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艺术童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很多家长对此感到很好奇。其实,刘金笑的做法并不神秘,那就是从小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并对此循循善诱地进行引导,由此来培养孩子的特长。
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艺术家童星和明星,但是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和由此来培养孩子的特长,这一做法是值得广大家长借鉴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只是很多家长对此注意不多,重视不够。当捕捉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后,及时地给孩子以鼓励,甚至是百分百地鼓励、称赞,把最积极、最能鼓励和最能赞美的话给孩子,千万不要吝啬语言和形体语言的作用,更不能在孩子发生兴趣和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给予他不必要的批评和打击。
在这方面,刘金笑的做法是非常恰当的,他除了能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外,还能尊重孩子并循循善诱和引导孩子,因此,为他后来的成功教育孩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天下午接儿子小潭源从幼儿园回家,刘金笑就把电视打开,在指导儿子看动画片的同时,还故意模仿广告片段,以此吸引儿子的注意力,激发对影视表演的兴趣。可小潭源除了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动画片有一种天生的喜好外,对爸爸模仿表演广告,并没有显现出特别的兴趣来。
儿子对他的模仿起初并没有表现出兴趣来,刘金笑愁眉不展,一时无计可施。有一天,他突然灵感来了:男孩不是都喜欢模仿军人的动作吗?自己本来就是军人,怎么没有想到呀!
于是,他故意在客厅里模仿起解放军的正步和立正、敬礼来。这一下,儿子果然来了兴致,嚷嚷着要爸爸不断地做,他跟在后面模仿。
找到了提高儿子表演、模仿兴趣的“药方”后,刘金笑第二天马上从商店里买来坦克、飞机、军车、军刀等玩具,妻子还带着儿子到天河城选了一身军装。当兴高采烈的小潭源穿上军装、戴着军帽、佩着军刀,行着军礼时,夫妇俩嘴巴笑得合不拢来。
一个星期的“军训”结束后,刘金笑开始慢慢地把儿子朝模仿广告上引。为了让儿子的表演欲望充分发挥起来,刘金笑故意把电视广告里的某个片段模仿得不像,甚至还很离谱,这样,儿子便在旁边嚷嚷开了:“爸爸错了,爸爸错了。”于是,刘金笑又故意装傻:“错哪啦?我没错。”这时,儿子自然就把自认为正确的动作在父亲面前表现一遍。不管儿子模仿得像不像,刘金笑都热情地鼓掌,并伸出大拇指竖在儿子面前,总忘不了那句话:“儿子真棒!”
专家感言:
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兴趣,并从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一件重要事情。要让自己的孩子的才气充分地展示出来,就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2、培养孩子的个性,不在学校里复制孩子
刘金笑认为:培养孩子的个性,就要为孩子创造特别的环境,而不要在学校里复制孩子。
当刘金笑得到儿子被尹大为导演选中《冼夫人》中的角色后,他匆匆找到尹导演。
刘金笑观察着尹导的神情,小声说:“您当初并没有看到我儿子,到底您是凭什么就这样快决定了让他演呢?”
尹导睁开眼睛:“金笑,你是有心人,你也适当熟悉一点影视里的东西,难道你没猜出来吗?”
刘金笑笑了:“我当然猜过无数次,或许也早就猜中了,但这是我儿子,我要听到你亲口对我说,我才心里踏实。”
“我选演员只看眼神。”尹导仍然闭着眼睛说,但语气很坚定。
刘金笑踏实了,但他似还有话要说,话到嘴边又打住,不知有何难言的话。不过,尹导已经感觉到了,他说:“金笑,其实当初我知道你夸大了你儿子演过多少多少戏。不过,我理解你做父亲真实的想法,所以,我没有说破你。但主要的还是我看了你儿子的照片,看中了他的那双眼睛,我觉得他适合演戏,甚至还觉得他是一棵好苗子。你好好培养吧。”
刘金笑满心喜悦。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但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问尹导:“尹老师,您说我要不要把儿子送到艺术学校去?”
尹导突然坐起身,睁大着眼睛说:“千万不要!艺术学校也好,戏剧学校也好,教学是一个套路,孩子演戏也形成一个套路,失去孩子的纯真,给人虚假的感觉。你千万不要迷信专业学校。就这样,你让孩子在生活中保持着自然纯真和天真无邪,以及他骨子里拥有的那份忧郁--就这样!”
