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内心清净,处处有净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人就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沉浮。说到淡泊,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格。

    自省让人格更完美

    国学大师如是说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清代学者金缨

    现在很多人常常自作聪明地遮掩自己的错误,不仅不肯认错,还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星云大师曾经举例,当有的年轻人未能把吩咐给他的事情做好的时候,不仅不做自我检讨,反而会找来各种托辞,比如打碎了碗,他并不认为这源于自己的鲁莽和冒失,反而会抱怨“地太滑了”,“磨石子路太硬,不方便走路”或者“碗太不结实了”之类。他自作聪明地认为这些借口似乎能够堵住他人的责备,殊不知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笑。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要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一个人做任何事,如果出现了差池,只要他愿意,总能找到完美的借口,但借口和成功却不在同一屋檐下。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学长或长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长官问:“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新学员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报告长官,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到了我。”

    但是这种下意识的辩解并不在四个“标准答案”里,是不能令长官满意的,学员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

    长官又问:“为什么没有擦亮?”

    学员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正视着长官的眼睛,回答说:“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然后接受任何形式的惩罚。

    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往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明白老老实实认错是最明智的做法,而不是想方设法找理由为自己辩解。借口不过是一个人做错事的挡箭牌,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护身符,是掩饰弱点、逃避责任的百验灵丹。而这些,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缺少担当,由于人为地将自己的缺点进行掩盖,个人也就无法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人生智语】

    懂得自省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也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指正,并积极做出改变,完善自身。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我们的浅薄、浮躁、自满荡涤一空,让头脑清醒,让人格完美。

    幸福只是一种内心的感觉

    国学大师如是说

    幸福是一种感觉。不依赖慑人的权势,不依赖过人的财富,不依赖超人的才华,依赖的是一颗平常心。常怀一颗笑对人生冷暖的平常心,就有圆融丰满的喜悦常相伴随。幸福似穿鞋,松紧自明;幸福如喝水,冷暖自知。如果说快乐是生理的,那么幸福是精神的。幸福就是用生活的苦涩,酿造人生的甜酒。

    ——学者南怀瑾

    什么是幸福?法国小说家方登纳在《幸福论》中所阐述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哟!留着吧,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幸福,有时需要我们换种心态来体味。

    一个人一直抱怨没有鞋穿,见到没有脚的人之后,他因自己的健全而体味到了幸福。

    一个失恋者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他恨命运不济、造物不仁,让自己变为孤独的人,但当他见到一个失去双臂的人用脚写字、缝衣服的时候,突然觉悟到丢失一位心上人比起丢失双臂来实在微不足道,虽失掉了心灵揽系,终究还能重新振作起精神,饱尝青春之甘美,沐浴生命之恩泽。他从振作精神中体味到了幸福。

    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从而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快乐地享受自己的幸福。

    从前,有一个公主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向别人请教如何能够让自己变得幸福。别人告诉她找到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公主听后派自己的手下四处寻找自认为幸福的人。手下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不幸福,我没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她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普照的山冈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她们随着歌声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公主的手下问。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那个人回答说。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公主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人生智语】

    即使我们没有权势,没有财富,没有才华,没有爱情……也并不妨碍我们拥有幸福,因为幸福与一切名利、环境、自身条件无关,幸福只藏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体会,就能感知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自我感受,就像故事中那个躺在山坡上的人,他连衬衫都没见过,可以说在物质上他很贫困,可是他依然感到很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钱人物质生活优越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钱人不一定能感受到幸福。我们可以追求金钱,但是幸福生活的标准并不由金钱决定。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态。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中的烦恼,一笑了之

    国学大师如是说

    洒脱不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也不是看破红尘、心灰意冷,更不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洒脱是一种世事洞明的豁达,一种淡泊名利的超脱,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度。洒脱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无法更改的过去,行云流水,任其所之。

    ——学者南怀瑾

    波姬儿只有一只眼睛,还布满伤痕,只能奋力通过眼睛左边的一小部分看东西。

    小时候,她渴望和小朋友做游戏,但苦于看不清地上画的线。当别的孩子回家后,她趴在地上认准画好的线,等下次再和小伙伴玩。

    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眼睫毛都碰到书页上了。经过努力,她得到了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子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成为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本和作者的节目。

    1943年,波姬儿已是52岁的老妇,奇迹出现了!著名的美友医院为她动了一次成功的手术,她看得见了,比她以前所能看到的还要清楚几十倍!一个崭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世界呈现在她眼前。她甚至在厨房水槽洗碗的时候,都会有战栗的感觉。“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泡沫,”她写道,“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能感知到自己平凡的幸福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这样才会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如同波姬儿所经历的一样。她告诉我们,一切的悲苦终将有结束的一天,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这样生活就自然会美妙起来,有一天,你就会不经意地获得更多的幸福。

    一个老人在池塘里种了一片莲花,莲花盛开的时候,引来众人驻足,大家啧啧称赞。突然一夜狂风暴雨,第二天池塘里一片狼藉。围观的人们纷纷感叹,无比惋惜。有好心人安慰老人,说:“天公不作美,没有体恤你种植的辛苦,你真是太可怜了。”老人却宽心一笑,说:“这没什么遗憾,更谈不上可怜,我种莲花是为了种植的乐趣,乐趣我早已得到,而莲花的衰败是迟早的,何必为此感伤呢?”众人闻言无语。

    【人生智语】

    拥有淡泊之心的人是幸福的。淡泊是不慕名利,淡泊是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只有淡泊,才能使你真正享受人生;只有淡泊,才能让你在挫折面前豁达从容。

    是啊,做人就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沉浮。说到淡泊,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有时候,现实中的失去或者追求的目标因能力所限而无法达到,并不代表着真正的失败。坦然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才是人最可贵的品格。

    放慢你的脚步,来一场心灵瑜伽

    国学大师如是说

    在疲劳中需要短时间的欢笑,在绝望中需要寄托的快乐,在紧张的工作后需要放松一下胸怀。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

    “人忙心不忙”,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隐含深意,它给了忙碌的现代人无尽的启示。

    如果你单纯用忙碌来填充自己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就只剩下一种颜色——灰色。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带来的压力,以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让你倍感焦灼,久而久之,你就会陷入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时,你就要转变对生活的态度,首先要把工作作为一种兴趣,要对工作充满激情。此外,你还需调整一下自己匆忙的步伐,让自己有意识地慢下来。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便是一位由衷热爱自己事业的成功人士。

    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若想人生不变成地狱,就请将忙碌的工作视为一种乐趣。而在忙碌的同时,你还要学会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一门艺术,随时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让你的心松口气,如此,你将收获别样的风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休闲与忙碌并不矛盾,适度休闲正是为了更好地忙碌。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忙碌时要全身心投入;放松时要彻底放松,不要总是对未完成的事情牵肠挂肚。

    【人生智语】

    生活的智者总能在劳碌的间隙为自己寻得片刻休憩的空间,以保持一颗娴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忙碌奔波的你需要这样一种心境:人忙,心不能忙。

    其次,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生活,在忙碌和休闲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小节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等。适时的忙里偷闲,可以让人从烦躁、疲惫中及时解脱出来,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