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里,“危机”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危”字的意思是“危险”,“机”字则可以理解为“机遇”。通常,保守胆怯的人只看到“危险”,而看不到“机遇”;那些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机遇的人能拨开危险的迷雾抓住机遇,而抓住机遇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古今中外有很多生动的例子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危机之中蕴涵转机,出现危机可能正是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大好时候。如果你能够在危机中看到转机,你就能够把握更多的机遇。但是,危机作为机会的一种,通常情况下是不受人欢迎的,很多人避之而唯恐不及。只有少数极优秀的人具有变负为正的力量,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危机中看到转机。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卡内基是美国一钢铁公司的老板。他一直想有大的发展,兼并一些大的钢铁公司,但一直未能如愿。后来,美国全国性的罢工越来越多,所有的钢铁企业包括卡内基的公司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一般人来说,这是问题来了。而聪明的卡内基却感到:机会来了。他积极采取得力措施,使公司尽快从罢工问题中解脱出来。
卡内基积累了处理罢工问题的经验,同时积极储备资金。在此基础上,他密切注意各个竞争对手的状况,抓住机会,将这些处于罢工困境中的公司一家家兼并过来。卡内基的公司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其钢铁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7一跃而为1/3,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成功是一个把危机变成转机的经典案例。商战中像这样事例并不少见,下面让我们看看柯达公司是如何在一场商战中打败富士的吧。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酝酿了一个打败头号竞争对手柯达公司的计划,要从这个最大的胶片制造商手中抢夺市场。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富士投入数百万美元,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胶卷指定产品的资格。
柯达公司由于先期重视不够,并没有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当发觉富士公司正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杀过来时,木已成舟,为时晚矣。仅此一举,柯达已被排斥在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外,从而失去了极大的市场。公司决策者们一筹莫展,后来,在公司一位中层雇员的建议下,柯达找到了IMG(国际管理集团),请他们帮忙想一想“粉碎富士进攻”的策略和办法。
IMG发现富士公司的“独占性”并没有包括洛杉矶奥运会的全阶段,他们只是“独占”了奥运会举办的那两周时间。
所以,IMG建议柯达公司将其宣传重点放在奥运会举办前那狂热的6个月中。
在此期间,柯达赞助了美国田径队,并聘用了一批有希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为其宣传,还赞助了奥运会举办前的田径选拔赛,整个洛杉矶遍布柯达的出版物、电视片及张贴广告。待奥运会来临,许多运动营销专家甚至没有注意到富士,还以为是柯达赞助了这届奥运会呢!
柯达公司和IMG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全新的创意把握住了变化中的机会。他们没有把目光局限于富士公司已经获得了奥运会胶卷指定产品资格这一不利的消息,而是主动出击,将问题的突破口选在了奥运会举办前6个月这段时期,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一举扭转了局势。柯达公司后发制人,挫败劲敌富士的例子为我们如何摆脱不利局面,把危机变成转机上了生动的一课。
危机之中蕴涵着机遇。强者能够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变被动为主动。日本著名的作家谷口雅春先生,在他的著作《你是无限能力者》一书中说:“坠落才是机遇。”其意义也是相同的。
灵活变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要顺势而变、顺时而变,不学会去变,或没有能力去变,生存的空间很难扩展。要学会找方法,就要学会变通,以自己的变化来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
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结伴去寻找一座宝石矿山。当他们沿着一条大路前进时,走着走着,发现原本是平坦路面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条大河,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河水奔腾不息,大有吞没一切的势头。矿山就在河的对岸,但面前的这条河却使他们陷入了困境。怎么办?人们一直是靠双脚在行走,双脚把他们带到了河边,但陆路已走到了尽头,用双脚是走不过这条大河的。这时,人们能够做的只有改变自己。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改变,他们仍按照陆地行走的方式纷纷走进大河,结果被淹死了,未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另一些人,他们虽知道河水的凶猛,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只能在远处眺望那耀眼的宝石,望河兴叹。
那么,究竟谁能渡过这条河,胜利地到达对岸呢?回答是:只有善于改变自己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些人改变了陆地行走的姿势和习惯,他们学会了游泳,游过了这条河,到达了宝石矿山;另一些人临河沉思,偶然看见一块圆木在河里飘浮,于是有了灵感,意识到圆木能将他们带到对岸,结果他们发明了船,同样到达了矿山。
渡过大河的人都变成了成功者,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善于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人们常说的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遇到困难就要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只有改变,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美国著名人士罗兹说:“生活的最大成就是不断地改变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改变了自己,相当于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为职场发展扫除了诸多障碍,为事业的成功增添了砝码。
