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手册-足球基本技术训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熟悉球性

    〔一〕跳跃触球训练——跳踏球

    (一)动作要求

    两足不断地连续轮流单跳。跳起的单足用足底踏球,轻触球的上方。身体重心始终在支撑腿上。

    (二)预备动作

    单足踏在球上方,另一足准备起跳。

    (三)训练方法

    1.讲解动作要求和练习方法。

    2.教练员示范。

    3.边练习边指导。初学时不要太快。

    4.队形可以二列横队,也可以散点式的宽松型组织训练。

    5.训练用时:每次15秒左右,间歇20秒。

    6.间歇时,教练及时讲解、表扬和示范。

    教练员最好事先划好一个大圆圈或方块,让练者在规定的区域内参加跳跃触球兴趣性的训练活动。

    〔二〕双足内侧拨球

    (一)动作要求

    用双脚的足弓不断地向前内侧方向拨动足球,将球护在自己身旁。一般三步(一二秒钟)点拨一次球。随着不断点拨球,身体重心始终在起跳脚上,球不断向两侧移动。

    (二)预备动作

    两足分在足球的两侧。单足准备起跳(向上轻跳),用一足内侧拨球向另一足内侧。

    (三)训练方法

    1.讲解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2.教练员示范。

    3.边练习边指导。对初学要求不要太高。

    4.队形可以二列横队,也可以没有队形的宽松型组织训练。

    5.训练用时:每次15秒左右,间歇20秒左右。

    6.间歇时,教练讲解并表扬,也可以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

    二、直线带球

    带球是足球技术动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运动项目,除一脚出球外,任何足球动作前前后后都需要带球。而且,带球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下一个动作的完成。很多优秀运动员由于带球的轻重和速度掌握得好,为完成下一个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对带球练习是十分重视的。我国著名足球教练王后军在讲课时指出:“很多足球技术是在带球后完成的,凡是完成得好的这些运动员,带球技术都是比较优秀的,至少是这次带球比较好或较得法。”

    带球的方法、变化、指导手法有上百种,但在初步训练时变化不能太多,更不能今天学这样,明天学那样,这样不利于初学者对动作的熟练掌握。训练要从基本功开始,首先要练好直线带球。最好一个周期有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应该建立在完成上一个周期训练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带球的节奏和带球的技术。

    〔一〕正脚背带球和外脚背带球

    正脚背带球和外脚背带球是直线带球的两种常用脚法。

    正脚背带球。就是利用脚背的正面触球,要求脚背与地面成45°~60°。球在脚背正面的推动下,不断地向前方滚动。正脚背带球的方法:带球时脚背竖起来,用脚背触球,要求脚背与地面成45°~60°。

    外脚背带球。就是利用脚小趾和无名趾的根部的外侧面推触球,球在脚背外侧面的推动下,稍侧向旋转地不断地向前方或侧前方滚动。外脚背带球的方法:一是用外脚背向外侧推球;二是用外脚背向前推球。外脚背带球由于触球面较大,容易控制球。这种带球脚法较隐蔽,方向变化快,是练习带球“过人”的基础。这两种带球方法都要注意身体重心向下,以便于应急变向。

    以上两种方法中,外脚背带球难度较大。但两种带球训练方法大致相同。带球时必须是小步跑。

    〔二〕直线带球的训练方法

    带球的训练形式有几百种。每位带队教练,虽然使用同一教材,但各自的教学方法、训练思路和训练形式也不一样。根据我的体会和实践,初学者足球带球训练实用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横队带球训练

    1.列横队。最佳队形是二列横队或一列横队。

    2.教练员讲解动作要求,并做示范。在示范时注意重心前移。

    (二)散点形带球训练——散带

    1.训练场地。教练指定场地,或用半个篮球场,或划一个大圆(半径5米左右)。

    2.训练方法。

    (1)初学者不断地在场地内带球。

    (2)教练员充分发挥哨子的作用,发出开始、停止的指令。

    (3)不断地讲解要求,不断地做示范。

    (4)对初学者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求脚背竖起来触球,不要求快。

    (5)教练员不论站在什么位置,都要能看清初学者的活动,听到初学者的声音。

    (三)散点形带球训练——散带游戏

    场地和队形同上。就是在带球的同时,教练员请2~3名队员徒手在场地内抢截,抢到后即继续带球。队员听到哨子声后停止带球,就地站好。这时教练员检查队员脚下的球,然后继续抢截。每次抢截用时为2~3分钟,间隔时间为1~2分钟,利用间隔时间进行讲解。在活动时,徒手抢球的人数可以逐渐增加。

    (四)多列横队带球训练

    1.在指定场地,请队员排成2~4列横队。

    2.教练员讲解带球要求后,队员一排一排地带球出来。

    3.教练员不断地讲解带球动作要领,做示范,纠正动作。

    多列横队带球训练,一组回来后第二组出发。或分为南北二组,同时向中线带球,到达中线后返回,把球带回原地。

    (五)四边队形带球训练

    1.列四边队形。对面的南北二组带球到中线后回返,再把球带回原处;然后东西二组同样做法。

    2.列四边队形。对面的南北二组面对面带球,南队带到北线急扣站在北线外,北队同样把球带到南线外;再出哨后,东西二队同样练习。这样训练密度大,而且队员有间歇时间,避免儿童运动量过大,过分疲劳。

    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的问题是:回扣方向正确,动作快且轻,反方向起动要及时。

    (六)对角线带球训练

    对角线四组同时向对角方向带球,但要注意别在中心交叉碰球撞人,故要求队员在带球时必须时常抬头观察周围情况。

    以上带球训练,球到转角处时,可结合踏球护球和急扣的训练练习。转换个方向同样训练,要求一样。在转角处,不一定指定带球脚法和技术。

    〔三〕带球练习说明

    进行直线带球训练时,教练员既要按规范严格要求,又要允许小队员自由发挥。带球时要抬头观察四周;身体重心向下,稍弓腰。

    三、曲线带球

    曲线带球是直线带球的发展。它是小队员学习“过人”技术动作的基础,也是培养灵敏反应、开扩视野的重要手段。为此,要让队员掌握各种曲线带球的技能和方法。

    曲线带球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七种:

    〔一〕双足内侧曲线带球

    (一)双足内侧带球的方法

    双足内侧带球是指用脚背内侧带球。脚背内侧是指脚的拇趾跟和脚面的内侧部位。

    双足内侧曲线带球是指用双足脚背内侧向侧前方拨带球,以便控制球。控球的目的是“过人”。

    双足内侧曲线带球的方法是:先用一脚带球,第二次换脚带球。带球时身体重心要低且侧倒。带球时要协调和有节奏感。待练习熟练后,带球速度要快,身体重心转移要快。

    (二)训练方法

    1.场地。20米×20米左右。

    2.训练队形。2列~4列横队为好。

    3.动作要求。要求小队员轮换用双足内侧向侧前方拨球。身体重心向拨球方向倾斜。每足拨球限2次,然后换脚带球。

    4.练习次数。20米×2为一组,每次训练为4~5组。每组间隙教练讲解动作,并请做得好的小队员示范。

    5.注意事项。每次拨球时,要轻而小步点拨,以便于身体重心转移,为接着需要的变速和变向服务。对初学者不能要求过高。应在直线带球的基础上练习曲线带球;在掌握曲线带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练习应用。

