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开着车去接待客人,接到客户之后应该让客人坐哪个位置?副驾驶还是后排?
在社交礼仪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坐在哪里是很有讲究的。假如我们不懂得如何安排,很可能因为一点点的疏忽,影响彼此的合作关系。
王嵩陪自己经理去机场接一位重要客户。经理看他开了三个多小时车很辛苦,就表示回程的时候自己来开。
接到客户后,经理直接坐上了主驾座。这时,王嵩想:上司与这位客户关系一直不错,让客户坐副驾座上,离上司近些,应该有助于他们交流。于是,王嵩主动帮客户打开副驾座的车门,说道:“刘先生请上车。”客户刘先生正想打开右侧的车门,没想到被叫去了副驾驶座,他皱了皱眉头,但也没说什么。王嵩以为自己做对了,笑容满面地坐到了副驾座后右方。
眼看要到公司,上司为了躲避突然冲出来的行人,连忙紧急刹车。只听“砰”的一声,车撞到了旁边的铁栅栏上。被撞得晕头转向的王嵩醒过神来,赶紧察看上司和客户的情况。还好主驾座上有气垫,上司没受什么伤,但客户刘先生就没这么幸运了,头被割开了三公分左右的伤口。
虽然都无大碍,但王嵩却被上司直接开除,因为他把最危险的位置让给了尊贵的客人。
背景、身份、地位、辈分、关系等都是影响座次的因素,而能否恰当地安排客人坐在正确的车位上,体现了我们是否懂得待客之道,是否能够切身地为客人考虑。待人接物,最重要的是能让对方体会到如家般的温暖。而安排座位这些小小的细节恰恰能体现一个人贴心、细心与否。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开车接人时,如何去合理地安排客人的座次。
如果我们是此次行程的主人,而所涉及的是社交应酬,我们自己再开车的话,副驾驶席就应是最“礼貌”的座位。
一般公务接待客人时,车上会配有专职的司机,副驾驶席被视为“随员座”,一般是翻译、秘书的位置。这时,我们需让客人坐在副驾驶的后座,因为到达酒店时,后排右座门正好对着大厅的正门,服务生会首先开右座车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人开车的情况下,若我们与客人的地位相等,便可以与客人一起坐在后排位置,互相聊天,增加感情。若我们身份地位不如客人,最好坐在副驾驶席上。
不管怎么说,副驾驶席都是车内最不安全的坐位,所以别轻易让给身份尊贵的客人,除非客人主动提出要坐在那个位置。
不同国家车座的尊卑位置是有差异的。在西方国家,司机的侧位置被视为尊位,因为视野开阔。所以,我们应请西方客人坐在司机旁边的位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副驾驶席上。而在东方,尤其是中国,一向视后排的位置为尊,因此,应请东方客人坐在后座。
除了座次,其他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我们注意。比如去接客人之前要清理内室,客人下车要帮其提行李,如果我们再补上一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之类的客套话就更完美了。这些不仅体现了我们个人的修养水平,还能为公司的形象加分。
2.不要让重要客人用一次性杯子喝茶
我们习惯用一次性杯子来招待客户,因为其既方便又省事。但如果无论是普通客人还是重要客人,我们都一视同仁用一次性纸杯来招待对方,便是对重要客人的一种怠慢。
诗蔓在一家公司做秘书。有一天,公司来了几位非常重要的客人,但诗蔓的经理正在开会,一时没办法走开,诗蔓只好引导几位客人去休息区暂歇。
出于礼貌,诗蔓去帮客人端茶倒水。平时习惯了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平常客人的她,这次依旧习惯性地拿纸杯来帮客人倒茶水。奇怪的是,那几个客户似乎彼此熟悉到忘我的地步,只相互聊天,却没有一人喝茶水。难道他们都不渴吗?诗蔓在一旁想。
诗蔓的上司散会后,快速地奔向休息区,在见到几位重要的客人时,热情地向其寒暄了一番。可当他注意到那满茶几未动的纸杯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上司道歉说:“真不好意思,怠慢各位了,正好中午了,咱一边吃一边聊!”
