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快乐工作源于对工作的感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行动的“马太效应”——步入感恩的“良性循环”

    一个寺庙的住持给寺院的新和尚立了一条规矩:每年年底,寺庙里的新和尚要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最想说的是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到了第三年年底,还没等住持提问,新和尚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离去的背影摇头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不知感恩是新和尚心中的“魔”,他从不去想自己得到了什么,对自己已得到的不知感恩,而是一味地抱怨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所以终难修成正果。

    一位成功的职业人士曾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我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我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报他们,我竭力要让他们快乐。结果,我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更出色。我很快获得了公司加薪升职的机会。”

    懂得感恩,你就会感恩身边的一切。当你试图培养感恩的心态,并付诸实施,你就会发现,感恩给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学会了感恩,你就步入了感恩良性循环,追随感恩的指引,你将一步步走向成功。

    史蒂文斯曾经是一名程序员,在一家软件公司干了8年,正当他工作得心应手时,公司却倒闭了。他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不得不为生计重新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屡屡碰壁。

    后来,一家软件公司招聘程序员,待遇相当不错,史蒂文斯信心十足地去应聘。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轻松过了笔试关,对两天后的面试,史蒂文斯也充满信心。然而,面试时,考官的问题却是关于软件未来发展方向方面的,这点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他遭到了淘汰。

    史蒂文斯觉得这家公司对软件产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他深受启发,于是给这家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笔试、面试机遇,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这封信后来被转到总裁手中。3个月后,这家公司出现职位空缺,史蒂文斯收到了录用通知书。

    这家公司就是美国微软公司。十几年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史蒂文斯成了微软公司的副总裁。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许多。

    感恩的人更幸运——懂得感恩之人,永远受公司垂青

    通用公司在一次招聘中,有两个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主考官单独约见了他们,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以前你工作的那个公司怎么样?”

    一个面试者抱怨说:“糟透了,同事像一群吵闹的母鸡,主管简直就是一头号叫的驴子!真难以想象我在那里是怎么度过了2年!”

    另外一个面试者却说:“虽然我原来工作的是一家很小的公司,管理也不是很规范,不过在我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正因如此,我现在才有勇气坐在这里,我很感激原来工作的公司。”

    最后录取的,毫无疑问,是后者!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懂得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比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更加可亲、可敬,当然,更多的机会也会青睐他们。所以说,感恩的人更加幸运,因为懂得感恩之人永远受公司的垂青。

    在微软,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微软总部的办公楼里有一位临时雇用的清洁女工,在整个办公楼几百个雇员里,她是唯一没有任何学历的人,是工作量最大、拿薪水最少的人。可她却是整个办公楼里最快乐的人!

    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钟,她都在快乐地工作着,对任何一个人都面带微笑,对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也都愉快并努力地跑去帮忙。

    热情是可以传递的,周围的同事也很快被她感染,有很多人和她成了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公认的冷漠的人!没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焰,慢慢的,整个办公楼都在她的影响下快乐了起来。

    比尔·盖茨很惊异,忍不住问她:“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如此开心地面对每一天吗?”

    “因为我在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工作!”女清洁工自豪地说,“我没有什么知识,我是感激公司能给我这份工作,可以让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够支持我的女儿读完大学。而我对这美好现实唯一可以回报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开心。”

    比尔·盖茨被女清洁工那种感恩的情绪打动了,他动情地说:“那么你有没有兴趣成为我们当中正式的一员呢?我想你是微软最需要的。”

    “当然,那可是我最大的梦想啊!”女清洁工睁大眼睛道。

    此后,女清洁工开始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而公司里的任何人都乐意帮她,几个月后,她真的成了微软的一名正式雇员!

    一个拥有感恩心态的清洁工,就这样看似“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世界一流企业——微软,由此,你足可以看出感恩的强大力量。事实上,不论是哪一家企业都更乐意去接纳一个心怀感恩的员工。500强企业也不例外。

    发自感恩的乐观,让你进步更快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吗?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吗?对于我们不很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益处,从而感谢它,不是乐观吗?感恩在带给我们乐观心态的同时,更能促进我们快速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戴维森认为:“积极的心态源于对工作和人生的感恩精神,凡事不要想得太悲观、太绝望;否则你眼中的世界将是一片灰暗、一片混沌,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打不起精神。”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即使面临各种困境,你仍然能够积极地去面对。安松尼·阿司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安松尼·阿司特年轻时曾在纽约街上靠帮行人擦皮鞋为生。那时候,还不会说流利英文的他,擦鞋功夫很高,虽然他一贫如洗。

