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刻不同寻常-态度决定高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

    有一个人,住在纽约曼哈顿一家豪华饭店的第30层。这个房间,可以俯瞰整个中央公园。

    有一天,他站在窗口,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正准备欣赏窗外的美妙景色。这时,他惊奇地看到有一个人在往下坠落。

    “你感觉怎么样?”他问那个正掉下去的人。

    “一切不是还很好嘛!”那人回答道。

    话音刚落,那人以重力加速度摔到地上,结果自然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站在窗口的人正在纳闷,突然,他又发现有第二个人从窗口坠落下去。

    “你感觉怎么样?”他问那个正掉下去的第二个人。

    “唉,还是晚了一步……”

    话音刚落,第二个人也摔到地上,结果也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两人落地时间,只差2秒!

    乐观的人,即使不得不跳楼,但到最后一刻,仍然是乐观的;而悲观的人,到最后一刻,仍然是悲观的。

    心志要刻苦,志趣要乐观,气度要宏大,言行要谨慎。

    老木匠的最后作品

    有个技艺精湛的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这样-千好工匠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了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把它送给你作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干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而自己一辈子出的都是精品,只有这一件例外!

    用最诚恳的态度施行道义,用最仁德的行为修炼品德。

    误会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优哉游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口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吼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相信耳朵,却对亲眼目睹的事持怀疑态度,这是古往今来都引以为患的。

    报上的好消息

    报纸通常都是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消息,但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论坛报》,有一天便给读者意外的惊喜,报上登的全是好消息。

    这家报纸将当日报头改为《好消息论坛报》,以明显的位置报道:某市因资源回收而获得利润,另一个城市的自来水滋味则是历年来最甘甜的,连体育版、娱乐版,甚至社会版全都是好消息。

    该报总编辑在第一版写道:“我们报道的社会似乎充满了打打杀杀、死亡与毁灭,但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生活其实不是这样的。”

    该报连报道迈阿密海滩邮轮失火的消息,标题都写成:“邮轮失火,所有乘客生还。”

    有德行的人以道义为根本,用礼义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它,用诚恳的态度来完成它。

    态度

    一个同学被老师叫到黑板前,与另一名同学一起解答问题。

    他考虑得很快,并且迫不及待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地写起来,没几下子,就做好了。这时,另外一名同学还在慢慢地边想边写。他想,老师一定会表扬他。

    但老师的评语却出乎他的意料:“两名同学都答对了,但这潦草的字迹,马虎的解答,哪里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做学问,其实也得靠一个人的态度……”

    多年后,在职场上经过一番风雨的他,去应聘一个高级会计职位。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杀进了最后一轮面试。面试是二取一,他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

    面试的内容,是让两个人统计一个账本中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这只是最基本的业务操作,两个人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统计。他比竞争对手快了10分钟交卷,心里十分满意,也相当自信。

    但是结果他却落聘了!他不明白,想知道为什么。接待的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作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作了季度统计。虽然我们只要求你们作年度统计,但年度统计的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其实,你们到了最后一轮面试,能力是相差不多的。我们最后能看的,就只是各人的态度了。”

    有德行之人不对人举止不得体,不对人态度不端庄,不对人说话无礼貌。

    咸淡有味

    由艺术家入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与艺术生活结合起来,更现出他的人生境界。

    有一天,他的同事、着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来拜访,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弘一大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又笑了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是一句多么富有佛法禅味的话啊!

    事情如果不符合道义,要用严肃的态度让它醒悟,使之消除掉自己的错误思想。

    释放你的想象力

    有一个小村子,大家都以种土豆、卖土豆为生。

    为了卖上好价钱,村子里的人都将土豆分为上、下两等,大土豆就是上等品,小土豆就是下等品。每家每户都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到地里去收土豆;然后将所有的土豆按大小分好,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接着赶在镇上的人开始逛早市的之前,到市场里去占个好位子去卖。只有老王一个人不慌不忙。他从来不分拣土豆,而是直接把土豆装进袋子里运走。大家都觉得奇怪。

