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子 乔治·W·布什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法则之一是:站在人生的三岔口,要向迈向成功,就必须善于抓住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时时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机遇来临时轻松抓住它。要做能够抓住机遇的强者,还要做能够创造机遇的智者,这样,成功之冠上的明珠就会照亮你的人生。
牛仔大王的故事
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才能在于他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
——(法国)蓬皮杜
1853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金矿,人们从世界各地涌向那里淘金,其中就有一个年轻人。 一天,他发现一条大河挡住了他前往加州的路。苦等了几天后,被大河拦住的淘金者越来越多。这时候,有人绕道而行,也有人直接回家了,更多的人是在抱怨。
年轻人心想:“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这就是我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因果,必有助于我。”果然,这种积极的心态让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摆渡。没有人吝啬一点小钱,都坐他的渡船过河。很快,他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他来到西部,到处是淘金的人,他也找到一块空地,开始淘金。很快,有几个恶汉对他一顿拳打脚踢,让他滚开。无奈,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他又换了一个地方淘金,同样的悲剧再次重演。这时,他又想:“既然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那就是我成长的机会。”于是,他又发现了一个商机——卖水。
西部虽然不缺黄金,但却缺水。他开始卖水,很快就赚了很多钱。后来,很多人都卖水了。再后来,又有一些恶人打他,不让他再做卖水的生意。年轻人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想这件事还是他成长的机会。
慢慢地,他发现在来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他又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帐篷,于是他又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收集废弃的帐篷,洗干净,裁成裤子的模样,再镶5个口袋——第一条牛仔裤便由此诞生了。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牛仔大王”,他就是李维斯。
哈佛金言:
人生的方向是就是由“态度”来决定的,态度的积极与否足以构筑的人生的优劣。积极的人生态度会让人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因为这种态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们变得富有进取精神。积极的人,即使遭遇困难,也会积极应对,不轻言放弃,最终,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人生。
与此相反,消极的人生态度就会让人变得消极、冷漠、懒惰、不思进取,这样的人生态度注定让人认为周围处处都是障碍,都是不友好的眼光,产生消极遁世的想法,最终一定会遭遇失败。
一个董事长的成长
—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
——(苏联)列夫·托尔斯泰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的乡村,他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学校教育。一个偶然的机会,齐瓦勃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这个建筑工地归钢铁大王卡内基所有。从踏进建筑工地的那一天起,齐瓦勃就有一种责任感,他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要为公司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正是有这样一种责任感,所以当别人在抱怨干活儿多挣钱少而消极怠工的时候,齐瓦勃仍旧非常敬业,他独自热火朝天地干着,并在工作当中默默地积累着建筑经验,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学着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工友们都在闲聊,只有齐瓦勃一个人躲在工地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看书。恰巧那天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然后又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当上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这被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天才的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发现了,当时当琼斯问齐瓦勃:“你为什么每天总来这么早呢?”齐瓦勃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琼斯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后来,琼斯发现齐瓦勃具有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于是毫不犹豫地提拔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再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真正完成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到大企业家的成功飞跃。
齐瓦勃一直认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种责任感,要时刻想着为企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私事一样做好。
哈佛金言:
责任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是能够让一个人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具有责任心的人往往能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能以友好的方式与同伴相处,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可否认,促使齐瓦勃从一名建筑工人成为公司董事长的因素可能很多,但他的责任感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最为明智的决定
如果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一切,那么所有的机遇都会垂青于我们。
——(美国)亨利·基辛格