这时一位客户发话了:“聊了半天,嘴倒是有些干了,还是先给我们弄些水来吧!”诗蔓的上司笑道:“好好好,那各位先在这里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准备。”
说罢上司瞪了一眼诗蔓,诗蔓有些摸不着头脑地跟上司去了办公室。一进门,上司就呵斥道:“谁让你用纸杯招待客人的?如果这次的商议因你搞砸了,就给我卷铺盖走人!还不去准备陶瓷杯子给客人倒茶水!把那些碍眼的纸杯赶紧收了。”
诗蔓这才明白哪里不对。不过幸好之后上司一直热情地款待那几个重要客人,使其忘记了那段不愉快,这才免除了自己的危机。
对待重要的客人,主人当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对方,而纸杯档次太低,它虽然方便卫生,但与客人的身份不符,难免失礼。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用纸杯的主要原因是卫生,然而经过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一次性纸杯并不利于健康,因为很多一次性纸杯的生产厂家为迎合顾客心理,大量使用荧光粉漂白,而这种荧光粉含有致癌物质。我们中国人喜欢以茶待客,但饮用热水容易分解出纸杯中的有害物质。所以,若真为健康着想,在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我们最好使用陶瓷杯或玻璃杯。
不过使用陶瓷杯或玻璃杯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给客人倒茶时,要使用干净的茶具;若茶具久置未用,沾染到灰尘,最好在倒茶前先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和茶杯,然后将其擦干。
放茶叶时,客人若提出茶要淡些或浓些,我们当遵照客人的意思泡茶,若客人没有要求,则茶叶不宜多亦不宜少,口味适中。
茶要倒到茶杯的八分满为宜,倒得过满会给客人造成困扰,而倒得太少,显得我们缺乏诚意。
给客人端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的要求是双手奉茶。有杯耳的杯子,需要我们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拖着杯底,自然地摆放在客人面前。若是没有杯耳的茶杯,千万不要用手端着杯沿送到客户面前,否则不仅没有礼貌,还会使客人对我们用手捏过的地方耿耿于怀。如果茶杯没有杯耳有杯碟,在倒茶之前,我们应当将杯子放在杯碟上,倒好茶水,端着杯碟将茶杯放到客人面前。还有一点我们需要谨记:奉上的茶水不宜过烫。
舒心地喝一杯好茶,可以使客人忘却一路的劳累和疲倦,让其浮躁的心情随着舒缓而文雅的饮茶过程变得恬静祥和,对我们印象深刻。可以说“成也一杯茶,败也一杯茶”,因此,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关于茶的细节我们绝对不能疏忽。
3.初次见面,如何做自我介绍
“你好,我叫烨华,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我叫李柯,是名服装设计师,很高兴认识你。”
初次与人见面时,我们首先当做的应是自我介绍,以便彼此能更好地交流,但是像以上这样平淡地介绍,等到下次见面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忘记我们。
不被人记住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我们都想在与重要之人见面的第一时间就给对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然而平凡的自我介绍只是徒劳,所以我们得在自我介绍方面寻得创新,第一句话就吸引住别人。
在一次聚会中,王珊和吴昊有幸遇到了一位著名的网络作家。吴昊上前介绍自己说:“您好,我叫吴昊,今年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那位作家一听,愣住了,随后接话道:“是吗?加油啊!祝你早日找到适合的工作。”随后便有些尴尬地走开了。
这时,王珊上前跟作家说道:“您好,听说您是一位作家?”那位作家受宠若惊道:“你过奖了,不过是随便写写罢了。”王珊笑吟吟地道:“我也是的,不过我更喜欢画画,我是一名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那位作家一听,来了兴趣,于是两人就着写作与画画畅谈了起来。
等聊得比较熟了,王珊说她也是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正在找工作,那位作家一听,笑呵呵地表示自己可以引荐她认识在画廊工作的朋友。如此,一切便水到渠成了,王珊不仅结识了那位作家,工作也有了着落。
如果我们在自我介绍时,只说自己的名字,会令对方不得要领。初次见面,对方与我们不熟,对我们的性格和特长一无所知,倘若我们像案例中的吴昊一般,传达出去的只是一个他正在找工作的讯息,只会让人怀疑这样的介绍是另有目的。
