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子 爱默生
今天的世界需要意志坚定、精力充沛,并且行动迅速的人。这种人不仅善于做决定,最重要的是善于执行决定。想好不去行动,一味拖延是人生成功的大忌。竞争是残酷的,稍有一点迟疑不决,就会在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竞争中溃败。而成功者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迅速作出决定,并立即果断地付诸行动。记住,一定要让光辉的人生旅程在行动的脚下延伸。
比特的成功
我一生所主张的,就是人们对生活必须抱持积极的态度。
——(苏联)高尔基
在美国,有一个叫比特的人,他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在学校,同学讥笑他笨,老师也说他学习不努力。但是,无论他怎么试图去做好、去改变自己,却从来也达不到心中的目标。直到上了九年级后,比特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高中毕业时,比特知趣地申请了10所全美最最一般的学校,他想怎么也会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可让他失望的是,直到最后,没有一所学校给他发录取通知书。
比特后来看了一份广告,广告语是这样的:“只要交来25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他付了250美元,结果,真的有一所大学真的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比特马上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关于这所大学的报道:“这是一所没有不及格的学校,只要学生的爸爸有钱,没有不被录取的。”当时比特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用未来去证实这个错误的说法。”
比特在这所大学上了一年后,就转到了另外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2岁时,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从此,他建造了近一万座公寓遍布美国的四个州。他很快就拥有了900家连锁店,资产累计达数亿美元。后来,比特又进入到银行业,做到总裁的职位。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这样一位“笨”孩子到底是怎么走向成功的。对此,比特给人们讲述了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一项,有人会写,有人会算,对有些人难的,对另一些人简直容易得如“小菜一碟”。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属于自我,但是又要付出一生代价的“难事”。
第二,我非常幸运自己有如此谅解我、对我容忍又耐心的父母,如果有一个考题,别人只花15分钟,而我必须用两个小时完成的时候,我的父母从来不会因此而打击我。对于我的父母来说,只要自己的儿子尽力而为了,就是他们的目的。
第三,我从不跟自己的同班同学竞争,如果我的同学又高又大,跑得很快,而我又小又矮,为什么一定要跟他们比呢?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停止,这非常重要。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千百次,为什么别人可以学习得轻松?为什么我永远回答不了问题?为什么我考试总是不及格?当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后,我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关爱和解释。理解自己和理解周围,也非常重要。
哈佛金言:
不可否认,比特的回答句句都是积极心态的表现。他在身体素质上、学习成绩上等都不如别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相反,他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定位点,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持有的是消极的心态,他却能在积极的心态指引下下定决心奋力拼搏。持消极态度的人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猴子和癞蛤蟆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一天夜里,外面正下着大雨,一只猴子和一只癞蛤蟆坐在一棵大树底下,互相抱怨天气太冷了!
“咳!咳!”?猴子冻得咳嗽起来。
“呱——呱——呱!”癞蛤蟆也冷得喊个不停。它们简直被淋成了落汤鸡,冻得浑身发抖。于是,它们决定明天就去砍树,用树皮搭一个暖和的棚子。
第二天一早,红彤彤的太阳露出了笑脸,大地被晒得暖洋洋的。猴子在树顶上尽情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癞蛤蟆也躺在树根附近悠闲地晒着太阳。
过了很长时间,猴子才从树上跳下来,对癞蛤蟆说:“嗨!我的朋友,你感觉怎么样?”
“好极了!”癞蛤蟆回答说。
“那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去搭棚子呢?”猴子问。
“猴子老兄,你说是动刀动斧的砍树皮好呢,还是在温暖的阳光下美美地睡一觉好呢?”癞蛤蟆懒洋洋地说,“再说,我觉得这件事明天再做也不晚。你看,现在我多暖和,多舒服呀!”