1933年,经济危机正在美国蔓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哈里逊纺织公司也因一场大火化为了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中,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也等待着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向全体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这让员工们感到非常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伯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董事长办公室发来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向全体员工支付薪酬一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纷纷涌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已中断的货源。
3个月后,哈里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报道的:“员工们使出浑身解数,昼夜不懈地卖力工作,他们恨不得每天工作25个小时。当初,劝亚伦·伯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们开始服输。”
现在,哈里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实,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都是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被化解了,希望也就来临了。
哈佛金言:
试想,如果亚伦·伯斯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他还能够给员工发薪水吗?哈里逊公司能够有今天的规模吗?显然不能。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对未来没有信心和把握,甚至根本就没想到把握未来的事情。因此,这些人很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诱惑,往往会因小失大。
目光短浅的人容易安于现状,同样,容易安于现状的人也多为目光短浅者。而一个有着长远眼光的人会有一个广阔的胸怀,也会有宏伟的抱负和高人一筹的见识,他会以领先一步的眼光,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从而为自己的人生赢得精彩。
钻石在哪里
最大的机遇也许就在你身边。
——(美国)拿破仑·希尔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他这样说道:“如果您能得到拇指大小的钻石,就能够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如果您能得到钻石矿,因为其富有的威力,甚至还能够让你的儿子登上王位。”
于是,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那以后,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很无奈,因为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然死皮赖脸地纠缠着他。最后,老者只好告诉他:“你在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如果能够找到,那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地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门寻找钻石了。但他走啊走啊,始终也没有找到要找的宝藏。他终于失望了,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边投海自杀了。
可是,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也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一天,?买下阿利·哈费特的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后院里有条小河。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河沙中有一块发着奇光的东西。他立即挖出了那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了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户人家。老者走进门后,就发现了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喊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呀。”买阿利·哈费特房子的人这样答道。
“不!您在骗我。”老者不相信,“我一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别看我有些唠唠叨叨,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
于是,两人跑出了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光泽的石头,而且以后又从这块土地上挖掘出许多钻石。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有名的钻石也是出自那里,净重达100克拉。
哈佛金言:
试想一下,如果阿利·哈费特不离开家,而去挖掘自家的后院或者麦田,那埋有钻石的土地自然就是他所拥有了。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舍近求远,总想到别处去寻找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恰恰就在自己的身边啊!
要强化机遇意识,善于发现机会,并要善待每一个机会。不要只盯着远处,其实我们的身边一样有风景,这些风景造就了我们身边的机会。当机会冲到我们身边来的时候,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舍近求远,否则,那将是很愚蠢的一种行为。
万分之一的机会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英国)托·富勒
有一次,美国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很多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 美元可以买到100 双袜子。
那时候,约翰·甘布士还只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十足的蠢材!可是,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抛售的货物,而且还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储货。
他的妻子劝说他:“不要购入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了,因为我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这样做血本无归的话,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只是一笑,笑过后又安慰她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甘布士的话看起来根本无法兑现。
过了十几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就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甘布士的妻子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万分焦急,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这时,但维尔地方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