自我介绍尽管只是简短的一两句话,但如果在开始时吸引住对方,引起彼此的共鸣,比如,我们已经提前得知对方在某方面特别擅长,而我们也恰好拿手,便可在一开始就点题:“您好,听说您非常喜欢花草,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的夸赞大多让对方不好意思,所以之后我们可说自己平时也有如此爱好。倘若我们有难得的植物或种子等,更是锦上添花,能让对方对我们充满兴趣。
在职场上,能够让自己与他人显得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自我介绍时的关键。比如,我们的职位够高时说:“您好,我是总经理的秘书”,“您好,我是财务部经理”。在一些场合能认识到某公司的高层,会让对方对我们高度重视。
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要特意引起某个人的注意,名片不能少,那是帮助我们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物品。介绍时递名片,是出于礼貌,特别是在比较郑重地做自我介绍时,我们应该养成习惯,把名片递给对方。
自我介绍中有些细小的礼节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自我介绍的顺序。一般,长辈和晚辈相互介绍时,晚辈要先自我介绍;主人和客人相互认识时,主人要先自我介绍;男士和女士相互介绍时,男士当先自我介绍……总之,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相互结识时,地位低的人要先做介绍,这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我们不可轻视。
有些人在自我介绍时会紧张,结果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特别机械化。开场白轻松些很重要。而一个人的态度往往会反映出他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还会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价值。所以,在介绍前我们要先让自己的心踏实下来,提醒自己不过是几句话,以平常心对待就好。当对方从我们身上感受到轻松愉悦时,会非常乐意与我们多接触。
4.不要觉得客户没有利用价值就不去理会
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一些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自己没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一些职场人员也都是抱着这种想法对待客户。可一个人不可能真的一无是处。
雨涵在一家服装店工作。一日,一个身材丰满而穿着一般的女孩到她店里看衣服,雨涵热情并细心地为其介绍,脸上一直挂着温暖的笑容。
逛着逛着女孩看上一件衣服,有些羞涩地问:“那件衣服我能穿吗?”雨涵笑道:“可以,稍等一下,我去帮你拿一件。”那女孩急忙阻止道:“别拿了,如果不合适多不好意思。”雨涵笑道:“没关系,要万一合适,错过了岂不更可惜?”
在雨涵周到的服务下,女孩穿上了那件衣服,但可惜的是真的不合适。女孩似乎有些不死心,依旧在店里逛着,一边逛一边试,足足花了一个小时,试了十几件衣服,但依旧没找到称心的。女孩死心了,打算要走,可又有些说不出口,生怕像过去一般遭到冷眼。细心的雨涵看出了女孩的心思,笑道:“真不好意思,我们店内的款式少了些,没有让您找到合适的,希望您能原谅。”
女孩惊讶地看着一脸歉意的雨涵,紧张的心瞬间轻松起来:“该是我道歉才对,真是麻烦你了,有时间我再来。”雨涵笑道:“非常感谢你的惠顾,欢迎下次再来。”
一周后的某日,店里突然进来七八个年轻的女孩,一个个欢快地在店里逛来逛去。雨涵给她们介绍衣服时,有位胖女孩走过来说:“你好,请问有我能穿的衣服吗?”雨涵扭头看到了上周在这里没买到衣服的那个女孩,原来这些朋友都是她带来的。
即使客户本身无法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利益,我们也不能忽略他。一个缺少利用价值的客户会察觉到别人对他的冷漠和忽视,因此,他们内心是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的。所以,这时候我们若给足对方尊重,就如雪中送炭般会温暖他的心。我们若博得客户的好感和感激,他就会为了回馈这份难得的恩遇而利用自己的资源来报答我们。这样,我们不但留住了一个人,更是留住了一张资源网。