IT业界流传着韩国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的一句名言:“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句话,也正是当年李健熙下定决心带领三星集团励精图治、发奋改革的真实写照。
1987年,李健熙从父亲李秉喆手中接过三星集团这个大摊子,1993年开始重塑三星,并且提出了这个“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的口号。
当时,李健熙决心给“沉睡中的三星一剂猛药,一个改革的信号弹”。于是,变革就从改变上下班工作时间开始,将原来的“朝九晚五”变成“朝七晚四”,20万员工都将提前两小时上班。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变革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阻力,但是李健熙相信,如果下不了这个决心,振兴三星的日子就会遥遥无期。
三星人从此意识到“改革开始了”,很多人从以前的闲散心态中恢复过来,开始利用早下班的时间学习外语、培训进修,这些努力为日后三星集团扩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韩国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很多韩国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举国上下损失严重,三星集团也难免受到影响。危机重重之下,李健熙决心再次重整三星,他对员工说:“为了公司,生命、财产,甚至名誉都可以抛弃。”
李健熙拥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与决心,在他的带领下,三星集团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战略,变革在不断推进,影响深远。
直到2002年年底,三星集团已经跻身全球IT行业前20名,连一向骄傲的索尼都为之汗颜。
失去了“变化”,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也无法抵挡竞争的浪潮,终将被湮灭。
所以,做一切事、解决一切问题,我们都必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不断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做到以己变应万变,才能在工作中随时找到适当的方法,才能在职场上立足,使自己的职业之树常青。
谦虚学习是获得好方法的最佳途径
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学习,向他人学习。人在职场,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比你优秀的人,比如卓越的同事、老板、上级。吸取他人好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会更加优秀。
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都借酒夸耀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精心酿造的茅台,赢得众人称赞。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香槟,意大利人亮出葡萄酒,德国人取出威士忌,众彩纷呈。
此时两手空空的美国人不慌不忙,将他们的酒都倒出一点儿,对在一起,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博采众长,融合创造。”
可以说,美国之所以会有今日之成就,跟他们善于学习,博采众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的,我们身处职场当中,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善于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比你强的人,比如优秀的同事、老板、上级。
有位年轻人跟一位著名的禅师学禅。禅师开导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是找不到入门的路径。于是,禅师端起茶壶,朝年轻人面前的碗里倒。茶碗已经斟满,禅师还在不停地倒。年轻人终于忍不住,提醒禅师说:“师父,别倒了!茶杯已经装不下了。”
禅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说:“是啊,装不下了。你也是这样,要想体悟到禅的奥妙,就必须先把你心中的杯子倒空。只有腾出空来,才能迎接八面来风。”
我们常用“虚怀若谷”来形容真正的谦谦君子,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也能够多带一些空杯上路,让善意的同事为我们倒满杯,我们又何尝不是谦逊的君子呢?
整天与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他们的挫折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他们的经验与长处同样是我们应该时刻效仿的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质朴的道理,有的员工自恃学历高或在某一方面是专家就目中无人,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仿佛整个公司的运作全靠他一个人在支撑。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透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他在有生之年中还是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问爱因斯坦:“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泰斗了,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探索。”
谦虚地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别怕别人会笑话你,要知道那只是你自己的心理负担而已。把谦逊当做自己的工作原则,惠人惠己,敬人敬己,一举多得,值得一生坚持。
让问题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问题在一般人眼里,是障碍和拦路石,然而在优秀者眼中都是一个改进和提升工作绩效的契机。不断质疑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才能够在问题中获得更大的成长。
派特雷利曾担任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当时湖人队正处于最低潮时期。为了鼓励队员们重燃争夺冠军的激情,也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使他们不要背上失利的包袱,他告诉球队的12名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百分之一就行了,你们有没有问题?”球员们一听:“才百分之一,太容易了!”
