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十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88年出品

    《十诫》是基耶洛夫斯基这位伟大的导演留给世界电影的一份最为珍贵的宝藏。

    ——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导演:克日斯托夫·基耶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波兰

    主演:昂里克·巴兰诺夫斯基Henryk Baranowski

    类型:生活

    颜色:彩色

    就在几年前,基耶洛夫斯基还是国内某些喜欢标榜自己的高雅人士用以表明自己的欣赏品位和能力的符号,而他所有的音像作品更是成了让众多影迷们望穿秋水、趋之若鹜的目标和财富。可是就在这样一种盲目推崇和恭敬的恶俗中,基耶洛夫斯基也成了一种空洞的装饰物,一个抬高自己的最好的借口。以至于他和他的作品的本来面目,一个始终清醒着的、始终对生存悖论进行逼问的抒情诗人的形象,却从来没有真正地见诸于世人。

    其实,基耶洛夫斯基的导演生涯是从纪录片开始的。在他的纪录片中,他一直热衷于研究人的生活。比如像《初恋》或是《谈话头》等作品,都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这是因为它们不仅有情节,还安排了很多戏剧性的场景,而且基耶洛夫斯基本人在这些作品中的导演痕迹也十分明显。尽管如此,但是在长期为国家纪录片工作室拍片的过程中,基耶洛夫斯基还是不可避免地渐渐感到了纪录片的缺陷。于是,为了使自己可以完全控制故事、人物,以便更好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索,基耶洛夫斯基终于放弃纪录片的拍摄。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才使得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始终以浓厚的纪实风格与思辨色彩而著称于世。他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宗教道德冲突及人际关系的疏离等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持续关注,不仅为他赢得了“道德焦虑电影”代表人物的殊荣,也使他的一系列经典之作《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蓝》、《白》、《红》三部曲等均已成为电影史上公认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至于1988年推出的《十诫》,更是把基耶洛夫斯基一以贯之的哲学思辨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也被全世界的评论界一致肯定为电影史上的一大盛事。虽然它最初的构思来自《圣经》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的十条道德训诫,但基耶洛夫斯基的电影并不是在传道说教,而是借用《圣经》上的道德规范来展现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现实。值得一提的是第五诫《杀人短片》与第六诫《爱情短片》都拍成了较长的电影版,并在推出后接连斩获了戛纳及欧洲电影节的诸多大奖。

    《十诫》是基耶洛夫斯基和他的律师朋友克里斯托夫·皮斯雅维兹在1988年合作编剧后完成的系列作品,共分为10部,且其中每部作品长度均约55分钟,分别以《圣经》中的“十诫”之一作为标题,其比喻和象征的意味不言自明。这部恢弘浩大的系列作品一经问世,便立刻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其中美国影评人更是将它列为美国人必须要看的10部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作为宗教道德规范的“圣经”,“十诫”在过去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当代生活的矛盾却使人们不知如何选择和时时遵循它行事。作为基耶洛夫斯基的这一系列影片的《十诫》,则是这位电影大师对现代人崇拜的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享乐拜金主义、自由伦理等诸多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深入且广泛的质疑。虽然影片在表面上讲述的是居住在华沙公寓楼里的居民的生活故事,但它真正关注的却是人们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困惑。这一系列作品中的每一部都只涉及很少的人物,通常是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之间,例如父子、兄弟、朋友。其中深邃的艺术思辨性和堪称经典的电影语言,更是使得导演的这些质疑令人无可辩驳。

    尽管基耶洛夫斯基的故事摒弃了生活浮面的躁动不安,但这却使他能够更用心也更清晰地倾听来自人的心灵深处的悸动。这一切正如片头和结束时的音乐,虽然只是略显孤独地响起,但是只要你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就能听见许多……

    ●十诫之一:《我即是自己的上帝,没有人能取代我》

    一名大学教授非常喜欢使用电脑,对电脑计算的结果百般信赖,可是电脑真的知道湖面冰层的厚度吗?

    ●十诫之二:《尽管我不是以上帝的名义起誓》

    少妇铎罗塔的丈夫在医院中濒临死亡,她却正怀着另一个男人的骨肉,她必须马上做出选择。

    ●十诫之三:《记住安息日,那是个圣洁的日子》

    在平安夜里,一名男子突然接到前女友的电话,希望他能陪着去找她失踪的男友。可是,他最终发现这一切全是谎言,那名女子究竟有什么企图呢?

    ●十诫之四:《尊敬父母》

    一个女孩在她父亲的房间发现一封信,上面写着“死后开启”,信是已死去的母亲写的。信中说“父亲”并非她的生父,于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新的复杂关系。

    ●十诫之五:《不要杀人》

    一个年轻人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尽管律师努力辩护,但是那个年轻人仍被处以绞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是否公正?以人民的名义并经由政府授权的司法体系到底有没有杀人的权力呢?

