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年是从乡下转学到妈妈身边来的,住在厂区家属院,成群的孩子整天腻在一起疯。20世纪80年代初,极少条件好的家庭有了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孩子们就要结伙儿串门儿看电视。临出门妈妈总要叮嘱我和老弟:“到人家家里不要打闹;看人家有睡觉的意思了,就赶紧起身回家;坐凳子要规矩,不要发出声音。”所以世代在土坷垃里刨食的我们家,文化不高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两个还算知书达理的孩子。
渐渐成长了,妈妈又说:“看到别人有好吃的,不要眼馋,更不能伸手要。你们还小,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妈妈,如果妈妈给不了,就忍着,总有一天会吃到的。”以至到今天,我和弟弟从来没有垂涎并伸手要过别人口袋里的东西,如果想要就忍着,努力自己赚到。
小时候经常有乞丐上门,妈妈总是支我和老弟给他们递食物,她常说:“有话送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以当时的年龄,对前一句我们尚且懵懂,但牢牢记住了后一句。我和弟弟一直保持着来自母亲的淳朴,这种品格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朋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温暖我们不离不弃。
我读到高二的时候,因为偏科上学很吃力。正逢妈妈厂里推荐子弟上学,那时候国营企业很红火,毕业后能到国营工厂上班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厂领导许诺妈妈,你家闺女毕业后可以优先考虑到厂办。送走领导,妈妈转脸对我说:“有我在车间里敲瓶盖儿就够了,这活儿不缺人手,你好好上学。”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读书。终于,我没去敲瓶盖儿。
读高三的时候,为了缓解高考压力,五一节我和我的同桌相约去登山。同桌是福建来的男孩子,登山回来我们在街上喝饮料,被妈妈看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敲着筷子对借住在我家的表妹说:“到这个年龄,真要谈个恋爱了什么的,当姑姑的我也不拦你,心是拦不住的,但绝对不能胡来。”老妈旁敲侧击的话让我大学期间心境安然地有了自己的初恋。
大学毕业后,我和男友分手,各自回了家乡。最初这份感情当然是放不下,在家里再怎么掩饰,也还是会被亲人感受到。一天,我们一家看电视,突然老妈说了一句:“有些感情,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有放不下的。”看似她在说剧情,但我知道这句话是说给我的。于是,我就忍住了这份痛。
我下决心走出婚姻的那天,是和妈妈一起送侄女上学,她叫住转身走的我,看着我的脸说:“离了婚,可别生气,路还长着呢。”妈妈怜爱的目光让我没来得及转身就潸然泪下。离婚后,我带着女儿生活得很谨慎很坚强,因为我答应了妈妈不哭。她说,喜欢哭诉的女人,一定不知道亲者痛仇者快。
我单身以后,刚强的妈妈人前人后没有说过夫家的一个不字。一天,一起做家务,我大概说到,那边的老人对我就像我是他们的亲闺女,现在也是。妈妈提着铲子停止了做菜,似乎是下了决心地说:“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不要光想对方的坏处,分开了就不要总想他的好,这样才能安心过日子。”
我愣住了,这就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妈妈说的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