    阿司特个性内向羞怯,从不怨天尤人。他对自己能够拥有这份工作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觉得,比起那些食不果腹的人来说,他是幸福的,他为自己能用这份手艺养活家人而感到快乐。后来,他以鞋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至今他所创立的“克丽斯汀”牌鞋油,仍然畅销全球。

    通过阿司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懂得感恩,积极乐观,不自怨自艾的人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乐观的工作态度,成了他面对困难最大的力量。他在《松下静思录》里说:“有人常常对我说:‘你吃过不少苦头吧?’我本身从来没有感觉到真正吃过什么苦头,因为从9岁到大阪当学徒至今,我一直抱着感恩与乐观的心态去工作。在大阪码头当学徒时,寒冷的早上,手几乎要冻僵,仍要用冷水擦洗门窗,或是做错事挨老板打骂,有时简直吃不消。但随即转念一想,‘吃苦就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然后,痛苦反而变为喜悦了。从学徒养成的乐观想法,后来给了我很多正面的影响,例如,工厂不景气时,我不会叹气,反而积极地认为,不景气正是改善企业体制的好机会。这样的看法和想法,不但有助于克服困难和苦恼,而且能丰富我的内心,使我每天都过着积极的生活。”岁月使你皮肤起皱,损伤的是你的身体,但是失去了感恩心态,就损伤了灵魂。

    这是对感恩最好的解读。如果能培养感恩心态,我们对所做的每件事情,就会乐观对待,我们也就能快速成长,超越平凡的自己。即使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也可以干出骄人的成绩。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即便从事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不能悲观地去认识它对你人生的意义,否则你将看不到风雨过后的彩虹,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更是无从谈起。

    冀扬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生气:修理这活儿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而且薪水不高。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前途灰暗,没有什么成就。每天他都是在悲观的情绪中度过,认为自己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他觉得自己的大好时光就要在这无休止的重复中浪费了。他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伺机偷懒,应付手中的工作,并且总是期待下班。

    转眼几年过去了,一同进厂的几个工友,各自凭借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往国外进修,唯独他自己,仍旧在做着讨厌的修理工作,碌碌无为地应付每一天。

    抱怨工作,悲观对事的最大受害者就是自己。当你在为公司工作时,无论老板安排你在哪个位置上,都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无论是脏活、累活,还是轻松的活,都是公司对你的培养和信任。只有工作,才能发挥你最大的能力,才能使你成长得更快。

    老是埋怨工作,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往往是职场中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他们不知道用感恩来乐观地改进工作,而只是一味地找借口抱怨企业对自己的不公。当一个人能够用感恩引领他所做的工作时,他就会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这种心态会带给他更大的动力,使他取得卓越的成就。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能保持对工作感恩的心态,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终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人的最高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你才会获得最大的快乐,而这也正是我们快速成长的真正源泉。

    启动感恩,唤醒自身强大的驱动力

    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要前进,不外乎有三种力量在起着作用:来自外部的推力、引力,以及自身的驱动力。在生活中,我们见过三种类型的船,帆船,凭借风前进;靠纤夫拉纤的船,凭借人力的牵引;航母,装上核动力自我驱动。在这三类船中,自我驱动的航母是世界上能量最大的船。

    同样如此,一名员工是哪样的船取决于受到哪种力量的作用和驱动?推力、引力和驱动力?一个真正强大的员工是在内心有自我驱动力的人,而感恩就是这艘员工船的充足核燃料。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深情地讲:“因为我欠世界很多很多,于是我写作……”正是因为身怀一颗感恩的心,才驱动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我们从工作之中得到了职位和工资,所以应该重视手头的每一项工作;我们得到了奖励和升迁,所以应该努力工作以回报老板和企业;我们得到了同事的帮助,所以应该热情地配合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得到了客户的订单与赞美,所以应该用更好的服务去回报他们……

    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现在所要做的都只是理所当然的回报。如果说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回报的话,那便是内心的安然和为人的尊严。感恩让我们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所以,我们的工作不再是为了金钱、为了名誉、为了地位而被动工作,我们的工作是因为感恩而自动自发,是自我驱动的,没有任何功利和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工作、渴望工作、努力工作。

    盖茨不仅给予微软员工物质奖励,还跟他们聊天、开放管理给他们以归属,让员工感觉在微软是一个家、一个充满温馨的家。

    在微软公司里,员工随时可以向公司的任何人发送电子邮件,不论他们的地位高低,都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同时,盖茨喜欢在公共场合同员工讨论公司的经营计划,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盖茨在公司内外同员工聊天、交谈,并鼓励他们突破障碍,努力前进。

    所以,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对公司的感恩。正是这样,微软公司内部已经营造出这样一种“气氛”,那就是“工作第一,以公司为家”。员工们对工作怀着极度的热情,都尽自己最大力最努力工作着。

