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了,你再不变就晚了-说话是门技术活,360°打磨你的语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语言是我们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运用这种工具是门技术活,会说话的人如鱼得水,不会说话的人寸步难行,可见这门技术活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你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学习如何掌握语言这门功课。

    会说话走遍天下,不会说话寸步难行

    语言是一种表达内心的一种工具,很多人是通过语言了解一个人。但是有时候,人们的语言不恰当,就会表达错误,不能传递真正的想法。如果别人凭你的语言去理解你的内心,那么你就无意中给了一个错误的信号给别人了,这样会造成很多误会。

    同时,如果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欺骗”别人的理解,让人往好的方向去理解你,当然,这里不是教大家欺骗人,而是巧妙运用语言,用语言来装饰自己的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说服力而已。

    所以,会说话,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里所说的会说话,并非简简单单的口头上的语言,而是指说话要说到别人的心坎儿上、让人信服的话。有句话叫“会说话走遍天下,不会说话寸步难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梁微在一家餐厅做厨师,由于他的勤奋、务实,他升职了,成为了厨师长。他对这个职务非常满意,不仅工资涨了,说出去也比较有面子。

    梁微成为厨房老大的第一天,他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干,没准老板一见我除了炒菜之外,还有管理能力,还会再提拔我。”于是,他刚到厨房,便开始忙活着切菜、炒菜,旁边几个属下看着梁微大眼瞪小眼的,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其中一个实在受不了,上前问梁微:“梁师傅,接下来我们要做点什么?”

    梁微这才突然意识到,他还没安排工作给他的属下,于是他放下炒锅,说:“这样,你们先看一下菜单,每人炒几样菜,客人都等着我们的菜呢。别傻乎乎地站着啊。”

    几位厨师见上司这么说,于是开始自行分配,每人炒几样菜,菜炒出来后,梁微上前尝了一口,味道不太好,他说:“哎,你们的水平比我刚入门的时候都差,这样我怎么跟老板交差啊!真是服了你们了,还不如我自己来炒呢!”

    炒菜的几个属下听梁微这么说,心里都有些不高兴,他们都说:“梁师傅,我们是你的属下,自然不如你炒的菜好吃。”

    梁微说:“那是自然,你们炒的菜怎么能比得上我炒的菜。”之后,他一人包办了菜单上的所有菜。

    经过这次短暂的谈话后,几个属下都对梁微有偏见,认为他说话太伤人,从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大家平时干活也就不那么勤快了,而且不太愿意服从梁微的工作安排,炒的菜也越来越难吃。这种现象持续了两个月后,餐厅老板发觉不对劲,于是到厨房走了一圈,也尝了各个厨师的菜,发现那4位厨师做的味道的确不太好,但他却说:“嗯,菜还可以,就是味道差点而已,只要稍加注意,功底还是可以的。”

    4位厨师听老板这么一说,个个都很兴奋,于是他们拿出学艺时的劲来专心炒菜,说也奇怪,从那天开始,他们炒出来的菜味都正了许多。有一天,梁微又尝起他们几个的菜,发现他们炒得比原来炒的好吃多了。梁微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老板:“老板,你来厨房一次后他们的炒菜水平提高了这么多?以前我天天说他们,水平还是这么差。看来你不是一般人。有炒菜绝招。”

    老板看了看梁微,笑了笑说:“不是的,是我比你会说话一点而已,我并不会炒菜,但我知道怎么说话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炒菜,之前你把话说得太直了,所以他们从心里不服你。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说话,他们的厨艺会更好的,当然,也会更加好管理。”

    梁微理解了老板的话后,开始试着委婉说话。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发现自己的管理工作顺畅多了,厨师的炒菜水平也又提高了。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能钻进对方心灵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对方才能真正用心跟你交流,如若不然,往往会像故事中的梁微那样,不招人喜欢。当你的语言中充满着对对方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之词的时候,就会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入到了对方的心灵深处,而对方也会因为你的语言而感到温暖,悄然接受你的意见或建议。如果你不懂说话的艺术,即使可能改变的事情,也许会因为一言不合就泡汤了。

    其实,只要是人,他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欢跟能与自己交流的人相处,或者喜欢跟会说话的人相处。所以,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即使是给别人意见,也最好把要给人的意见说得委婉点,让别人听起来心里舒服点。

