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巴和西藏的啤酒-锁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挺

    锁匠老刘在小区门口摆了修锁的摊位。摊位是那种用铁皮焊制的小铁屋子,与传达室的门岗只有几米远。

    老刘每天早上八点出摊,下午六点收摊,风雨无阻。

    老刘的修锁摊一摆就是三年。渐渐地,老刘与社区的居民熟络起来,于是这个修锁摊又成了物品存放处,不管是哪家走到这里,打一声招呼:“先放放!”就可自顾忙去,不管什么时候回来,老刘总是满脸堆笑地等候着。

    社区的老孙与老刘年纪相若,有事没事总要踱到这里,点上一支烟聊上几句。两人都是棋迷,而且水平相当,闲暇时总要吆五喝六地杀上一盘。

    这天,老孙正在做饭,拿眼一瞅酱油瓶子空了,于是慌里慌张地直奔社区小卖部。等买了酱油回到家门口时才发现,出门时竟忘了带钥匙。更要命的是家里火上还熬着稀饭。老孙那个着急,急忙跑到邻居家想从阳台上攀过去。但自己老胳膊老腿站在六楼上往下一看直头晕,试了几次都没成功。邻居老张说,为何不请锁匠老刘试一试?老孙一听赶忙奔到修锁摊,老刘闻言不敢怠慢,从工具箱里拿了工具就和老孙直奔老孙家里。

    老孙一瞅老刘的工具很是特别:既不是普通的钥匙,也不是凿子、锤子类的,而是用钢锯条磨制的一串奇怪的钥匙。每一把钥匙上只有一到两个齿,有的干脆是把小钩子。老刘拿着这串钥匙稍微一打量老孙家的门锁,找出一把钥匙来,不到一分钟就打开了房门。

    老孙来不及说声感谢就急忙跑去看火上的稀饭锅,见没有事才将提着的心放下。老孙请老刘到屋里坐,并掏出50元钱给老刘(老孙听说,上门开锁是50元钱),老刘坚决不收并告诉老孙,上门开锁必须到公安局备案,这次来纯属朋友之间的帮忙。老孙千恩万谢地将老刘送走。

    老刘能开锁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老刘的摊位开始热闹起来。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更是把老刘当成了救星,这个丢了钥匙来找他,那个把钥匙落在家里进不了门也来请他。不管是谁来请,老刘有求必应。一时间,老刘简直成了社区里的活雷锋。

    也就在老刘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小区里接连出了几起盗窃案。首先是老孙放在抽屉里的3000元钱不翼而飞,接着是王大妈家一台刚买的手提电脑和1000元现金被盗。最可气的是,孤寡老人李大妈刚领的一千元救助资金被盗走,害得李大妈趴在地上整整哭了一个上午。一时间小区里人心惶惶。

    公安局的刑侦部门经过勘察发现,这几起入室盗窃案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门窗完好无损,盗窃者都是从房门进入的。

    老孙得到这个消息首先想到的是老刘。在他看来,小区里有这个能力的只有老刘。老刘被别人请去能开锁,自己跑去自然也会打开锁。况且,老刘每天坐在社区的门口,谁家里有人没人了如指掌。老孙越想越觉得老刘可疑,不知不觉中就将他的推测散布了出去。

    恰巧,老刘又当众被公安局叫去问话。在社区人的眼里老刘是盗贼无疑了。

    老刘可不知小区人对他的看法,依旧坐在那间闷热的铁皮屋子里经营着他的营生。老刘纳闷,怎么现在找他聊天的人少了?尤其是棋友老孙,见了他像避瘟神似的,弄得老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平时很热情的那些大爷大妈们对他也是避之唯恐不及!老刘得知陈大妈钥匙丢了,忙带上工具自告奋勇前去帮忙。可陈大妈并不领情,眼瞅着他不理不睬,却叫来两个身强力壮的保安,拿着凿子和锤子硬生生地将房门凿了个大窟窿,心疼得老刘直摇头。

    不久,盗窃案破了,是一个整天在社区里转悠、伪装成收破烂的人干的。而据公安局的警员讲,能破获此案,提供重要线索的正是老刘。直到此时,小区的居民们才恍然大悟,纷纷跑去修锁摊子表示亲热。而这时的老刘却找来了一辆三轮车,在众目睽睽之下,搬家走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