    由于微软公司对员工的温暖关照,员工对微软都心存感恩。正是这样,众多个性迥异的电脑高手们会聚在一起,相互追赶,在激情中继续为实现微软的霸业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华为科技的领头羊任正非,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在他们心中充满着对祖国、对公司的感恩之情,也正是在他们感恩文化的倡导下,华为和联想的员工战斗的激情似乎永远熊熊燃烧。

    任何时候只有心怀感恩的人,视万物皆为恩赐;只有当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的时候,世界才会变得美好无比,苦难才会变得甘之如饴,而此时无论是什么工作,我们也都可以满怀激情地去做好。

    感恩唤醒内心的责任。员工对工作的责任不是以所拿的工资、所获得的职务挂钩,而是把公司当成家,把公司的经营好坏、企业的兴衰作为自己的责任,做到能无不责,责无不尽。

    感恩唤醒内心的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做好一件事的保证。充满激情的工作,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和力量去做好一件事,去做好你现在的工作。即使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依然是激情不减当年。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永远带着激情而努力工作。激情就是积极行动的力量,如果你不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的人。

    感恩唤醒内心的使命感。使命乃使者所奉之命,职业就是人所奉的使命。感恩的员工始终将工作当做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对待,无论工作和任务多么艰难,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因为这个世界常常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的人大开绿灯。

    感恩唤醒员工的责任、唤醒员工的激情、唤醒员工的使命感等各种内心的核动力。感恩让一个员工珍惜工作、投入工作、激情工作、忘我的工作。因为感恩,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任何困难事。

    即使明天走人,也需感激老板

    生活中,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往往容易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怀。我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常常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甚至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是动辄就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那么,我们的工作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有人说,工作是老板给予员工的恩赐,没有老板,员工也就没有工作机会,因此,对于老板,员工应当心存感激。也有人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员工,老板也应当心怀感谢,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老板和员工之间应当学会互相感恩。正如一位当了老板的员工在回忆时所说的:“过去我曾经为他人工作,现在则为自己工作。以前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现在却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小苏想辞职了,因为有家公司开出比现在高了1/3的工资。一位同事对他说:“这两年你为公司作的贡献有目共睹,就这样走了岂不可惜?”

    小苏不觉可惜,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有了好去处,不抓住机会那才可惜呢。小苏来公司两年了,勤勉地工作,有几个大客户都是小苏争取的。老板对他很满意。所以,小苏递上辞职书时,老板觉得很意外,挽留不住之下,叫小苏结清宿舍的房租再走。虽然钱不多,可小苏是越想越不服气,四处对人说老板“抠门”的话,结果惹火了老板,吵了起来,不欢而散。

    小苏服务的新公司原来是一家没有实力的空壳公司,他过去没有一个月就倒闭了。那段时间小苏很落魄,重新找工作时,他真正尝到了艰难的滋味,这时的小苏不觉总是想起前任老板的辛苦和诸多好处来,并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这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两年前,小苏又一次跳槽了。这次,小苏老老实实按照公司的规矩办妥移交手续,还专程上门拜访了老板,感谢老板的知遇之恩,并谦虚地承认自己跳槽给公司造成的影响,请求老板的原谅。老板送他出门时,特意叮嘱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又如前一次跳槽一样,小苏服务的新公司很不理想,只好跳出来自己开了家小公司。虽然他有管理经验,也熟悉不少的客户,可公司还是走到了几乎倒闭的关口。小苏说:“当公司出现严重的资金不足时,是我后来服务过的老板伸了援手帮我渡过了难关。”现在,小苏的公司正步入正轨,生意日渐红火。

    面对老板,我们应该把感恩的话说出来,并且经常说出来,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那些训练有素的推销员,遭到拒绝后,他们仍然真诚地感谢顾客给予他们解说的机会,这样他就有了下一次惠顾的机会。

    感恩不是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与迎合他人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不同的是,感恩是真诚的,是自然的情感流露,不带功利性,不求任何回报。你完全没有必要惧怕他人的流言飞语,更无须刻意地疏远老板。坦荡的感激,是清白最好的证明。你的老板有足够的智慧,注意到你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你的感激对他来说是一种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跳槽在现在的职场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好聚好散真的很重要,不要耿耿于怀自己为公司付出了多少,刻意将自己的成绩放大。要想到是一个又一个的老板给了自己机会,也给了自己基本生活的保障。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才对,哪怕是明天就要走人,今天也要为公司和老板争取到最后一个订单。

