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上千家经营中药材的商号,数伏波堂实力最强。伏波堂的大掌柜姓苏,是洞庭湖岸君山人氏。生意如何发达起来大多商号也不太明白,只知道伏波堂已在药都经营百年有余了。只是药都的几大特产白芍贡菊白桑皮等向外埠发,并不在药都市面出售一味药材。这就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尤其是苏大掌柜,更让人另眼相看。他言语特金贵,几乎没有人见他说过话。即使开口了,也是轻言慢语,与他那颀长的身材绝不相符。
苏掌柜有一个最大的喜好,就是爱喝茶,而且单喝家乡的君山贡茶。君山其实是座小岛,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对。岛上大小七十二座山峰起伏叠翠,沟壑回环,一墓一印二楼三阁四台五井三十六亭四十八庙整整一百个古迹被竹木掩映,远远望去,整座君山就是一幅风光秀美的图画,别具一格地浮立于烟波浩渺的水中。道教称之为十二福地。君山最有名的是出产一种名茶,日君山贡尖。此茶嫩绿似莲心,见水若银针。这种贡尖每年只产十八斤,自乾隆以来专供清廷。现在不同了,废了朝廷,大药商苏掌柜就能喝上了。人常说没有好茶师就没有好茶,说的就是茶道。苏掌柜就有一个茶师,姓关名仪,身高七尺,白面女相,儒雅倜傥。苏掌柜在家就专门泡茶,苏掌柜外出——当然苏掌柜是很少外出的,但他外出时关仪就会身佩单剑,手拎一红木方盒,紧随其后。剑是佩饰,佩上剑人显得更为英气。红木方盒中则是一套茶具。苏掌柜出门从不喝别人家的茶,他一生只喝君山贡茶。
药都是个大商都,什么生意都有的做,什么人都有,什么传言也都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关于伏波堂的苏掌柜和他的茶师关仪就越传越玄,有人说苏掌柜是名门望族,长兄在大总统府里做官,药材都走到海外了。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茶师关仪是当今武林高手,说茶师其实是苏掌柜的保镖,有人说见他在月夜舞过剑,那绝对是天下第一剑。
这一传言,被刚换防而来的日军小队长鸠山次郎知道了。他酷爱中国剑术,而且也曾苦练过。于是,他决定要与关仪比试。可这一切,苏掌柜的茶师关仪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一日,苏掌柜刚用完早点,茶师关仪正要泡茶,门房疾步来报,大门外有一剑客要见关仪。苏掌柜停了片刻,低声道:“让他进来!”剑客步履沉稳地来到堂前。苏掌柜抬眼一扫,细声说:“先生找关仪何事?”剑客抱拳一晃:“在下人称‘北海道第一剑’,到中国来还没有对手,听说你剑法超人,意决一输赢!”苏掌柜又看了一眼这个日本剑客,说声:“要是不比呢?”鸠山次郎一脸轻慢:“那我就动兵杀了你们!”苏掌柜朗朗地笑了:“那好吧,关仪你就和他比划比划!”“掌柜的,我……”关仪面带难色刚要说什么,苏掌柜道:“就这样了。先给我泡一杯茶来。对,也给这位东洋人泡一杯。”
关仪一听泡茶,立马变成了另一个人,走到左边的茶台前,来茶台前一站,一个清朗、庄严、绝俗、无念的人洋溢了出来。君山贡尖是讲究品与观同步的,因而用的是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具。泡君山贡尖要有九道程序,每一道都有一个美妙的称谓。关仪静气寂神,一一做来——银针初探,湘妃流泪,龙泉吐珠,针落无声,壶旁听涛,风平浪静……整整一个时辰,茶才泡好。茶放在苏掌柜和剑客面前,只见:茶叶如针齐聚水面,芽尖朝上,芽柄下垂,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或悬浮于水中;少许芽头忽升忽降,上下交错,蔚然趣观,慢慢沉聚于杯底,芽尖向上,似群笋出土,如刀枪林立,芽光水色浑然一体。端起杯子,经泡过的芽头随水动而散展嫩叶,芽头与嫩叶交角处夹一晶莹透明气泡,似雀嘴含珠,香气清郁而上。
苏掌柜呷了一口茶,微笑着说:“关仪,这个东洋人品了你的茶,该你出手了!”关仪并没有从刚才的泡茶中醒来,听苏掌柜一说,便摘下茶台后的剑,风一样飘到堂外。见鸠山次郎已手握剑柄,便双手相抱,说声:“让你久等了。”接着,脱下马褂,小心折叠好,再把金表摘下放好,再一颗颗地解下长衫的扣子,脱下长衫,竖两折,横五折,叠得方方正:正,放在与马褂并列处,然后,弯腰拂了拂裤口,拂了拂有些皱褶的马裤,再次抱拳相请。之后,从案上提起剑,慢慢地慢慢地抽出,专注地端详了一下剑锋,静目以待。突然,鸠山次郎转身向外疾去。关仪却木在了那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苏掌柜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我料你能战胜他的!”关仪这才醒过神来说:“掌柜的,我……我可是不会剑哪!我刚才觉得只是又泡了一道茶。”
“茶剑同道嘛,你胜他靠的不是剑法呀!”
自此,关仪就成了人们传说中的剑侠了,但也从药都城消失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