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偶像与精神

    3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一群待业青年迫于生存的无奈,用练摊的方式开启了共和国的个人创业先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成千上万的体制内人员为了金饭碗,扔掉铁饭碗,他们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到上世纪末,创业已成时尚,一批海归学者和本土知识精英,通过知本与资本的结合,极尽互联网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生活方式和商务模式,成就了一个个创世纪的辉煌。

    我们能够拥有渐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代代的创业者可谓功莫大焉,年广久、柳传志、王石、王健林、张朝阳、丁磊、李彦红、马云…等一批风云人物自然成为三波创业潮的时代偶像。中国的未来仍然离不开创业,因此决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然成为我们永恒的主题,而创业者则注定扮演社会的主角,他们中的佼佼者也必将成为未来的时代偶像。

    2015年6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在此大背景之下,在第四波创业潮风起云涌之际,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适时推出了“寻找湖湘创业偶像”评选活动,从2015年10月启动,历时三个月。这次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选人为主,选项目为辅,聚焦于偶像,着眼于精神,创业者本人的综合素质、创业过程及投资价值成为考量的关键因素。最终,在上千名湘籍创业青年中,遴选了30余名创业偶像。他们的创业故事,经过专家的精心提炼,构成了这部湖湘创业偶像故事集的主体。为了体现偶像的全面性,其后又收录了华声在线旗下《三湘都市报》“创周刊”已发表的部分精彩创业故事,以及个别主人公虽未参加活动、却极具特色的创业故事,最终结集成《偶像的力量》。

    尽管书中主人公的创业过程有别、创业模式不同,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这些创业偶像的一些共同特点和相似的品质,那就是创业精神,并且是带着“湖湘精神”特色的精神,我们曾经欠缺、今后应该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用“湖湘”特色的语言概括就是:敢梦想,有创意,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熬得住,不屈不挠,不死不休。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业精神则是灵魂的核心。“寻找湖湘创业偶像”最大意义,就是通过偶像们“创新、创业、创富”的行动构建了一种创业精神。出版《偶像的力量》,即是弘扬这个时代的创业精神。

    让我们瞧瞧偶像们的风采吧。提笔之前,我已经先睹为快了:

    这是一群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用死磕精神证明自己的新锐,一群用热情喂养、用理性燃烧的先锋,一群用创意打开市场、用思想照耀用户的创业偶像。曾担任过银行要职的丁异之、鲁力,为了心中的商业梦想,纵身一跃而下海,百折不挠;柯盛依靠技术、渠道和品质,用他的民族品牌频频对国际市场上的大腕说“No!”;刘大伟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放弃公务员的安稳生活,深度开发“家文化”,培育了一个新兴的市场;完美主义者杨际峰,从“我想静静”的段子,成功创造了名为“静静”的APP商业模式,并数次改版,极尽每个细节的完美;刘馨儿、刘轻轻、李鸣琼、唐叶群等一批创业丽人,用事业彰显女性之美,树立了新时代自强不息的女性形象;文化商人枕戈,用大同思想整合国学,努力实践经世致用的文化商业;追梦青年王赞,为了他的哲学梦想,不惜放弃学业,投入道观,用青春书写了《中国的本能》…尤为感人的是“渐冻人”杨学峰,身患不治之症,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生命随时可能离去,仍然坚韧不拔地追求音乐梦想,创作了四十多首歌曲,并在全国30个大中城市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创造了用生命解冻人生的奇迹。

    这群创业偶像,用颇具创意的商业模式、可歌可泣的创业过程,书写了《偶像的力量》。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互联网+”时代到来,这部书除了励志的作用,或许还有一系列商业模式可供后人借鉴,让后来者可以顺利分享将来的创业盛宴——或许这也是偶像的另一种力量、创业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同时,这部书本身也是个创新的产物——它首先尝试了众筹出书的全新商业模式,开启了湖南众筹出版的先河。

    随着第四轮创业大潮的推进,谁敢说我们身边的这些偶像,不会成为马云、马化腾、李彦红、张小龙那样的时代偶像呢!

    于2016年3月 长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