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读懂上司-去伪存真,听懂上司的弦外之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领悟上司的“刺探”之言

    有些下属常常会听到上司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这件事我只告诉过你一个人……”其实这样的话,上司对每一个下属都曾这样讲过,其表面目的是为了刺探你是否保守秘密等,但实际上确是另有目的。要想能巧妙地领悟出这类话语的真正含义,首先要明白上司经常说这种话的真实目的。具体来说,经常说这种话的上司主要有以下5种目的:

    1以此话来套出下属的“真心话”

    这样的话语并不是上司在与下属简单的交谈,而纯粹是“刺探性”的言语,他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以此套出下属的真心话,然后依据下属的回答来决定他的前途和命运。下属此时可要慎重应付,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要解决这种棘手的问题,故意装傻、含糊地回答或不予具体地回答都是拒绝回答的有效武器。这样,上司即使心怀叵测,对你也无计可施。

    2转嫁自身责任于下属

    上司对下属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害怕把事情传开而事先给你打“预防针”。但实际上,在他人背后议论是非,本来就很容易传开。上司明知道会有这种后果,却佯装信任对方而说出这句话,一旦传出去了,他就会责备听他说过这话的人:“话是不是你传出去的?我早就告诉你不要传话……”也许他对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但最后事情传开了,闹大了,他就可以把过失推到你的身上,拿你当“替罪羊”,你却无法为自己辩解。

    因此,当上司说“这件事我只对你一个人说”时,要有反驳的勇气与胆量,毫不畏惧地说出:“我为人很老实,不会说话,说不定会说漏了嘴,把话传出去。”这样上司在说话时,可能就会多思考一番,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3向下属发发牢骚

    当上司对某个下属的工作态度或工作表现感到不满,却又不好意思开口对当事人讲的时候,就只好抓住另一个人当“替罪羊”,发发牢骚而已。这种上司一般办事不干脆,优柔寡断,甚至有点神经质,一般职员感到难以侍候。面对他说话时,不必太在意,听听就算了,也不要煽风点火,故意去迎合他,更激起他对另外那个同事的不满。

    4激起下属谈话的兴趣

    很多上司说这句话的目的只不过是为激起你谈话的兴趣而已。其实这种上司通常都不大自信,怕对方对谈话不感兴趣,因而故弄玄虚,弄得神秘兮兮的,以引起下属的兴趣。对于这种谈话,下属大可不必奉陪,随便找个机会改变话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变相刺探下属的口风

    有的上司比较聪明,害怕直接对你说那样的话你会装糊涂,于是就改变说法,用这样的口气询问:“这个问题,我想问你是最合适的。”

    这种情形,大概是因为上司对某个下属不满,但又查不出他犯错的原因,不便直接质问此下属,而去试探其他的同事,希望能找到答案。这时装傻大概就不太好了,最好与上司积极合作。不过如果你觉得这样背后议论他人不好,传开去容易被同事误会,也就装傻算了。

    但如果认为这样会得罪上司,有充当“和事佬”之嫌,还是及早向上司如实报告好了。不过请注意: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勿夸大其辞,故意贬低同事。

    一些上司在了解某一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或者在下达某种工作指示时,往往不会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而使用刺探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下属要对上司的这一语言特点,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其他麻烦。

    巧妙领会上司的反语

    反语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就是使用一种与字面话语相反意思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本意。为了更好地侧面表达自己某方面的意思,我们在工作中会常常使用反语。

    但是,一旦你的上司对你使用反语,而你却没有准确领悟到其中的涵义,那么可能就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所以,对于上司说的反语,我们要格外注意。

    在工作中,下属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你完成一件事后,上司拍了拍你的肩,说了声:“这傻丫头!”你听了,心里是不是分外美?这是在夸你呢。

    就如同恋爱中的女孩对男孩说“真坏”似的,真的是“坏”吗?不是!要听出这中间的反义。如果你会错了意,那可就适得其反了。学会识别这种反语,领会其中的意思,就会让你明白“傻”了,“坏”了其实是好事情。

    你难道没听说过“打是亲骂是爱”这句中国俗语吗?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因此,有的时候上司批评你,你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反倒可以得意地笑一笑。因为他批评你是因为“恨铁不成钢”,等你吸取了教训,改正了错误,就要重用你了。否则,开除你算了,何必费这么多口舌,惹得你心中不快呢?