“那好吧,那就明天再搭棚子吧!”猴子也十分爽快地同意了。
天很快就变了,傍晚的时候,又下起大雨来。它们又一起坐在大树底下,抱怨这天气太冷,空气太潮湿。
猴子又咳嗽起来,癞蛤蟆也呱呱叫起来。这一次,它们又下定了决心:明天一早就去砍树,搭一个暖和的棚子。
可是,第二天一早,火红的太阳又从东方升起来了,大地上又洒满了温暖的阳光。猴子又想起了昨晚说过的话,可是,癞蛤蟆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干吗要浪费这么宝贵的时光,棚子留到明天再嘛!”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重复出现。一直到今天为止,情况都没有一点儿变化。
哈佛金言: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把明天当做逃避今天的心灵寄托,试图用逃避来麻醉自己,以减轻痛苦。而当明天一旦来临时,就又会把“明天”当做新的心灵寄托。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长此以往的话,怎么可能取得人生的成功呢?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停止逃避,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再让自己永远守着今天而看不到明天了。
玛吉丽特的梦想
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英国)托马斯·卡莱尔
有一位名叫玛吉丽特的美国女孩,她从小就一直梦想当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因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比如,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也懂得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亲切地称她是“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
对于玛吉丽特的梦想实现来说,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的父亲是华盛顿有名的外科医生,母亲则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他们对她的理想完全支持。她自己则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可遗憾的是,她并没有为达到这个理想做什么,只是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马上就有现成的机会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玛吉丽特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另一个名叫爱尔沙的女孩却实现了玛吉丽特的理想,成为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爱尔沙不像玛吉丽特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她的家庭不能为她的理想做支撑,她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夜大学的编导系上课。
大学的学业刚结束,她开始谋职,跑遍了纽约的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主管对她的答复都大同小异:“我们不会雇用没有经验的人员。”但她不愿意退缩,毅然走出去继续寻找机会。有一天,她在一张报纸的中缝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塔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天气预报的女主持人。爱尔沙异常兴奋,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爱尔沙是加州人,虽然要去的那个地方比较偏僻,又是寒冷的北方,但是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塔州。果真不出爱尔沙所料,她被录用了!她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之后,又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工作。转眼时光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自己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哈佛金言:
玛吉丽特与爱尔沙在追求理想上,最大的分歧点就在于,玛吉丽特在这几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仗着自己的才气,期望时来运转,幸运会降临在自己头上而坐等机会,然而,时光却流逝了。爱尔沙则主动采取行动,最终于实现了理想。
人们期盼成功成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期盼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可是,这些只是单单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努力去做,才能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妄求不劳而获,等待免费午餐的人,只会在消极的等待中丧失生命的活力和光彩。
成功从来都是积极努力行动的结果,空想不会使机会降临,成功也不会从天而降。成功需要自己去争取,去寻求,去创造。每天等待奇迹发生的人,只会在等待的侵蚀中失去生命的活力和色彩。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成功,必须要积极行动起来。
不要空想要实干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苏联)高尔基
玛丽是一个可爱的姑娘,但她有一个习惯,每当她做一件事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准备工作上,但是准备完了却没有实际行动。
同村的汉森先生开了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产的草莓、葡萄这类的水果。一天,汉森先生对玛丽说:“你想挣点钱吗?”
“当然想,” 玛丽回答,“我一直想要一双新鞋,可家里买不起。”
“那好,玛丽。”汉森先生说,“凯特家的农场里有很多长势很好的草莓,我已经雇佣了好多人去摘了,当然,你也可以去,然后把它们都卖给我,我以1夸脱12美分的价钱付给你。”
玛丽非常高兴地跑回家,拿上一个篮子,想马上就去摘草莓。这时,她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今天采了5夸脱草莓,汉森先生应该付给自己多少钱呢?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计算结果是60 美分。
“要是能采10夸脱呢?”她计算着,“那我又能赚多少呢?上帝呀!”她算出来了,“我能得到1美元20美分呢!”玛丽接着算下去,越算越觉得高兴,仿佛已经把钱赚到手了一样,她的脸因为兴奋而变得通红。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问道:“玛丽,你在干什么?”玛丽猛然警醒,自己蹲在地上已经算了很久。她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农场赶去,而许多男孩子一早就到了那儿,他们把好的草莓几乎都摘光了,可怜的小玛丽最终只采到了1夸脱草莓。
回家的途中,玛丽终于明白了老人们常说的话,一个实干者胜过一百个空想家,如果没有行动,做再多的准备工作,说再多的大话也是没有用的啊!