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他平静地说:“是该抛售的时候了,如果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了。”?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就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再后来,甘布士就成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
“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哈佛金言:
想要把握住约翰·甘布士所说的“万分之一的机会”,就必须要做到:第一,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视了整片森林。第二,必须要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也是无济于事的。
实际上,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就看我们会不会珍惜,会不会善待它们。要知道,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机会,有的人抓住了,善待了,就成功了;有的人毫无准备,机会便悄然从他的身边溜走了,就失败了。必须要抓住机会,善待机会,见机行事,才能创造好的人生。
哲学家的哲学
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蹉跎,一事无成。
——(英国)莎士比亚
有一位哲学家,富有才情,很多女士都十分迷恋他。一天,他正在房间里忙于自己的学问,一个中意他的女士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却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把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都分别罗列了下来,可是发现两种选择好坏是均等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再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扰。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如果在面临抉择而没有办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央求。
于是,哲学家来到女人家中,问女人的父亲:“您的女儿呢?请您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10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而是一场悔恨。
后来,哲学家抑郁成疾。临终前,他把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了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那么前半段人生哲学应该是“不犹豫”,而后半段的人生哲学应该是“不后悔”。
哈佛金言:
让人后悔的事,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事做了后悔,错过也后悔,话说了后悔,没说也后悔……遗憾与后悔的情绪仿佛与生俱来,与生命同在一样。其实,过去的已经过去,已经不能重新开始,也不能从头改写。为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除了让自己后悔不已,自责,留在过去悔恨的记忆中之外,没有一点益处。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产生价值的方法,就是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所以。一定要记住: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会让生活轻松很多。
在漫长的人生上充满了太多未知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变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或改变一定的条件能够转化这些因素;另一类是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无论我们付出怎样的努力,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当我们面对后者时,就应该学会面对现实,作出积极乐观的反应,这才是一种可取的人生态度。
果断的老板
果断获得信心,信心产生力量,而力量是胜利之母。
——(德国)亨利希·曼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厂的老板躺在沙发上翻阅报纸。突然,一则短讯让他瞪圆了双眼:墨西哥开始流行猪瘟。这位老板立即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猪瘟,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个州传入美国,而这两个州又正是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一旦这两个州猪瘟流行,则全国的肉类供应一定会紧张起来。
这位老板证实了这则消息后,就立即果断地决定,要倾囊购进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的东部。这个决定让厂内的同仁非常震惊,他们纷纷反对,认为这样做太过冒风险。但老板毅然大举收购,坚定自己的判断。
果然不出他所料,从墨西哥传染过来的瘟疫迅速蔓延到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默尔公司乘机抛售,几个月之内就净赚了900万美元,一时占尽了先机。
哈佛金言:
一旦想到,就应该把握住机会,果断地实施,那么财富也就会随之而来。其实,人生面对的并不总是大事,也并不总是紧要关头,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事也需要我们果断处理,而且它的意义也许更大,它有助于我们养成果断的品质。
在作出决定时不要总是要请求别人的帮助,因为这比懦弱无能更糟糕。我们必须训练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即在紧急关头靠自己的勇气和决断力。否则,机遇就会稍纵即逝,我们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为5年后做准备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
——(英国)培根
迈克尔是一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他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音乐家。他找了一个名叫凡内芮的年轻人来合作。然而,面对那遥远而神秘的音乐界,他们一点都摸不到头绪,甚至都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1976年的冬天,在一次闲聊中,凡内芮对迈克尔说:“你有没有想过我们5年后在做什么?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后,确定了再告诉我。”
