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松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学问、事业或者人生的三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广告业血拼多年,刚刚一头闯进“家文化”的刘大伟先生,自以为才进入了第二重境界。至于第三种境界,他暂时还没摸到门径。
其实,无论哪种境界,都是回首过去、咀嚼生活的一种感悟。创业5年,工作13年,刘大伟感悟良多。
下海,只为实现自我
回想2011年,当时刘大伟的机关干部干得妥妥的,眼看就要升职了,却突然辞职下海。八年的资历积淀,一朝化为流水。外人大惑不解,家人更是吓坏了。
干着不愁吃、不愁穿、有前途的公务员,为什么还要去创业、自己找罪受、不断冒风险?在公司风雨飘摇之际,每当夜深人静,身心疲惫的刘大伟总要这样诘问自己——其实,这也是所有下海创业者的通问。
刘大伟不敢说公务员都在混日子、熬资历、挖空心思往上爬,但至少他看到的公务员多在混日子,而且是不得不混日子,虽然各有各的混法。他感到在机关比拼的不是经邦济世的硬实力、真本事,而更多的是比拼人际关系方面的经营能力、投机钻营能力。刘大伟除了会干事、能干事,自感经营官场能力之欠缺——关键是他认为即便混得个一官半职,那也不是他认同的价值所在。刘大伟越来越反感在机关做无用功、忙形式主义的生活方式。混日子的感觉很糟糕,有时甚至变得没有感觉。
“不行,再这样腌几年,棱角没了,热血冷了,才华霉了,人也就废了!”趁着青春年少,刘大伟要逃离,要寻找,还要证明,并且实现。他再也不想浪掷光阴了,他要把生命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证明自己不一样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大伟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呢?当时,按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就是通过经商办实业,创造财富,自己富裕并且带动他人致富,从而体现自我的价值。
创业,从身边最熟悉的行业做起
创业是否成功,财富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但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说白了,刘大伟创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赚钱,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上已经罕有市场处女地了,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很激烈,有的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和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刘大伟既没有雄厚的资金,又没有特别的资源,更没有独步市场的核心技术,有的只是一腔思想、满怀热情,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干什么呢?——这是每个创业者起步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刘大伟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思想活、点子多、文笔好、韧劲足,资金不多有知本,看样子只有从事广告策划最为合适。
湖南广电公司旗下的经济电视台办有一家名为《柒天》的刊物,其性质是渠道媒体的DM杂志,顺带着也做些广告传媒业务,经营十年后终于熬不下去了。刘大伟知道这个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收购了这家一直靠经视台养着的杂志,并改名为《新柒天》,同时成立了同名的广告传媒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平面媒体广告。
花那么多钱买下一家亏本杂志的经营权,人们很是不解。刘大伟却认为非常值:湖南广电及其经济电视台高大上的背景,《柒天》杂志十年间在广告业的影响——这些无形资产可不小!如果自己搞推广,仅仅做到让别人知其名,就是一笔天文费用。总不能广告业还没开张,就先把自己广告死了。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资产收购。
革命,抢占全媒体高地
其时,广告传媒业已是硝烟弥漫的红海,电视媒体强势依旧,网络媒体横空出世,传统纸媒日暮西山,行业竞争惨烈。多家知名报纸、刊物、杂志纷纷宣布破产。似乎天将降大任于刘大伟,尽管他不怕吃苦、不断努力,公司还是举步维艰,《新柒天》大有重蹈老《柒天》命运的节奏。如何在红海中突出重围,如何让自己生存下去、成长起来、并且活得很好?——绝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中途都要面临刘大伟的难题。太多的创业者在这里倒下了!而咬牙坚持并且挺过去的人则必是强者,他们若不成功,真是没有天理了。世人常常只看到成功者的光环,却往往忽略他们坚韧的品质,不知道背后的辛酸。
刘大伟自己把铁饭碗打破了,不可能回到从前,再去悠哉游哉地坐机关。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破釜沉舟了。
分析严酷的市场,解剖竞争的同行,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立足现有的条件,经过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之后,刘大伟咬牙切齿地写下了两个字,并打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转型!”