哈佛金言:
如果只有5 分钟的时间去写作,切不可把4分钟消磨在你的铅笔上。事前要有所准备,但是一旦到了工作时间来临的时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精力,就会发现,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在准备工作上花费很多时间是必要的,但如果不付诸行动,结果却白白错过了很好的时机。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会在不知不觉中,一分一秒地溜走。抓住一分一秒对计划好的事情马上行动,你就会收获点滴的进步,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汇集起来,才能形成宏大的业绩。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说到做到,言出必行。世上的一切需要我们去做的事,除非我们真正付诸行动,否则这一切毫无意义。
到底是谁蠢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产生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架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英国)威廉·布莱克
有一对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他们要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他们虽然风餐露宿,却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但是,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面前出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海峡。他们知道海峡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但是,怎样渡过这条海峡呢?
在这个问题上,两个朋友产生了分歧: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海峡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海峡,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海峡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学会了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海水流干了没有。
终于有一天,已经造好船只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了,但另一个朋友却在讥笑他的愚蠢。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完成,如果我们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话,很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如果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获得成功!”
能想到躺到海水流干了再过海,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可惜的是,这却仅仅是个注定永远失败的“伟大”创意而已。这条海峡终究没有干枯掉,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经过一番风浪也最终到达了幸福和快乐的彼岸,这两人后来在这条海峡的两个岸边定居了下来,也都衍生了很多子孙后代。海峡的一边叫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为勤奋和勇敢的人;而海的另一边叫失败和失落的原地,生活着一群懒惰和懦弱的人。
哈佛金言:
我们需要有积极的心态,要积极想办法积极做事,这样一定会到达快乐和幸福的人生目的地;而如果是消极待世,不积极努力去行动的话,就注定到老也不会有成功。所以,无论走了多久,走了多累,都千万不要在“成功”的家门口躺下休息,因为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
行动成就梦想
天底下最好做的事情莫过于幻想,然而通常你要为它付出高昂的学费。
——(美国)艾森豪威尔
史威夫兹先生十分喜欢打猎和钓鱼。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带着鱼竿和来复枪到森林里去宿营,几天之后再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泥泞心满意足地回来。
他唯一的困扰是,这项嗜好会花去太多的时间。有一天,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宿营的湖边,回到现实的保险业务工作中时,突然有一个想法,荒野之中,也许会有人会买保险。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在外出狩猎时,他也一样可以工作了吗?果然,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员工正是如此;散居在铁路沿线的猎人、矿工也都是他的潜在客户。
史威夫兹先生立刻做好了计划,搭船前往阿拉斯加。他沿着铁路来回几次,“步行的曼利”是那些与世隔绝的人们对他的昵称。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不但是唯一和他们接触的保险业务员,更是外面世界的象征。
此外,他还免费教那些人理发和烹饪,当然他也经常受邀成为座上宾,享受佳肴。在短短的一年内,他的业绩就突破了百万美元,同时享受了登山、打猎和钓鱼的无限乐趣,可以说,他把工作和生活做了最完美的结合!