    原来,老王想到平时筛米的时候:大簸箕不停抖动,让碎米从簸箕的缝隙中掉下去,剩下的就是好米。那么,在运输土豆到镇上去的时候,如果改走山路的话,土豆就能在颠簸中自然地分开了。于是,老王载着装满土豆的袋子在山路上走,这样一路下来,车子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袋子的最底部,而大的则全都留在了上面,到了市场,只要将土豆顺着倒出来就行了。

    因此,老王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最新鲜,价格也就卖得格外好。

    免去过去的错误,开创新的道路。

    金龟子的伟绩

    一次,有个聪明人无辜被捕入狱。一连数月,他被囚禁在一座石塔的最高层,

    全无逃脱的希望。

    一天夜里,他站在窗前向外张望,发现妻子正站在石塔脚下悲伤地哭泣。

    “别哭,”聪明人低声对妻子说,“听我说,回家找一只金龟子、一点黄油、一段丝线、一段细绳和一段粗绳来,这样便可救我出狱。”

    妻子回家找来了丈夫所要的一切。

    这时丈夫说道:“在金龟子的头上涂点黄油,把丝线系在它的腰上,然后把金龟子放在墙上,让它的头冲着我的窗口。”

    妻子按丈夫的吩咐做了,金龟子以为黄油在它的前方,便径直向墙上爬去。

    丈夫急切地等待在窗口,当金龟子爬近时,他一把将它抓起,从它身上解下了丝线。与此同时,妻子将细绳系在丝线的另一端上。当丈夫用丝线将细绳拉上时,妻子又将粗绳系在细绳的另一端。就这样,丈夫拉上粗绳,将其一端固定在塔内,然后顺着粗绳滑到了地面。

    妻子又惊又喜:金龟子这样小的东西,竟然也能完成一项伟大的奇迹。

    求学贵在有恒心和不断创新。

    两个开发商

    两个开发商,一个在城东10里开发圆梦花园,一个在城西10里开发凤凰山庄。他们都聘请了最好的设计师和施工队。

    一年后,圆梦花园建成了。60栋楼房环湖排列,波光倒影,清新雅静,曲径回廊,处处花草。

    不久,凤凰山庄也竣工了,它真像一座山庄,60栋楼房依山而筑,青砖碧瓦,绿树掩映,清风徐徐,松涛鸟鸣,确实是理想的居住地。

    圆梦花园投资1000万做宣传,在电视、报纸和电台都打出了广告。

    凤凰山庄也拿出1000万,不过它没有交给广告公司,而是给了公交公司,让他们把跑西线的车由每半小时一班增加到每5分钟一班。

    一个月后,凤凰山庄售出的楼房是圆梦花园的10倍。一年后,凤凰山庄开始清盘,圆梦花园则开始降价。

    现在,去凤凰山庄的车每2分钟就有一班,坐这条线路上的车,人们可以得到一张像公园门票一样的彩色车票,它的正面是凤凰山庄的广告,反面是一首四言绝句,这种车票每周一换。据说,凤凰山庄有个孩子已在车上背了400多首唐诗,最少的也背了50多首。

    前不久,圆梦花园申请破产,凤凰山庄借势收购。从此,又多了一条车票上印有宋词的线路。

    学习不是探索花朵,而是寻根究底。

    装神弄鬼的蛇

    两条蛇要赶路,出发前,它们心里忐忑不安。

    小蛇对大蛇说:

    “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或者我们两个并列走的话,人们看见了,就会知道这是蛇在赶路,或者以为我们要咬人;他们可能会打死我们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大蛇担心地说道。

    “这样吧,”小蛇说,“不如你咬着我的尾巴,我咬着你的尾巴,我趴在你背上一起走,人们一定觉得我们很神秘,那样就不敢打我们了。”

    于是,它们就用这个奇怪的姿势在路上大摇大摆地走。

    人们见了,都琢磨不透,不知道是什么怪东西,大家远远地躲避着,纷纷说:“这是神,千万不能得罪!”