迈克尔沉思了几分钟后说:“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是一张非常受欢迎的唱片,可以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肯定。除此之外,我还要住在一个有音乐氛围的地方,每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音乐家一起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凡内芮点点头,并据此开列了一个单子:如果第五年,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第四年就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才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回归到第一年,就一定要把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并排练好;第五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供自己筛选;第一个月要做的,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而现在就是第一个星期,就要先列出一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然后,凡内芮说:“看吧,一个完整的计划已经有了,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计划去认真地准备每一步,一项一项地去完成,这样到了第五年,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他们从此开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朝自己理想迈进,事实果真如此,到了1982年,恰好是在第5年时,迈克尔的唱片开始在北美畅销起来,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在一起工作。
哈佛金言:
做好计划并按计划行事,不仅可以提高行动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在行动中体验其中的节奏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必把行动当做是一种苦役,而是当做一种享受,体会乐在其中的感觉。也会在行动中更好地感受成功的脉动,把握成功的韵律。
如果没有计划地做事,行动者就会乱撞一通,永远也脱离不了压力和繁忙,却最终一事无成。所以,不妨也尝试着制订一个计划,把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下,就能结出丰硕的人生果实。
一堂MBA课
我们做计划是为了确保自己正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为了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为了更快地对意外事件做出反应。
——(英国)培根
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在给即将毕业的MBA班的学生上最后一课。可是,令学生不解的是,他的讲桌上放着一个大铁桶,旁边还有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学生们都在盯着教授的一举一动,不知他要做什么。
“今天我们只做一个小小的测验。”教授开始把石块一一放进铁桶里。当铁桶里再也装不下一块大石块时,教授停了下来问道:“你们看,现在铁桶里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教授反问。
随后,他不慌不忙地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一小桶碎石。只见他抓起一把碎石,放在已经装满石块的铁桶表面,石块慢慢漏了下去。教授又抓起一把碎石……不一会,这一小桶碎石全装进了铁桶里。
“这回,铁桶是不是已经装不下东西了?”教授又问。“还……还可以吧!”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学生们都变得谨慎了。
“没错!”教授一边微笑着,一边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桶细沙,倒在铁桶的表面,他开始慢慢摇晃铁桶。大约过了半分钟后,铁桶的表面就看不到细沙了。
“现在铁桶装满了吗?”教授高声问道。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几个学生壮着胆子回答:“也许……还没满吧!” 其实,他们心里并没有底。
“没错!”教授高声说。这一次,他从桌子底下拿出一罐水慢慢地倒进桶里。水罐里的水倒完了,教授抬起头来,微笑着问学生们:“谁能说说,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一个学生说:“它说明,即使你的日程表安排得再满,也还能挤出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嗯,有点道理。但是,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萨缪尔森教授停顿了一下,说:“它告诉我们:如果没能把石块放进去,也许这个铁桶根本盛不了这么多东西。换言之,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抓紧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就会给以后的事情进展带来很多不顺利。记住,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放在第一时间去完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的价值。”
哈佛金言:
重要的事情就相当于一件事情的主要矛盾,如果我们抓住要害,把事情的主要矛盾都先行解决完毕,剩下就只会是一些细枝末节,很容易就会被理顺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分清楚什么是石块,什么是碎石,什么是沙子和水,还要记得把石块放在第一位。
生活中一些让我们感觉烦心、承受不了的事情,大多是一些繁琐的小事。我们忙于这些琐事却见不到什么成绩,如果想不被琐事浪费太多的精力,首先就应当将时间集中于最重要的事情上去,做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作,才会使得生活变得既有效率又轻松。
吃西瓜的学问
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抛锚动摇,不然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法国)卢梭
威廉·杜兰特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年轻时,他非常渴望能有很多的财富。有一天,他到一位富翁那里询问他成功的诀窍。富翁弄明白他的来意后,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转身到厨房拿出来一个大西瓜。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3块。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富翁一边说,一边把西瓜放在他面前。“当然是最大的那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那好请用吧!”
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杜兰特,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不一会儿,杜兰特发现,他还在享用最大的那一块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块。接着,他看见富翁得意地拿起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他眼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吃了起来。
他这才明白富翁的意思,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一块加起来要比最大的那一块大得多。富翁吃的西瓜虽没有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要比自己多。