于是,每个队员都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这五个方面各进步了百分之一,结果那一年湖人队居然夺得了总冠军,还是最容易的一年。
比赛结束后有记者在采访派特雷利教练时问:“为什么今年球队能这么容易就夺得冠军了呢?”派特雷利教练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每个队员都在这五个方面各进步百分之一,加起来就是百分之五,12人就一共是百分之六十,一年进步百分之六十的球队,你说能不夺得冠军吗?”
每天改进一点点,让湖人队获得了NBA年度总冠军,同样,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我们能够坚持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那么日积月累之后的效果将是惊人的。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哪一项成功不是靠着持续的进步累积而成的呢?
查理上大学的时候就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兼职,由于表现出色,大学毕业后就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在公司里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两年后,年仅24岁的查理就被提拔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经理,后来他凭借在技术支持部门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调任美国总部任高级财务分析师。
初进这家公司时,查理只是技术支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他非常想干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经理考核他的依据是记录在公司的报表系统上的“成绩单”。“成绩单”月末才能看到。于是他想:如果可以每天得到“成绩单”的报表,从经理的角度,岂不是可以更好地调配和督促员工?而从员工的角度,岂不是能更快地得到促进和看到进步?与此同时,他还了解到现行的月报表系统还有一些缺陷:当时另外一家分公司的技术支持中心只有三四十人,如果遇到新产品发布,业务量突然增大,或者一两个员工请病假,很多工作就会被耽误。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查理觉得自己有必要设计一个反应速度更快的报表系统。他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写了一个具有他所期望的基础功能的报表小程序。一个月后,查理的“业余作品”——基于Web内部网页上的报表开始投入了使用,并取代了原来从美国照搬过来的Excel报表。由于在报表系统上出色的表现,公司总裁从中看到了他的一些潜质,认为他可以从更高的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一年以后,总裁亲自将一个重要的升迁机会给了查理,让他担任公司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技术支持总监。
问题是改进的良机也是成长的机遇。将工作的每一个问题当成一个提升自己,改进工作的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才能够在问题中获得更大的成长。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泰山不辞细土,故能成其大”,我们想要在职场中取得骄人的成就,也必须日有所进,天天积累。
反省自身才能避免失败
问题是成长的机会。主动反省,你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勇敢地接受问题的磨砺,不断地反省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相信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变成你成长的垫脚石。
1930年日本初秋的一天清晨,一个身高只有1、45米的矮个青年从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来,徒步去上班,他因为拖欠房租已经在公园的长凳上睡了两个多月了。他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虽然工作勤奋,但收入少得甚至租不起房子,每天还要看尽人们的脸色。
一天,年轻人来到一家寺庙向住持介绍投保的好处。老和尚很有耐心地听他把话讲完,然后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不会有什么前途可言……”
从寺庙里出来,年轻人一路思索着老和尚的话,若有所悟。接下来,他组织了专门针对自己的“批评会”,请同事或客户吃饭,目的是让他们指出自己的缺点。
“你的个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气……”
“你有些自以为是,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你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所以必须加强进修,以便能很快与客户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年轻人把这些可贵的逆耳忠言一一记录下来。每一次“批评会”后,他都有被剥了一层皮的感觉。通过一次次的“批评会”,他把自己身上的缺点一点点剥落掉。
与此同时,他总结出了含义不同的39种笑容,并一一列出各种笑容要表达的心情与意义,然后对着镜子反复练习。
年轻人开始像一只成长的蚕,随着时光的流逝悄悄地蜕变着。到了1939年,他的销售业绩荣膺全日本之最,并从1948年起,连续15年保持全日本销售量第一的好成绩。这个青年就是被称为日本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原一平。
反省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我的不足,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进步。
林佳是一名在英国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留学生,有一次她从朋友那里得知英国一家生产世界知名品牌的公司要为它在中国的分公司招聘中层管理人员,于是决定去应聘。该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很高,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美感、创造力、领导才能,等等。
林佳首次面试中表现得十分自信,也很出色,加上自己是中国人,学成之后回中国发展,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她认为得到这个职务是十拿九稳的。但没想到的是:面试后,主考官并没有立即录取她,对此她十分不解。
林佳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她十分善于自省。初次面试回去之后,她开始认真思索为何没有一举成功,会不会自己哪方面与要应聘的企业文化有所冲突。
她突然想到一个情景:进门的时候,主考官的目光在她齐腰的长辫子上停留了一会。她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她留了10多年的长发上。因为她应聘的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以经营服饰和珠宝为主的企业,办事干练是公司员工的总体风格。招聘的主考官,就是一头齐耳的短发,显得特别精明能干。
她想:是不是因为这条长辫子,让主考官担心自己无法融入企业的整体文化呢?