    ●十诫之六:《不要通奸》

    年轻的托米克在邮局工作,他暗恋对面公寓的年轻女人玛格达。他用望远镜监视她。在玛格达了解了一切后,两人陷入了危险的交往。

    ●十诫之七:《不要偷窃》

    6岁的安妮娅一直由外祖母抚养,她总认为妈妈玛耶卡是自己的姐姐。玛耶卡渴望安妮娅能像爱母亲一样地爱她,因而“绑架”了安妮娅,使她逃离了她的“父母”。

    ●十诫之八:《不要作伪证》

    研究犹太人战争中的幸存者的艾茨比耶塔,正在华沙大学访问。一个种族学教授被迫承认,在被占领期间,她曾拒绝帮助当时的一个犹太女孩逃避纳粹的迫害。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来解释自己当时的行为,这使得艾茨比耶塔长期以来的负罪感得以清除,并由此对人性重新拥有了信心。

    ●十诫之九:《不要贪邻人之妻》

    曾经轻浮的丈夫因自己陷于性无能而劝妻子找一个情人。但出于嫉妒,他又疯狂地监视妻子,并发现她和一个年轻学生的私情。由于不知道他们已断绝了关系,所以他采取了激烈的行动。

    ●十诫之十:《不要贪邻人财物》

    一对生活困窘的兄弟在父亲死后意外地继承了一小笔财产,其中还包括波兰最为珍贵的邮票。而由它引发的一系列悲喜剧,最终使他们重又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

    欧洲的良心

    在由基耶洛夫斯基的影片所衍生出来的故事里,我知道的一个是这样的:一个老妇人和她的女儿常年形同陌路,在看完《十诫》后,女儿上前吻了她的母亲。基耶洛夫斯基说,为了这个吻,为了这个母亲,拍那部电影也就够了。即便这个吻只维持了5分钟。

    这就是所谓“欧洲式的良心”。我热爱过的一个作家,在他的绝命书中祝福所有的朋友,在漫长的黑夜以后还能看到光明的同时,迫不及待地逃离这个世界。他说年过花甲的他已经无能为力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这个老人即便在最后的日子里,对于没落的道德依旧格外焦虑不安。有个用来称呼他的短语:“欧洲的良心”。《十诫》就是这样充满“欧洲良心”的好片子。我判断一个影片是否称得上好有两个标准,其一是演员的支撑,比如《雨人》里的达斯汀·霍夫曼;再一个就是故事本身,它能让我们发现越来越真实的自己,“真实”是“灵魂”的载体。比如《十诫》。

    这样富有良心的故事,几乎都是按照传统的开始、发展、结局模式展开,甚至还出现了“三一律”式古典的叙述。但是这样的开始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始。基耶洛夫斯基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常常从偶然处讲起,在一开头就将角色和观者的生活进行了类比综合。那些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物,脸上带着漠不关心的沉默表情,就像昨天和你擦身而过的某个人。画面依旧,冰冷的冬天。冬天是个抚慰的季节,诗人兰波曾这样说过。

    人类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基耶洛夫斯基对海德格尔“是什么”之类的命题论调并不感兴趣,他的视角总是投向那些回到家中关上门的自己。他总是试图弄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如此执著于冬天的图景,冬天是个抚慰的季节。因为这种抚慰,再深沉的绝望都不是盲目和彻底的。所以每个故事都没有一锤定音的明确结局,终点处开放着,它们面朝每个可能的观众,等待着春暖花开的时节。

    或表达或理解——两种电影观。表达的意思是外倾性的,意味着占有。比如看昆德拉的小说,一路看下去,赞叹的同时只能念念有词:这样的人该活得长一点才好!基耶洛夫斯基显然是属于后者的,他的电影更多地是想理解什么。理解带有更多的个人色彩,竭尽所能地接近那些感性的主题,淡化电影的知性不足。所以角色的观点统一在导演的视点之下。局外人的手法,演员大多表情压抑,行为孤僻,克洛蒙·西蒙对于影片的态度是它应该封闭在银幕这个艺术品中,而基耶洛夫斯基的大多数非封闭的故事,总是毫不留情地将人物推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基耶洛夫斯基,始终不肯原谅自己的人。为了一个不超过5分钟的吻投身影像的人,相信电影的人,相信到几乎忘记了离开银幕的人,有着和电影完全相左的时间和空间的人。“过度思考,要么变得不幸,要么变得神秘。”基耶洛夫斯基是不幸的还是神秘的,恐怕只有神知道。

    (陈彦军)

    用感受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而不是用理论或学说思想。基耶洛夫斯基对时代生活带着艰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线恻隐的阳光,穿透潮湿迷蒙的迷雾,极富感性的语言带着只属于他自己的紫色的裂伤。

    ——中国著名学者刘小枫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的基耶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