刘金笑认真地点点头。他似乎有一种得到了“真经”的感觉。
小潭源不是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更不是专业艺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这些,正是现在很多影视导演在选演员时所要求的。这便是儿子的长处所在,是儿子的个性所在,至于这一点,刘金笑心里十分清楚。
第一,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生活经验,就是有也是父母和老师复制版本的那一点可怜的“生活”,剧情稍微一点变化,就不知如何处理,无法达到角色要求的机智、灵活。
第二,专业艺术学校出来的小演员都是复制品,不管是走路还是吃饭,甚至笑和哭都形成一个套路和模式,表演起来让人觉得离生活太远,看了不舒服。同样,如果剧情要求演员有一点变化,而这些“复制品”就不知所措,因为可能老师没有教过。
基于这两点,现在很多的导演为了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都愿意到生活中去寻找角色。如果说张艺谋为了拍《一个都不能少》,跑到深山沟里找了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出演主角而可能要花费导演说戏的许多精力的话,那么,找刘潭源这样完全可以还原生活真实、又懂得些演戏技巧的小演员,就无须花费导演许多精力了。
因为在生活中,四岁前在乡下的小潭源有时为了能多得到伯父他们奖赏的糖果或者是为让亲人给他折叠纸飞机,就会想出办法去讨好自己的大伯、二伯,除了嘴巴叫得甜,还总是帮助做一些比如扫地、收拾桌凳之类的活。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能够给予关心的太少,小潭源就已经明白只有向伯伯、大娘、二娘们索取了。难能可贵的是,三四岁的小孩,完全明白要索取是要付出的,尽管伯伯们没有告诉过他要得到什么东西必须先帮助做事,但小潭源已经窥破到这种人类共存的真谛。
四岁后到了广州,小潭源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但严厉的父亲和贤惠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当作小皇帝,甚至要把四年中亏欠儿子的爱补偿给他的念头也没有产生过,他们尽力教会他城市的文明和文明人的生活目标,但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像农村人那样节俭。
所以,那些生活在“阳光雨露”下,从艺术学校“磨砺”出来的小朋友、小演员,又怎么能和小潭源相比呢?
从一开始,小潭源的表演,带给导演的感觉和带给观众的感受都是真实和朴实的。他能把虽然是首领的儿子,但仍然生活在乡村的“冯朴”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病号--“田鸡”的生活都演得出神入化。说到底,他最大的演技就是没有“演”的痕迹。因此,在谈到自己的教育经验时,刘金笑总是对其他父母讲:“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十分重要,尤其学艺术的孩子,不到专业学校去训练,也许还是一件好事。
3、用故事启迪孩子认识道理
刘金笑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做事不能持之以恒,哪怕是他原本就感兴趣的事情。而督促、引导孩子学习,这是做家长的天职,也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督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督,而是促。怎样促?