    相反,如果什么时候你发现上司变得对你客客气气了,那可要留神,他可能已经看你眼眶子发青了,因为客气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把你当作“自己人”。

    学会听反语,还要能听出上司的“激将”之意,上司们都懂得“劝将不如激将”的道理,并百试不厌。你如果不懂其中之意,就会造成许多误会,上司明明是激你的将,你不明其意,就会成为懦弱的卒。

    查理·斯瓦伯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聘任的该公司的第一任总裁。一次,查理·斯瓦伯在视察工作时发现这家钢铁厂的产量总是落后,于是他来到该厂的生产车间,找到了日班领班后,问道:“你们今天炼了几吨钢?”

    “6吨。”领班老老实实地回答。

    斯瓦伯一言不发,用力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就一声不响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接班后,见到这个“6”字,问明原委,就明白了斯瓦伯的意思,努力生产,交班时,就把“6”改成“7”字。

    日班工人知道这个“7”字的来历后,更加努力。这样日、夜班工人暗中较劲,不断地努力竞争,终于使这家钢铁厂的产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如果不明白这个“6”字的含义,这家工厂的工人也许只会按部就班并很快将它淡忘,钢铁产量或许会永远保持6吨的水平。

    有的上司为了不得罪下属,而故意正话反说,此时下属要听清其真实意思,不要被上司嫉恨了还洋洋得意,不知所以然。比如当上司对你说“我不介意”这样的话,其实他内心可能是非常介意的,当你听到上司这样对你说时,千万要小心行事,以免让他抓住机会整你。尤其是在酒席上,有人认为在酒席上说醉话是允许的。即使听到不满的话,上司也要装作什么也没听到。

    事实上,在生活中这种情形是不可能被认可的。酒席上开怀畅饮、敞开胸怀、畅所欲言,实属难得,但在众人面前批评指责上司,一样会使上司觉得有受侮辱之感。口中虽说“不介意”,内心肯定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好感。如果过于天真地认为上司真的不介意,那以后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有意识地培养认真听、善于听的好习惯的下属,无论上司使用什么样的反语,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上司的真正深层涵义。这样的好习惯也可帮他进入实质性的思考。思考能抓住问题的要点,工作中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领会上司的话后余音

    在工作中,上司说的话往往总是说一半留一半,这让很多下属十分头疼,不知道上司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这也让下属的工作十分难以展开。如果没有准确领悟出上司的话后余音,在工作中一定会闹出许多笑话。

    下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李佳佳是公司一名普通的行政人员,初来乍到,一身稚气,不知公司两位高层领导欧阳经理和叶经理是面和心不和。欧阳经理同意的事,叶经理有意见,反之亦然。公司不大,所以行政部有时候也兼做些类似秘书的工作。

    那次给老总写年终报表分析,叶经理让李佳佳先按他设计的表格做报告。

    过了两天,欧阳经理又问李佳佳有没有什么格式,李佳佳就把给叶经理的那份报表给了他作参考。此举让叶经理非常不快,嘴上没说什么,却把李佳佳叫进去,严肃地要她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设计表格、重新做报表,还开玩笑般不冷不热地加了一句:“这可是有知识产权的,要保密哟。”闹得李佳佳一头雾水。

    后来经资深同事点化,她才知道,原来两位经理相争日久,在公司中早已是人人皆知的共识了,大到争权争利争人缘,小到争外出公车的品牌,都要显出个人的身价。所以,身为他们的下属,一定要口风严,谁都不能得罪。欧阳经理的话没错,叶经理的意见也不错,这时候你不光要用耳朵,还要用脑子。

    李佳佳这才知道,自己碰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暗叹公司的运作与生存艺术实在不同凡响,身为下属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就看脑子做出的判断对不对了。

    张孝华是叶经理的亲戚,有次在给客户做培训时不小心砸坏了一个价值5000多元的投影仪。当着欧阳经理的面,叶经理皱着眉头严厉地对李佳佳说:“要罚,要按公司规定罚款,决不能敷衍了事。”

    李佳佳这次可学乖了,先是查找能够遵循的公司制度,然后给行政部出了个方案:扣发一个月奖金。奖金嘛,一个月不到1000块,当然比不上5000多元的投影仪钱。李佳佳执行的方案是:非故意损坏的要酌情惩罚,情节严重的要照价赔偿。人家张孝华把投影仪弄坏的时候,都伤心地哭了,这谁都看见了,这怎么也不能说是情节严重吧?所以李佳佳就建议酌情惩罚了。

