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常常会让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感到烦躁不安,感到怀疑恐惧……许多人不明白,人的生命为什么会有这些疲惫?其实,这是因为现代生活打破了我们与生存环境的平衡。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回这种平衡,走出生命中许多本不该有的疲倦,获得平安与喜乐。
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但是如果明知是不存在的东西,却要千方百计地想得到,那么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会付诸东流。因此,及早的放弃不存在的事物要好过紧抓虚幻枉度一生。
完美,的确是很美好的一种境界。但是,要知道有得必有失,人在追求一样东西时,必定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在追求“完美生活”的同时,你就已经失去了完美与自由,也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和释然,反而让光阴白白流逝。其实,追求完美,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层层设卡,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思想枷锁将自己束缚。
不容回避的是,很多人都生活在自卑和无助当中,这种自卑让他们没办法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他们最常说的是“我身材难看”“我能力太差”“我总是做错事”……其实,换个角度欣赏自己,就会看到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是充满阳光的,只是有时候,偏离轨道的乌云遮住了心中的灿烂。
60多年前,加拿大一位叫让·克雷蒂安的少年,说话口吃,曾因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向一边歪,而且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听一位医学专家说,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可以矫正口吃,克雷蒂安就整日在嘴里含着一块小石子练习讲话,以致嘴巴和舌头都被石子磨烂了。
母亲看后心疼地直流眼泪,她抱着克雷蒂安说:“孩子,不要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克雷蒂安一边替妈妈擦着眼泪,一边坚强地说:“妈妈,听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一定要讲好话,做一只漂亮的蝴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克雷蒂安能够流利地讲话了。他勤奋且善良,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获得了极好的人缘。
1993年10月,克雷蒂安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对手大力攻击、嘲笑他的脸部缺陷。对手曾极不道德地说:“你们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然而,对手的这种恶意攻击却招致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当人们知道克雷蒂安的成长经历后,都给予他极大的同情和尊敬。
在竞选演说中,克雷蒂安诚恳地对选民说:“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结果,他以极大的优势当选为加拿大总理,又在1997年和2000年的两次大选中连续获胜,被加拿大人亲切地称为“蝴蝶总理”。
生活总是不能圆满的,它总会给人生留下很多空隙,这其中最大的空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一棵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于是,你很自卑,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株春草,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让自己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小人物,平凡并不可卑。要知道,在变成天鹅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丑小鸭。
学会放弃完美吧,因为我们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事实,越是及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及早地向新的目标迈进,这是人生的真谛。
你可能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脑子不够聪明,或者没有钱过好日子,没有一份好工作等。那么,想想你所拥有的吧,十全十美的生活是没有的,你应该想想你至少还有几分美,剩下那些没有的,你还可以努力去创造,这才是生活的乐趣与动力啊。
不要再埋怨生活中的一些残缺了。如果你什么都有了,那你活着还有什么可奋斗的?还有什么可追求的?没有理想与目标的生活该是多么的空虚无聊啊!所以,你应该庆幸你的生活还有残缺,还有你可以去追求的东西。
现在是一个极其理性的时代,我们虽然达不到完美,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成为我们行事的标准。我们应积极向上,放弃苛求完美,努力求实。
心态平衡木
学会放弃完美吧,因为我们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事实,越是及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及早地向新的目标迈进,这是人生的真谛。
§§§第二节 以博大的心量稀释一切痛苦烦忧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父说:“师父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把盐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
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
小和尚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小和尚说道:“生命中的烦恼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
小和尚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心量决定了烦恼的浓淡,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心量宽广的人。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盐粒般的痛苦,它们在苍白的“心空”下泛着清冷的白光。如果你心量有限,就有如那个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她)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斗,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心胸自然广阔,天地自然宽敞。当我们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时,我们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宇宙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把心量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不惊。
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拾得答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如果说生命中的痛苦是无法自控的,那么我们唯有拓宽自己的心量,才能获得人生的愉悦。通过内心的调整去适应、承受必须经历的苦难,在苦涩中拓宽自己的心量。
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时,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时,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心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轻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轻薄了自己的品格。
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不一样的观念,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所以,要想去除人生中的烦恼忧愁,我们的心,要像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像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像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像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辙都能承担。
把心打开吧,用更宽阔的心量来经营未来,你将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生!