这需要家长的智力开发和循循善诱。刘金笑认为,一个复杂的道理通过儿童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开发、启迪,是非常明智和成功的教育方法。
模仿、参照学习这些方法的同时,请注意一个细节:讲完故事后,首先让孩子把意思说出来,不管他说得正确不正确,先肯定孩子的回答,然后再纠正;如果孩子回答得本来就正确,那更应该对孩子的聪明大加赞扬。
另外,一个故事一般有多层意思。但就儿童的接受能力来说,不必详细讲解给孩子,以免他的记忆里装下了太多混淆不清的东西,如此就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比如,狐狸两次哄骗鹿,鹿两次都上当--故事的主题就是告诉孩子,不能在同一个错误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至于另外还可能有狐狸说话骗人的艺术性、鹿的思想单纯性、狮子的贪婪就不必一一说清。
着名导演尹大为已经接受刘潭源为电视剧《冼夫人》中冼夫人的儿子--冯朴的扮演者了。这应该是一个命运的转机。
在没有进入拍摄阶段的时间里,刘金笑夫妇认真地做着准备。在继续以前的培训不放松的基础上,临时请了一个教唱歌、跳舞的老师,决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教会他唱歌、跳舞的应急本领。虽然唱歌是刘金笑的强项,但毕竟他是凭着感觉唱的,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基本程序、没有理论基础。给儿子补课的一个月里,刘金笑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带着潭源去老师的家。
在老师给儿子上课的时候,刘金笑侧着耳朵偷听儿子的学习。在他偷听中,发现儿子对唱歌、跳舞的并不感兴趣,有时甚至不听老师的话,更多的时候是开小差。刘金笑因此而非常着急。
于是,刘金笑给儿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怎样让儿子克服上课开小差的毛病呢?刘金笑最后决定还是讲个故事激励他、提醒他。
有一头狮子生病了,躺在洞里无法寻找食物,便对前来探病的狐狸说:我亲爱的朋友,我想请你到那边的森林里去,把那只鹿给我骗到洞里来,我非常想吃鹿的心和脑子。
狐狸就来到了森林里,对正吃草的鹿说:“祝贺你,我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我们的狮子大王就快要病死了,大王准备让你接替他的王位,统领百兽。我希望你一定要记住,我是第一个向你报喜的。现在我必须回到大王那里去。如果你听从我的劝告,你最好也为他去送终。”
鹿被狐狸一番话捧得分不清东南西北,高兴地跟着狐狸来到了狮子的洞里。它刚进洞里,狮子就向他扑了过来。但由于有病在身,狮子没有太多的力气,只是把鹿的耳朵撕破了一点皮。鹿逃出洞去,躲进了自己的藏身之地。
狐狸感到很丢面子,狮子也大失所望,因为他饿得实在是太厉害了,又只好求狐狸再试一次,看能不能把鹿再骗来,并发誓这一次不会再让鹿逃走。
狐狸不敢拒绝狮子的请求,只好再一次来到森林里。鹿一见狐狸就冲过去骂道:“你这坏东西,打算把我引到绝路上去,你安的是什么心啊,快滚蛋!不然的话我就用角把你顶死。”
但是,狐狸连一点羞愧的神色也没有,反而对鹿说:“你这个胆小鬼,你误会了大王的意思,他根本就没有恶意,只是想跟你咬咬耳朵,悄悄地说几句遗嘱,可你却像一只吓破了胆的老鼠,竟然逃跑了。你的行为已使狮子大为反感。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把王位传给斑马,除非你立即赶回去,向狮子表示你有勇气和能力。我保证他不会伤害你。”
鹿竟又一次愚蠢地被狐狸说动了心,跟着狐狸进了狮子洞。而这回狮子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扑向鹿,终于把鹿咬死在地上,然后不紧不慢地大吃起来。狐狸趁狮子吃得高兴的时候,偷走了鹿的脑子,用来犒劳自己。狮子开始找鹿的脑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在一旁的狐狸说:“大王,我看你就别找了,找也不会找到的。像这样一只会两次进狮子洞的傻瓜,我看是不会有什么脑子的。”
但是,爸爸这个故事到底要说明什么呢?当爸爸问儿子时,潭源想了想说:“不要轻信狐狸,不要像鹿一样愚蠢。”
刘金笑说:“潭源,你这说得都对。但爸爸真正的用意是想告诉你,你上一次去《幸运小飞飞》面试,导演问你知道什么,你一不会讲故事;二不会唱歌;三不会跳舞。现在,你会讲故事了,但你还不会跳舞和唱歌。你那蹦几下的功夫不算会跳舞,跟着爸爸哼几句也不算会唱歌。你要记住呀,不能像鹿一样再犯同样的错误,知道了吗?
再过两个星期,你就要去拍《冼夫人》了。人家尹伯伯还没见过你呢。虽然看照片满意,但真见着你了,发现你什么也不会,那不就会对你大失所望吗?对你如果失望了,你就没机会了。昨天晚上,我看你在老师面前,表现学习无所谓的样子,一点也不认真,当时我很生气,恨不得进去就罚你站,罚你跪。
那么,你告诉我,你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还要学愚蠢的鹿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小潭源见父亲越说越激动,越说声音越大,有点胆怯了。
畏怯地回答父亲说:“爸爸,不是,不是呀。我昨天想,演戏又不是去参加唱歌比赛,不学也没有关系,我--我--我错了!爸爸!”
