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四天?他扔下这么大的生意摊子,竟然去度假四天!”客户的眼睛如同两只铜铃,仿佛质问的对象是自己的下属。
“是的,经理走之前,交代得很清楚,在这四天中不要用公事打扰他!”秘书毕恭毕敬地回答。
“那么,我给他打电话可以吗?”客户紧接着问,“我不谈公事!”
秘书犹豫着答应了。
“你工作一个小时可以挣五十美元,你一下子就休息四天,一天八个小时,一个月就少挣一千六百美元,一年你就少挣十二个一千六百美元,老兄,这值得吗?”客户接通了乔治先生的电话,开始叫起来。
乔治先生懒洋洋地在电话里回答:“我一个月多工作四天,一天八个小时,我能多挣一千六百美元,可是我的寿命将减少四年,四年的损失就是四十八个一千六百美元,到底哪种损失更大呢?老兄,选份好心情,休养生息后再工作,可以胜过一切努力。”
生活就是这样,你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忙碌,你拥有的不一定比懂得支配时间的人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生活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忙碌之余也别忘了给心灵洗一个澡,选择一份好心情,去对待工作,便可以事半功倍。
好心情事半功倍,坏心情事倍功半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
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
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
第四天,厂里又来了一名工人,他每砍一颗数就休息一会儿,利用休息的时间,一边哼歌一边磨斧,没想到一天下来他竟然砍了20棵大树。先来的工人感到很不解于是便向刚来的工人问到:“为什么你这么悠闲,我这么努力,我砍的数还是没你的多呢?”
刚来的工人说:“随时保持好的心情,随便保持锋利的斧子,快乐的心情加锋利的斧子事半功倍,疲惫的心加钝斧子只会事倍功半。”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的时候也别忘了磨磨自己的心情。当我们不再郁闷苦恼而敞开心胸时,就会发现生活轻松而饶有情趣。坏心情只会让我们沉浸在痛苦与埋怨中,然后对生活感到乏味,失去奋斗的激情。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份好心情呢?其实好心情只是一种选择,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小学所学的四种运算,好心情就会如约而至:
1.快乐用乘法
遇上高兴的事都可以用“乘法”来推算快乐。据专家解释,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美妙状态的客观实在。出自真心的笑,人的心理才会最放松,人体整个神经系统才会从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
2.苦闷用除法
凡郁闷苦痛,应以“除法”尽快地排解,走出情绪低谷。生活中使你感到紧张或不快的事情,最好找出主要原因。如一时找不到原因,也不要苦苦思索,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解决。总之,有了问题要向好的方面想,就可以从情绪低谷中解脱出来。
3.爱心用加法
凡友情、恩泽应用“加法”显示德行与情感程度,感受温暖付出爱心。如很多老同志离退休后,关心公益事业,经常助人为乐做好事。这样,把爱心奉献给别人,自己一定会心安理得,胸襟坦然,有益于身心健康。
4.忧怨用减法
凡忧怨、愤懑,以“减法”去其重荷,淡化无谓的阴性心理,胸怀自会开阔三分。比如有的人每月拿退休金不多,但却没有怨天尤人,而善于对待,平日里笑容满面,嘻嘻哈哈,找乐子,寻开心。生活就是这样,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知足常乐。
好心情是一种心理的调节,就像善于驾车的人永远不把车开得很快;善于鼓琴的人永不把琴弦绷得过紧;善于养生的人永不使心情日夜紧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到北非找蒙哥利行辕去闲谈时,蒙说:“我不抽烟,不喝酒,到晚上10点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百分百的健康。”丘吉尔却说:“我刚巧跟你相反,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不准时睡觉,但我现在却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很多人都引为怪事,丘吉尔这样一位身负两次大战重任,工作繁忙的政治家,生活这样没有规律,何以长寿,而且还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可知道,他健康的关键全在有恒的锻炼,轻松的心情。其既抽烟,又喝酒,且不准时睡觉择不足为训。他在战事最紧张的周末还去游泳,在选举战白热化的时还去垂钓,他刚一下台就去画画,他总是能在最紧张的时候保持一颗平静释然的心,让心情变得舒适。
使心情轻松的第一法则是“知止”。“知止”于是而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而且安,心情还有什么不轻松呢?