    有阳光心态,才能有阳光业绩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未来。一个人是否具有阳光心态,对于他能否取得良好的业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阳光心态让人更加乐观积极、奋发向上,带着朝气与激情去工作。然而,许多人一埋进工作堆中,就会一脸严肃,满心忧虑,生怕落后于人,一点一点地丧失信心。结果,业绩也因此受到影响,这又反过来使他的心态更差,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5年年底,一家著名的网站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12个城市进行了名为“快乐生活PK台”的调查活动。“快乐生活”是此次调查活动的主题,在历时一个月的快乐指数调查中,有37.72%的网友选择了“总的来说是快乐的”,有41.64%的网友表示“不快乐的时候多”,还有20.64%的网友表示“很痛苦,想换种生活”。总体来说,“生活着但不快乐”的占了被调查者的大多数,人们的快乐指数令人担忧。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快乐呢?曾经广泛流传的一段话,也许可以说明问题:“身无分文时不快乐,腰缠万贯后也不快乐;被人使唤时不快乐,使唤别人后仍然不快乐;当学生时不快乐,打工挣钱后还是不快乐;在国内不快乐,折腾到国外后同样不快乐。一句话,活得太累,生活中没有阳光。”

    其实,生活中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站在阴影里;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的心中一片荒芜。工作中遇到些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能够保持一种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

    在工作中,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最为重要的。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阳光心态,才能冷静、客观地面对挫折。他们会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索新的方法,只要是能够战胜的困难,他们绝不回避;若遇上以一己之力无法战胜或即便取胜了也得不偿失的障碍,他们会考虑其他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法。总之,任何的困难和挫败,都不会使他们失去信心,反而会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约翰是家乐福连锁超市的收银员,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乎不用动脑、没有技巧也不复杂的简单工作。但是,他却让这项简单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

    一天,连锁店经理到店里去,发现约翰的结款台前排队的人比其他结款台多出三倍!经理大声嚷道:“多排几队!不要都挤在一个地方!”可是没有人听。顾客们说:“我们都排约翰的队,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一个妇女走到经理面前说:“我过去一个礼拜来一次超市,可现在我路过就会进来,因为我想要那个‘每日一得’。”

    原来,约翰是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乐天派,他总是积极地想办法使一些平淡无味的事变得有趣起来。因此,他为了使自己单调的工作变得丰富起来,便想出了一个自我鼓励的办法:每天下班回家找一句温馨有趣或发人深省的话作为“每日一得”。他还打印出许多份,在每一份的背面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给顾客结账时,顺手把这张纸条放入他们的购物袋中。没想到,这份额外的工作不仅让自己对工作兴趣盎然,还吸引了许多顾客的光顾。

    阳光心态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珍惜并重视自己的每一份工作,觉得自己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怀着火焰般的热忱在工作。以这种心态工作,没有什么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客户也会受到这种心态的感染,变得开心起来,从而增进双方的合作。

    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只要持有阳光心态,哪怕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感谢对手,把对手当做督促自己进步的力量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平均每一分钟东岸的羚羊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几经努力,动物学家才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大自然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对手,自己就不会强大;没有敌人,谈什么胜利。别再诅咒你的对手与敌人,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促成了我们的成长。

    在第27届奥运会上,孔令辉在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艰难地以3:2战胜瓦尔德内尔后,拿下冠军。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而主持人白岩松说的一句话让我们难忘。他说,我们感谢瓦尔德内尔,中国队正因为有了他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和多年来他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让垄断世界乒坛的中国队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手。这样的对手,可使我们更强大。因此,我们应感谢对手。

    学会感恩,善待对手!把对手当做你的一剂强心针,一部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请记住:对手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斗争,同时还能激发我们求生和求胜之心的动力。所以,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们的存在,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你的生命也才会活得更精彩。

    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竞争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相反,因为有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催生多个名牌的例子国际上也不在少数。

    德国是拥有5个世界级的名牌汽车公司的国家。有一年,一个记者问奔驰的老总:“奔驰车为什么会飞速进步、风靡世界呢?”奔驰老总回答说:“因为宝马将我们撵得太紧了。”记者转问宝马老总同一个问题,宝马老总回答说:“因为奔驰跑得太快了。”德国只有六七千万人,5个汽车公司竞争的结果是,它们不能不把目光从德国移向全世界,结果,5家公司都成为世界级名牌。日本的情况也是这样,像丰田、松下,都在竞争中共同取得了超常进步。美国百事可乐诞生以后,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增长,这是由于竞争逼使它们共同走出美国、走向世界的缘故。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世界牌企业应该与自己的对手互相感谢。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发展和强大,才使得自身也不断成长和强大。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感谢对手,把对手当做督促自我进步的力量。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和竞争对手之间也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生活工作中不能少了对手,所以,别忘了对你的对手说声“谢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