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新媒体“新湖南”发布新闻:“袁隆平丛书”启动,发起人称欲众筹一个“袁隆平和平奖”,并称“这是体现中国崛起、彰显中国主体性的举措之一”。幕后策划这个事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同思想网的创始人枕戈先生。
理工科学生,实质上的文学青年;
国学新锐的背后,一个激情诗人;
商人的外衣,骨子里是文化人。
——各种看似矛盾的元素,统一在枕戈的身上。
“枕戈”待旦
释道儒墨、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红楼三国……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化总汇,这就是国学——我们曾经深以为傲的世界先进文化代表,却又一度沦为羁绊民族发展的替罪羊而惨遭痛殴。这是一个系统杂、矛盾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天体黑洞。
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渐冷,能够坚守寂寞的国学领域,若非真正的鸿儒,便是执拗的学究。国学,真不是普通人会玩的、能玩的东西。普通人玩国学,多半是附庸风雅的浅尝辄止。
李新建(枕戈),曾经满怀科学的梦想,可在湖大电气学院学了一年多的自动化专业后,因为热爱文学尤其酷爱子曰诗云、之乎者也,便跑到院系领导那里去死缠烂打,硬是降级转到了文学院,“道可道,非常道”去了。他后来策划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稻可道》,写的却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湖南大学,一所很不普通的高校——它的不普通,不是位列“985”、“211”,而是它的前身后世乃名满天下的岳麓书院。这里沉定的历史文化名流,比京城的达官还多。在这个很不普通的大学里,通俗派的“李新建”摇身变成了阳春白雪的文学青年“枕戈”——君子当自强不息,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迎接黎明的到来。
此后,各大论坛里,活跃着一个笔名“枕戈”的精神漫游者:他向权威挑战,与名流论道,和同道切磋……网络上,学生以为他是教授,教授以为他是专家;而现实中,俗人却多以为这是阿Q、或者孔乙己再世。这个国学领域里的唐·吉诃德,不时和阴魂鬼怪、遗老遗少、无良文人们鏖战,一个人或者一伙人玩得不亦乐乎。
大学期间,他还和一群同学,办了一份名为《印象》的文化杂志。没钱,就向校友伍继延等“众筹”资金,每期咬牙印个几千册,遇到师长、同道,便欣欣然送上一份。自那时候开始,穷怕了的枕戈,就被逼出了一种市场意识。此外,他还办了一个“山楂诗社”,风风火火出诗报、搞诗展,言必称海子。2003年,枕戈在新学院论坛发表了《在语言的废墟上重建诗歌的大厦》,引起了诗歌界及学校的关注,他也因此在英语没过四级的情况下,被破格保送读研。
当缪斯女神遭遇孔方兄之后
国学、诗歌这类东西天生就是小众的,如果还一味玩深沉、玩神秘、玩清高,圈子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只能自己玩自己。当代诗歌,在“伤痕”、“反思”的浪潮中昙花一现后,很快便被一群装深沉、玩晦涩的伪诗人玩死了。有人说,现在只有两个人还在读诗:一个是诗作者,一个是诗歌编辑。
埋头寻根问祖、吟诗作赋的“枕戈”,虽然在网络里、现实中挣了些“国学新锐”的小名气,可他的钱包却总不见鼓。因为沉浸于国学,他在《华商》杂志的记者工作干得并不出色,在领导眼中,这样的下属总是有些不靠谱。红尘中的美女,并不待见清贫的书生,无论你是凡夫俗子李新建,还是圣人弟子“枕戈”。“枕戈”的国学之路越走越窄,快要玩不下去了!
没有孔方兄,缪斯女神只有挨饿的份。
其时,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出现了易中天、袁腾飞、王立群、于丹…等等一些国学教授、专家、学者,这些老头子、小伙子、老姨妈……他们从故纸堆里、象牙塔里走出来,通过全媒体面向大众,尝试“浅思维”、大众化的讲古方式:水煮文化、油炸历史、麻辣思想、清蒸艺术、凉拌修生,将不食人间烟火的国学做成了一份份大众口味的营养快餐、心灵鸡汤、精神补品,竟然是如此之卖座!
国学本不属于大众,但国学热却因大众而颇具人气。
当缪斯女神遭遇孔方兄逼债的尴尬、“枕戈”被打回李新建的原形之后,沉寂已久的国学已经悄悄火起来了。火得太是时候了!倘若国学热来得太迟点,李新建就不再是“枕戈”了,而是活生生的现代版孔乙己!