“知错就好,从今天起要认认真真把舞蹈和唱歌学好,要像你学讲故事那样。”
儿子乖巧地点着头。
通过这件事情,刘金笑认识到:孩子还小,有些道理不明白,不能强硬灌输,而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使孩子自觉自悟,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
4、从小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行
刘金笑十分注重孩子的品行培养,他认为,品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唯有品行高尚的孩子,才能够在未来取得成功。
有一次,小潭源在外面犯了错误回家后,刘金笑凶狠地瞪着眼,对儿子吼道:“潭源,本来你演戏表现好爸爸要奖励你,可你吃饭时表现特别恶劣,竟然往叔叔身上丢果皮,这是非常不文明和不礼貌的行为!你给我靠墙站着,罚站一个小时。腿站直、腰挺立、头抬起。奖励取消!”
小潭源最怕爸爸动怒的眼神,也最怕要他罚站和罚跪。好在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乖乖地站着,甚至一动也不敢动。
一个小时后,刘金笑把儿子叫到面前,拿条凳子让儿子坐下,尽量和颜悦色地说:“潭源,你知道吗?一个人的品行非常重要,而一个人的品行是在内心的。像你这样往人家身上丢果皮就是典型的品行不好的行为,不礼貌、不道德、不文明、不卫生,这也就是爸爸非常生气,要罚你站的原因,你要一生一世都记住这样一个道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必须有高尚的心灵。而要做一个有高尚心灵的人,就必须从小养成心志高远、戒骄戒躁、文明礼貌的高尚品德和品行。”
说完,刘金笑给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雀常为自己有一身美丽的羽毛而洋洋得意,它认为自己可与人类的皇后媲美。遗憾的是鸟类中几乎没有谁把它当成高贵的皇后。
一天,一只鹤刚好路过孔雀身边。
“喂,你就不能停下脚步来看我一眼吗?”正在开屏的孔雀喊住了步履匆匆的鹤。
“对不起,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没时间欣赏你的羽毛。”鹤边说边继续往前走。
孔雀拦住了鹤的去路,并嘲笑它,讥讽它灰白色的羽毛,说:“我的衣饰像个皇后,不仅有金色还有紫色,还具有彩虹所有的色彩,而你呢,你的翅膀上连一点点彩色也没有。”
鹤说:“你讲得一点都不错,但是我一飞上天,声音闻于星空,而你却只能在地下,像鸡一样,在满是粪堆的家禽之间来回闲逛。记住,高贵来自内心,不是你那漂亮的外表。”
孔雀被鹤说得脸色十分难看,由于缺少家教,竟朝鹤脸上啐了一口,还边啐边骂:“我就比你漂亮,我就要教训你。”
孔雀表现得非常的傲慢。
鹤见孔雀像个无赖和疯子,没有还手,而是狠狠地瞪了孔雀一眼,说:“我不跟你这个没有家教和素养的家伙计较!”便矫健地一飞冲上天,留下孔雀自个儿在那里撒泼。
刘金笑说:“记住,潭源,人有些错误可以犯,有些错误绝对不能犯。随地吐痰和把果皮丢在他人身上这样的错误,是绝不能容许的!
