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像婴儿的眼眸一样清澈
国学大师如是说
精明使生活无趣。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艺术教育家,被称为我国美育教育家的先驱。同时,他还是七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把天上的神明与星辰、地上的艺术与儿童并列为自己心中最重的真情真性的艺术家。他对童心世界的推崇和景仰,使他成为一个最懂得珍爱童心、护卫童心的好爸爸。
丰子恺总像孩子一样生活着,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他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他曾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指出:“我觉得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人家去奇怪吧!”
而他的童心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他和他的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
丰子恺常常唱着小曲逗孩子们睡觉;三笔两笔画出一幅画引孩子们笑;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造房屋;把小凳子摆成一排玩“开火车”;和小女儿抢着看《新儿童》杂志,一起讨论里面的问题,玩里面的游戏。
某一天,他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送回乡下,独自回到租寓,将家里的零星东西统统送了人,唯独留下儿女的四双小鞋子,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每每看到都会感到愉快。爱孩子爱到如此境地的父亲,世间是少有的,这就是一幅绝妙的爱子漫画。
一年夏天,丰子恺领着四个孩子坐在树荫下吃西瓜消暑,三岁的阿韦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花猫似的喵喵声,五岁的瞻瞻说:“瞻瞻吃西瓜,宝姐姐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七岁的软软和九岁的阿宝说:“四个人吃四块西瓜。”普通的日常生活小景、稚气未脱的童言,在丰子恺的心中、笔下,神采飞扬。
正如日本的一位作家说,丰子恺对万物有丰富的爱。丰子恺的内心被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所占据,一个以童心看世界的人,心中是不会缺少爱的。
明代的李贽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童心说》,他说童心就是真心,他把童心定义在真诚上。当一个人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知道什么是对的好的,什么是不对的不好的,那么他就会掩饰很多事情,变得不再真诚。
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眼前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些简单平凡的小幸福,要有一颗纯真、质朴的童心才能够体会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活得不像自己,就像戴着一副掩饰真情真性的面具。其实,每个人都不乏童心、真心,只不过成人迷恋于现实的圆熟,有意无意将童心作茧,或者干脆主动弃掉,以适应现实的压力。
【人生智语】
保持一颗童心,用纯真的心灵体察当下,感受当下,就会有不一样的心灵触动。童心如朝露,天然纯净,不曾被世俗污染,因而弥足珍贵。
诗意的生活,就是领会眼前的风景
国学大师如是说
越是柔韧的东西越不容易摧折,越是诗性的生活,越容易创造价值。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如何让生活过得有滋味、有诗意?以古圣先贤孔子为例,哲学家梁漱溟就指出“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
世人一提到孔子,眼前就总会浮现出他忧国忧民的严肃神态,仿佛他生来就是为天下苍生而活,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对这个问题,梁漱溟先生给了我们针对孔子生活的另一种解释。在他看来,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个性特别的人,内心充实的人,他的直觉很强,靠趣味生活……
孔子的内心是和乐的,这种和乐就是生趣。拥有如此心态的人,怎会让自己的生活乏味呢?
孔子还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不管是智者或是仁者,这样的人都能从山水之中敏锐地捕获和自己最相契合的气质,天地之间,花鸟鱼兽,这种生活不正是极富于诗情画意的吗?
当然除了乐,孔子也承认生活中有“忧”,“君子忧道不忧贫”,说的正是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孔子说忧,但不说苦。苦是一种太强烈太刺激的味道,可见在他看来,生活虽有不顺心,但肯定是美好的,不至于让人痛苦。而且他还为我们排遣忧愁找到了一条轻松的出路:乐以忘忧。看似同语反复,不忧即是乐,其实自有道理在其中:如果心里时时充满着和乐的感觉,哪里还有空间留给忧呢?
其实无论是忧还是乐,都是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与环境无关。即便过着清贫的生活,依然是富有趣味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身处陋室,但能乐在其中,又何陋之有?这种生活的趣味正如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妙不可言,不可言传。
【人生智语】
生活的乐趣,人人皆向往之,我们都不必做苦行僧,靠现在的受难去换取日后的光辉,而是要在人生的跋涉中收获当下点滴的快乐,这才是智者所为。其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隐含着无尽的趣味,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咀嚼。
保持本色,方显高贵
国学大师如是说
行、住、坐、卧,都放开它,但不刻意驱逐它,也不压制它,坦然而住,这是最初步的办法,最初步也就是最高深的。世间上的道理,最平实的即是最伟大的;最伟大必然平实,有什么花样就都不是了。
——学者南怀瑾
很多时候,保持本色就如同阳春白雪一样稀有,所以保持本色就很珍贵。而出演《士兵突击》许三多一角的王宝强,让人们几乎分不清他究竟是王宝强还是许三多,因为太本色了,王宝强有着许三多一样的纯朴、一样的谦卑、一样的坚毅。即使在他成名之后,他依旧是那样一副灿烂的笑容,言语行为依旧纯朴自然。康洪雷对王宝强的未来这样评价:“人的未来不能设计,没有人能知道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是刮风还是下雨,但人总要成长,谁又敢说,本色的王宝强成不了世界巨星。”
本色的王宝强能否成为国际巨星还是个未知数,但是依旧本色的张曼玉却已经成了一代影后,她的地位无人能及。如果说张曼玉的成名20%靠的是机遇,那么80%则是靠她本身特有的气质和不懈的努力。
张曼玉从小就喜欢电影,但没敢做明星梦。机缘巧合,她当上了广告模特儿,也慢慢知道这是一条通向影坛的道路。1983年,18岁的张曼玉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港姐选美大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了亚军和“最上镜小姐”的荣誉。从此,人们便认识了这个容貌秀丽、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她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理想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她的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给人曼妙灵秀、温雅纯净的感觉。身材修长、笑容纯真、娇憨可爱,乌黑飘逸的长发、明亮慧黠的双眸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相貌在演艺圈里算不上最漂亮,但绝对算最有特点,她的美丽让人无法复制。在多年的演艺生涯里,张曼玉一直保持着清新自然的本色,也正因为如此,她成为影迷们心中无法替代的瑰丽。同年与张曼玉一起选上的佳丽还有48人,而当时的冠军恐怕已经不为人所知了,张曼玉却是我们所不能忘记的。对张曼玉而言,如果她没有保持自己清纯自然的本色,也就不会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
也许你感叹自己没有张曼玉般的美丽容貌、修长身姿,也许你曾经抱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否则自己也可以成为“李曼玉”“王曼玉”了,可我们为什么不找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本色的特质呢?这些特质是我们的独特标签,它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人生智语】
本色就是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把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呈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试图通过学习和模仿别人来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具有“魅力”,但不管你模仿得如何逼真,它终归是假,你永远做的是别人第二,永远不会超越别人,反而丢失了自己。
用纯真的童心体察当下,感受当下,就会有不一样的心灵触动。其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隐含着无尽的趣味,值得我们每个人以一颗童心去细细体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