    总之,人在社会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当你会说话了,你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建立更好的人脉关系,取得更大的发展。

    心灵法典

    说话的形式多种多样,而表现的方法也因人而异,更因场合而异。

    1.夸赞不可过了,点到为止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不断地夸奖对方,这样会被对方误认为太阿谀。当然,有时为了礼貌形式,我们不得不夸赞对方几句,这时需要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在谈话当中偶尔加进一句赞美的话,会使人感到温暖,过于夸赞味道就变了。

    2.分场合和对象说话

    一个懂得分场合说话的人是非常受欢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人们之间的情感需求并非一直相同,不同的场合,人对感情的需要也不同。比如两个好朋友私下可以嘻嘻哈哈地聊天,但是在商务聚会中,就要收敛点了,如果还是嘻嘻哈哈地聊天,势必会让对方感到难堪。所以,该严谨的场合还是要严谨,该亲密时要亲密,总之,是要看场合、对象说话。

    3.说话要有分量、要得体

    怎样说就怎样做,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这就是说话的分量。我们常常听人说某人说话一言九鼎,正是因为他有这种良好的信誉在先,说到做到,说出的话有分量,大家才愿意相信他说的每句话。

    另外,说话要得体,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什么样的话,针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话说得不轻也不重,这才算是得体的语言。

    曲径通幽,有些话最好绕弯子说

    有的时候,把话说得过于直接,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有些话,我们最好绕着弯子说。

    绕弯子说话,其实是给对方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把话说得太直白,对方往往难以接受。比如,你觉得一位女士不漂亮,但是又得实话实说,你不能直接说:“你不漂亮。”这样一来,即便对方知道这是事实,但还是会接受不了。假如你换一种委婉的方式说话,在夸赞她的同时指出相关的不足,可能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另外,人的一些虚荣是需要得到满足的,如果一个人很直白地把一些不好听的话说出来,让对方找不到台阶下,你就会多一个敌对的人。也就是说,你无形中给对方制造了一种对抗的氛围。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绕弯子说话,有两大好处:一是给人时间去接受,有个缓和期;二是让人有台阶下。这样的说话方式既不破坏交谈氛围,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一举两得。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经常放牛,给地主做过短工,还曾为了混顿饱饭出家做僧人。后来,朱元璋虽然当上了皇帝,但还是有一些穷人朋友与他有来往。

    有一天,朱元璋儿时的两位朋友进京求见他。朱元璋一听有儿时的朋友要见他,非常高兴,心想一定要跟这两位朋友好好聊聊,该打赏的要打赏一些,一方面能帮助他们,另一方面自己也得在他们面前炫耀一下。于是,他让这两位朋友进了大殿,他想通过这事让文武百官们知道,他朱元璋是一个富贵了不忘旧情的人。

    朱元璋让这两位朋友分开觐见,第一位朋友一进大殿,就开始行大礼,下跪,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非常喜欢,再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的日子,那时候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朱元璋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封赏完后,第二位朋友觐见。这位朋友见到朱元璋,高兴得忘乎所以,生怕皇帝忘了自己,于是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你不记得了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还把罐子都打破了,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吃进去卡在喉咙里,后来我劝你吞下了一把青菜,才把那红草根吞到肚子里。你还记得吗?”

    这次,朱元璋就有点不高兴了,因为这位儿时的朋友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他儿时的那些丑事。朱元璋又气又恼,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把他轰出去。”

    朱元璋儿时那两位朋友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说话要分场合和时机,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地说话,往往会给自己惹来了麻烦。

    心灵法典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绕弯子说话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是应该如何有效地绕弯子说话,则需要我们仔细琢磨。

    1.思路要清晰

    讲话时要思路清晰,对于想用绕弯子的方式去跟人交流,更要求自己的思路要清晰。

    既然是绕弯子说话,那么此话中必定有诸多意思,如剥玉米一样,一层又一层,如果连自己都理不清楚,又怎么能让别人听明白呢?所以在绕弯子的时候,语言一定要在思路之后,先有思维,后有语言。

    2.选择一个点,让语言围绕这个点进行

    说话前一定要想好一个点再说,因为只要有了一个点,即便你说话如何绕弯子,你都不会偏离主题。

    比如,有位男生喜欢一位女生,于是男生选择了一个机会打算向女生表白。但是男生没抓住说话的要点,说出来的话变了味。男生说:“你好,有时间吗?听说你的学术论文写得蛮不错的,我特别崇拜你这一点。有时间真想请你吃个饭,也想跟你讨论讨论我那个论文。”