    〔二〕单足内外侧曲线带球

    (一)单足内外侧曲线带球的方法

    所谓单足内外侧带球,是指一只脚的内侧和外侧部位不停地带球。单足内外侧曲线带球的目的是更好地控制球或带球“过人”。

    单足内外侧带球只能用一只脚触球,并且一次用脚背内侧触球,一次用脚背外侧触球。触球时,要上身随之晃动,晃动的目的一是为了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二是为了诱骗对方,以达到“过人”的目的。

    (二)训练方法

    1.场地、队形。场地、队形与“双足内侧带球”相同。

    2.动作要求。

    要求队员单足轮换用内外侧向侧前方拨带球。可一步拨带球一次,或三步拨带球一次。

    身体重心转移。单足内外侧一步拨带球,其重心转移是难点。每次触球步点要小、要轻,甚至可不触到球,但要做出内外侧一步拨带球一次的动作。在带球重心转移中培养小队员带球的灵敏和速度。

    3.练习方法。

    (1)只用左脚内侧带球。内侧推球,后脚跟上。力争控好球。

    (2)只用左脚的外侧带球。要身体重心前移,掌握带球节奏。

    (3)在圆外用右足的内侧带球。要注意上身和摆臂动作协调。

    (4)只用右足的外侧带球。推球动作连续协调。

    在基本掌握以上技术后,可组织游戏比赛,如:测3圈带球计时,谁不失球、谁带得快为优胜。

    4.练习次数。

    与“双足内侧带球”相同。

    5.训练单足内外侧二步二次拨带时注意事项。

    (1)步点要小,尤其是第二步更要小。

    (2)在第二步点拨球时,身体的重心已要有转移准备。

    (3)第二步点拨球后,拨球脚迅速跨到球的另一侧。

    (4)在拨带球的同时,教练要提醒学员抬头观察四周,开扩学员的视野。

    〔三〕双足外侧曲线带球

    双足外侧曲线带球是在以上几种带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的控球速率和变向能力。这种“带球”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是很少的。但也需要训练,尤其是对初学者更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因为它的弯幅较大,速率感强,有助于提高队员的控球能力和过人能力。

    (一)动作要求

    要求队员用双足的外侧向侧前方推拨球。身体的重心向拨球方向倾斜,用脚连续推拨球2次。

    (二)练习次数

    与“双足内侧带球”相同。

    (三)注意事项

    1.第二次触球时要轻。

    2.注意身体重心转移。

    3.抓住难点。这一动作的难点是重心转移和触球足与支撑足的调换,要加强练习。调换时的步点要稍大。

    〔四〕围圆曲线带球

    (一)沿圆外带球

    划1个或2个直径为8~10米的圆,队员们用足的内外侧沿圆外带球。

    带球部位:

    1.左脚内侧。

    2.左脚外侧。

    3.右脚内侧。

    4.右脚外侧。

    5.在不改变带球方向的情况下,不时地调换触球脚。

    (二)沿“8”字形圆外带球

    划2个或4个直径为2米的“8”字形,队员们用左右单足的内外侧沿“8”字形的圆外带球。

    带球部位:

    1.左脚带:用左脚的内侧和外侧带。

    2.右脚带:用右脚的内侧和外侧带。

    3.外侧带:在一次“8”字形带球时,只用外侧带。

    4.内侧带:在一次“8”字形带球时,只用内侧带。

    5.360°转带:在途中转带360°后续带到前方终点。

    注意事项:外侧带球时只用双足的外侧。内侧带球时只用双足的内侧。沿“8”字形带球时两足要不时地调换。

    (三)练习说明

    这一练习,初学者的兴趣是很高的。是一种练习球性、熟悉球性的好方法。在练习的同时可进行一些游戏性的比赛。

    〔五〕带球和突然“变向”

    所谓带球“变向”,是指带球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这是培养小队员的控球能力,也是培养队员在踢球过程中“过人”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小队员在带球过程中的隐蔽能力。变向带球的基本脚法是双足内外侧带球。

    (一)训练队形

    1.在指定的区域内无队形训练。

    2.分2~4列横队训练。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初学者足球训练时,运动强度要小,但运动密度要大一些;间隔休息时间短而多次。其间隔休息时间,也是教练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表扬与启发、技术指导和师生示范的时间。所以,在组织训练和组织队形时就要考虑“运动密度”问题。绝不要一次一人无密度的足球训练,因为学员排长龙一个一个地出来,一个一个地讲述指导,这样费力且效率低,用在排队的时间多,学员触球的次数频率就低。足球训练,要以足球为中心,多触球,多控球、踢球、传球、带球、拨球、扣球和头球,不要浪费训练时间。如训练时间多用在排除上,触球时间就少了,这样不利于训练。

    (二)突然“变向”训练的类别

    突然“变向”训练的内容有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1.在带球时突然改变带球的方向。

    2.在带球时突然改变传球的方向。

    3.在带球时突然起脚射门。

    教练在讲解带球的突然“变向”时,可以先谈谈“带球”的目的和意义。“带球”技术动作熟练、“带球”速度快、“带球”变化多,这就是训练“带球”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训练足球运动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三)带球突然“变向”的训练方法

    1.外跨里拨。身体重心有意向带球的里档虚晃,同时小腿有意向带球的外档跨球,但身体的重心在外档,用脚的内侧将球速向内档推,这就是“外跨里拨”。

    练习说明:带球速度要快。左脚外跨时上身虚晃动作要小、要逼真。左脚里拨时动作要快,要协调。实战训练外跨里拨时身体重心转移要快,要抬头看人,处理好球。

    2.里跨外拨。身体重心有意向带球的外档虚晃,同时小腿有意向带球的里档跨球,身体的重心在里档,用脚的外侧将球速向外侧推拨,这就是“里跨外拨”。

    练习说明:虚晃里跨动作要逼真。外拨球时上身重心和脚步一定要跟上。

    3.外跨里晃外拨。是指以脚外跨和身体里晃为虚假动作,仍向外拨球。

    4.里跨外晃里拨。是指以里跨和外晃为虚假动作,仍向里拨球。

    带球时做外跨里晃或里跨外晃等虚假动作,是为了引诱对方上当。是做一个虚假动作还是做两个虚假动作,要根据现场需要而定。

    5.急扣返带。在快带时,突然用脚内侧或脚外侧急扣立即变向返带。

    教练员在训练时需注意的是,自己的示范动作要准确、有速率,但对初学者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启发引导初学者通过练习掌握带球突然变向的高难度技术动作。

    〔六〕带球和扣球

    (一)动作要求

    把在地面滚动的球,快速用脚的内侧或外侧扣住或反向停住,便于向新的方向继续带球。

    (二)训练方法

    1.场地准备。在场地内划两条相距3~10米的平行线。小队员列横队站在线外。

    2.动作讲解和动作示范。让小队员急带球到对面线前即扣磕后回带。

    3.队员练习。边练习边讲解。对初学者要求不要太高。先在宽度3米的场地练习,练习1分钟间隔休息讲解1分钟。以后在宽度为10米的场地练习。

    4.以后在训练带球时,随时可结合扣球训练。

    〔七〕踏拖回带

    “踏拖回带”从文字上看是由踏、拖和回带三个动作合成的,但教练讲解时一定要注意作为一个动作,而且练习时要一气呵成。队员初练时,动作可放慢些。

    (一)动作要求

    先将球向前推2~3米,追上用一足把球踏定;同时后拖,左足踏定向左边转身后拖,右足踏定向右边转身后拖;然后继续快带。

    (二)训练方法

    1.场地。没有固定场地要求。

    2.队形。可用松散无队形。可挑选2~4列横队。

    3.动作的难点。后拖转身是难点。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要求学员先反复练习原地踏球,然后转身将球后拖。

