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关键词-爱桔情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傅彩霞

    父母家的客厅里,那棵不高的桔树上挂满了果实,绿中泛黄,小灯笼般挨挨挤挤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把头往外探。在阳光下,远远望去,桔皮上闪着亮光,像挂满了礼物的圣诞树,让人情不自禁地拥有了舒畅的心情,甚至垂涎三尺的念头。这棵桔树与侄女同龄,已经15岁了!

    我的爱桔情愫早在父母栽下桔树的那一刻就扎根在心底了。

    与他相识,竟然源于桔子。心粗马虎的我,买桔子时,把手提包遗落,我去他的办公室认领,已是第二天的黄昏,他特意准备了一盘桔子,安静地摆放在茶几上,桔子淡黄色的外皮,有点粗糙,却很自然很随意,仿佛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他剥桔子的时候,从桔子的皮里滋出的汁液像雾一样喷到空中,然后轻轻地降落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上飘着桔子的味道,满屋子都是桔子的味道,温馨而宁静。桔瓣上千丝万缕的桔丝瞬间变得生动起来,犹如我们的青葱岁月,闪烁着清晨透明的露珠。青春如节节翠竹一样,在酸涩带甜中慢慢长高,快乐与细腻如家的桔树在悄悄滋长。多少年后,我一直喜欢这种桔子的味道,甚至痴心妄想地欲将它留恋在魂牵梦萦的青春岁月里,温暖的萦绕与回忆也是一种幸福。

    日子在黄与绿的交替中滑过,我和他的缘分终于走到天涯尽头。此时,我才真正从桔子里看透人生:桔子看似一个整体,剥开时方知四分五裂。小小的桔子折射着理性的光芒。

    很长一段时间,荒芜的心长满了千千结,盘根错节。桔子的味道似乎也从生命中淡化、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借题发挥地说,吃过的桔皮可当中药材,将其洗净晒干后,浸于白酒中,几周后给病人饮用,能起到清肺化痰的神奇功效。浸泡的时间越长,酒味越佳。她的几句话似智慧的良药,让患病咳痰、情绪低落的我猛醒,一下子拨开迷雾。何尝不把那个错过的人当成人生的中药?擦干模糊的视线,一片绿树成荫呈现在眼前,脚下的路也变得宽广平坦起来。

    桔子的温馨被妈哈哈锦言妙语重新点燃。家中的桔树,依然令我赏心悦目,浇水、施肥也是我忙里偷闲的快乐。我爱桔树的优雅。看着桔树一天天长大,妈妈又微笑着说,桔皮也可当调料,在逢年过节炖排骨时,加入少量的几片桔子皮,排骨的味道鲜美而不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用心地聆听着,实践着,屡见奇效,我终于领略到了桔子的更多妙用。桔香陪伴着初涉人生的我,一路走来。自己也如桔树一样从幼苗走向了成熟。开花、结果。

    一天晚饭后,10岁的小女儿缠着我,突然说:“妈妈,今天下的小雪简直就是老天爷的头皮屑。”

    “呵呵……小到这个程度呀!”

    她一边吃着桔子,一边又好奇地问我:“妈妈,桔瓣里为什么有的有种子,有的没有呢?种子是桔子的骨头吗?”

    我心头猛地一怔,马上停下案头上的工作,认真地说,“桔子的骨头?好贴切的比喻!有的桔瓣有骨头,有的桔瓣没有骨头,你喜欢哪个?”

    “当然是没有骨头的,好咬,不疙牙!”

    “但是,桔子的种子是它的思想内涵所在,没有种子,生命就没法延续。”“妈妈,您是说,我们要做有种子的人,对吗?”

    “是呀!孩子,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妈妈希望你长大后,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小小年龄的女儿竟然与我讨论桔子与骨气的问题,二者相提并论,令我刮目相看。女儿长大了,她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了。我欣慰地看到桔树上又冒出了一枝崭新的嫩芽,那分明是生命的翠绿,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必然。

    从懵懂少年走到了人到中年,我对桔子的认识,也像女儿对桔子种子的认识,由桔子外表的吸引发展到心灵深处,我的爱桔情愫也由浅薄走向了厚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