而利用价值一般的客户,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小支流通过努力总有一天会发展成一条小溪,平凡的人,其潜力将是无穷的,发展空间比那些已经小有成就的人大得多。所以,和这样的客户保持联系,等到他开始慢慢壮大的时候,我们将会成为他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当我们面前出现一个要身份没身份、要背景没背景的人时,请别忽视他,也别轻视他,言语间更不要有丝毫的嘲讽,我们应用自己的微笑和真诚的服务让其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让对方从我们身上感受到温暖,因为有付出就有回报。
5.你会应付不速之客吗
工作时遇到不速之客来访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们常常浪费我们很多的工作时间,令我们感到不爽。但很多时候,那些不速之客不是我们能轻易得罪的。如果对方是老板或某位经理的家人、亲戚或朋友,又或者是重要的客户,我们如何应付,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办得好了或许还能找到机遇。
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招待这些冒昧而来的客人,是不是在我们的工作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只是公司内某个部门的小职员,若遇到上司的上级或客户时,我们不可越权随意向其询问事宜,而应该热情地请他们到会客室暂歇,奉上一杯茶并歉意地说:“请您稍等片刻,我去看看经理在不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事情交给自己的上司去解决。
倘若对方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并说有急事要找我们领导,我们千万别故意刁难对方,而应当马上通报领导,以免耽误事情。
如果是领导或老板的亲戚朋友突然前来拜访,我们要在简单地安置后尽快通知领导,切不可擅自与其套近乎或耽误对方拜访。
一般来说,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推销人员,遇到这些人时,我们不可直接将其引进来,而应跟一些相关部门联系,弄清楚相关部门是否有意或已经约好要与之相见。
若推销员坚持要见领导,那么我们得搞清楚他是否与领导有约。如果推销员只是觉得见到领导有益于他的推销工作,我们可以委婉表示他们留下的材料将会送予领导过目,若其有意,将会与之联系,这样既可以友好地打发掉不速之客,也不至于打扰到领导的工作。
如果那些不速之客的目的不是我们,而是高层的领导。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小职员,唯一可以做的便是“请示”,切不可擅作主张,若不小心得罪了公司的大客户,得不偿失。
有的时候那些不速之客是冲着我们而来,比如一些同事。
当我们正在集中精神工作的时候,突然受到某位同事的打扰,难免会因为分心耽误了工作。这种情况下,减少不速之客对我们打扰的方法是:将不必要的来访控制在最低限度。
比如,我们清楚对方找我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时,最好将自己正在忙的信息直接传达给对方,例如“很抱歉,我今天下午必须把这个报表报上去。”“我也想抽出些时间来放松一下,跟你聊聊,可是现在我实在忙不过来。”这些回答既委婉又明确地拒绝了别人的打扰,一举两得。
还有一种使不速之客识趣离开的方法:动作暗示。
有些肢体动作可以暗示那些不速之客该告辞了。例如有位同事前来找我们商议事情,聊了很久,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们就可以做些小动作,比如看看手表,或把眼光扫到某堆文件上。这些动作暗示虽微妙,却可以告诉对方,我们必须工作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站姿与坐姿所传达给别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坐姿给对方的提示是,你希望谈话长久一些;而站姿则传达的是,你希望谈话简短扼要。所以,想让被打扰的时间缩短,我们最好保持站姿,而在上司面前保持站立,是对他的一种尊重,会给其留下个好印象。
6.慎重对待客户的名片
跟重要的客户首次见面,相互递交名片是必走的一道程序。而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礼仪问题。
余彤是一家公司销售部门的员工。这天,她要去拜访一位新客户。两个人约好在一家西餐厅见面。在此之前,余彤做了大量的工作以让自己向客户更好地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为此她还准备了很多的资料。
见面后,余彤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出于礼貌,客户也回赠了她一张自己的名片。余彤接过名片后,看也没看就放进了自己的裤兜,引起了客户的不满。听了余彤几分钟的讲解后,客户就推脱有事匆匆离去。尔后即使余彤联系对方,对方也不理会她。