哈佛金言:
在梦想产生时,如果没有立即行动,就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所以要记住,马上去做!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后悔,很多人把不成功归结到当时没有去行动。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有了想法就应该立即去执行。要知道,行动是制胜的根本。
徒步旅行也快乐
无论人类发展到何时,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那些愿意大胆行事的人才。
——(美国)卡耐基
乔根·裘大是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有一次他到美国旅游,第一站是华盛顿,下榻在威勒饭店,住宿费已经预付了。他上衣的口袋放着到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的皮包放着护照和现金。就当他准备就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皮包不翼而飞了,于是,他立刻下楼告诉了旅馆的经理。
“我们会尽力帮你寻找的。”经理说。
第二天早上,钱包仍然看不见踪影。他只身在异乡,手足无措。打电话向芝加哥的朋友求援?到丹麦使馆补办遗失护照?苦坐在警察局等待消息?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
突然,他告诉自己:“我要看看华盛顿,我可能没有机会再来,今天非常宝贵。毕竟,我还有今晚到芝加哥的机票,还有很多时间处理钱和护照的问题。如果我现在不到华盛顿游览一下,将来就没有机会了。我可以散步,现在是愉快的时刻,我还是我,与昨天丢掉钱包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来到美国是我应该快乐,应该享受大都市的一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丢掉钱包的不愉快上。”
于是他开始徒步旅游,爬上了华盛顿纪念碑,参观了白宫和博物馆。虽然许多想看的地方他没有看到,但所到之处,他都会尽情地畅游一番。
回到丹麦之后,美国之行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徒步畅游华盛顿,因为那令他知道把握现在最重要。5天之后,华盛顿警局找到了他的皮包和护照,并寄还给了他。
哈佛金言:
立即行动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做自己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要对不愉快的工作再拖延下去了,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应该向这名大学生学习,立即行动,即使是徒步旅行,也是快乐无比的。
可口可乐的诞生
许多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敢想敢做。只有敢想才敢做,敢做才敢为。
——(美国)威尔逊
对人们来说,阿萨·坎德勒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但是他创造的可口可乐却是无人不知的,正是因为他传奇的大胆尝试,才有了影响几代人的可口可乐的诞生。
坎德勒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小时候的他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好奇心和机灵敏捷的天性。1862年南北战争爆发,坎德勒一家生活贫困,为了能吃饱饭,他不得不努力去赚钱。生活刚有一点儿好转,内战又爆发了,坎德勒不得不辍学去做一名药剂师。在药店里,聪明的坎德勒自己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并且非常认真钻研医学书籍,常常自己做些小实验,这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7年的打工生涯后,1877年,坎德勒与马塞勒斯合伙成立了马塞勒斯——坎德勒药材批发公司。1882年,坎德勒和他的岳父乔治·霍华德联合成立霍华德——坎德勒公司。但因为诸多原因,这家公司逐渐走向衰退。
1890年的一天,坎德勒兴冲冲地找来岳父商量,他建议专门生产销售一种叫可口可乐的饮料。然后,坎德勒对岳父说:“1862年11月,我刚11岁。在乘坐一辆装满东西的货车时,我不小心从车上掉了下来……这次事故后,我患上了偏头痛,常常被头痛折磨得很难受。1886年,彭伯顿先生发明了一种药叫可口可乐。两年前,一个朋友建议我喝可口可乐试试。我照办了,果然,疼痛减缓了很多。后来,我不断地喝可口可乐,偏头痛竟然逐渐好转了。我认为可口可乐不仅具有医药价值,更具有商业价值,而且市场前景一定很好。而彭伯顿先生和参与生产、销售可口可乐原浆的人都不会做经营工作。我们可以转变经营方向,生产、销售可口可乐啊!”
“孩子,也许你说得对,去试试吧!”老岳父看着他坚定的表情,立刻同意他试一试。结果,坎德勒花了2300美元,成了可口可乐的主人。可口可乐的生意迅速占领了佐治亚全州。短短几年后,又扩展到了全美国。渐渐地,可口可乐公司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公司。
进入到20世纪,各方面的围攻接踵而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于可口可乐的负面消息。比如,可口可乐是一种兴奋剂,含有可卡因、咖啡因等麻醉剂。人们纷纷开始恐惧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美国总统也专门建立了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标题是“含有上瘾药物软饮料的危险”,把所有喝汽水、软饮料而导致上瘾表征的人一律称为“可口可乐瘾君子”。
负责实施新的《纯洁食品和药物法》的联邦官员哈维·威利查封了可口可乐公司的一批货,他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把可口可乐的咖啡因和可卡因成分去掉。坎德勒不甘屈服,于是他请弟弟约翰·坎德勒做辩护律师。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从1911年3月1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18年,以政府和可口可乐公司在法庭外和解结束,前后历时7年。法庭的裁决等于免费为可口可乐公司做了一次广告宣传,可口可乐公司名声大噪。直到今天,可口可乐还是世界饮料的“王中王”。
哈佛金言:
坎德勒是非常聪明的,他在“山穷水尽”的时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大胆尝试,正因为如此,幸运与财富之神眷顾了他,使他铸造了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品牌。对他本人来说,也踏上了成功的大路。可见,尝试精神是多么的伟大!