    会说话的人不在于话说的多,善于学习的人必须依据规矩。

    一个铁钉和一个国家

    理查三世准备与亨利决一死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战斗开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前几天给所有的战马都钉了掌,铁片没有了。”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缺几个钉子,”他说,“需要点儿时间砸两个。”

    “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

    “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的。”

    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于是,从那时起人们传唱着这样一个歌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明察的人对细节也慎重防范,有智慧的人能预知先兆而提防。

    认真的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工作以速度慢着称,无论雕刻或是绘画,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作品的完美。

    一次,一位友人正好在米开朗琪罗工作的时候来拜访他。当时,他正为一个雕像做最后的修饰,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友人实在不忍心打扰,于是便走了。

    然而过了一段日子,当友人再度拜访,看见他仍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忍不住责备他说:“我以为你工作很忙,上次来拜访没有打扰你,没想到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也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这才意识到友人的来访,他拍拍手上的泥土,转过身对友人说:“整修雕像需要花许多时间,我发现眼睛还不够有神、肤色还不够美丽、局部的肌肉还不够有力,为什么要停止呢?为什么不继续让他们更完美呢?”

    友人顿时明白了,赞叹地说:“这些虽然都只是一些小细节,不过能像你这样,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臻于完美了。”

    只注意细节的人难成大器,计较小的耻辱的人必不能成大事。

    喝厕所水的女大臣

    日本前任邮政大臣叫野田圣子。她在担任这一职务时年仅37岁,是内阁最年轻的阁员,也是当时唯一的女性。

    谁能想到,她的生活道路,是从喝厕所水开始的!

    野田圣子刚参加工作时,曾在一家酒店当“白领”。职业培训期间,她负责清洁厕所,要每天把马桶擦得光亮如新。

    圣子从来没有干过这种脏活,一伸手下去就恶心得几乎想呕吐。

    但是有一天,一位与她一起干活的前辈擦完马桶后,居然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一饮而尽,意在向她证明,他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都能喝。

    这件事对圣子教育极深。她意识到,没有极端认真的态度,就没有资格肩负起任何社会责任。

    于是,她下定决心:“就算是一辈子洗厕所,也要当一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在结束培训的最后一天,她擦完马桶后照样盛了一杯厕所水喝下。这一杯水,成为她日后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

    事实上,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成功金字塔上的点滴累积。塔上的每一块砖都要有百分之百的诚意和投入。

    太空用笔

    美国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根本写不出字来。

    于是,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花费120亿美元,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以及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摄氏零下300度也能书写流利。

    而俄罗斯人却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太空中一直使用的是铅笔。

    只要换个思路,就是“柳暗花明”,只要思路对头,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一分钱

    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这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

    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

    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外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股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争气的嘴……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包括一个原则:少给钱多办事。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怎么把钱掰成两半用: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

    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了。

    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还给孩子。

    孩子嘴里咂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

    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

    孩子举了举瓶子。

    瓶子壁上附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

    父亲大怒:“这点怎么够吃?”

    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面临绝境,一靠力量,二靠技巧、机智和计谋。

    压力的馈赠

    一位出生在普通人家的年轻人,十分喜欢文学,但在他30岁之前从来没写过令他满意的作品。

    他的亲人希望他能经商,这样生活可以因此更富足些,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写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能提供他一年的生活费用,让他能够安稳地写作。

    但是,残酷的生活让他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他先后办了不少厂子,但没有一家能够成功;他也曾和出版商合作,经营书籍,但也失败了;他又办了铸字厂和印刷厂,但厄运连连,这两家厂先后倒闭,而且欠下的巨额债务足以让他还30年。

    没有钱的他,不得不走上卖字求生和还债的道路。一年之内,他发疯似地写下了3部小说,但那些书反响平平,销售也不理想,而且因为版权得不到保护,即使小说写成,也不足以解决生计问题。他改做记者,为多家日报撰稿,他每天写大量的文字,换来一些微薄的稿酬。

