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只闻花生香-镜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罗郎

    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拍摄过一系列名山大川、花鸟虫鱼。但是,他一直没有获过什么大奖,心中深以为憾。

    那一次,他去一个贫困山区采风,那里穷山恶水,物质匮乏。那些低矮的房屋,简陋的陈设,目光呆滞的老人,邋里邋遢的儿童,没有引起他内心的多少感慨和悲悯,作为一位四处奔走的文艺工作者,他看得多了。同时他想,拍下的这些照片,千篇一律,毫无创意,自己厌烦,读者也会厌烦。

    适逢有小规模的山洪爆发。山村四周千沟万壑,洪水滚滚奔流,虽然危害性不大,但挡住了人们出入的路,甚为不便。他披着雨衣,挂着相机四处走动。

    在一个路口,他遇到一群涉水上学的小学生,马上停住了脚步,拿出相机。

    关于山区儿童或“希望工程”的题材,早就没有新鲜感了,但眼前的景象有所不同:雨水形成一条两丈多宽的洪流,像一条银河,拦在学生上学的路上。一位老农牵着一头大水牛缓缓而行,牛背上依次坐着三个娃娃,娃娃手上提着沉甸甸的书包;岸的这边已经渡过了几个,对岸还有几个,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溪流中心。当几个孩子安全抵达,从牛背上跳下来时,所有的孩子齐声欢呼……

    他不断地按快门。那位老农,满面皱纹,嘴里叼着一支旱烟袋,手执牛绳,水淹到他的膝盖处,水流湍急,他走得小心翼翼。那头水牛,高大而健壮,偶尔会昂首长“哞”一声。最得意的是坐在牛背上的娃娃,左顾右盼,像坐船一样……他把题目都想好了,就叫《上学路上》。

    孩子们看见他挂在胸前的“长枪”,怯生生地问他,能不能给他们寄一张相片。他满口答应。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刚才拍下的镜头有审美失误——他把全部焦点聚集在人物身上,却忘记了背影——洪水。他应该站在下游向上取景,充分显示人与牛在茫茫洪水的冲击之下……

    他瞟了一眼那个憨如石头的老农,从怀中取出一包“红塔山”塞过去,他请求老农辛苦一趟,回到对岸,再一次赶牛把娃娃载过来。

    老农盯着手中的“红塔山”问:“为什么?”

    他指了指洪水的方向,说:“要取一个镜头……”

    老农摇头,表示不明白。他又说:“取一个漂亮的镜头,上报纸。”

    老农把旱烟从嘴里取下来,耷拉着眼皮想了一会儿,最后毅然摇头,同时做出一个赶鸭子似的姿势,对那一群孩子大声说:“快上学去,走!”

    老农把“红塔山”还给他,牵牛渡水。

    他有点愕然,有点羞愧。老农走到水中央,回头说:“娃娃要上学去,不能迟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