    男生这么一说,味道就全变了,女生不介意多一个朋友,所以应约而去,可是她去吃饭也是奔着论文方面的事情去的。所以,男生的表白彻底失败了,他绕弯子的语言也失败了。

    其实,如果男生这么说就好很多了,比如他可以这么说:“其实我一直在注意你,你真是出类拔萃的女孩,但是我一直不敢开口,一直没有勇气请你吃饭,赏个脸,我们今晚去吃个饭?”

    如此一来,女生可能就会明白男生的意思。所以说,你首先得清楚你想说什么,然后抓住这个点,不偏离主题。

    3.绕弯子说话时不宜绕得过于复杂

    虽然说话要绕着说,但是,如果一个人没完没了地绕,别人会因迷惑而感到厌烦。因为在你说了一堆话,对方都没明白你的意思时就会失去听下去的兴趣。《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正是这种人的典型。所以说,人们绕弯子说话的时候,不要绕得过于复杂。

    嘴下留情,给人退路就是给自己出路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与人交流时,如果能适时地给人退路,不仅能获得对方的信任与好感,也有助于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交形象。相反,不善于给别人台阶下,咄咄逼人,既害人又害己,因为当你把别人逼到死角时,任谁都是会反抗的,最后你势必会为自己的毒舌付出代价。所以,当你占上风时,也不要咄咄逼人,要懂得给人退路,让对方有个台阶下。这样不仅可以化解存在于你们之间的火药味,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感激之情。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其实,华兹华斯说的这句话就包含着给人台阶下的意思,包容别人的一时错误,不但会赢得友谊和信赖,这还将是自己成功的开始。

    在人际交往中,能说话且会说话的人才是能者,但是有时候也要求我们懂得嘴下留情的说话技巧。

    宋代有一个大臣,名叫吕蒙正,他向来以胸怀宽广、气量宏大着称,颇具大将风度。每当遇到有人意见与自己相左时,他必定以委婉的比喻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满朝文武都对他赞赏有加。

    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那会儿,有一个官员觉得他没有什么功绩,当着他的面责问道:“这个人也可以当参政吗?”

    吕蒙正权当自己没听见,一笑了之。

    他的同伴倒是气不打一处来,为他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道:“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倒不如不知道的好。”

    当时在朝的官员无不对吕蒙正的为人大为赞赏,均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自己也认识到错误,亲自登门致歉,双方结为好友,互相扶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论是和朋友的交流中,还是与爱人交谈时,都不要得理不饶人,给人台阶下,嘴下留点情,你会留住许多东西,比如亲情、爱情等。顾及对方的尊严,给人台阶下,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出路。

    心灵法典

    嘴上留情,给人台阶下,是一个会做事、会说话的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语言交谈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大多灵活性较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别继续触碰对方的尴尬之处,懂得转换话题

    在聊天过程中难免会触碰到对方尴尬的话题,如果不慎触碰到了,就要懂得给人一个台阶下,让交流得以继续。

    当然,当语言触碰到对方的尴尬之处,首先不要着急转换话题,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那么对方会觉得这件事不是很严重,然后你再不慌不忙地说其他的话题,这样尴尬就被化解了。

    2.懂得及时的幽默

    幽默是打破僵局的一种好方法,也是给人台阶下的一种好方法。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说错话、做错事而出丑,如果你懂得幽默一点,对方不仅不会觉得你刻薄,还会觉得你很为他着想。一句幽默的话往往能使举座皆欢,双方的关系也会在哈哈一笑中更加融洽。

    幽默的语言胜过许多淡而无味的谈话,谁擅用幽默的语言,谁就能左右交际场合的气氛。

    3.拿自己开“涮”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故意拿自己开涮,能迅速破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从而使陌生的双方熟悉起来,成为朋友。拿自己“开涮”,是克服嘴上不留情这个毛病最好的办法。因为你克服不了不说,但可以换一个方式,说自己,既满足了你说的愿望,也做到了嘴下留情。