    在基耶洛夫斯基的童年时代,他的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需要不断地住院接受治疗。每当父亲住进一家疗养院,母亲便带着基耶洛夫斯基和妹妹在那家疗养院所在的城市住下并寻找工作,等到父亲换到另一家疗养院时,他们一家就会搬到另一个城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2年之久,直到父亲最终死去。父亲久病缠身,再加上母亲的薪金微薄,所以母亲有时不得不把基耶洛夫斯基和他的妹妹送到一种叫“预防院”的儿童疗养院,而这种预防院是免费为那些可能感染肺结核或特别虚弱的儿童设立的。对于这件事,基耶洛夫斯基在日后的回忆中这样评论:“我父母总是为了必须把我们送走而感到万分悲伤。不过,他们大概没有选择。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也总是引颈期盼,尤其是我。通常来的都是母亲,因为父亲缠绵病榻。我很爱他们,我想他们也很爱我和妹妹。一家人被拆散使我们柔肠寸断,但当时的境况就是这样。”

    克日斯托夫·基耶洛夫斯基因为从小就受到父母的鼓励,所以基耶洛夫斯基比其他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触书本的机会。也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阅读,塑造了后来的这位善于在自己的电影中进行思考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不断地搬家也给了年轻的基耶洛夫斯基以更多的接触当时社会的机会,使他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实的可能,而这一切都为他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1957年至1962年间,基耶洛夫斯基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在此后的4年里,他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学习导演课程,毕业作品也是一部名为《来自洛兹小城》的纪录片。凭借着纪录片《照片》,年轻的基耶洛夫斯基早在1969年就登上了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并致力于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恪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发生在1971年的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另一部纪录片《初恋》则在1974年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了金龙奖桂冠。凭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他曾为国家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74年,基耶洛夫斯基终于因为意识到纪录片的局限性才开始了他作为剧情片导演的艺术生涯。这种选择上的转变,无论是对于基耶洛夫斯基个人,还是对于世界电影史来说,都堪称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因为从这一时刻开始,世界电影史上又多了一位杰出的大师,电影殿堂中也因此增添了一大批极具艺术和思想价值的经典之作。从1981年的《盲打误撞》开始,基耶洛夫斯基一次又一次为全世界的观众献上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十诫》以及后来的《蓝》、《白》、《红》三部曲等电影杰作。

    在完成了这些不朽杰作后,身心俱疲的基耶洛夫斯基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并连续两年没有推出新的作品,以至于有关他决定放弃导演职业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后来,他向世界宣布,自己已经开始计划拍摄一套名为《地狱》、《炼狱》和《天堂》的三部曲。可是作品尚未开拍,他便因心脏手术不成功,于1996年3月13日离开了人世。

    他死得如此匆忙,以至于全世界热爱电影的人们还来不及向他道别。这位被称作“当代欧洲最具创造力、最具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就这样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刻突然离开了我们。如今,面对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悲凉,我们的大师已不再会发出他那充满了艺术智慧的声音了。而我们也只能在他的电影中重温这一切,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向这位终生致力于描摹人生困境的抒情诗人道一声:珍重,再见。

    基耶洛夫斯基曾告诉我们:“你不是独自一人。”

    尽管天才有时候确实是孤单和寂寞的,但这并不妨碍有时候他们也能在不经意间遇见足以交相辉映又堪称知己的同路人。对于基耶洛夫斯基来说,克日斯托夫·皮斯雅维兹就是这样的一位伙伴。在拍摄影片《无止无休》时,正值波兰实施戒严法期间。基耶洛夫斯基想拍一部有关法庭的影片,需要认识法律界的人士。有人提出了两位人选,基耶洛夫斯基选择先见一位,正巧他就是皮斯雅维兹。两个人因为谈得投机,于是便开始了珠联璧合的绝配搭档。这两人的合作之精彩,绝对能够与马丁·西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等著名的影坛组合相媲美。基耶洛夫斯基的去世,也使皮斯雅维兹失去了一位可以共同思考、共创事业的亲密战友。现居波兰的皮斯雅维兹在写给东京电影节的信中,还提到了基耶洛夫斯基的作品近年在爱尔兰、印度等世界各地重映时依旧受到观众热爱的事情,而这也正是最让他感到欣慰和快乐的事情。

    由汤姆·蒂克韦来执导被称为基耶洛夫斯基遗作的《天堂》,或许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因为汤姆·蒂克韦的成名作《罗拉快跑》被普遍认为受到了基氏名作《盲打误撞》的影响。这次的《天堂》,则是他向大师表示敬意的机会。

    至于当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刘小枫,也是基耶洛夫斯基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位同路人。刘晓枫对基耶洛夫斯基推崇备至,曾专门在《沉重的肉身》书中撰有《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一文,称其为“用电影语言思考的大思想家”。对于基耶洛夫斯基的病故,他说自己首次“对一位同时代思想家的去世感到悲伤”。这篇文章也曾在《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晓枫是将基耶洛夫斯基这位电影大师推介给中国思想界的第一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