转型就是一次革命,因为时代发生了革命,若不想被别人革掉性命,唯有自己先行革命。《新柒天》的平面媒体广告模式太单一,不能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多重需要,必须拓展。为此,他把户外、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纳入了公司,“新柒天”也从一家纯粹的平面媒体广告公司,变成了全方位的、以品牌服务为主的广告传媒公司,其业务范围拓展到品牌平面视觉设计、品牌网络推广、品牌文案策划……等等方面。公司新建了网站,并加强了同电视台及大型网站的合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与经视台的渊源,“新柒天”充分挖掘了这一特有的优势。
在普通人眼里,当时“全媒体”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新词,而刘大伟却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打造全媒体服务模式,恰恰比别人早了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么零点零1秒的抢跑,“新柒天”得以抢占战略高地,并以全副武装的姿态走上了战场,把那些抢生意的“土八路”打得丢盔弃甲,拿下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大业务。首战大捷后,公司便逐渐打开了市场,业务不断。全媒体服务的模式,人性化、扁平式的管理,让公司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新柒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柳暗花明,深度开发“家文化”
天有不测风云,经济也常是潮起潮落。2014年,由于国内房地产低潮,引发了相关产业的低迷,加上国际经济危机对进出口的冲击,经济环境一时寒冬来袭,各类实业不断萎缩,人人都说“生意不好做”,“新柒天”传媒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好不容易才壮大的企业,因为忽然缩水的业务量,将要面临削减裁撤的命运。是收缩脖子、扎紧口袋过冬,还是逆水行舟、锐意进取?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风口浪尖上的刘大伟再次面临重大的战略决策。
一个偶然的事件让他豁然开朗。某日,老家来了几个老爷子,说要给老刘家续写家谱(俗称“续谱”或“系谱”),找他拉赞助。刘大伟因此想到了“家文化”——一个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文化市场!
每个著名的家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大多以“家”为载体。“家国天下”,有家才有国。家、家族、家文化……实在是太有文化了!
开发“家文化”不只是续家谱,家谱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点,市场空间十分有限,也不足以体现“家文化”的价值。刘大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家文化”是座富矿,并进行了深度开发,从而激发了需求,培育了一个新兴的市场;他做了类似苹果公司乔布斯的工作,创造了“家文化”领域的Iphone品牌。
刘大伟从“家谱”这个关键点开始,将“家文化”无限地拓展,不断地深挖,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做出了一个系统项目和一系列的“家文化”产品。他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颇有创意而又十分贴切的名字:“传家”——传承家族精神、连接家族血脉、记录家族故事、纪念家族名流。“传家”系列目前共涵盖7个文化产品:《家族人物志》、《家训卷轴》、《家族年鉴》、《族徽》、《全家福》、《家族网站》及《传承木箱》。
乔布斯将手机做到极致,Iphone卖疯了;刘大伟将“家文化”做到极致,“传家”成为“家文化”的最佳传承载体。
为了让“传家”更具专业性,2015年,刘大伟为此专门成立了湖南传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于他的“家文化”理念特别契合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公司还意外得到了政府部门多方面的支持。2016年1月22日,公司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同时,公司还获得了中亿佰联的风险投资,具备了快速扩张的资本。
“为伊消得人憔悴”,诗中的“伊”,对于刘大伟来说,现在就是他的“传家”。他为此呕心沥血,然而却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忙而充实,累并快乐着,刘大伟找到了个人存在感——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他很享受。
关于创业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如今的刘大伟,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是卢德之博士的资本精神及其共享理念:“拼命挣钱、尽量省钱、尽力做慈善(公益)”。为自己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他认为这是通向更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