    当然了,拿自己开涮的同时不要用讽刺的语气去说别人,这样既没做到嘴下留情,还会加剧双方的火药味。

    赞美,快速获得对方好感

    人都有虚荣心,都喜欢得到他人的赞美,这就是人性。所以“赞美”二字不但会让别人高兴,也会让自己获得无数的友谊和帮助。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赞美”二字的魔力,以为小孩才需要赞美。其实不是的,不仅小孩子需要大人的赞美,成人也需要赞美。成人看似心智成熟,其实需要赞美的心理需求一直存在。在社会上行走,你一定要善用“赞美”二字,它可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让你到处受欢迎。

    看似平淡无奇的赞美,背后其实蕴含巨大的道理。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是的,人类需要得到认可,所以才喜欢被人赞美。赞美正是抓住了人性深处的这一“渴望重要”的软肋。既然人们喜欢被人赞美,那么我们可以利用人的这个特点控制他人的情绪,牵引他人的意愿。比如,通过赞美他人,获得对方的好感。

    萨普是美国钢铁集团的总裁,不到40岁的他就被提名为总裁,这足以让很动人为之羡慕。这还不至于,后来,他又临危受命,接手了陷入困境的贝氏拉罕钢铁集团,在萨普的领导下,贝氏拉罕钢铁集团奇迹般地复活了,而且成了全美获利最多的公司之一。很多人都在研究萨普为何能让这个快要倒闭的钢铁集团死而复活。

    很多人不禁问道:“为什么?难道是萨普比别人更加懂得生产钢铁?或者是萨普有着神奇的天赋?”

    其实,都不是。

    萨普告诉问他的人:“其实,我没有多大的能耐,我的钢铁知识比不上手下的任何一个工程师。”

    这回,人们更加搞不清楚了,既然没有属下的能力强,为何能把一个快要倒闭的集团拯救了呢?

    那么,萨普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萨普接着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说:“我善于与人打交道。只要我做好了人事工作,所有人就能发挥他们的潜力。而我促使他人将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的诀窍,就是称赞和鼓励他们。一个人的信心很容易受长辈或领导的批评打击倒。所以,我从不批评我的下属,因为我觉得赞美他们比批评他们更有用,只要我赞美他们,他们才能发挥更大的动力。我的员工在被我称赞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赞美是一种修养和道德。当然了,赞美他人之时要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要抓住对方值得赞美的优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你是出于真心的赞美。

    比如你的朋友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时,她的牙齿很白,很整齐,你可以真诚地跟她说:“哇,你的牙齿好漂亮,真的可以去拍广告啦!”这些赞美之词,夸张的同时又有一种幽默,同时还真诚地赞美了对方。

    其实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赞美就是肯定的一种形式。赞美不用花钱,又可鼓舞人心,让人快乐,并为你赢得友谊,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心灵法典

    赞美之词固然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如果赞美不妥当,就可能会变成阿谀奉承。所以,我们赞美也需要学习。

    1.赞美要自然、顺势

    赞美人要自然、顺势,不必刻意为之,过于刻意会显得“另有所图”,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此外,也不必用大嗓门儿来赞美别人,这样反而变成一种招摇、炫耀,甚至是挖苦对方。最好是私下向对方表明你的看法,这种表达方法也比较容易使双方产生情感的共鸣。

    2.赞美也要看对象

    赞美要看对象。对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你要赞美她的打扮;有孩子的母亲,最好赞美她的孩子;事业型的女人子除了赞美她的外表之外,也要赞美她的工作;赞美男人时,最好从工作下手,赞美他的能力;如果是已婚男士,也可赞美他的妻子、孩子。这些赞美能迅速使对方对你感到亲切,愿意接近你。

    3.用词不要太肉麻

    赞美人最好不要过于肉麻,能适当地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也不宜太夸张,太夸张了会让人感到是刻意为之。“不错”、“很好”、“我喜欢”之类的用词就够了。

    巧言建议,让对方认同你的观点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刚愎自用,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会在脑海里首先认可自己的想法。你如此,别人也如此。所以,要想让一个人认同和接受你的观点,就必须要有过硬的建议技巧。

    建议的技巧有很多,比如,刻意借助法律、规定等大家认可的条文来充实你的建议。比如,可以借助社会、真理,或者某些规定、条文等来给出意见。规定、真理或者社会公认的事物、法律条文等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当你把这些东西当成建议的前奏,加上你委婉的言辞,一般人都会很发自内心地接受你的建议。