所以说,一定要培养大胆尝试的精神,留心于生活,大胆发现生活,创造生活……财富就会伴随着这些尝试来到我们身边。因为,财富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想好了就去做
之所以我会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来不犹豫。
——(法国)拿破仑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普遍不景气。有个年轻人名叫约翰,他开的公司也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而倒闭了。此时,约翰的经济状况非常差。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自暴自弃,而是在不停地寻找机会,想重新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天晚上,约翰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以前,汽水饮料是用桶装的,后来,有个人想到了一个办法,用瓶子来装饮料,他把这个办法提供给了可口可乐公司,并要求从中获取百分之一的利润。这个办法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瓶装可口可乐非常畅销,这个人也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当晚,约翰开车回家,在路上他一直回想这个故事。途中,他经过一个加油站,约翰停下车进去加油。在当时,加油站是提供加油服务的唯一的地方。在加油时,约翰突然灵机一动,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出售瓶装汽油,这样,司机们就不必非得到加油站加油了,开车外出就会方便多了。”
打定主意后,约翰立刻投入了行动。他先联系好制罐商和油商,制造出罐装汽油。接着,约翰又去见一个连锁杂货店的老板,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我有一个绝佳的主意,可以帮助你增加利润,如果你同意每一卡车汽油付我75美元的利润,我愿意提供这个方法。”老板虽然有点疑惑,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来,并让他说出自己的办法。约翰说:“出售罐装汽油!同时我将供应你们这种产品。”
就这样,约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以每卡车75美元的利润,成为了百万富翁,这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
哈佛金言:
机会就像时间一样,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为什么有人能把握机会获取巨额财富,而有人却与机会擦肩而过、不得不与贫穷做伴呢?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行动,想好了一定要立即去做,而不能拖延。
一位哲人曾说:“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但是要想把握住机会,不仅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而且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能够保持一种对机遇的敏感、一种自动自发的使命感、一种立即行动的作风,就一定比别人更容易拉住财富的手。只想不做,就会让滚滚的财富从脚下悄悄地溜走。
肯尼斯抄书
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
——(美国)比尔·盖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士兵肯尼斯在日军登陆马尼拉的时候被俘,随后他被送到一处集中营。肯尼斯看到室友的枕头下有一本名叫《人性的优点》的书,他爱不释手,便问道:“可以借给我看吗?”
那本书对肯尼斯的鼓舞和启示非常大,他渴望拥有那本书,但是书的主人却不愿割爱。“借给我抄一下吧!”他这样说。室友爽快地答应了。
肯尼斯成功的秘诀就是立刻去做。他开始逐字逐页誊录,因为书随时会被索回,所以他夜以继日地抄录。
抄完最后一页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他的室友被带到另外一处集中营。被俘的3年期间,肯尼斯一直带着那份手稿,一读再读。就是那本书一直鼓舞他,给了他很多的勇气,他决心按照书上所讲的那样去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说:“我必须立即去行动,否则行动就会长上翅膀飞走。”
哈佛金言:
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要养成习惯,一旦机会出现时,就能够立即行动。实际上,行动是成功的保证,目标再伟大,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对很多人来说,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就是明明已经计划好,甚至已经决定要做了,却依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采取行动,从而让自己陷入失败的境地。有时候,一件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进入行动的状态,踏上成功的大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