    4.练习次数。10次为一组。训练10组左右。每组间隔1分钟,利用这1分钟讲解后拖转身的速度和动作。讲解时请学得好的队员出来表演和示范,以激发学员认真学习和掌握技术的积极性。

    5.向前推2~3米后踏球后拖回带。这是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队员练习将球向前推几步做踏球后拖回带。在做这一动作时,教练员要注意学员的转身,要由慢到快,由开始的不协调到协调。要让学员反复练习。

    (三)注意事项

    松散型带球训练,应在每次足球训练时都安排,每次训练2分钟,中间休息半分钟,可连续练习3次。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提示队员抬头,不能让球和身体碰撞他人,从而培养小队员们的宽阔视野。

    (四)练习说明

    练习时哨音一响即踏球后拖。后拖时身体重心转移。变向带球要协调,继续带球要快速。

    四、踢球训练

    踢球是足球运动员的一项基本技能。踢球训练的内容包括足弓踢球、正脚背踢球,移动步点的踢球等。

    踢球训练的最佳场地是有墙面的场地。踢球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对墙训练。对墙训练是教练员利用墙面对小运动员进行的一种高频率的足球训练手段,以达到熟练训练项目、训练内容的目的。

    〔一〕足弓踢球

    (一)足弓踢球的长处

    足弓也称脚弓,是指脚拇趾和脚弓间的部位,是脚背的内侧面。足弓踢球时触球面比较大,踢球的准确度较高。尤其是踢滚动球时容易掌握出球的方向,而且变化出球方向较容易。

    (二)足弓踢球的方法

    支撑脚站在离球10厘米的一侧,且足尖与球的前端在一条平行线上。踢球的脚用大腿带动小腿,足弓绷紧、小腿发力,推踢球的正中间,在触球的一瞬间,足弓外翻以足弓平面触球,并用力向出球方向推蹋。在踢球时要注意队员的腹部——在触球时要猫腰收腹。

    (三)训练方法

    1.踢墙角球。将球放在墙角边,用踢球足的足弓部位不断地踢球。在训练时要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但足尖要外翻。训练用时2~3分钟。

    2.足弓近推。这也叫踢近距离的“定位球”。对初学踢球的小朋友,离墙面要近一些。一般离墙面2~3米为好,只要求学生推球。也就是发力较轻地推踢足球。

    3.足弓踢较远的“定位球”。如:踢点球、踢10米以内的传球,这要适当用力。尤其是踢“点球”,要注意脚弓变化大、变化快的特点。用足弓踢“点球”时,在启动后和触球前的一瞬间,可利用身体的晃动以及触球时脚弓的变化,来骗取对方“门将”的判断失误,从容地射球入门。

    4.足弓一脚出球——接传地滚球。在高速对抗的练习比赛或常规比赛时,经常要用足弓一脚传出滚来的地滚球。这时就显示出用足弓踢球的长处。因滚来的地滚球有速度,也就是有反弹力,只要小腿轻轻地用力就可将球传得较远。同时用足弓出球还具有较强的隐蔽作用。训练一脚出球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墙踢球。

    5.足弓二脚出球。为调准出球的方向、时间和出球的部位,先接来球后再用足弓出球也是可以的。那就叫二脚出球。如果接球后需带几步然后再出球的话,那就不再是二脚出球了。

    6.用足弓踢凌空球。踢凌空而来的球为踢凌空球。初学队员可自己把球抛向空中,待球下落过程中,用足弓把球踢出去。开始时要求不要过高,以后可逐步由教练员或他人抛球,待较熟练后再用足弓推踢抛来或传来的凌空球。

    (四)练习说明

    足弓踢球时,脚尖向上,脚与球接触面较大,是平推。足弓推踢离身较远的球时,要注意控制好脚面和来球的速度,使球的去向准确,落点恰到好处。

    〔二〕正脚背踢球

    正脚背是指脚的正面,即脚拇趾、食趾跟部。踢凌空球和门将踢高球则用脚踝稍下部位。

    (一)训练方法

    正脚背踢球的训练方法与足弓踢球相同。

    教练员在讲述要求时,只要演示—遍脚法和用力方法便可。

    (二)动作方法

    用正脚背踢球时,支撑脚尖要与球平线。支撑脚离球约10厘米,相当于一只脚宽的距离。踢球时,上身由舒展过渡到前倾。踢球的脚(摆动腿)要用大腿带动小腿。出球时,要控制好脚面与球的接触。

    (三)练习说明

    踢球时要大腿带动小腿,用小腿发力。踢球发力的同时注意收腹。

    每次训练时间控制为3分~4分钟。每次间隔休息1分~2分钟。间休时为教练员进一步讲解和示范的时间。

    〔三〕移动步点的踢球

    在掌握上述用足弓踢球,用正脚背踢球的基础上,练习左右、前后移动步点踢球。

    (一)训练方法

    1.要灵敏地向前后左右移动步点接踢反弹球和地滚球。

    2.用一脚或二脚出球均可。

    3.用足弓或正脚背均可。

    4.偶尔队员可以自由发挥。如用头部、脚部、胸部、腹部接球,或踢凌空球和用外脚背踢球等。

    (二)练习说明

    训练的难点是前后移动和迎球踢球。训练中要针对难点多下功夫。

    五、传接球技术训练

    传接球技术也是足球运动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传接球的方法很多,包括正脚背传接球、外脚背传接球、足弓传接球、头部传接球、胸部接球、大腿接球等。

    〔一〕停趟球

    在讲述“停趟球”前,先讲述一下“停趟”一词的含义。“停趟”在足球界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停”是接地滚球,而“趟”是接空中来球。第二种说法认为“停趟”是一个含义,即接球后球还在滚动,而要继续处理球,因此,停趟球是一个词语、一个含义。第三种说法认为“停”是将球停在自己的身边,“趟”是指在接球的同时让球向需要的方向继续滚动和发展。但有一点大家认识是一致的,即都是用脚的部位接球,停球是手段,继续发展球是目的。

    (一)几种停趟球

    1.足弓停趟地滚球

    足弓停趟地滚球,就是用左脚或右脚的足弓部位接球,使其停于预定位置。

    练习说明:要迎上去用右脚弓接球,同时注意接球的力量和接球后的发展方向。趟球脚应在支撑脚稍后。身体重心向前或向趟球方向,要控制好球。

    2.足弓停趟反弹球

    足弓停趟反弹球,是指用足弓部位接空中来球,在球刚落地反弹的一瞬间,用足弓把球停趟在自己需要的位置上。

    练习说明:学员初学停趟反弹球时,趟球脚可在支撑脚稍前。接球时要看好球的落点。接球时身体重心要低。接到球后起动要快。趟球脚要收,触球要有缓冲的体会,力争把球控制在身边。