吃完西瓜,富翁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富翁对他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威廉·杜兰特从中受益匪浅,终于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事业。
哈佛金言: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眼前的利益看起来总是最有诱惑。而到事后却发现,只顾眼前利益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财力和时间。要知道,获得长远的大利的前提是放弃眼前的小利。
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得远,首先要有长远的目光。只有看得长远,心里才能对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有底,才知道自己行进的方向,以及需要为此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要想钓到大鱼就必须用香甜可口的食物做鱼饵。要想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就必须在其他方面有所牺牲。
让我来试一下
我时刻准备着,有一天机遇必将来临。
——(美国)林肯
一天,西格诺·法列罗邀请了一大批客人,他要在府邸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就在宴会开始的前夕,负责餐桌布置的工作人员跑来说,设计师设计用来摆放在桌子上的那件大型的甜点饰品不小心被弄坏了,而一时间又不能找到替代品,管家急得团团转。
这时,厨房里干粗活的一个小仆人走到管家的面前说道:“您让我来试一下吧!我想我能造另外一件饰品来顶替。”
“你?”管家惊讶地喊道,“你这个小家伙,你能弄出什么来?竟敢在这说这样的大话?” “我叫安东尼奥·卡诺瓦,是雕塑家皮萨诺的孙子。”这个瘦小的仆人回答道。
“小家伙,你真的能做吗?”管家将信将疑地问道。
“希望您给我机会让我一试。”小仆人开始显得镇定一些。
于是,管家就答应让安东尼奥去试试,他则在一旁紧紧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看他到底怎么办。安东尼奥不慌不忙地要人端来了一些黄油,不一会儿工夫,不起眼的黄油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只蹲着的巨狮。管家喜出望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连忙派人把这个黄油塑成的狮子摆到了桌子上。
晚宴开始了,尊贵的客人们陆续被引到餐厅里来。这些客人当中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实业家,有傲慢的王公贵族,还有眼光挑剔的专业艺术评论家。但是,当他们一眼望见餐桌上卧着的黄油狮子时,都不禁交口称赞起来,纷纷认为这简直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们甚至忘了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在狮子面前不忍离去。结果,这个宴会最终演变成了对黄油狮子的鉴赏会。
客人们在狮子面前情不自禁地细细欣赏着,不断地追问西格诺·法列罗,究竟是哪一位伟大的雕塑家会把自己天才的技艺浪费在一种很快就会熔化的东西上。法列罗顿时也愣住了,他立即喊管家过来问话。于是,管家就把小安东尼奥带到了客人们的面前。
当这些客人们得知,面前这个精美绝伦的黄油狮子竟然是这个小孩仓促间做成的时,都不禁大为惊讶,整个宴会立刻间变成了对这个孩子的赞美会。而富有的主人当即宣布,将由他出资给小孩请最好的老师,让他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
西格诺·法列罗果然没有食言,给安东尼奥请了当时最好的老师,但安东尼奥也没有被眼前的宠幸冲昏头脑,依旧是一个淳朴而又诚实的孩子。他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为皮萨诺门下一名优秀的雕塑家。最后,他真的成了一位誉满全球的雕塑家。没有人不知道卡诺瓦的大名,也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哈佛金言:
当人们评价一位成功人士的时候,总会提到他的“运气”,总会怨恨自己“时运不济”。其实,运气就是机遇,当机遇来到时,我们能发现并及时抓住,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机遇同时摆在了两个人的面前,没做准备的那个人甚至不会发现机遇的存在,而平日有所准备的那个人则会把它牢牢抓住。
懂得想一切办法抓住机会,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实践的人,才可以得到机会的垂青。任何妄图不劳而获的念头,都会磨逝掉我们的热情和进取心。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充足的准备才能准确地把握住机遇。
不轻易放弃机会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英国)培根
卡罗·道恩斯原本在一家银行工作,但是,他却毅然放弃了这份在他人看来安逸的职业,因为,他觉得这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然后,他去了杜兰特的公司工作。当时,杜兰特开的是一家汽车公司,也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通用汽车公司。
道恩斯在那家公司工作了6个月之后,他想了解一下,杜兰特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于是,他就给杜兰特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问了几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可否在更重要的职位从事更重要的工作?”
杜兰特并没有回答前几个问题,只是对最后一个问题做了批示:“现在任命你负责监督新厂机器的安装工作。但是,并不能保证升迁或加薪。”然后,杜兰特将施工的图纸交给了道恩斯,并要求道:“你一定要依图施工,看你做得如何?”
道恩斯从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但是他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能轻易放弃。他并没有因此而慌乱,他认真地研究图纸,又找到相关的人员,做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经过他不懈地努力,终于提前一个星期完成了公司交给他的任务。
当道恩斯去向杜兰特汇报工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在杜兰特办公室的另一间办公室的门上方写着:卡罗·道恩斯总经理。
杜兰特对卡罗·道恩斯说:“其实,在给你那些图纸的时候,我知道你看不懂。但是,我要看你如何处理。结果我发现,你是个领导人才。而且,你敢于直接向我要求更高的职位和薪水,这是很不容易的。我非常欣赏你这一点,因为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哈佛金言:
机会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天使,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它就会翩然而去,不管我们再怎样叹息,它都将从此远去。机会只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机会,并执著追求梦想的人。只有能够在生活中抓住机遇的人,才能铸就成功的人生。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由一连串的机遇连接而成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而人的一生是否活得精彩,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因为只有懂得想尽办法去抓住机会,并脚踏实地去努力实践的人,才能得到机会的垂青,才能获得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