国学自有孔方兄,国学自有黄金屋!李新建嗅到了国学中的利润因子——至少,换一种玩法,他的国学又可以玩下去了。
“枕戈”结合“李新建”有了“众筹”
2012年,李新建邂逅大儒杜钢建教授,两人有过一次深度对话,对其人生之路有过较大影响。杜先生是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儒家宪政学者、大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不赞同纯粹的“坐而论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一直力主“经世致用”。他指出,国学的复兴、湖湘文化的挖掘……等等宏大的主题,不与资本结合是做不好的;还有,国学如何为现代企业服务、如何破解管理难题,现代企业又如何从国学中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提升管理水准,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国学“经世致用”的课题。
对于国学,若没有稳定的输血渠道,就必须具备持续的造血功能。
回归现实的枕戈,坚定了国学与商业结合的路线。他要做新时代的文化商人,不断将国学中的“经世致用”发扬光大。
此后,他为之殚精竭虑就是如何让国学“经世致用”,如何培植他的国学造血功能。同时,他还要防范国学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庸俗化,他认为这也是一个找死的节奏。为此,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大事:
一是通过“众筹”的方式筹措资金,出版国学书籍;
二是创办国学网络交流平台,打造国学的精神家园——大同思想网。
众筹,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融资模式,俗称“群众集资”,亦即大家凑份子同办一件事。它有一系列法律限制,还有一揽子诚信难题。李新建的众筹,线下靠他多年在圈子里积攒的人脉,线上则靠“枕戈”历年挣下的人气。众人拾柴火焰高,从前只会烧钱的项目,因为有了众筹,如今不再难以启动,还能带来些许盈利。借助大同思想网平台,凭着良好的信誉,李新建利用众筹,一口气出版了《儒家新编》、《稻可道》、《非常稻》等十多部国学文化和人物传记书籍,并且销路还可以。公司的口碑和影响也在逐渐扩大,他的“粉丝”也多了起来。
众筹出书是李新建目前的重要商务模式,虽然小有成就,但众筹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比较脆弱,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枕戈常有走钢丝的感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哪次众筹活动夭折了,或者哪本书质量欠佳,投资者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负面影响就会在网上、网下无限扩散,他和他的公司信誉将严重受损。
如何打造更成熟的商务模式,增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在不偏离国学推广的主题下如何提高公司的赢利能力,一直李新建钻研的大课题。他觉得现在才摸到些门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大同”思想下的大同思想网
网上流浪多年的“枕戈”,好想有个“家”: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精神家园,所有国学中人的交流平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阵地、卓越的思想智库。
从精神漫游者转型文化商人后,李新建挖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创办大同思想网于是水到渠成。
取名“大同”或者“大同思想”,是李新建及其团队的得意之作。“大同”是类似于“和谐社会”的一种社会理想,那是历代诸子百家的梦想,真正的“大道”,名副其实的传统中国梦。
历代诸子百家对于“大同”有不同的理解,但以儒家的《礼记·礼运》概括得最为系统、全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用现代语言简述就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大同思想,包罗万象,它表明大同思想网的开放态度,对于一切国学人士、国学思潮、思想流派的兼收并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注册,开通自己的专栏。网站开设了“中华政制、法治中国、儒家世界、道法自然、公共评论、经世济民、百家争鸣、寰球时局、地域文化、大同文艺、专栏”等频道,立足传统,也关注时事。同时,它又一个渐趋雏形的商务平台,可以接纳许多文化项目,为那些有价值、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组织众筹,提供人力、物力、资金及后期运作方面的支持。
以门户网站结合商务的模式,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努力,大同思想网入驻了近百名专家、学者,有了无数的国学“粉丝”。网上书城已经开放,实现了微信支付,赢利能力正在显现。“国学文化传播+国学众筹+国学书城的综合平台正进一步完善。作为国学门户网站,其行业内影响力已经是数一数二了。网站的“Alexa”排名现已跃居全球百万名以内,日均PV值达到了6000左右。
在谈到大同思想网的下一步计划时,枕戈显得踌躇满志:“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融资两百万,不仅在湖南开设大同思想传媒有限公司,我们还要无限复制下去。最近的计划就是成立广州大同思想传媒有限公司,用湖南大同去参股广州大同”。他希望用加盟、参股的模式,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枕戈待旦,“旦”虽来临,却仍须“枕戈”。白天他做凡人“李新建”,用一双鹰隼般的书商眼睛寻找利润,袁隆平、梁稳根等等一批湘籍成功人士进入了他的商业视野;晚上他是思想者“枕戈”,在思想、学术中腾云驾雾,为复兴国学鼓与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学中不仅有“黄金屋”,还有“颜如玉”。一度穷愁潦倒的李新建,如今的国学新锐“枕戈”,也算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了。他在追求国学的创业过程中,终于追求到了知音,两个人因国学相知、相爱,有情人终成眷属——套用一句惯用语: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