    3.脚底停趟地滚球

    脚底停趟地滚球,是指用脚底把地滚球停趟在所需位置。停趟地滚球时,趟球脚稍在支撑脚的前面;不能将球踏死,来球是活球,接球后仍是活球;如来球力量较大,趟球脚在触球时要稍向后缩,以缓冲球的冲力。

    练习说明:要迎上去接球。接球时身体重心要低。接球后要继续发展,而且要快,严防被截。

    4.脚底停趟反弹球

    脚底停趟反弹球,是指用脚底把反弹球停趟在所需位置。拿球时,要用脚底的前掌,身体重心放低。拿球后,要快速继续发展。

    练习说明:初学停趟球时,趟球脚要稍向前推,在停球的瞬间脚尖向上。也可以先学颠球,先用脚背颠球,再用脚底停趟反弹球。

    5.外脚背停趟地滚球

    外脚背停趟地滚球,是指用脚背的前外侧停趟来球。停球时,身体重心要放低。停球后,要迅速继续发展球向。

    练习说明:外脚背停趟球时,以接球为主,趟球脚的外侧稍向外侧移动。如来的是高空球,停法相同,停球的各部位也相同。在接球前,应有一个虚晃的动作。

    6.外脚背停趟反弹球

    外脚背停趟反弹球,是指用外脚背把反弹球停趟在所需位置。要用脚的外侧接球,脚底力争向上翻。同时双手向空中抛动,身体重心向前。为避免摔跤,支撑脚调换要快。

    练习说明:在初学者球训练中,外脚背停趟反弹球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要多结合颠球练习让队员自由发挥。

    7.大腿接空中球

    大腿停空中球,是指用大腿上部接空中来球,使其停在所需位置。接球方法有两种:一是提腿、挺腿,使球向上弹;二是收腿,使球下落。

    练习说明:一定要用大腿的上方接球。可先练大腿颠球,大腿接球后再停趟球。

    (二)训练方法

    初学停趟球的主要训练方法:

    1.队员自抛球,接着按教练员指定的部位接球。

    2.对墙自抛球训练。

    3.两个队员互接对方用手抛来的球。

    4.两个队员互接对方踢来的球。

    (三)注意事项

    足球运动员在学习以上7种动作时,教练员需讲明两个规则:

    1.凡接迎面来的地滚球时,接球的腿部力争有一个收腿(后侧下落)的感觉,方能使球速缓冲,将球停在自己的身边。

    2.凡停空中过来的反弹球时,必须协调快速地将刚落地的球用以上学过的技术动作将球接好,然后迅即做出第二个处理球的反应。

    3.在停趟球的同时,要注意接球、控球、带球、传球各个动作的快速、协调连接。要使队员明确,用哪只脚停球,那这只脚即是起动脚,就要早起动一步,快一拍动作。

    在练习以上技术动作熟练以后,让运动员自由发挥。

    〔二〕传接球训练方法

    “传接球”,顾名思义就是传球和接球,包括两个动作,是用两个时间完成的。“传接球”是足球运动的技术术语,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传接球”在球场上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传接球”运用的好坏,反映一个运动员的技术素质高低,思维是否敏捷。我们常常称赞一些足球运动员是“用脑踢球”就是这个道理。在赛场上,他们不仅能得分,而且能传出一些思路明确、力量恰到好处的球。他们在比赛场上常常就是一脚准确到位的“传球”而赢得观众的喝彩,常常是一次到位的“传球”而赢得一场比赛的胜利。

    前面已讲过“停趟球”的几种传接球方法。但前面讲的是单一的。这里结合实际,讲一讲比赛场上易学、实用的几种“传接球”和“停趟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一)一人一球的传接球训练

    1.训练内容:

    对墙踢球,用身体各个部位(包括头、胸和大腿)“传接球”的训练;自抛球,用身体各部位接球后对墙传球;自由或指定部位传接球。可连续接反弹球传球,节奏由慢到快。

    2.训练方法:

    (1)每人手持一球,向前跑2~3米,将球抛出,“停趟”后用手拣起继续做。

    (2)停球后,即用教练员指定的脚法在场内传踢。

    (3)见反弹球后即上前接球。

    (4)接球后,用手持球再继续向上抛球。继续同样练习。

    3.训练队形:

    用四路纵队或用横队均可,也可自由练习。练习时间不可太长。

    (二)一人一球的“反扣”训练

    1.训练目的:

    培养队员的灵敏反应,将眼看要被对方抢到的球“反抢”回来,或将眼看要出界的球“反扣”回场内,并控制在自己的脚下。

    2.训练内容:

    左右脚反扣球训练。要用足弓内侧或外侧,向侧方或反方扣球,靠脚踝用力。反向起动要快。在掌握反扣球技术动作后,扣球前可加“虚晃”动作。

    3.训练方法:

    (1)训练队员手持球站在障碍物的一侧,球向障碍物方向空中抛去,队员向前跑去,用足的任何一个部位将球扣回,并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处理球的运动方向。

    (2)训练队员手持球站在球场边线的一侧,球向场内方向抛去,队员随球向前跑去,用足的任何一个部位将球扣回,并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处理球的运动方向。

    4.注意事项:

    (1)训练用时以3~4分钟为佳。队形以四路纵队为宜,四组四人同时出列练习。

    (2)训练时要注意密度,不可松散。

    (3)每队训练后,要讲解动作要领和做好示范。

    (三)二人一组的传接球训练

    1.训练目的:

    培养队员接球的稳定性;抬头出球;视野开阔;传球方向正确;力量适当;无球队员力争跑出空档,积极准备接球。

    2.训练内容和方法:

    (1)扇形跑动训练之一:一人在扇形圆中心手持球向圆边的两侧抛球,另一人在扇形圆边沿的两侧跑动“传接”。

    (2)扇形跑动训练之二:一人在扇形圆中心“传接”,另一人沿扇型圆边沿左右跑动“传接”。

    (3)一退一进“传接球”训练:一人向后退,另一人向前进攻。两人不断根据教练的要求,分别用脚的各个部位“传接球”(各种部位是指脚下的,如用正脚背、脚弓……)。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教练员可以要求队员几脚触球后“传球”或用其他部位接球。

    (4)一退一进手抛“传接球”训练:一人正面进攻做手抛球,另一人向后移动做“传接球”训练。

    (5)二人一球的头球训练:一人抛球,另一人用头部顶球。

    (6)二人一球的胸部接球训练:一人抛球,另一人用胸部停接球。

    (7)二人一球的大腿接球训练:一人抛球,另一人用大腿停接来球。

    3.注意事项:

    (1)教练员要培养队员二人一组的成对习惯,队员听到“二人一组”信号时,能迅速站成二人一组。

    (2)抛球者抛出的球要让对方容易停好球。

    (3)以表扬为主,多让队员做表演示范。

    (4)教练员站位要适当。

    六、头部、胸部、大腿接球技术训练〔一〕头球的技术(一)头球部位

    球触在头部前额的发际处。

    (二)头球动作

    准备头球时,要目视球的方向;要展胸,上身稍后仰;头触球时要收腹,上身带动头部向传球的方向用力摆动,注意颈部肌肉收缩,头球后要跟上,准备做下一个连续动作。

    (三)头球种类

    有厚地头球;有跑动头球;有跳起收腹头球;有鱼跃头球。但初学者头球训练的重点是前两种。

    (四)头球训练方法

    1.自抛接头球。接球时以向上头球为主。

    2.二人一组互抛接头球。接球者向前头球和向下磕球。

    3.对墙抛接头球。接球者向前头球和向下磕球。

    〔二〕胸部接球技术

    (一)胸部接球的部位

    球触在两块胸肌之间,或左右胸肌,也就是胸部的上方。切忌让球触到手的上臂。

    (二)胸部接球动作

    有挺胸式胸部接球,即在球触胸部的一瞬间,胸肌并紧,并向上伸展,使球向胸上方挺起。还有一种是含胸式接球,即在球触胸部的一瞬间,胸肌和腹肌瞬间收缩。身体的上半部略有猫腰的姿势。

    (三)胸部接球的方法

    有原地胸部接球;有向前跑动胸部接球;有后退中胸部接球;有身体转向性的胸部接球。

    (四)胸球训练方法

    1.自抛胸球。接球时挺胸接球。

    2.二人一组互抛胸球。接球者挺胸、含胸接球。

    3.对抛胸球。接球者挺胸、含胸接球。

    4.胸压反弹球。接球者挺胸、含胸接反弹球。

    〔三〕大腿接球技术

    (一)大腿接球的部位

    用大腿的中部上方肌肉接球。切忌球触膝盖。

    (二)大腿接球动作

    分为提腿接球和收腿接球。提腿接球,使球向前上方弹起,便于运动员做第二个连接动作。收腿接球,使球顺落在脚下,便于运动员做第二个连接动作。

    (三)大腿接球动作的应用

    来球轻而球速慢的大都用提腿接球的方法;来球重而球速快的大都用收腿接球的方法。

    (四)大腿接球训练方法

    1.自抛大腿接球。接球时向上挺腿或向下收腿。

    2.二人一组互抛大腿接球。接球者向上挺腿或向下收腿。

    3.对墙抛,大腿接反弹球。接球者向上挺腿或向下收腿。

    七、射门训练和掷界外球

    足球是一个集体的运动项目。平时都是在场地上艰苦地练习,最后要测定足球技术的质量、运动水平的高低,还是在足球比赛场上。不论是哪一个级别的比赛,不论是十一人制的大球比赛还是七人制的小球比赛,所有比赛队员都不时地前堵后抢,但最后能分出高低的还是场上运动员的射门得分。

    比赛场上最常用的射门技术是正脚背射门。尤其是远距离射门,射出的球力量大,只要射得准,门将难以阻挡。

    〔一〕近距离定位球射门训练

    (一)射门距离

    8米左右,将球放在一条划好的线上,队员听哨后,一个一个地出球。出球稍有间隔,让门将有接第二个球的时间准备。

    (二)射门脚法练习

    1.正脚背射门。脚背挺直,大腿带动小腿,小腿用劲发力,发力时收腹,触球部位在脚背上。

    2.脚内侧射门。要求同上,触球部位在脚拇趾根部。

    3.脚弓射门。要求同上,脚趾稍向上勾,触球部位在足弓部。

    4.外脚背射门。要求同上,触球部位在脚的第二脚趾部。小腿发力,稍向里档,但还是以向前发力为主。

    对定位球训练要坚持经常不断地练习,而且要重点培养能罚定位球的队员。一个好的足球队,一个好的教练,一定要培养出一名心理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队员来罚定位球。

    〔二〕远距离或较远距离的定位球射门训练

    (一)远距离定位球

    主要是指球门球和后场任意球。

    (二)较远距离定位球

    主要是指距对方球门20米左右的直接任意球或间接任意球。

    (三)射门脚法练习

    对足球运动员来说,主要是练习以下两种远程脚法,即:正脚背踢高球用力远射。有时因角度(任意球在球门两侧)可以练习里脚背踢远角(大角度);踢长传,给同伴队员包抄冲顶等。

    要有重点训练远程脚法的队员,便于比赛时应用。

    〔三〕带球射门训练

    (一)带球射门的条件

    这一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说法。只要有射门的可能,只要有射门的空隙,持球队员就可以射门。作为教练员,应积极鼓励敢于射门的队员。

    (二)带球射门练习

    1.前场。设一个障碍,队员绕过一个障碍即起脚射门。

    要注意在带球前,在射门起脚前,必须抬头看看球门方向,看看球场射门前方是否有阻挡。若有阻挡,判断是否有射门角度,能射门即射门;如不能射门,可利用射门假动作过人;若不能过人,即把球传给同伴射门。教练应鼓励队员多为同伴创造射门机会,鼓励队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射门。

    2.中场。主要训练防守队员和脚上有一定能力的队员。

    训练方法:

    (1)在中场带几步向球门远射。

    (2)中场传两侧,接球后带几步向球门远射或传中。

    (3)教练员在练习中指导队员传中和远射时的脚法和发力方法。

    练习说明:带球射门训练手段很多,如直线、曲线、变速、快速、有障、无障等带球射门。图中所示仅为有障、绕竿带球射门训练。绕竿要协调,射门前要抬头,射门时脚要挺直,要用小腿发力。

    〔四〕对墙掷界外球训练

    教练员必须重视学员对掷界外球的训练,不然队员在比赛时容易违例,结果由进攻变为被动防守。

    (一)“掷界外球”的技术要求

    1.在掷出球前,必须用双手握球,置于脑后。

    2.在掷出球时,必须收腹用力,经本人的头部上方出球。不能有一脚离地。

    3.出球时,双手必须平均用力,不能单臂用力,用力途中不能停顿、变向,否则判为违例。

    (二)训练方法

    1.正面掷球必须按照“掷界外球”的技术要求,向墙面掷投。

    2.用脚和身体的任何部位(除手和手臂以外)触接反弹回来的球。

    3.再用手拿起球后继续投掷。用时3~4分钟为一次,一般训练2~3次。

    (三)注意事项

    1.初学时,容易单手用力,应随时纠正。

    2.初学时,容易球不过头,应随时纠正。

    3.熟练后要求接反弹球的动作要规范化。

    4.熟练后可结合“掷界外球”、接地滚球、接反弹球、接停趟球、用足弓踢反弹球、用足弓踢凌空球、用足弓停球、用正脚背停球、用正脚背停地滚球、用正脚背停凌空球、用正脚背踢反弹球、用正脚背踢凌空球等,一并练习。

    5.在训练中找出“掷界外球”的选手,便于在对外比赛中发挥。

    练习说明:出球时要腰腹用力,双足不能离地,同时要找准落点。

    八、足球战术训练

    足球的战术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战术,但它在足球技术的基础上有多种在场上应用的战术模式,如:多种的“二过一”,边线“沉底传中”,“个别盯人”等等的战术。平时加强训练,反复练习,经过多次磨练,队员才能在比赛中形成良好习惯,取得好成绩。

    〔一〕一脚出球

    “一脚出球”在平时训练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在比赛中的应用又是一种战术。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应该练好扎实的“一脚出球”基本技术。