名片虽小,却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客户的门面,所以,给予名片的尊重就是给予客户的尊重。很多人由于不清楚怎样对待客户的名片,顺手将客人的名片塞进了裤兜或者包里,结果得罪了人还不自知。
对名片的不尊重就是对名片主人的轻视,如果我们随时要出入一些应酬场合,就该做好随身带名片夹的准备。
倘若我们是在吃饭的时候要接客户递出的名片,那么在接受对方的名片时,一定要先用餐巾把手擦干净,以示对客户以及名片的尊重。
伸手去接客人的名片时,有很多细微的礼节动作需要我们注意。
接对方名片时,尽量用双手去接,如果我们手里拿有东西,应该先把东西放到一边,实在腾不出两只手,应向对方说抱歉。
接到名片后,我们应当礼貌地浏览名片上的内容,以表示对赠送名片者的尊重,同时加深自己的印象,避免我们在接到过多的名片后叫错名字。
彼此若是初次见面,我们最好将名片上的重要内容读出声来。读名片时要注意语音轻重,需要重读的主要有对方的职务、学衔、职称等。如果对方的组织名气大或个人的知名度高,可只重读组织名称或对方姓名。如此你会在对方心理上烙下被敬仰、被尊敬的高贵感,让他对我们心生好感。
我们对名片的态度就是对客户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客户对我们的看法,所以,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切不可忽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
7.笑脸相迎还要笑脸相送,结尾和开始一样重要
迎来送往时,别只顾着给客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很多时候结尾与开始一样重要,假如我们只满足于开始给客人营造的好气氛而轻视了收尾,给客人造成了不愉快,那么之前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姚磊初次担任公司小型宴会的负责人时,由于出色周到的服务,受到了公司领导及客人的好评。眼看宴会接近尾声,有客人已经开始道别离场。
这时姚磊站在门口处,跟即将离去的客人道别。送走一位客人后,平时跟姚磊关系不错、现在已经是公司人事部经理的苏浩前来跟他搭话。苏浩笑呵呵地说:“姚磊,办得不错嘛!”姚磊一看是苏浩,笑道:“哪里,职责所在。”两个人你说我笑甚是聊得来。这时一位客人上前说道:“非常感谢贵公司的招待,我先回去了。”
姚磊正跟苏浩谈得热闹,不想这时候有人打招呼,便随意摆了摆手说:“王先生慢走。”
第二天姚磊来公司后,公司总经理命秘书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他一顿。姚磊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才得知一切都因为自己昨天忙着和姚磊聊天,冷落了和他打招呼的王先生。他的顶头上司说道:“你千不该万不该得罪了王先生,他可是咱总经理夫人的表哥。”
宴请结尾无非是欢送客人,但“请神容易送神难”,我们得把握好一个度。比如,在客人很多的情况下,若与一个人话别得太热情会冷落了其他人,致使他人误会产生。但送别时若跟客人之间客套得太过冷漠,又难免使客人误解我们巴不得他早些走……在送别客人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客人对我们的印象,所以,如何收尾忽视不得。
有客人来访,我们作为主人当做的是热情招待,所以不能主动提出与之道别的话。只要我们是主,对方是客,离别的话就必须由对方主动说出,否则会给人被厌烦的感觉。
当客人提出要离开时,出于礼貌,我们该适当挽留一下,而不是不挽留或言语过于决绝,“别急,再聊会儿”或“请再多留片刻”等是不可取的,既然对方说要走,就表明他去意已决,而你说的这些话会令客人非常为难,从而对我们反感。挽留是应有的礼节,但挽留要表达的是惋惜之情,而非硬留下对方。但如果举办的是商务宴请或工作宴等大型公众聚餐,我们便没必要挽留对方,送别的只需适当的寒暄祝福对方一番即可。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若对方没有握手道别的意思,我们不可先伸手。
临别时我们可以送点公司特有的纪念品,即便这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也能够温暖人心。
倘若这次迎接的是非常重要的客人,那么在相送时,我们最好送对方到车上或特定的离去地点,比如飞机场、火车站、码头等,以示对对方的关怀。但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做出耽误客人行程或计划的举动,道别时的话不可多说,只需简单大方地祝福对方并目送他离去便可。在对方没有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时,我们需站在原地目送对方,因为对方若突然回头看不到我们或看到我们离去的背影时,难免会产生失落或不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