心态平衡木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她)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斗,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心胸自然广阔,天地自然宽敞。
§§§第三节 放下是一种自由和觉悟
要想真正做到放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就有可能会变得心胸狭隘。
两个和尚一起到山下化斋,途经一条小河。他们正要过河,忽然看见一个妇人站在河边犹豫。原来妇人不知河的深浅,不敢轻易过河。年纪比较大的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个妇人背过了河。
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可是在路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被另一个和尚抱怨,说作为出家人,怎么背个妇人过河,甚至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沉默着,最后他对那个抱怨的和尚说:“你之所以到现在还喋喋不休,是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在心中放下这件事,而我在放下妇人的同时也把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会像你一样烦恼。”
其实,“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们常常自生烦恼。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事业小有成就,心里却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总是想成功后坐豪华游轮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一番。但真正成功了,却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了却心愿,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放不下。
对此,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件,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仔细体会这段话,说的不就是“舍不得、放不下”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在辞职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弃那些已经很久远的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逐。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健康与年华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日子却像沙子一样从指掌间溜走?我们也很少意识到掌中所握的生命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了。
快乐是佛家所说的那种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如果一个人百种需求、千般计较,自然谈不上是放下,又如何谈得上去感受快乐呢?
心态平衡木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就有可能会变得心胸狭隘。
§§§第四节 让冷漠在你这里戛然而止
冷漠会在人的心中留下一块冰,能让冷漠之冰融化的人,便是聪明可爱的温暖使者。
我们周围不免有些人一贯冷漠,他(她)并不是针对某个人,这只是他(她)为人的一种习惯。然而,冷漠待人并不好,会让他人觉得寒冷。
不可否认,他(她)可能也没有给你带来过什么温暖,想想你平时是怎么对待他(她)的?想必以冷漠回应冷漠是大多数人的态度吧!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可是,如果你能让他(她)的冷漠在你这里戛然而止,那便是你人生的一大成功。
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这样做不仅会让你多了一个朋友,也许还为对方赢得了更多的朋友。
找一个机会去了解这个人,当他(她)对你冷漠时,回报他(她)一个微笑。仔细观察他(她),认真留意他(她)今天的一切活动,当他(她)需要帮助时,主动去帮忙。不管用什么方法,具体做什么事,用你的行动去关心他(她)。其实,关心一个人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要留意他(她)生活中一点一滴。这样做,再冷漠的人也有被感动的时候。
找一个机会和他(她)谈谈心,当你以心去和别人交换的时候,对方也会把心交给你,相信你的诚意能够化解对方心里的寒冰。没有人不需要朋友,也许他(她)也有什么难言之隐,有什么心灵之伤。当你主动送给他(她)友谊,给他(她)温暖时,他(她)的冷漠便无法再通行。
如果你可以,告诉他(她)其实大家都很关心他(她),都很想和他(她)交朋友,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希望他(她)能敞开心扉,接纳周围关心他(她)的朋友。
心态平衡木
冷漠会在人的心中留下一块冰,能让冷漠之冰融化的人,便是聪明可爱的温暖使者。
§§§第五节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人一旦进入红尘的轨道,就在忙碌中忘了自我,忘了快乐,忘了满足,只记得烦恼。烦恼来自于执著,来自于对尘世的追求。其实,烦恼的本质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消失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人,曾经想要的家庭事业都有了,但是他感到彷徨无奈,觉得生命空虚。后来,他心灵空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只好去看医生。
医生给他开了几个处方,分四帖药放在药袋里,让他去海边服药。服药时间分别为九点、十二点、下午三点和五点。
九点整,他打开第一帖药,里面没有药,只写了两个字“聆听”。他坐下来,听到了风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甚至还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节拍和大自然的节奏合在一起跳动。他觉得身心都得到了清洗。他想:我有多久没这么安静地坐下来倾听了?
到了中午,他打开第二帖药,上面写着“回忆”两个字。他开始从聆听转到回忆,回忆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欢乐,回忆青年时期的艰难创业,他想到了父母的慈爱,兄弟、朋友的情谊,他感觉到生命的热情重新在体内燃烧起来了。
下午三点,他打开第三帖药,上面写着“检讨你的动机”。他想起早年的创业是为了热情地工作,等到事业有成,则又只顾挣钱,失去了经营事业的喜悦;为了自身的利益,他失去了对别人的关怀。想到这儿,他开始有所醒悟了。
下午五点,他打开最后一帖药,上面写着“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进离海最近的沙滩,写下“烦恼”二字,一个波浪很快上来淹没了他的“烦恼”,沙滩上又是一片平坦!