第二法则是“谋定后动”。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个周密的安排,安排既定,然后就按部就班地去做,能应付自如,不会既忙且乱了。在着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当然免不了也会出现偶发事件,此时更要沉住气,详细地安排。事事斗要谋定而后动,就一定能像谢安那样在淝水之战最紧张时还能有闲情逸致下棋了。
第三法则是不做不胜任的事。《史记》的《酷吏列传》里有“胜任愉快”一词,合理至切。假如你身兼八职,顾此失彼;或用非所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情又怎能轻松呢?
第四法则是“拿得起,放得下”。对任何事情都不可一天24小时念念不忘,寝于斯,食于斯。不仅于身有害,且无事于补。
第五法则是在轻松心情下工作。工作尽可紧张,但心情须轻松。在你肩负重任的时候,千万记住要哼几句轻松的歌曲。在你写文章写累了的时候,不妨高歌一曲。要知道心情越紧张,工作越做不好。
一个口吃的人,在他悠闲自在地唱歌时,绝不会口吃;一个上台演讲就脸红的人,在他与爱人谈心时一定会娓娓动听。要想身体好,工作好,就一定要在轻松的心情下工作。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方丈让小和尚去山下端一碗油回来,并一再强调,一定要端好,洒一点就揍他。小和尚回来的路上全神关注,一直盯着碗里的油,生怕洒了一点点。由于小和尚过于紧张,结果就事与愿违,回到庙里就剩下小半碗油了,受到了方丈的处罚。几天后,方丈又一次让小和尚下山,去完成和上一次一模一样的任务,小和尚犯难了。这时候一个老和尚来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你可以去,但是要把沿途的美景告诉我就帮助你度过难关。小和尚将信将疑的走了。一路上,他谨记老和尚的话,仔细地观察路边的美景,回到庙里,小和尚喜出望外,因为居然发现碗里还是满满的。
当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的时候,他的技艺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当他拿黄金做赌注的时候,他则往往大失水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目的颤抖”,当我们特别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者特别想做好某件事时,往往会因为太专注于目标,反倒得不到、做不好。也就是说,当我们特别专注于目标时,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世界著名的走钢索人卡尔·瓦仑达几乎每一次表演都非常成功。但1978年他在波多利各首都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摔死了,令人不可思议。后来,他的朋友道出了原因,因为那次有个重要的人物到场,他在赛前不断地告诫自己:“我一定不能失败,我一定要成功!”然而,就在他“一定要成功”的念叨声中,他却没有获得成功。
听一个摄影师说过,以前最怕拍照集体照,虽然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一再强调:注意,不要眨眼,“一、二、三”咔嚓,很多时候还是有人闭眼。后来他就改了方法:大家先闭眼,一、二、三,睁开。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我们也常常碰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的事,杨绛之所以能在文学教育界成为精英与其父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息息相关:
杨荫杭和杨绛父女是文教界的精英,杨荫杭有个偏见,认为女孩子身体娇弱,用功过度,会损害健康。他有一次对女儿说:“我教的女学生中,有的整天死读书,实际上是个低能儿。”杨绛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父亲从来也不责备她。上高中时,她还弄不懂平仄声,很着急,问父亲怎么办?父亲却满不在乎地说:“不必急,到时候就自然懂了。”结果后来真的会分辨四声了。
有天晚上,父亲在她的窗前问她某几个字是几声,有的杨绛答对了,父亲很高兴;对于没有答对的,父亲也不批评她。这种无为而治式的循循善诱,反而使得女儿的学习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杨绛读高中时,学生的社会活动很多,班里经常推举女同学到街头演讲。有的女生不乐意去,就推说家长不同意。有一次推举到杨绛演讲,她回家时也希望父亲答应她不参加街头演讲,可是父亲却说:“你不乐意去,就直接说嘛。”鼓励女儿勇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杨绛考上东吴大学,学习一年后要分科,老师希望她读理科,她自己因为各科学得都很平衡,没有特长,也拿不准主意。就问父亲该学什么?杨荫杭说:“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自己的兴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她遵照父亲的教导,选择了文科。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杨绛的未来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便是她以后成为作家的一个根本缘由。
“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目的和信念就不会颤抖。多一份感恩就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勤奋就少一份浅薄,多一份执著就少一点浮躁。
静听潮起潮落,笑看日升日落,选择一颗坦然的心态,在目标面前做到镇定不惊不乍,这样便会栽出一村的柳暗花明。
忙到头还是回到原点
“忙、累……”用尽了所有的词汇都形容不了朝九晚五无聊的工作。为什么会忙,因为忙着碌碌无为,忙了一整天,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忙本来就是一种收获,而努力付出却一无所获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累。如果真的累了,那就问问自己天天忙碌是为了什么?