    另外,让人接受你的建议,其实也等于让对方改变他们自己的意愿,此时需要给对方找一个很好的台阶下。给人找台阶下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不让对方显得狼狈;二是让对方的失败感减弱。

    所以,以第三方为借口或者给人台阶下等这些技巧都可以用作建议他人。

    梁晓声是大陆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创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京华见闻录》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为此,也会经常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

    有一次,应邀请,梁晓声接受了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在节目现场,梁晓声稳重、得体。

    采访梁晓声的英国记者四十多岁,看起来老练机智,还有些滑头。

    采访进行一段时间后,记者见没能让梁晓声“出丑”于是让摄影机停了下来。笑了笑,走到梁晓声跟前说:“梁先生,我们回答得简单明了一点行吗?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一两个字回答,直说‘是’或‘否’就可以了。”

    梁晓声点头认可。接着,节目导演一声“开始”,记者开始拿着话筒递到梁晓声嘴边。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对于梁晓声来说,简直是致命的问题,如果说“文革”好,会得罪全中国人民,如果说不好,仿佛在否定自己的创作意义。梁晓声根本没料到对方的提问竟如此之“刁”,而前提又要作简短回答,分明是有意让梁晓声逼到死角里。

    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梁晓声,他借用第三方的巧言建议,说道:“这个问题也可以去问问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些作家,欧洲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家,包括记者本人也写过这样的文章,也可以自己问自己。”

    这个回答简直太美妙了,无疑把英国记者打出的难球一脚踢了回去。英国记者一时怔在那里,无言以对,摄影机反倒拍下了英国记者的尴尬相。而英国记者也只好笑笑地对梁晓声点头称道:“你是我见过的最会对付我们这些记者的人。你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充分反映出了你作为一个“文革”题材的文学家的重大意义。”

    当你要反对某个人的观点时,不可强迫性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尊严,如果不顾及对方的尊严,对方会不顾错与对地跟你较劲到底。所以,在劝说别人的时候,要用软性语言,准确地传递你的反对信息。

    心灵法典

    当我们要给人建议的时候,最好不要表现出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你要站在大众或者中间人的立场去说服对方。大众的意见往往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1.把你的反对意见当成客观事实来说

    针锋相对的反对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费力气不说,还不一定能成功。但当你把反对的意见归结为“客观事实”时,那么对方就少了点针对你个人的情绪了。在这里,所谓的“客观事实”是指你的反对意见是社会上公认的,或者是法律有规定的类似的客观事实。这就是以第三方为托词,委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了。对方既无法埋怨你,也有台阶下,你也可成功反驳对方的意见。

    2.表现出你与对方是站在一起的

    任何的针锋相对都是一场恶战,但给人意见时没必要你死我活,我们可以选择心理迂回术,让对方更愿意同意你的意见。

    为了避免针锋相对的局面,你在立场和态度上要表现出是跟对方站在一起的,而你只是为了不抵触第三方的意见不得已而为之。

    3.表现出“客观无法不遵从”的无奈

    双方产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你不能立刻反对对方,而是站在中间人的立场,很无奈地表示“我不能违反客观”,这样一来你变成受害者了,即对方的反对造成你的为难。那么,对方此时的反对情绪就会转变为“我是否应该继续反对?”如此一来,对方就会把思维转变为思考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对的,而不是一味地跟你对立了。

    这样推托不让人难堪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有人求你办事,或者让你帮忙做点什么事的时候,你刚好不方便,怎么办呢?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面子,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答应下来,这种人明显是不会考虑事情的人。不说值不值得帮对方办事,万一你办不成对方所委托的事,那岂不是让对方误会你了?所以,有些事不能随便答应人。但是对方都找上门来了,你又怎么圆滑地推托掉呢?如果你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帮你。”这似乎显得有点不近人情,轻者别人会不高兴,重者的别人还会认为你看不起人。我们应该经过多方考虑,再答应或拒绝。如果是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而且事情是合情合理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拒绝他人的请求;反之则必须拒绝了。

    这里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你无法承受他人的请求,或者对方的请求是不合理、不道德,或者有违反其他法律要求的,我们就应该去拒绝,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做到让对方理解、接受你的拒绝。这是一种办事、做人的技巧。总之,我们要想一个万全之策,能顺利拒绝人的同时也能让对方理解你。这才是最好的推托之举。

    有一次,晏婴出使吴国,吴王决定要戏弄一下晏婴,心想:“都说晏子虽然身材矮小,却十分善辩,我想试试他的舌头到底有多快,我今天好好试探试探他。”于是吩咐好差使们,等晏婴到吴国后,按照吴王的吩咐,先不接见晏婴,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折磨一下他。

    晏子到了吴国,果然,等了好久才有吴王的侍卫过来不冷不热地喊道:“天子接见!”