    (一)“一脚出球”的作用

    一脚出球主要为加快节奏。在比赛场上,哪队节奏快,哪队足球的变化就快,而且控球的时间就多;哪队节奏快,哪队传接速度就快,攻防转换也快,就会造成进攻比率的增加;哪队节奏快,哪队就主动,就会造成对方被动。因此“一脚出球”的战术训练和场上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一脚出球”的训练方法之一

    1.对墙训练“一脚出球”

    一人球,面对墙面放球,跑动4米~5米后踢球。要不停地连续将球向墙面踢去,并注意出球的力量。

    2.脚法要求

    由易到难。开始学习时,多用足弓,以后可用正脚背甚至外脚背。

    3.训练用时

    一般以2分钟为一组,可练习3组~5组。

    (三)“一脚出球”的训练方法之二

    1.二人一组训练“一脚出球”

    二人一球,二人面对相距5米左右,要不停地连续将球向对方踢去,并注意出脚时的力量。

    2.训练用时

    一般以2分钟为一次练习。

    (四)“一脚出球”的训练方法之三

    1.分队练习“一脚出球”

    六人一组,分南北二队,用一球进行练习,成纵队相对而立,相距10米左右,队员各为1、2、3号。

    2.南北两组对传接练习

    北队1号出球,南队1号接球时同时出球,也就是南队的1号不可停球。这样南北两队连续进行。南队队员出球后,速跑到北队的排尾,这样可提高训练密度。

    3.训练用时

    一般以2分钟为一次练习。

    〔二〕“一对一”带球过人

    如果在一个比赛的场面,有一个队员以惊人的速度、高超的过人技术骗过对方防守队员,在禁区附近起脚用力射门,这时只听到全场观众齐声叫道:“进了,好球!”这种场面,不仅使观众感到精彩,也使本队队员感到兴奋。

    这就是培训足球队优秀人才的一种范例,也叫做单兵作战。这种“单兵作战”能力是常年训练、培养得来的,是足球队运动员自身努力的结果。在场上参加比赛的队员应该都能掌握这种“单兵作战”的能力,即“一对一带球过人”的能力。

    (一)“一对一”带球过人技术

    要用前面已学过的直线带球、曲线带球技术和用各种脚法带球,用各种脚法停球、扣球等方法,在带球时有意识地盘带过前面的障碍物或防守队员,从而培养和提高队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二)“一对一”带球过人训练方法

    一对一带球过人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

    1.无障碍的带球过人对墙训练

    对场跑10米左右,踢球后接球带几步,做各种过人动作后,再向预想方向踢,就这样反复练习。

    2.有障碍的带球过人训练

    两人一组,两人一球,甲接回传球带几步后过人,再过事先设好的1个~2个障碍物(也可结合射门训练)。

    3.有防守队员的带球过人训练

    两人一组,两人一球,甲接回传球带几步后过防守队员1名~2名(也可结合射门训练)。

    4.“一对一”带球过人的注意事项

    (1)接球时必须将球控在自己的身边,不可失控。

    (2)接球过人后的带球起动要快,力争用最快速度。这样有利于拉开防守队员,便于过人、传中。

    (3)教练员要不断注视学员在练习中的缺点,并随时指导纠正。

    (4)在训练“过人”时,教练可指定或不指定“过人”的动作要求(即规定动作)。

    5.“一对一”带球过人游戏

    具体方法如下:

    (1)分南北二组,一组进攻,另一组防守。

    (2)二组均一对一地出场。

    (3)一组一人带球进攻,另一组一人防守。

    (4)进攻者突破成功或防守者堵截成功为一次成功。

    (5)统计每组成功次数,多者为优胜。

    6.“一对一”带球过人射门游戏

    具体方法如上所述,但以进攻者射门入门为胜。

    (1)门可自选大小。

    (2)门可有门将或无门将。

    (3)进攻队员的假动作可任意选择,随机应变。

    (4)教练员应注意的几点:

    ①在训练时要不断提示队员注意支撑脚的立位,出球的部位和用小腿发力。

    ②场面长的可分2组轮换训练,2分钟为一次。

    ③教练站位:如一组队员较多,教练应站在队员的后面;如队员少的甚至个别训练的,教练员须站在训练队员的侧面。这样便于指出队员在训练时的技术问题。

    〔三〕“二过一”战术训练

    “二过一”战术,是足球战术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战术。所谓“二过一”,顾名思义是指在球场上,两名进攻队员通过跑动和传接球,突破守方队员的阻截,能使球继续发动进攻。尽管二过一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它有最常用的几种模式。对儿童队员要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模仿的几种模式学起。

    (一)“二过一”的传接球之一

    1.训练目的

    (1)二人一球的最简单的传接球学习。

    (2)掌握二人一球的传球和接球方法。

    2.训练方法

    (1)二人一球在相距5米~8米的两个点上传、接定位球。

    (2)二人一球在稍有跑动(活动)中传、接定位球。

    (3)二人一组有障碍传接球

    (二)“二过人”的传接球之二

    1.训练目的

    (1)培养学生在有堵截的情况下传接,培养“二过一”初步意识。

    (2)培养学生在左右运动中传球到位到点。

    2.训练方法

    (1)二人一球,在传球时必须抬头,并且要在带球左右运动后才传球。

    (2)以传在滚动中的球为主,以足弓传球为主,传球到位;接球后球必须在控制范围内。

    (3)三人一组蹋墙式“二过一”战术训练

    (三)“二过人”的传接球之三

    1.训练目的

    (1)学习和掌握“二过一”的战术方法。

    (2)学习和掌握摆脱对方的能力。

    2.训练方法

    (1)人选和定位。三人为1、2、3号。1、3号为进攻队员,做传接者;2号为防守者,做堵抢队员。初学时2号只能假抢,或只是站住,站在1、3号两者的中间。

    (2)1、3号两人传接球练习,要求接球队员必须按规范传球,队员传球后跑动的方向要明确,一脚出球,并恰到好处。

    (3)“踢墙式”就是将球踢到墙面上,球反弹回来,也就是接球队员起着像墙面一样的作用;接球队员在接球的同时利用传接技术不停顿地将球送出,并要让处在新接球方向的队员(原传球队员)顺利接到球。要反复训练。

    3.训练说明

    (1)运用好“二过一”战术,有利于为全队创造优势。如:在禁区附近可运用踢墙式“二过一”的回传后,起脚射门。这是绝好的得分机会。

    (2)脚法运用。一般以足弓为好。但要根据球路和传接球人二者的位置及自己可用的脚法而定。

    4.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沉底战术训练

    斜传直跑的“二过一”用途很大:一是在后防队员将球推出来时应用,二是在沉底或带球切入射门时应用。

    1.训练目的

    (1)培养小队员初步学习这一战术方法。

    (2)让队员体会并自由应用斜传直跑“二过一”的战术。

    2.训练方法

    因是儿童足球,所以用“七人制”阵容讲述。

    (1)人选和定位:三人为1、2、3号,1号为中锋,3号为边锋,2号为防守队的边卫。

    (2)战法练习

    边锋3号持球传给中锋,中锋须看清边锋向底线跑动的线路,同时中锋将球斜传给同伴边锋,防守队员2号即向进攻队员3号追去。

    ①中锋的这一传球,也叫做“向对方腰里传球”。这种“二过一”的威胁是很大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各个有能力的球队最常用的。