在一片美丽的海岸边,有一个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鱼。这个商人对渔夫捕了这么多鱼恭维了一番,并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捕这么多?
渔夫说,一会儿功夫就捕到了。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捕一些鱼?渔夫回答: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商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说: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捕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几个玩玩、侃侃大山,我的日子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商人不以为然,忙给他出主意,他说:我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我建议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捕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捕更多的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就可以办搬到大城市,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商人回答:15-20年。
渔夫说:然后呢?
商人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做享清福啦!
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捕几条鱼,跟哥儿几个侃侃大山。
商人的话一落音,连自己也窘迫了。他红着脸,在渔夫意味深长的注视下识趣而退。
聪明商人的所谓的建议,只不过是要渔夫花几十年时间的不断捕鱼的劳累,去换取一份悠闲的生活罢了。而这份生活,渔夫本来就拥有。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忙忙碌碌,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如果当我们忙到头还是回到原点的话,又何必去浪费不必要付出的汗水呢?问问忙碌的自己,是否自己的忙碌还是回到生活的原点,并没有向前迈一步,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我们是否还需要为之去忙碌。
我们再来看看这则短小的寓言:
两个人在街上一起发现一本书,他们对这本书归谁所有的问题争吵了起来。
第三个人偶然路过,问道:“你们俩谁识字呢?”
两人摇摇头说“我们俩都不识。”
“那么,你们要这本书干啥?你们的争吵使我想起了两个秃子为了一把梳子而打起架来,可是他们俩头上都没有头发。”
时下,有太多根本毫无价值的思想在占据这我们原本拥挤的心灵;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束缚着我们的追求,致使我们成为了生活的奴隶。所以当我们还在那些无谓的选择争吵、烦心的时,我们应该问问,我选择了,我又有什么用,何不拿去换壶茶,慢慢地坐下来畅想生活的快乐呢?
与其在埋怨中忙碌地追求着虚无的东西,不如坐下来静静地品味一杯茶的清香。
带着微笑工作,你绝不会一无所获
烈日下,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妇人流着汗,叫卖她的梨子。一位慈善家动了恻隐之心,走过去对她说:“梨子好卖吗?”
“难呀,一上午才卖出去几斤。”慈善家掏出一叠钞票:“我全要了。”老妇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这话很有意思,全给了你,我下午卖什么呢?”