当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他再度恢复了生命的活力,他的空虚无奈也消失了!
你不妨也把追求的烦恼写在沙滩上,让海水把它冲走,然后,学会静静地“聆听”,让自己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静坐海边,让涛声带领你去回忆、去感受,感受父母家人的温馨,感受兄弟姐妹的情谊。
这时,你会发现,人生的真正喜悦来源于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还等什么呢,现在就出发去海边吧!
心态平衡木
你不妨也把追求的烦恼写在沙滩上,让海水把它冲走,然后,学会静静地“聆听”,让自己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第六节 给自己一个空间忏悔曾经的过错
曾有过的罪恶如果潜藏太久,就会让心灵像久置车库的跑车一样,经受不了岁月的斑驳和风霜的侵袭,慢慢生锈。懂得忏悔,剖析自己的良知和灵魂,才会让心灵的孤独和神伤找到出口。
忏悔不是原谅自己的过错,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通过一种自我谴责的方式让自己受累的心灵得到喘息的机会。忏悔需要一个宁静的空间,如果你是教徒,可以对着你的主来忏悔;如果你没有具体的信仰,那么就向自己,向另一个纯洁高贵的自我来忏悔吧。
如果你的过错伤害到了某个人,现在虽已时过境迁,但是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个人道歉是很必要的。虽然对方听不到,但是这种道歉会让你自我警醒,让你从今往后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忏悔的时候要诉说自己的内疚,诉说长久以来心灵所受的折磨,只要你以后不再重犯,相信你会得到自我的原谅的。
你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你对以后的承诺,承诺以后要如何避免以往类似的过错,而不是让你为已经过去的事作出什么补救。当然,如果还能有所补救的话,应该及时去补救,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补救和致歉。这样做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而是为了求得自己心灵上的平静。
心态平衡木
忏悔不是原谅自己的过错,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通过一种自我谴责的方式让自己受累的心灵得到喘息的机会。
§§§第七节 感受你的痛苦而不是隐藏它
生活中,许多风暴是突然发生的:忧患、疾病、失败,等等;也有许多风暴是逐渐形成的:成绩不好、工作能力落后,等等。
风暴是不受我们欢迎的,但是我们却能从风暴中得到益处。就好像栽种一棵小树,经历了风吹日晒,在无数个雨夜里飘摇,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样,我们经过风暴的洗礼,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这样一个不幸的人,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差点使他进入棺材。7岁时,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放血治疗。46岁时牙床突然长满脓疮,他拔掉了几乎所有的牙齿。后来,他又染上可怕的眼疾,视线不再清晰,只能靠人搀扶着走路,于是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再后来,声带也坏了,只能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他的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上帝给他的苦难实在太多了。而这个人似乎觉得这些苦难还不够深重,又给自己的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至12小时,忘记了饥饿和死亡。
但他另一面的人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12岁时,他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名,轰动舆论界。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
在意大利巡回演出时,人们到处传说他一定有魔鬼暗授他妖术,要不他的琴声怎么会魔力无穷。听了他的琴声,卢卡的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维也纳一位盲人听了他的琴声,以为是一个乐队在演奏,当得知台上只他一人时,大叫一声“他是个魔鬼”。巴黎人为他的琴声陶醉,早忘记当时正在流行的霍乱,他的演奏会依然场场爆满……
凭借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他征服了整个欧洲。几乎欧洲所有的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漾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为“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他就是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之一-伟大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由此可见,在经过患难之后,人们的生活将换上一种全新的色彩,而命运也会将经过苦难的信徒引向幸运。所以,我们都没有必要惧怕人生的风雨,因为一时的苦楚并不能将我们从人生的战场中毁灭。风暴只会让我们成长的更快,让我们的生命更丰富。
心态平衡木
就好像栽种一棵小树,经历了风吹日晒,在无数个雨夜里飘摇,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样,我们经过风暴的洗礼,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