    ②这一战法训练要经常进行,以培养小队员有意识地运用这种“二过一”战术的技能。

    (五)四人一组的后插上“二过一”战术训练

    “后插上”主要就是后卫插上助攻。这是一种十分隐蔽的、威胁极大的助攻战术。

    1.训练目的

    培养后卫的助攻能力。

    2.训练方法

    (1)跑位训练。进攻时中锋持球,当我方边锋被对方防守边卫盯死时,我方进攻边卫从后面插上接球助攻。

    (2)传球训练。中锋将球速传给从后方插上来的助攻后卫,要注意同伴可接球的方向或落点。传球时要抬头,要注意传球的分量、线路,但主要是使助攻队员在对方防守队员的身后能接到球。防止越位。

    (3)注意事项

    ①这种战术训练要反复,要由浅入深。

    ②中卫插上战术在比赛时运用不宜过多。

    ③后卫有较强的跑动能力,失球后回防、补位要迅速。

    3.训练说明

    (1)边锋拉开的目的,是打中场两腰空档,引开对方边卫。

    (2)在中卫带球插上时,中锋为传球手,边锋同时包抄,即向禁区冲入,便于补射。

    (3)如进攻失误,中锋封堵,边卫紧逼,注意防守,防止对方反击快攻,同时中卫立即回防。

    (4)中卫插上战术不宜过多使用,以免对方利用你队中卫经常出击,趁机攻你中路。

    (5)“二过一”战术要经常训练,周周安排重点训练。

    〔四〕反方向传球战术训练

    反方向大脚传球战术,在任何足球比赛中都是常用的必要战术,这也是牵动对方鼻子的进攻方向的转移战术。

    (一)战术目的

    培养队员有意识地开阔思路,锻炼队员转移进攻方向的办法和能力。

    (二)训练方法

    1.15米外的对墙、对门踢球

    (1)脚法要求。以正脚背为主,内脚背也要训练。

    (2)训练方法。对墙踢球时,要加强接反弹球的能力,教练也可以指定方法接球。

    2.二人一球20米长传训练

    (1)脚法要求。以内脚背为主,因内脚传球落点易准。正脚背传球也要训练。

    (2)训练方法。利用各种部位接球,但初学者以足弓、足底停趟为主;以后可用足背、大腿、头部;在适当的时候,或者通过2年训练后,可学用胸部停接球。

    3.反向转移的条件

    反方向大脚转移有两个前提:

    一是反方向是否有同队伙伴,该伙伴是否有人盯防,是否拉开,是否有准备接球的意识。如出现控球队员继续带球进攻比较困难,没有本方队友在近处接应,对方队员在自己的进攻线路上人数较多等情况时,控球队员应将球传出控球地区或向反方向转移球。

    二是反方向队员已拉出空档,且无人盯看。这是最佳时机,持球者应立即将球大脚转移给该队员。

    4.二人一球20米移动传球训练

    (1)脚法要求。以里脚背为主,因为出球比较平稳,下落速度较慢,接球较方便。

    (2)接球队员先左右移动,见来球后主动上前用最合理的部位接球。

    (3)教练也可指定接球的方法和要求。如为加大训练密度,教练要有的放矢地提出要求,如要求出球快、接球后或触球二次后出球等。

    5.七人制练习比赛的实践训练

    (1)练习比赛要求。每2分钟必须进行一次反方向长传练习。

    (2)训练方法

    ①边赛边指导队员,怎样跑出空档来,争取准备接反方向传来的球,什么时候可长传或需要反方向传球。

    ②重点要注意的对象,一般来说是3个后卫。

    ③练习10分钟后暂停,进行小结,对反方向长传次数多的队给予表扬。

    (3)注意事项

    ①在七人制比赛时可结合角球训练。

    ②在七人制比赛时可结合禁区附近的任意球训练。

    6.长距离传球游戏

    (1)游戏目的。促进队员长传接球的反复训练。

    (2)游戏方法。二人一组一球,相距20米,在2分钟内相互传接,计传接球到位的次数,次数多者为胜。

    〔五〕防守战术和盯人战术训练

    一支优秀的足球队,不仅能进球得分,而且失分也比较少。有人说:“得分是前锋的光荣,失分是后卫的失误”。这种说法是不全面或不对的。足球运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全场的前后队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说:“得分有后卫的光荣,失分也是前锋的不力”。因为前锋是在后卫的支持、保护、助攻下,才进球得分的。进攻是前锋、后卫共同发动的。也就是说,没有后卫的防守、传球和锐利的助攻,就没有前方的攻势,更谈不上得分。反之,后卫的防守坚固,少失球、不失球,也是前锋的配合协力的结果。

    防守战术,是一个队在比赛中的整体作战方法。尤其是在对手比较强的情况下,教练定出的“防守战术”,是球队的一个重要的作战方法。

    在两队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胜负就看教练的作战安排。教练制定的作战安排,就应该既要加强攻势,又要积极防守。总的目的是不失球、少失球和多进球。要根据现场的需要,来安排某种防守。

    (一)阵地战防守(也叫区域防守)战术

    要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彼此的实际安排防守。要求队员各自为主,互相配合,互相照应,打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

    (二)宽松盯人防守战术

    1.需要盯人的情况。如果对方实力与我队相似,但个别队员得分的可能性较强的,这时就要在退防时采取宽松式盯人。

    2.盯人方法。盯人时要注意对方动向,不要随便出脚。宽松式盯人退防时,在禁区外对对方的人要盯住,不给他活动的自由、拿球的自由和带球的自由。

    3.盯人手段。半场盯人,运用争、抢、堵、铲,干扰对方的拿球、带球和起脚的自由。在盯人时,一定要注意站位,注意对方的内档,要里紧外松,尽量减少对我方球门的威胁。

    3.全场紧逼盯人防守战术

    1.需要紧逼盯人的情况

    如果对方技术较好,我方失利可能性较大,但相比之下,我方体力较强,并能用我方的顽强抢截、拼争和较好的体力,力争取胜,这时采用全场紧逼盯人是一种最好的赛场战术。

    2.全场紧逼盯人方法

    (1)在前场或中场失球的情况下,除失球队员或离对方控球队员最近的队员追赶争抢、争堵以外,其他队员立即按位盯人。

    (2)全场紧逼盯人的目的

    ①使对方持球队员带、传球,控球和射门等都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造成对方失球。

    ②全场紧逼盯人,能造成对方空位,在跑动中接球困难。

    ③全场紧逼盯人,会使对方持球者成为我队拦截的对象。

    (3)盯人战术训练

    ①三打二传球训练。在训练时加强三打二的传抢盯人练习,无球队员死盯对方的接球队员。

    ②四对四的半场攻防训练。可由教练出球,要求接球队员拉出空档来,防守队员死盯对方。对方队员一旦接球,我方队员立即用堵截、拼抢和铲球的方法,力争抢下对方的球。

    ③七人制盯人练习比赛的训练。

    (Ⅰ)巩固盯人的意识,并反复练习盯人技术。

    (Ⅱ)提高、发展和创造比赛时盯人的办法。

    3.指导比赛的方法

    (1)边赛边讲。

    (2)随赛随盯,讲述、表扬、小结后再赛。

    (3)一般练习10分钟后暂停一次,讲解后再赛。

    (4)盯人游戏——抢断

    ①游戏方法。三名队员中,先由1号队员持球,向2号传球,3号盯人。设5米半径的圈,球和人不能出圈,否则为犯规失误一次。传球后游戏即开始。游戏中盯人队员只能在持球队员的侧后方。球出圈为失误一次,抢截成功为取胜一次。