    晏子心里一震,心想:“怎么,吴国和齐国都是周朝的诸侯国,只有周君才能称天子,吴王怎敢冒称天子,他是天子,我齐国岂不成了他的属国?这是对周朝的不尊和对齐国的侮辱。”

    经过这么一想,晏子决定装糊涂,用糊涂来拒绝这样的“接待礼仪”。于是就装着没听见一样,坐着动也没动。

    侍卫见晏子好像没听见,于是又高喊道:“天子接见!”

    还晏子一听,还是有“天子”二字,于是坐得更稳了,还是假装没听到。

    侍卫见晏子旁若无人,于是语气温和了一点,走到晏子跟前,行了个礼说:“天子接见您。”

    晏子还是听到“天子”二字,心里依然坚定地认为:“我不能接受这个礼,接受了就等于承认吴王是天子了。”

    于是他仰脸四处看看,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我晏子怎么糊涂得这样,你看,今天我受齐国国君派遣,到吴国去商量事,怎么连方向都弄混了,竟然走到周天子的大殿里来了,抱歉,抱歉!”说着,就起身要走。

    侍卫当然对付不了,他正在思考怎么办,晏子又主动回头问道:“卫士,我要找吴王,请问该怎么走啊?”

    侍卫好像有了下台的台阶,赶紧说:“您等等,我去去就来。”

    吴王听了侍卫的报告,知道晏子不好惹,只好传话:“请见。”

    晏子这才气宇轩昂地进宫去见吴王。

    拒绝他人的请求是一件很为难的事,但当你恰当处理掉,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如果不恰当,别人会因此与你保持距离,严重的还会引起彼此间的冲突。所以懂得拒绝的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心灵法典

    推托的语言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反进攻术,首先是他人进攻你的,但你需要化进攻为零,就要有过硬的口才和思维才行。下面我就介绍几种推托的技巧。

    1.客观分析,说明自己办不到

    当别人提出让你做一件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可能会让对方颜面难堪。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他自觉这个问题对于你有点难度,对方自然会放弃这个要求。

    也就是说,可以设法造成一种即使你尽全力也做不到的错觉,让对方自动放弃要求。

    2.装糊涂,不了了之

    装糊涂是一种微妙的推托之举。当有人要求你办理事情时,而这件事情你本身并不是很愿意帮忙,但不答应不合情理。这时你可以装糊涂,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或者假装对这件事不明白。时间久了,对方也会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过去了。

    如何与领导沟通才能得到赏识

    有句话说得好——领导永远是对的。这句话可以说涵盖了如何与领导谈话的全部精华。当然,这句话并非说领导的任何决策、指令都是正确的,而是要你在谈话中注意说话方式,既认同领导的观点,又能让领导接受你的建议。

    在与领导讲话时应该讲究方式,领导也是人,同样会犯错,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优越性,潜意识令他们认为更应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的争论,尤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争论只会使领导更坚定自己的立场,所以我们要学会认同领导的观点,然后迂回式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观点的机会,并且容易让领导接受你的观点。

    总之,与领导沟通,要永远记住一句话:真理不是争来的。

    梁皓跳槽到一家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一职,这家公司的办公环境不错,其他相关福利也不算差。想到这些,梁皓心里美滋滋的。唯一让梁皓有些不痛快的是,作为人力资源总监的他,工作上要向一位行政副总汇报。

    上班一个月后,梁皓又对公司多了些失望。入职第二个星期,副总回家照顾亲人去了,归期不定,扔给梁皓一堆资料,他开始不断地看资料,当然也做了些规划。通过看资料和做规划,梁皓越来越觉得,这家公司目标是亏损的,而且看样子,老板马上就要撤资了。公司的前景远远不是他当初面试时谈的那样,这个发现让梁皓心情很差。虽然老板嘴上说急,但行动上好像是相反的。

    果真如梁皓所料,因为公司的经营不景气,老板要把主要资金投到了新项目上,不打算投资这家公司了,可是梁皓觉得这家公司还有救,他不想看公司就这样垮掉,他得想个办法跟老板谈谈才行,但是自己的职位还没到直接跟老板接触的地位,也不好直接找老板谈,该如何是好呢?