”要学大度的鹤、有本事的鹤,不要学像无赖一样的孔雀、没有一点真本事的孔雀。不要在人家喜欢你的时候,就为所欲为,要注意培养你的内在美德!我要你把这些话背下来:要学鹤,一飞冲天,做人间第一;不要学孔雀,空有外表的美丽。不要在人家喜欢你的时候,就为所欲为,要注意培养你的内在美德。
专家感言: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刘金笑语重心长地把自己看重的人的品德、品行的思想播种给自己五岁的儿子,并把自己反对和厌恶的看法也告诉儿子。刘金笑认为,坚持下去,自然就会成为小潭源的行动习惯;习惯形成后,自然就是性格形成;性格形成,那么命运就由此决定。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的性格皆是由周围环境、长辈的思想传播、教育(逼迫有时也是教育)而形成的,世界上从来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
刘金笑指出,成功有效地教育、培养孩子,除了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做家长的还有一门重要的、必做的功课。那就是把一些当初孩子们似乎听不明白的话,甚至是一些大道理的话,不厌其烦地传播、说教给儿女,或者,就让他们背下来。不要以为那是教条。其实,幼小的心灵背下来的内容,极易渗透孩子的心灵。
只有从小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品行,才能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5、及时制止孩子的骄狂行为
2003年,小潭源在这一年里,几乎就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地度过,没有接到新的拍片机会。
其实,这时小潭源已经是小有名气了,虽然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时不时有人叫他兵兵。可是,在他所在的番禺中心小学,知道他演戏拍电视的却少之又少,这是由于刘金笑夫妇告诉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在学校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动不动以童星自居,要低调,在同学中间要保持默默无闻的生活、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进步,也才能获得老师和同学真正的夸奖。
有一天上学,小潭源在课间拿足球和几个同学玩耍,可一个调皮的、不被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同学却来捣蛋。小潭源因为是足球的主人,自然就站出来责斥那个同学。谁知那个同学却似乎是故意冲刘潭源来的,骂刘潭源是骗子,是吹牛大王。
小潭源简直不能容忍,逼近那个同学说:“你别瞎说,我怎么是骗子,我又怎么是啦?”
那个同学根本就要挑衅:“你自己知道,说什么演过电视,说什么认识成龙,说什么跟刘璇一起拍过电影,不是吹牛又是什么,不是骗子又是什么?”
潭源说:“我不是!”
“你敢说你不是,你就是!”
小潭源气极了。脚一勾,双手并用,把那个蛮横的同学摔到地上。
就这样,两人打了起来。在不远处的体育老师看见了,跑过来阻止,慌乱中小潭源不小心也踢了老师一脚。
后来,这件事惊动了班主任郑老师。郑老师请双方家长到学校处理此事。
双方家长都已到场,刘金笑马上责怪儿子:“你打架不对,踢老师更不对。你知道的,要学知识就要先学做人,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打架,或者动不动就打人的话,是一个没有作为的人。老师就是父母,怎么能踢老师呢?怎么这样霸道而不讲道理呀?看我回去怎么罚你!”
小潭源似有委屈,嘟囔着说:“他骂我吹牛,骂我是骗子。
老师不说他,反而说我。再说,我又不是故意踢老师的。”
刘金笑见儿子的犟脾气又犯了,吼道:“同学骂了你,你告诉老师,不能打架呀!老师劝开你,是因为你欺负同学,怎么不能拉开你呢?”
“他比我胖这么多,力气比我大,他也打了我。老师应该把他拉开。”
刘金笑仔细看同学,确实长得像电影《小兵张嘎》里的胖墩,但他还是对儿子说:“先向老师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还要向同学赔礼道歉。这样才是好学生、好孩子。”
小潭源很不情愿地向老师和同学承认错误并道了歉。对方家长见双方打架并没有什么大事,加之这个打自己儿子的父亲通情达理,也就告辞了。
当房间只剩下潭源的时候,刘金笑问:“同学为什么骂你骗子呀?”
“他说我演电视是骗他们,是瞎吹牛。”
刘金笑这才释然,笑着说:“唉,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的脾气怎么还这样火暴。我多次告诉你,什么事都要忍一忍。
同学们这样说是他们不知道,虽然骂你不对,但你回家告诉爸爸,让爸爸拿一盘碟让老师和同学一起看,不就解决了。那个同学看了后,知道冤枉你了,自然会向你道歉的。
你干嘛非动武不可啊?这就是你不对了,而且是非常的不对!”
