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司徒美堂-指引我前进的长者——司徒美堂先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蚁美厚

    我早年在泰国时,就仰闻美洲洪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的大名,他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是一个满腔热血,为救国临危不惧的正直的华侨爱国者。

    1949年,我从泰国来到北平,准备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司徒美堂先生作为美洲华侨代表从美国乘飞机先抵香港,9月初也到达北平。我当时40岁,是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中最年轻的华侨代表之一。而司徒美堂先生是回国华侨代表中最年长的。他的年龄已过八旬,正好比我长一倍。当我第一次见到他,与这位久仰大名的老人家紧紧握手时,心情异常激动,至今仍记忆犹新。司徒美堂老人已届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目光深邃,炯炯传神。特别是飘逸的银白色的胡子活像寿星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老人家和蔼可亲,带着广东乡音亲切地对我说:“美厚啊,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侨代表今日回国参加开国大典,共谋立国大事,是很荣幸的,也是海外全体华侨的光荣啊!”10月1日,我们七个华侨代表(陈嘉庚、司徒美堂、庄明理等)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毕生难忘的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司徒美堂老人定居北京,我回到广东。但我经常赴京参加中侨委会议,与当选为中央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的司徒老人家一起开会,商谈国家大事。我常常有幸聆听他老人家的亲切教诲。我尊敬他,他关心我。会前会后,我们这一老一少谈得很融洽。有一次,他问我:“美厚,听说你的名字是你叔父给改的?”我告诉老人家:“年幼时叔父选我为义子,给我改了这个名,意思是要我做到:勤学、美德、老实、厚道。”老人家点点头说:“你叔父很有华侨骨气,是好样的,你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我叔父蚁光炎是泰国著名爱国侨领,1939年被日伪杀害。)我也想起,司徒美堂先生在1933年护卫到美国访问的抗日将领蔡廷锴时,严正声明:“谁敢动蔡将军的一根毫毛,就把谁捣成肉酱。”在我眼前的可敬老人,一身凛然正气,这是我们华侨的骄傲和光荣。

    司徒美堂先生原籍是广东开平县,他对广东侨乡的情况很关心。每次见到他老人家,我就简单地向他老人家汇报广东华侨政策的执行和侨乡的新情况。他老人家认真地听,有时还在本子上记下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维护归侨和侨眷的权益,争取更多的爱国华侨回来一道建设新中国。”1952年春,司徒老人不顾年事已高,特地回到家乡开平视察土改工作,这位在海外漂流几十年的游子,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司徒先生14岁就作为一名苦力流浪美国,到那里去闯荡谋生,尝尽人间苦辣,现在年老回到了故乡。回北京后他特地写了《粤中侨乡土改前后》一书,向海外侨胞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他深入侨乡,重于调查研究的好作风几十年来一直给我以深刻的影响。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先生不幸去世,我的心情非常沉痛。廖承志同志在悼词中高度概括说:“司徒美堂先生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自鸦片战争以来所走过的道路。”在这条救国爱国的道路上,司徒美堂老人立下了彪炳功勋,策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侨胞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多作贡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