    一个星期后,梁皓决定直接找老板谈一次。一天,梁皓看到老板来了,于是他抓住机会上前跟老板打招呼,说:“老板好,副总休假还没回来。”

    老板说:“哦,没事,我就来看看大家,最近工作都做得还不错吧。”

    梁皓回答:“还好,这段时间让您如此操心,您不仅要管我们,还要管其他生意。如果您多花些心思在公司上,我真觉得我们的公司前景不错,来这工作真是对了。”

    老板听梁皓这么一说,觉得他话里有话,于是叫梁皓进办公室聊了起来。梁皓也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如实地跟老板说了自己的看法。这次谈话很成功,老板很重视梁皓的想法。决定不把资金抽走,多花些心思经营这个公司。其实,梁皓跟老板谈话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反对老板把资金抽走,而是换一个角度说:“老板的生意做得大,我们也感到光荣,如果能再把咱们公司的资金也巩固下来,多花些心思,老板的生意将越做越大……”

    就这样,老板相信了梁皓的观点,没有抽走资金公司,公司也开始越来越好。

    与领导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因为处于上下级关系,有很多沟通方式又有别于朋友间的方式,于是变得不是那么自如,不是那么明朗了。但是又有必要让你的领导明白你的意思,所以你就要懂得一些与领导沟通的技巧。

    其实,与领导沟通,有三个大方向,一是让领导明白你的话,二是给领导台阶下,三是权衡利弊。只要你这三个大方向对了,你就能自如地跟领导沟通了。

    心灵法典

    如何表达才能让领导赏识你,又要表达清楚你的意思,这是一门艺术。下面我们就把这门艺术的几个常用的方式罗列下来。

    1.准备好你的谈话内容

    跟领导谈话,一般都是谈工作问题,所以在谈话之前一定要先准备好沟通的内容。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内容,到了谈话的时候,势必会乱了阵脚。在准备内容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详细到每一句话如何去说,而是给自己的谈话内容大概定一个方向、范围。到谈话的时候,大概围绕着这个方向去谈,那么你就不至于在跟领导谈话的过程中谈偏题了。如果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要掌握好“度”,即分寸,不要让他觉得你根本不能胜任所在的岗位;如果你是想跟领导聊聊你对未来开展工作的一些想法,就要先赞同领导的想法,然后再进一步说自己的想法,切莫针锋相对地说出你的想法。

    2.从领导的兴趣爱好或者生活小事切入

    在与领导交谈前,可先了解一下领导的兴趣和爱好。如果领导喜欢下棋或书法等,那么,谈话时,就先从这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以领导的兴趣为切入点,是为了找到共同的语言,及时沟通感情和融洽气氛。涉及到感兴趣的话题,领导的话就会多起来,感情也会投入些,态度自然会亲切、平和。几句来去之后,你的心情也许就不会紧张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谈及领导感兴趣的话题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恭维和夸张,如领导的棋艺并不精,你却说很高,那反而会让领导觉得你的吹捧别有用心。

    另外可以就地取材地闲聊。比如,你不了解领导的兴趣爱好,或者他的兴趣你自己不懂,那么,不妨采用就地取材闲聊的办法。有交际经验的人总是这样:先说上几句闲话,待彼此有了一定的气氛后再进入正题。为使闲话自然得体,可就地取材。就地取材的内容是很多的:像办公室的陈设、墙上挂着的报纸杂志、近来的天气、领导的衣帽服饰等。先闲聊几句的意义主要在于:一是可从中捕捉到领导当时的心情,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话语;二是可以掩饰和缓解自己心情的紧张;三是可以为进入正题作过渡,起桥梁作用。总之,与领导谈话,不要生硬地直接进入主题,万一你的观点不是那么受领导欢迎,聊兴趣爱好或者平常生活中的话题多少可以缓和领导对你的观点的反感程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