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管理日志-4月8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阶段,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的企业改制工作,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把改制视为“万能”,不能忽视了改制与管理的关系。一句话,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强化企业管理,改制与管理不可偏废。可以说,企业改制是企业管理的条件和动力,而管理则是改制的基础和保证,因为坚实的管理基础是企业改制的必要条件,而改制的成果要靠管理来加以规范和巩固。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柴米油盐一天也少不得。而任何形式的改制都不能代替管理。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集中在明晰产权、股份改造、资产量化等方面,忽视或放松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那么,就会出现产权明晰了,牌子换了,但内部管理还是老一套,甚至还有倒退的后果,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因为不管什么制,如果管理不好,所改的“制”就只能是个“空壳子”。只有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改制,才会产生高效益。

    目前股份制是新的东西,人的认识还不统一,有些人总认为股份制是灵丹妙药,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都想通过股份制来解决。如一些企业的职工积极性不高,就想搞股份制,并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拥有股份,以为人人有了股份,职工积极性就会提高,企业效益也就来了。我觉得并不一定,股份制的作用是明显的,但股份公司倒闭的照样有,非股份公司效益好的照样有,关键还在于管理。

    ——1994年7月,《明晰产权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背景分析

    这段话再一次表现出鲁冠球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他看来,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最基础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那些由于某一个环节而导致系统崩溃的企业最终都能在管理的疏漏上找到原因,很多看起来不可饶恕的错误,如果当时能够在管理上把关,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决定一家企业成败的最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事实上,无论企业如何创新,作出怎样惊天动地的战略决策,从长远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离不开长效的企业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既是企业运行的河床,也是保证其达到目标的基础,更是一种文化。

    有意思的是,鲁冠球说的这段话是与风行一时的改制相比较而言的,这也反映出他不赶时髦、不人云亦云的企业发展理念。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体现出鲁冠球的理性与务实思想。

    行动指南

    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功,一家优秀的企业无论风云如何突变,大多时候还是能处在平稳的运行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