    事后叶经理也追问李佳佳的解决方案,还打着官腔问:“惩罚力度是不是不够?” 李佳佳巧妙地述说了上述理由,叶经理没再说话,挥挥手让李佳佳走了。不过接下来的日子,他和李佳佳说话的时候,总是那么和颜悦色,让她感到特别的舒服。

    从这个实际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有许多上司由于自己某方面的限制或者一些实际情况的影响,他们往往喜欢对下属说一些“话中话”,而这些“话中话”往往会有一些话外话等着下属自己去领悟,如果你领悟得不准确,完全有可能对你的工作带来一些麻烦。所以,下属一定要巧妙应对。

    下属既不能把自己的上司不当回事,也不能把上司的话真正当回事,有时你的确需要装糊涂。更多的时候,要把上司的话听明白,听出他的真正心思,这样你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看穿上司头部动作的潜台词

    通过上司头部的细微动作也可以了解上司的内心,进而更好地领悟上司的指示。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说的话常常与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致的。相对而言,身体语言可能会更真实一些。

    上司将头部垂下成低头的姿势,其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自己的姿态,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我还是很关心下属的。

    当上司摇晃头部,表明正在说谎而且试图压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摇头动作,但又不能彻底。

    上司头部僵直,表示有分量且毫不惧怕,所以甚至什么东西在身旁摔破都不屑一顾,或者心里觉得一时无聊。

    晃动头部,常被用来表示惊奇或震惊。其后必须晃动头部才能确信这不是做梦。

    颈部会使头部从感兴趣之点往侧面方向移开,基本上是一种保护性的动作,或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动作可借着掩饰脸部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突然把头低下以隐藏脸部的表情,也可用来表示谦卑等想法。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全然不同的意义,表示头部有紧迫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差异在于眼前的对方,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抬头是有意投入的行为。下属进入上司办公室时,站在上司面前,注意到上司正低头在写着文件。如果他对眼前的人有些许畏怯之感,那么他会静静地站在那儿,直到上司把头抬起来看你。这么简单的动作,就足以促使下属开口说话了。

    头部后仰,这属于势利小人或者非常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态。一个人会把头部后仰,其情绪变化可包括: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基本上,这种姿态是属于挑衅的仰视而不是温顺的仰视。

    上司的身体语言往往是其内心无意识的动作,其头部的动作所传达出的信息,往往能帮助下属更准确地领悟到上司的心意。所以,在与上司共事时要多留心观察,上司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绝对是体会上司弦外之音的重要渠道。

    看懂上司的“眼色”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作为武器来运用,使人胆怯、恐惧。常见的瞳孔语言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还表明赞同和好感。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级与下级、权力与依赖的关系外,还能揭示出更多的东西。

    上司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个坏迹象,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评价你,你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找借口离开上司的视线。

    上司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你,甚至偶尔眨眨眼睛,则表明他同情你,对你评价比较高或他想鼓励你,甚至准备请求你原谅他的过错。

    如果你的上司只是偶尔看你几眼,并且当他的目光与你相遇后即马上躲避,这种情形连续发生几次,表明你的上司很可能对你的工作表现或者工作能力等缺乏自信心。

    上司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表明他开始对你注意;上司久久不眨眼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上司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力和优势。

    通过上司每一个眼神所发出来的各种眼色表情,都在传达着上司内心情绪的变化。以下上司眼部的小动作对下属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挤眼睛是用一只眼睛使眼色表示上司内心的某种意图,它所传达给下属的信息可以是:“你和我此刻所拥有的秘密,任何其他同事都无从得知。”在工作中,上司与你挤眼睛,也可以表示他与你对某项工作有共同的感受或想法。

    上司的眼球向左上方运动,表示他在回忆以前见过的事物;眼球向右上方运动,说明他在想象以前见过的事物;眼球向左下方运动,说明他的心里正在自言自语,正在思考某个事情;如果眼球向右下方运动,表示你的上司正在感觉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眼球左或右平视,证明你的上司正在弄懂他所听到的话语,正在思考他耳朵所听到的下属汇报的真正涵义。

    领会上司眼神中所传达出的意图,对一个下属来说尤为重要。每个上司都喜欢“机灵、悟性好、一点就通”的下属,有重要的工作也会交给他们去做,这样的下属就很容易获得重用的机会。而如果上司总抱怨你“不灵通,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眼色都看不明白”,那你还会得到上司的重用吗?