    ②定时和计分。这样的游戏2分钟为1组,3人轮流做盯人队员1次为1局。如队员多可多组织几组。

    〔六〕射门战术训练

    “射门”是足球运动和足球比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论哪一层次的足球队,如不能把握好射门这一环节,那么这个队是难以取胜的。

    “射门”是在运动变化中创造出来的。在比赛中,射门的机会在于一瞬间,如有了这个机会,不射门,就会与胜利失之交臂。这就要求教练员下大力培养队员的“射门”心理素质,对少儿足球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

    要多讲多练射门技术战术,如一对一带球“过人”射门、一对一回传堵抢“过人”后创造机会射门等等。下面重点讲两种战术。

    (一)踢墙式“二过一”射门战术训练

    所谓踢墙式“二过人”,是一种比喻,是指持球队员和传球队员之间有一名拦截队员,持球队员通过运动找空档把球传给接球队员,接球队员要像墙一样把球向斜前方反传给左右移动准备要球的原持球队员。这是一种常用的“二过一”战术。

    在比赛中,除了长传、带球以外,两人以上相互短跑配合传球推进的方法,大多采用“二过一”战术。“二过一”战术有前场的,有后场的;有进攻的,有防守的;还有队员组合的等多种。下面介绍常用的三种:

    1.中锋与边锋组合,利用边线“二过一”沉底传中,或斜线向禁区推进,创造“射门”机会。

    2.边锋被盯情况下,中锋与边后卫组合,利用后插上战术,边后卫与中锋打“二过一”,使边卫斜带创造射门机会。还可以边后卫直接沉底传中包抄射门。

    3.中卫与中锋组合“二过一”射门。中卫后插上与中锋做“二过一”配合,这种射门机会较难创造,但只要成功,对对方大门威胁极大,容易得分。

    (二)回传反切战术训练

    1.训练方法

    在足球比赛中,“回传反切”战术的运用在前场的边线或中路均可,但以边线为最佳,运用的机会也较多。

    练习时队员的站法:训练开始,持球队员在前场,面向后场,后卫在后场准备接传。

    持球边锋用足弓把球回传后场的队员,然后迅速向反方向即进攻方向奔跑,示意要球。

    后面接球队员,见传球队员边锋反插时,控制好球的轻重、速度,迅速传给反插队员。

    注意:二人反复多次练习,二人前后位置可以交换,但以前锋队员在前,后卫队员在后为宜。

    2.训练用时

    因为这是局部的战术训练,单一用时不宜过多。可结合以上其他战术轮番训练。在此基础上,结合射门训练,利用各种配合训练,积极鼓励射门。

    〔七〕掷界外球技术战术训练

    对掷界外球,有很多足球队不太重视,在实战时造成违例,使己方的球变为他方-发球,有利变不利,使本可能得的分丢失甚至丢分。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感到遗憾。

    在对墙训练中讲过“掷界外球”,那只是一般性练习。本节关于掷界外球主要结合战术和训练来讲。

    (一)掷界外球技术练习

    1.掷界外球的手势和“过头”要求如前所述。

    2.掷界外球时,脚可以移动,但不能离地,尤其要注意后脚。

    3.掷界外球时,脚不可以进场,也不可踏边线。

    (二)掷界外球“远”、“近”战术练习

    足球要重点练习“近”战术的界外球。因为学员喜欢找近的队员掷球,本方队员也喜欢沿着靠近持球队员的边线接球。而且,掷给较近队员的界外球比较难,掷球队员容易踏线,出球时容易球不过头。由于对方防守队员集中,本方队员难以拿到球,既使拿到球也难以发挥,所以掷界外球要进行远、近战术练习。训练时要多练习掷界外球,可以集体对墙练习,也可以二人一球练习。

    (三)掷“界外球”时场上队员的跑位

    掷“界外球”时场上队员的跑位是很重要的,是“界外球”战术训练队员之间配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在场上的无球队员跑位的要求有以下三点:

    一是要求队员赶快跑出空档到接球的有利位置,便于接球后快速连续发动进攻。

    二是不接球的队员有意地由内向外拉开,以分散对方防守盯人的注意力。

    三是对平时训练有素的队员,要培养其前后左右“交叉跑位”、“佯攻”的“界外球”战术意识。

    在“界外球”的长期训练中,教练员要找一至二名专掷“界外球”的上场队员,进行专门培养。练习机会多,违例现象就会较少,成功率也会增高。而且,掷界外球的队员还能现场调度,就地指挥。由于掷“界外球”的队员是专人并经过培养,在前场还可以要求掷球者一掷到禁区内,造成对方禁区的危机,争取利用界外球战术直接破门得分。这就是向“远”掷界外球的战术。

    〔八〕角球的战术训练

    一个战斗力强的足球队,它的角球得分率是比较高的,可达1/3,也就是三个进球中有一个是利用“角球”得分的。因此要重视角球战术训练。

    (一)角球的脚法——大脚出球

    一般是用正脚背大力起球,使球落在球门的小禁区横线附近,创造使进攻队员争球射门得分的机会。

    (二)角球的踢法

    在起球前的一瞬间,一名无球队员(本方进攻队员)突然奔向起球队员近处。起球队员将球传给他,他即刻组织进攻,或者直接射门得分。

    (三)无球队员的跑位(进攻方)

    1.基本站位

    一般开展的足球比赛,赛制是“小球”七人制和五人制两种。这里我着重讲七人制小球。

    一般的站位方法以右角球为准。

    2.训练方法

    (1)一名队员开角球,这名队员是教练员指定的脚法较好的队员。其任务是传出对对方球门极具威胁的各种球。

    (2)一名前锋队员站在对方第一根门柱附近。其任务是争第一点。

    (3)一名前锋队员站在对方守门员的附近。其任务是争第一点,也就是争门的点,但不能冲撞守门员。

    (4)一名后卫队员站在对方小禁区中点的外沿。其任务是力争将偏外场的球,用各种部位射门威胁对方的大门。

    (5)一名后卫队员站在对方禁区的后角外。其任务是接大脚过门的角球或漏过来的球,通过调整后继续发动第二次进攻,或在可能情况下直接威胁大门。

    (6)一名队员站在稍后场一点。其任务是注意对方反击,也有助于发动第二次进攻。

    以上安排要灵活掌握。

    (四)角球的防守战术

    1.基本站位

    一名队员站在第一门柱附近,保护前点;一名队员站在第二门柱附近,保护后点;二名队员站在球门前,保护正面大门;一名队员注视对方的战术角球,注视后点、对方远射门或本队的角球防守反击。

    2.注意事项

    (1)如遇角球,由对方队员控球时,我方队员应立即迅速回防,避免失球。

    (2)要反复训练。但角球的位置站法,不是固定的,不是机械的,要随机应变。

    (3)要积极发挥身高和头球能力强及抢球积极队员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