如果我们是那位老妇人或许就会满心欢喜地接过慈善家的钱,把梨全卖出去。但是老妇人却把这份工作当成了一种乐趣。或许她最后卖不完这些梨,也得不到慈善家给的这么多钱,但是她收获的并不是钱,而是工作的乐趣。钱是可以被夺走的,而工作中的快乐是谁都夺不走的。只有我们带着微笑工作,就绝不会一无所获。
一位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工作生涯的第一步。她很兴奋,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给她的工作竟然是洗厕所。而且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很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洗厕所的工作对于一位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少女来说可能确实有些难为情,洗厕所时在视觉上、嗅觉上以及体力上都将使人难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可能让人受不了。当她第一次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里时,胃里立刻“反应”强烈,好似翻江倒海,恶心得几乎吐出来。而要完成“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则更难了。
这时,少女面临着人生第一步如何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下去,太难了!另谋工作,知难而退?她又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人生之路岂可打退堂鼓?她想起了自己初来前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正在少女拿着抹布、掩着鼻子,动作犹豫不决的时候,公司的一位前辈出现在她面前,他看了少女一眼,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拿过她手中的抹布,一遍一遍,认认真真地抹洗着马桶。最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实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少女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这位前辈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简单的道理和工作标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只有马桶里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这位前辈证明可以办得到。这时,前辈送给少女一个含蓄的、意味深长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了,因为少女已激动得从身体到心灵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如梦初醒。于是,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兢兢业业,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几十年光阴一瞬而过,后来她当上日本政府的内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生命中的每一个奇迹都是在我们的微笑中变为现实的。带着微笑去工作,这样就能把细微的工作做好,把细微的工作都做好了,我们何愁成不了大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想野田圣子一样,即便我们的工作比野田圣子的工作还高级些,天天办公桌做着,闲来喝杯茶,烦时逛逛网,但是还是不堪工作的重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缓解工作的压力,带着微笑上班呢?
1.休息片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天中多进行几次短暂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使你放松大脑,防止压力情绪的形成。千万不要放任压力情绪的发展,不能使这种情绪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升级成能能压倒你的工作压力。
2.了解造成压力的根源。确切地说,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还是人际关系?如果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你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自己在确定问题的根源方面有困难,那就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比如心理医生或是雇员协助协会。
3.转移并释放压力。做一下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使你很好地发泄,运动完之后你会感到很轻松,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把压力释放出去。
4.随它去。判断一下你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分开,归为两类,并列出清单。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首先为自己约定,不管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不要过多的考虑,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
5.自我鼓励。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并时不时查阅一下,一来总结经验,二来替自己寻找自信。制定一些短期计划,使自己能得心应手地完成它们。
6.脸皮厚点。不要把受到的批评个人化,更不要把大会上上司批评的普遍问题硬往自己头上安,即使自己受到反面的评论时,你也要把它当成是能够改进工作的建设性批评。
7.分散压力。可能的话把工作进行分摊或是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千万不要认为你是惟一一个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否则就可能把所有工作都加到你的身上,工作强度就要大大增加了。
8.不要把工作当成一切。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就形成了。这时要分出一些时间给家庭、朋友、嗜好等,适当的娱乐是处理压力的关键。
带着微笑去生活,希望就会不断地在微笑里萌生。选择了工作,更要懂得去选择微笑。
不要被蝇头小利坏了心情