    债主天天上门逼债,他绝望过,也想过放弃。但他十分崇拜白手起家、意志坚强的拿破仑,他把拿破仑的画像放到书桌前,鼓励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他又开始创作小说。他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喝大量的咖啡,每天至少26杯!并留下这样的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如果我不在咖啡馆,那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他每天晚上8点上床,午夜起来写作,直到早晨8点。为了让自己的文字尽快变成金钱偿还债务,每天早餐之后,他就把手稿送到印刷厂。因为创作时间仓促,文章上经常有错字和文理不通的部分,他只好对校样改了又改,而且他不是只改动几个标点,而是大段大段地重写。一本名叫《老处女》的小说,他一连改了9次,最后让排字工人十分厌烦,他们甚至抗议,发誓以后不再排他的文字。

    他在30岁之后的生活,几乎全是为债务而发疯似地写作。在后来的20年内,他创造了100多部小说,其中的《人间喜剧》《高老头》等几十篇小说成为传世之作。在他逝世的前两年,他还在修改20多年前的手稿。

    他就是法国着名的作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能从一个平庸作家成为着名作家,动力竟来源于那些巨额债务。为挣钱还债,他写作、写作、再写作。

    学会把握压力,转压力为动力。

    危机

    两只青蛙——老青蛙和他的儿子,掉入了一桶牛奶中。它们为了求生不停地游,游了好长时间还是看不到希望。

    老青蛙就对儿子说:“我累了,快淹死了。”

    儿子努力鼓励老青蛙:“不,继续游,继续游,就会出现奇迹,要有信心。”

    可是,半个钟头后,青蛙爸爸还是停下来了,泄气了,结果沉到牛奶桶底。而青蛙儿子则继续不停地游下去,被搅拌的牛奶慢慢形成一个黄油球。

    不久,它脚下的黄油球变硬了,青蛙儿子将这个“球”当作平台,纵身一跳,竟然跃出了那个牛奶桶。

    在所有危险中,不要忘记里面也包含着机会。救星就在这个机会中,而机会是人去创造的。“危机”这个词,本应解释为危险加机遇。

    危中有机,危机就是转机。

    画好自己的底线

    两个年轻人寻找隐居的武术大师,想学一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时,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桶里的水不多,两只桶都没装满。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师应该能手举千斤。

    “怎么只挑这么点水呢?”他们疑惑地问。

    大师回答:“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够用。一味贪多,反而适得其反。”接着,大师让其中一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只见那人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摔倒了,不仅洒了水,膝盖也破了。

    “水洒了,不得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难走山路,挑的水不是更少了吗?”大师解释道。

    年轻人不解:“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应该挑多少呢?”大师指着桶里的一条线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不能超过这条线,超过了就高于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了。起初可能需要画一条线,但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凭感觉就能知道是多是少了。这条线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年轻人又问:“这条底线应该怎么定才好呢?”

    大师说:“一开始越低越好。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不易受挫,反而可能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人生因挑战而精彩,每一次的成功带给你的不单单是喜悦,更重要的是经验。

    天地的寿命

    从前,有个人总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将没有安身之处,因而食不甘味,睡不安寝。

    他的朋友很担心他,就去劝他说:“天,只不过是由气体积聚而成,你每天都在空气中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他说:“就算天是由空气积聚而成,不会塌下来。但日月星辰会不会掉下来呢?”

    朋友说:“日月星辰,只不过是一些会发光的气体,他们掉下来又有什么危险呢?”

    那人问:“那地陷落下去怎么办?”

    朋友说:“地,不过是一堆土罢了。土到处都有。你每天都踩在土上,为什么要担心它会陷落下去呢?”

    那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从此不再担心天塌地陷。他的朋友也十分高兴。

    长庐子听到这件事,说:“天,是气体的聚集体;地,是土块的堆积。为什么说它们不会坏呢?担心天地会坏,确实担心得过分了。但断言他们不会坏,也不见得正确。天地在无限的空间里只是很微小的东西,但在有限的事物中却是最大的。因此,天地不能不坏,它们总要走向终结。这怎么不让人忧虑呢?”

    列子说:“断言天地会坏是荒谬的,断言天地不会坏也是荒谬的。它们的坏与不坏,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既然如此,天地会坏,是这么一回事;天地不坏,还是这么一回事。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事情,死了不知道生前的事情,未来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过去也不知道未来的事情。既然这样,天地会不会崩塌,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忧患意识必须恰到好处,要贴近现实生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