    从上司的手势来看其性格

    上司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往往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聪明的下属总是能从上司的肢体语言中洞察先机,了解他的意思。

    一般常见的上司手势包括有上举、下压和平移三大类;各类又分为双手、单手两种;每种又分为拳式、常式、屈肘翻腕式等。其中如果上司的手向上、向前、向内,则往往表示希望、成功、肯定等积极的意思;如果上司的手向下、向后、向外则通常表示批评、蔑视、否定等消极的意思。

    如果你一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你的上司有空中劈掌的动作,则表示他此时的决定是十分果决的,轻易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手掌微摇,通常表示上司的一种“蔑视”或一种“无所谓”;双手向前摊开,表示上司当时的一种“无可奈何”。

    有些上司总是喜欢把手插在口袋之中。这种手势的意思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下属感觉深不可测。这是上司掩饰自我内心想法的一种常见动作,他们不想让下属掌握自己的个性和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把手插入口袋中也意味着上司并没有认真听你的工作汇报,而是在专心想自己的事情。

    双手合拢,从上往下压,表明上司想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双手叉腰,双肘向外,这是古典体态语,象征着命令式,同时也意味着在与人接触中,他是支配者;当上司舒适地向后靠,双手交叉在脑后,双肘向外,这是自负的表现;当上司伸出食指,则表明他是支配者,有进攻性;当上司的双手平静地放在背后时,则表明他具有优越性;当上司拍拍你的肩后部时,表明他真诚地赞许你;如果上司拍拍你的肩前部时,或从上往下拍,则表明上司倨傲而又显示宽容,这些动作表明他是支配者;两个食指并在一起,放在嘴边,其余手指交叉在一起,与两个食指形成了一个锥体,这表明在你讲话前,上司已做好了拒绝的准备;握紧拳头意味着不仅想威胁对方,还表示已下定决心。

    喜欢把手经常交叉在胸前的上司,表示他自负自大,常常自视甚高,目空一切。有些上司的双手,常会很自然地下垂,或者轻轻握住,则表示这个上司个性温和,对下属的事或者工作上的困难都会比较热心帮忙。

    有时会遇见上司与他人交谈时,会下意识地总去以手掩口,这一常见动作则暗示着这是一个比较注重小节的上司。如果你的上司常会有这样的动作,则你在工作之中就更要注重精益求精,注重自己在工作中的细节,这样你一定会先得到你的上司青睐的。

    在工作中,上司也会采用一些常见的手势来向下属传达出某种指示。例如,美国上司表示“好”或者“同意”时,常用食指和大拇指联搭成圈,其他三个指头向上伸,则是“OK”的手势。

    手势也会因人而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下属在理解自己上司的手势时,也要根据每个上司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来读懂其中的意思。

    从上司说瞎话看你的处境

    小王有一份很重要的合同递上去已经3天了,但是上司到现在还没有回复,合作方又催得很紧,小王实在没有办法,决定硬着头皮去找上司问问。一进门小王问道:“您好,李主管,请问前两天我交给您的文件签了吗?”上司想了想,然后翻箱倒柜,最后摊开双手:“对不起,我从来没有见过你的文件。”

    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说呢?

    A“我明明给您了!”

    B“对不起,是我的问题,我回去找找那份文件。”

    C“李主管,前两天给您的时候,我看着您将文件摆在桌子上了,要不您再想想?”

    答案解析

    A你的做法太危险了!这样不给你的上司面子,即使你的上司是个非常开明的人,你的做法,也是非常不明智的,不符合职场潜规则。给你的建议是:如果上司错了,开动脑筋为上司寻找一个下台的台阶,无论如何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合作!当你把文件重新打印一份拿给他的时候,他一定不会特别为难你的,反而会积极配合你的工作,毕竟就这件事情而言,他心里非常清楚,你是为了照顾他的颜面而受到委屈了!

    B聪明的回答,看来你也算是一个职场老手了。你明白在公司工作,有时候受到一点小小的委屈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你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俗话说得好,咱怎么着也别和自己过不去,更不要和钱过不去了!

    C你的回答将把你放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你的上司当然记得你把文件给他了,要不然也不会翻箱倒柜的去找,这时跟你说他没有见过,只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罢了。你如果还不识相继续为了他“冤枉”你这件事情而坚持,那你真是大错特错了。好在你的说法还比较委婉,也算是给自己留了退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