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鸟·墻中人-大唐公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雷剑峤

    街上喧闹得紧。庚子年的最后一夜,大家都见缝插针、时不我待地折腾。

    往年这个时候行酒令行到无聊,我总会跑到大街上看民间的傩戏。傩公着朱,傩母着青,脸上涂得五颜六色,露着清清爽爽的白牙懒洋洋地晃荡,有种天真的满足。不像宫里的傩戏,摆开泼天的气焰,几千人蜂拥而来,多数青面獠牙。

    今天却不得不进宫看戏。自从十月上头我的名字由“雪雁”变成“文成”,生活就被翻了个底儿掉。身上胶着了多种目光:同情,艳羡,叹息……这些目光之后是被视为畏途的和亲路。

    早就知道公主不是白当的,尤其是在吐蕃二次求婚的当口儿。现在想来也有点奇怪,十月份太宗选宗室女册封公主,周围的宗室女个个噤若寒蝉,而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要远嫁,却毫不回避太宗探询的目光。当时的那份心甘情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正想着,母亲又来催了,非要我乞愿之后再走。

    把一个彩锦扎的女子扔到秽土里,狠狠地杖打。这个风俗不知道是哪个被女人欺负过的男人想出来的,泄愤的同时还希望能尽偿所愿。以前觉得好玩,现在觉得可鄙,还是让那些男人去做梦吧。我匆匆地上了轿。

    到了宫里,篝火冲天,太宗和群臣在酒席上唱和。

    我走过去,被长孙皇后揽在怀里。我一向和长孙皇后亲近,她总是有着那份属于自己的贤淑纯净的天然。她是抱着一份歉疚的,安慰我似的告诉我太宗要出题考吐蕃的使臣,考试通过才让带我走。

    我有点惊讶,嫁和娶都是箭在弦上板上钉钉的事了,何苦要多此一举。太宗皇帝我向来佩服,做事干净漂亮。仔细想起来这次考试大概也是兼顾两头。顺利通过可显示大唐公主求之不易,没通过最后还是要赐婚,又显大唐大国风范。我不知好歹地在心里瞎琢磨自己一生的幸福。

    皇后还在念叨着说,太宗说如果使臣聪明,那松赞干布肯定会是个明主。我暗笑,太宗也有逻辑不通的时候,皇上聪明臣下一般不笨,可是臣下聪明皇上蠢的可是不少。不过那个松赞干布我倒是心里有数,东征西讨统一吐蕃,两次求婚软硬兼施,那份雄才大略和可伸可屈的坚忍昭如日月。金戈铁马纵横捭阖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英雄梦,他应该担得起。婚姻对他来说是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婚姻对我来说又是什么?

    皇后拍了拍我:“雪雁,回去和家人守岁吧。”我点点头,还是雪雁让我听着舒服。

    行过一路繁华到家,兄弟姐妹们酒兴正酣,看见我大喊大叫地罚了三杯婪尾酒。贞观十四年,我在长安的最后一个除夕悄然而逝。

    初七,人日。我早早跑到后宫等着听太宗怎么难为那个禄东赞。长孙皇后给我看我的嫁妆清单,我带走的简直是一个微型唐朝。这份嫁妆庞大到我开始怀疑是我陪嫁这些东西还是这些东西陪嫁我,心里还是着实佩服我大唐开放的气度,我也因为这气度多了一份庄严。

    长孙拉着我的手,说:“雪雁,你身上有大唐的气息,我一向喜欢你眼底那份清绝的坚忍,你能给吐蕃的会远比我们想到的更多。”想到我可以影响一个民族,重任在肩的感觉让我跃跃欲试,开始膨胀自己的使命感和自信心。

    皇后告诉我太宗一共出了五道题,从初七考到十二。我听了题笑着对皇后说:“他第一道过了就不用担心接着的三道了,最后一道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第一题是用丝线穿一个九曲明珠。一会儿探消息的宫女回来,兴奋得脸发红。这个吐蕃人真是聪明呢!他在那个九曲明珠两头涂上蜂蜜,又在丝线一端涂上了蜜,找了一只蚂蚁,那蚂蚁乖乖地咬着线头穿过去了。我眯了眯眼睛,算是承认棋逢对手了。

    正月十一,太宗把我喊去,说明天要让禄东赞在三百个和我身高相貌差不多的人之中把我找出来。我看了看那些姑娘,把我最爱用的香囊分给她们。然后让她们在自己的眉心都点了一颗和我一样的痣。最后告诉她们第二天不要和使臣有目光接触。最容易暴露我身份的三个特征消弭了,我倒是蛮有兴趣看这位聪明的使者怎么办。

    正月十二,在出场之前,我在屏风后仔细地端详了一下那个禄东赞,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坚实,目光沉着。

    我们环佩丁当、香气萦人地站到这位使者面前。禄东赞微怔了一下,我暗自得意被我猜中了——这位仁兄肯定打听过我的特征。他徐徐地在我们身边绕来绕去。大家都目光游离,他手里的那个彩箭和他一样茫然。

    小小的胜利感过后,我在犹豫要不要给一点提示,既然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为什么不给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呢?这时候,彩箭伸到了我的面前,禄东赞对着我微笑,完满结束。听到他对太宗说,是我的一个凝神泄露了我作为一个公主自如的气质,而且他说,当智慧和经验不起作用的时候,他永远相信直觉。太宗颔首。

    皆大欢喜,准备行装。父亲持节护送。走的那日正是元宵节。长安街上高棚彩楼已经搭好,可以想见夜晚宝马香车、灯市如昼的场面。

    大唐的盛世繁华以后是我永远的背景而不再是可触的现实,本来我可以在这繁华怀里做一个平凡的长安女子,在波澜不惊中端详我的一生。和亲在许多人那里听着像血泪,在我这里却成了逃避平凡之路。太宗送我十里长亭,我在离别的目光里交出了我一生的岁月。长安渐行渐远,我奔向一个不同凡俗的、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我对着历史的烟尘眨了眨眼,逃避平凡注定要遭受磨难,我已经整装待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