小潭源开始觉得爸爸说得有道理了。
这时,送对方家长出门的郑老师进门了,她说:“刘先生,刘潭源打架起因是同学骂他吹牛。我觉得,你以前多次提醒我和刘潭源要尽量把刘潭源演戏的事压着,可现在同学没有相信他的,反而骂他骗子,这又有了另一个负面影响。我看,你是不是拿一盘潭源演过的影碟来,我安排一节课放给班上同学看,一为潭源洗冤;二也增添了学生的娱乐活动。”
刘金笑笑着说:“郑老师,我也这么想。您看什么时候放,我让潭源在安排放映的那天带影碟过去。”
后来,在周末的科学课上,郑老师专门安排同学们一起欣赏本班同学刘潭源演出的《女人汤》。很显然,同学们都给小潭源投去钦佩的目光,再也不怀疑他认识成龙的可能性了。
但绝对不要庆幸小潭源打架的那天回家躲过了爸爸处理他的“劫难”。那天晚上,爸爸刘金笑加倍地让他靠墙罚站一个半小时。
就这件事,刘金笑认为:显然,在儿子的内心中,无形之中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了一些骄狂。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发现了以后不及时遏制其滋生蔓延,它就会像庄稼地里的稗草,抢夺庄稼的养分,而疯狂地生长,最后把庄稼挤压得没有成长的空间。所以,刘金笑觉得要及时拔草,让庄稼正常地生长。
专家感言:
许许多多的少年犯罪,或者是儿童期间形成的不良习惯,大都是由于父母没有及时地拔去孩子心中的“杂草”而产生的。在我们谴责少年犯罪的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反思我们自己:是否是自己促使了他们的错误的一点点增长、一步步蔓延?
如果说刘金笑在制止儿子骄狂的行为上,值得我们学习的话,他让儿子面壁思过、自我反省的教育方式更值得我们推崇。
6、用规律性的生活约束孩子的散漫
暑假本来就是给学生放松的假日,可刘金笑和他的妻子却用来训练儿子。这看似残忍,但仔细想:放松是什么,是整天无目的地看电视、无计划地在街头游荡、无结果地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打打闹闹吗?
记得看过一个这样的漫画:所谓暑假,就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以前早上六点半起床的规律改变过来;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一上午睡觉的习惯改变成六点半起床。
想想真可怕,原来孩子们的放松就是这样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放假。
显然,刘金笑了解到了大多数孩童的暑假就是这样无节制地“漫无目的”地度过的。于是,他和妻子决定自己掌握线头,把风筝牢牢地拉在手中。
暑假来临,小潭源放假了,刘金笑和妻子商量,给小潭源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以约束其放假又“放心”的心:
6∶30起床,叠被子。
6:30-7∶50做作业。
7∶50-8∶00腰、背挺直靠墙站立。
8∶00-8∶40吃早餐,扫地,将家具、沙发、餐桌收拾干净。
8∶40-9∶40看电视或练习唱歌、跳舞。
9∶40-9∶50远望。
9∶50-10∶50学习英语。
10∶50-11∶00远望。
11∶00-12∶00写一篇日记。
12∶00-12∶30吃饭,收拾干净餐桌。
12∶30-13∶30午间休息。
13∶30-14∶30看电视。
14∶30-14∶40远望。
14∶40-15∶40学习,看课外书或去图书馆。
15∶40-15∶50腰、背挺直,靠墙站立。
15∶50-16∶50做手工、折纸、玩具,收拾干净。
16∶50-17∶20练习唱歌。
17∶20-18∶00运动。
经常有人说:培育一个绅士要一代人的时间;培育一个贵族却要三代人的时间。虽然刘金笑的初衷并不是把自己的儿子培育成一个贵族,也不是刻意把他培育成绅士,但显然人们对贵族和绅士的气质高贵、举止优雅、文明谦逊、豪迈豁达、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等特质情有独钟,并且无意当中都有这种愿望和向往。
显然,刘金笑把儿子要带往的方向中是需要气质高贵、举止优雅、文明谦逊、豪迈豁达、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所以,他丝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培育、培训儿子的时间和机会。当然,既然不是把儿子培育成一个贵族,也就不需要三代人,他只是准备花10年时间让儿子成为影视圈的明星。不过,真正成为贵族也就是潭源这一代了。往上算,潭源的爷爷辈是第一代--典型的农民阶级;但第二代潭源的爸爸是从农民过度到了知识分子型的工人阶级;到他那一代如果实现了明星梦的话,自然就是贵族了,最起码也是中国化的贵族阶级。
每天的训练,虽然小潭源不是非常愿意,但在爸爸、妈妈的“软硬兼施”后,基本上能按照规定执行。
刘金笑知道,儿童对任何一桩事情,哪怕是他感兴趣的事情,坚持都是有限的。怎样让孩子坚持到底?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诱加逼迫。引诱就是帮孩子描绘前景,赏以糖果或玩具的奖励,适当也奖励点人民币,刺激孩子不能有过多的金钱意识但又不能没有金钱意识;逼迫就是和引诱结合进行,适当带点高压政策,给孩子心灵形成一个不按这个模式办是万万不行的、是绝对过不了关的潜意识,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这样,就把孩子本来没有或者说是比较朦胧的想法训练成了他的习惯。习惯一形成,什么事都好办了。