有个商人,借给朋友半文钱,很久都不见朋友还,于是他决定前去讨债。路上有条大河,雇船过河花了两文钱。到了朋友家,没见到人。回来过河,又花了两文钱。为了讨回半文钱而花掉四文钱,而且来回路上疲劳困乏,债务甚少,损失甚多,为此他感到很郁闷。便去酒店花了三文钱买酒解闷,但借酒消愁愁更愁,想来就生气,于是回到家就跟妻子发脾气,为此跟妻子大吵了一顿……
商人就为了半文钱引来了一大堆的烦恼,其实生活中的烦恼都是从细微的小事慢慢变大的。不错讨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人总想占你的一些小便宜,对于这种小肚鸡肠的小人,我们为什么还要跟他们计较这点蝇头小利呢?凡事如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烦恼就消除了。
吃不着葡萄,着急上火也无济于事。这时我们姑且把它想像成是酸的,没吃着也免去了牙酸之苦,损失不了什么。凡事只要想开了,就不会有什么事来折磨我们。一个人成天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苦恼,即便拥有金山银山,生活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做人更多的应该是关注自己的内在素质,不跟别人比肚子里的油水,而是要比肚子里的墨水——快乐,快乐才是无价的。
有一对兄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时常为一些小利益发生口角,为此弄得家庭氛围很不和谐。
有一天,父亲病了,躺在床上发呆。这时,老大过来问安。父亲说:“叫你弟弟来,我有话说。”
老二到了,父亲坐起身来,说:“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病如何来的,难受得很。”兄弟俩劝父亲别担心,父亲摇摇头:“其实这病我也不担心,因为我自己能应付过去,但如果你们将来反目,那就是我们家庭的“病”,谁能应付呢?”兄弟俩都很惭愧。
父亲下床,指着院子里的几只鸡说:看看它们,蹲在那里相安无事,这不是很好吗?然后父亲到屋了里端出了盆谷子,悄悄走到屋后,将大部分谷撒在地止,仅留了几粒回到院子里,扔向那些鸡。鸡们看见来了谷子,腾地跳起身,一起上前争夺,翅膀挥舞,嘎嘎乱叫,原本清静的世界,因为这几粒谷子而“硝烟弥漫”。
兄弟俩笑了,他们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又说:“你们都看见了,更多的谷子在屋后……”
没有利益冲突时,人与人之间都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而一旦有了利益之争,人们都会互不相让,争得你死我活。何苦为了小小的利益而伤和气,甚至反止成仇呢?共同努力,双方都会得到更多。
不要因为蝇头小利而坏了心情,伤了和气。带着好心情泰然处之,我们收获的将是金银满盆。
别让坏心情挡住了前行的视线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平均每10天中有3天的坏心情,约5%的人每5天中有4天心情不好,只有2%的人天天有好心情。我们都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吃不下饭,会拿不出一点激情工作,但是我们或许还不知道坏心情有多可怕。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一位从日本战俘营里死里逃生的人,去拜访另一个当时关在一起,后来也幸运逃脱的难友。当他见到难友的时候,发现他还是过得一败涂地,整天借酒消愁,活在痛苦里。他问这位朋友:“你为什么会这样痛苦,我原以为你早已经原谅了那群残暴的家伙?”
“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恨透他们了,这些坏蛋害得我家破人亡,至今想起仍让我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他的朋友听了之后,静静地说:“若是这样,那他们仍监禁着你。”
朋友的话让他一下子明白不应该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对伤害自己的人恨之入骨。而应以一颗宽容的心接受一切、原谅一切。他终于走出了战争的阴影,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一时间心情肯定会变坏。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事情忘掉,就会像那位朋友一样被坏心情囚禁一生,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视线,遮住了我们生活的希望。
医学家在一项调查中发现,81.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过负面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配偶死亡、夫妻不和、生活规律重大改变、工作学习压力大、子女管教困难、夫妻两地分居等。京、沪等大城市的一项398例胃癌配对调查发现,各地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胃癌患者都有经常生闷气的情况。从而说明不良的精神因素可以导致胃癌的发生,同时各地调查还发现性格开朗、精神健康的人不易患胃癌。
坏心情挡住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的希望,还在扼杀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情,学会有效的改善心情、掌握调控心情的策略,从坏心情的情境中走出来。
1.积极思想。想想生活中一帆风顺的时候,而不是念念不忘不顺利的事情。
2.回想过去的成功。回想过去取得的成就,进而激励自己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3.祈祷。向自己心中的主人或上帝祈祷,信仰是缓解压抑的最有效的方法。
4.听音乐。有很多至少能够暂时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听音乐是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改善心情的方法。
5.鼓励自己。放纵自己一下,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昂贵的还是便宜的,给自己的鼓励能使你在情绪低落时,心情为之一振。
6.参加志愿工作。从事志愿工作,你能从帮助他人的工作中体验到快乐,找到良好的感觉。
7.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坏心情、增强活力和放松紧张的神经。
8.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虽然面带笑容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但它确实能帮助你调节心情。
9.向前看。你虽然不能改变过去,但是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行动中避免再次失误。
10.对自怨自艾给出最后期限。告诉自己:我今天上午将为自己感到难过,但到了今天下午,我必须振作起来,重新开始。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