在一些外国人的印象中,辫子是保守的象征。于是,林佳咬牙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剪去了留了多年、一直视为珍宝的及腰长发,并选择了一款与主考官风格相近的套装去复试。她的分析一点没有错,当她再次出现在主考官面前时,主考官首先看到的就是她那一头短发,然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会心一笑,说:“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复试十分顺利,很快,林佳就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
长辫子是林佳个人的所爱,但是当她认识到自己珍爱的东西,也许是与企业整体风格有冲突的东西时,便毅然决然地将其放弃,最终,赢得了企业的认可。
主考官看到的不只是她剪掉的及腰长辫,更是这种在取与舍之间展现的内在职业素养。 主动反省,问题就能变成我们成长的机遇。如果你不懂得在问题中主动反省,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获得进步,也很难在事业有所成就。
理想的反省时间是在一段重要时期结束之后,如周末、月末、年末。在周末用几个小时去思索一下过去7天中出现的事件。月末要用一天的时间去思索过去一个月中出现的事情,年终要用一周的时间去审视、思索、反省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
自我反省的时间越勤越有利。假如你一年反省一次,你一年才知道优缺点,才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假如你一个月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了12次反省机会。假如你一周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54次反省机会。假如你一天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365次反省机会。反省的次数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少。
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是懦夫,一个总是犯错误的人是傻子。一个人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就要学会在失败和错误中学习成长。在这里有几条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可以供你参考:
1.诚恳而客观地审视周遭情势。不要归咎别人,而应反省自身。
2.分析失败的过程和原因。重拟计划,采取必要措施,以求改正。
3.在重作尝试之前,想象自己圆满地处理工作或妥善处理问题时的情景。
4.把足以打击自信心的失败记忆一一埋藏起来。它们现在已经变成你未来成功的肥料了。
5.重新出发。
6.一个希望从错误中学习并期待成功的人,可能必须反复实践以上步骤,然后才能如愿达到目标。重要的是每尝试一次,你就能够增加一次收获,并向目标更前进一步。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前途远大的人。你要赢得事业上成功和人生的辉煌,你就应当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自省的好习惯,把工作中的问题变成自己成长的机遇。
头脑激荡,迸发绝美的创意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于是高薪聘请营销人员,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公司招聘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梳子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梳子有什么用处?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没过一会儿,应聘者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3个应聘者:A、B、C。
负责人向他们3人交代:“以10天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报给我。”
10天很快就到了。
负责人问A:“卖出去多少?”
答:“1把。”
“怎么卖的?”
A讲述了历尽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很脏的头皮。A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梳子,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了1把。
负责人又问B:“卖出去多少?”
答:“10把。”
“怎么卖的?”
B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B找到了寺院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所以应在每座庙的香案上放把梳子,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B的建议,那座山上共有10座庙,于是B卖出了10把梳子。
负责人又问C:“卖出去多少?”
答:“1000把。”
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
C说他到一个久负盛名、香火极为旺盛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C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3个字,然后便可成为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梳子,并请C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都很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了。这还不算完,好戏还在后头。住持希望C再多卖一些不同档次的梳子,以便分层次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就这样,C在看来没有梳子市场的地方开创出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关键就在于你敢想不敢想。善于思考的人,能够让难事变得简单,让大事变得微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的心态,恢复了我们的信心。相反,不敢思考的人遇到困难往往畏缩不前,成了遭人嘲笑的职场懦夫。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思考、勇于敢于向有难度的工作挑战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未知与挑战的人,而敢于思考、向困难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是人才市场上的“短缺货”。
你也许会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来反驳这些思想。其实,很多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只是被人为地夸大了。当你冷静分析、耐心梳理,把它条分缕析之后,你常常可以想出很有效的解决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