劳任怨地做着,不论我好说歹说,骂过哭过,她都不会让我做一点点的事情,我不要!我不要你这样地爱我,百般地折磨我,我不要,我不要!不论我有多么过火,她还是一如既往,妈妈你怎么这么傻啊!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我动手打了她,妈妈伤心极了,说道,我这么爱你,你却这样对待我,妈妈哭了,我也哭了……

    这个妈妈是爱吗?她的无理性的爱更像一双卡在儿子脖子上的手,要活活掐死孩子的精神生命!她丧失了爱的弹性,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多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

    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孩子唯命是从,要适当表达愤怒、不满和期望。爱,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相对于包办型溺爱来说,放纵型溺爱更加可怕。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

    包办型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有可能尊重父母和他人,但是放纵型溺爱培养出的孩子却有可能成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妄为。

    3岁的时候,楠楠跟着爸爸去亲戚家玩,回到家里后,楠楠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个玩具不见了。那玩具是亲戚给的。发现玩具没有了之后,楠楠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吃的东西。但是,楠楠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他打着滚哭闹,全家人看得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眼看到了午夜12时,玩具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到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亲戚家的门……

    23岁的时候,楠楠爱上了一个女孩,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不喜欢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楠楠被抢救过来了,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楠楠不能遭受失恋的挫折,是因为长期以来他在家中获得太多溺爱。他长期处于被爱的位置,永远都是他对别人说“NO”。一旦有人对自己说“NO”,他就很难接受。怕挫折是如今独生子女的普遍弱点,家长少些溺爱,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除了难以承受挫折之外,他们还有严重的依赖感。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放纵型溺爱的孩子,一旦他们长大就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这也导致很多孩子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他们的愿望才能立即得到满足。

    心理解读

    溺爱

    溺爱是照顾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征。此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爱。

    幸福驿站

    被溺爱的孩子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小区里就有一个由于溺爱造成严重后果的孩子,她不愿交际,只愿意和母亲讲话,面对其他的人都不敢说话;还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连上大学都叫妈妈每天陪伴着,一起睡觉;还有一个完全听从于父母的“乖孩子”,没有一丝自己的主见,穿的衣服,买的鞋子,头上的发型,全由父母一手操办,使得她的打扮完全和一个小学生一样,与其年龄极其不符。

    慈母多败儿,这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有些家庭教育,特别是单亲家庭的教育,更应该警惕这句话。

    下面列举10种比较典型的溺爱形式,这些形式虽然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都会占有几种,即使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1 过分关注

    孩子处于家庭中的核心位置,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都愿意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家里人都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一来客人,孩子就“人来疯”,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如果孩子继续耍他的手段,可以使用理性的冷淡惩罚,不管他怎么闹,坚持3分钟不关注他。

    2 享有特权

    孩子在家庭中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吃的好用的都可着他来享用;其他大人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实际上,孩子很清楚自己不应该得到他所要的一切,有时候只是在考验大人对他的宽容度,但是一旦他看到可以进一步要求,就会得寸进尺的。

    3 轻易满足

    当孩子一提出需要,父母就即刻满足。有的父母还给孩子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获得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的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应该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4 生活懒散

    有的孩子睡觉、饮食、学习没有规律,家长放任不管,给予充分“自由”,要怎样就怎样,该醒的时候睡懒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自律的精神,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培养自律的习惯,要利用一切场合和机会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5 祈求央告

    对于孩子不愿意去完成的事情,大人边哄边央求:“小祖宗,吃点饭吧!”“宝宝,求你快睡觉吧!”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忸怩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这样更加助长孩子控制别人的欲望,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

    6 越俎代庖

    有媒体报道,在一个夏令营中,一个孩子面对熟鸡蛋不知道如何下口,因为她从来没见过带皮的熟鸡蛋,都是奶奶事先剥好给她的。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累,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事,这样,他们不但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懂得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家长不应该强逼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但是也不能越俎代庖,这样可能会抑制孩子迈向成熟和独立。而没有独特行为的人,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7 小题大做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家长对孩子悉心培育、满怀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尺度。

    8 追求安全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天气稍有点冷,就为了害怕感冒而不再下楼,孩子成了大人的“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掉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孩子要“摔打着养活”,放开束缚孩子的手,让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长。

    9 害怕哭闹

    当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打滚、不吃饭来要挟父母的时候,溺爱孩子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很多长大后打骂爸妈的孩子就是这样被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当孩子看到自己能将父母轻易控制的时候,其实内心的安全感会更低,他本质上是希望父母比自己的控制力更强的。因此,不要受他的要挟,在闹的时候走开一会儿不去理他,他就会放弃使用这样的伎俩了。

    10 意见不一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意见不能统一。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过分,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是没法管教的,因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总是有保护伞和避难所,结果不仅造成孩子性格扭曲,还会发生家庭矛盾。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尽量站在统一的战线上,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成长。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给孩子护短,可以在背后交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