专家感言:
用规律性的生活,约束孩子的散漫,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7、教会孩子正确认识金钱
刘金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认识金钱,教孩子学会理财,是每个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完成了电影《千机变2--花都大战》的拍摄之后,在昆明机场,小潭源带着胜利的喜悦,打道回府。
他演了八天,得到了八万元酬劳--这可是他第一次拿那么高的报酬,第一次赚那么多的钱。有了这八万元钱,他就不止一次地盘算着怎么报答自己爱着的亲人:“爸爸一万、妈妈一万、爷爷一万、奶奶一万、外公一万、大姨一万、还有大伯和二伯。”他对自己说。
就这样算着算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当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以后,小潭源在机场出口看到了妈妈。这时,他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一样,远远地跑过去投入妈妈的怀抱。
回到家里,小潭源神秘地对爸爸的耳朵说:“爸爸,我这次赚了八万块!”
“真的呀?”爸爸高兴地看着儿子:“那你准备怎么花呀?”
小潭源认真地说:“我要给妈妈一万、给爸爸一万、给爷爷一万、给奶奶一万、给外公一万、还有大姨、还有大伯、二伯,还有,给爸爸买一部数码相机,爸爸经常说,要是有一台好的数码相机,把我练戏、讲故事和那些跟明星在一起的画面拍下来,携带又方便,不像他那个摄像机笨重,该多好啊!”
爸爸鼓掌,“好,儿子真孝顺!”
接着刘金笑对儿子说:“潭源,你能赚钱了是好事,但钱不是万能的。对你来说,赚钱更不是最主要的,你最主要的是学习,在学校里学习人生必不可少的知识,在演戏时学习他人的演戏技巧和戏里面的为人处世哲学。所以,妈妈并不在乎你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妈妈也不要你的钱,你把钱除了孝顺从小带大你的爷爷、奶奶外,其余积存下来,作为你人生要学习、要掌握的许许多多的本领的学习投资。虽然,你把钱也不是看得很重,赚了钱第一就想到要孝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很好。但今后特别要时常告诫自己:赚钱固然重要,做人和学习更重要;赚钱固然快乐,但把钱看得过重就会痛苦。”
“爸爸,我懂。”小潭源在爸爸面前点头。
虽然,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成千上万地赚钱,无论如何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明智的父母总是能从快乐中窥视到埋藏在快乐中的未来痛苦。所以,刘金笑能在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的同时,提出一种警醒,提出一种忧虑哲学。这无论如何对孩子的幼小心灵是撞击有声、教育有形的。
其实,一个能独自坐飞机的孩子,本身就说明刘金笑夫妇的教育就如同美国陆战队的教官,对自己的队员训练不管是现在和未来、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不管是理论还是实战,都安排好了,都设计好了,并形成了模式化、系统性。
如果说在某些方面模式化能害人的话,在这里,却是必须的。因为刘金笑把儿子接到广州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决心把培育儿子的事情作为一生的经营项目来经营。既然是经营,就要有规划;既然有规划,就有安排和设计;既然有安排和设计,就有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面对。
也许,在刘金笑夫妇的计划中,早就有某天让儿子独自坐飞机,某天给儿子讲“钱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的安排呢。
家教名家名言
跟孩子在一起,尤其是向他传播知识和道理时,需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尽管孩子与你回应的时候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孩子会记住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那些鼓励他生活、生存、奋斗、拼搏、心态、道义方面的话。
--〔德〕卡尔·威特
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成功的教育多是顺“性”而为。有针对受教育者的情况差异,因材施教,顺势引导,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日〕多湖辉
爱要爱得有尊严,不要让对孩子的爱代替了自爱,不要让对孩子的期盼代替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不要让对孩子的没必要的过度操劳代替自己的价值营造,不要让孩子在你“无私的爱”的重压下无所适从。
--卢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