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司徒美堂-怀念华侨工作老前辈司徒美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云天

    司徒美堂先生早年出国旅居美洲,1884年加入洪门致公堂,从事反对清朝政府的活动。1904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发动美洲华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援抗日战争。抗战结束后,当选美洲洪门致公党主席,在华侨中开展民主爱国运动。1948年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同年上书中共主席毛泽东,表示坚决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联合政府的主张,并发动全美洲华侨支援祖国解放战争。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北京侨联副主席等职务。司徒美堂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

    笔者为印度尼西亚归侨,曾担任过北京市侨联办公室主任,现住香港,任印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笔者第一次见到司徒美老,是1951年9月,在全国政协招待印尼、缅甸华侨回国观光团的宴会上。这时他已年过八旬,步履艰难,但还是一一与参加宴会的华侨代表握手亲切慰问,并特意安排他的秘书司徒丙鹤和笔者同席,了解东南亚华侨当前情况,以及他们对新中国的期望和要求。充分体现出司徒老对国外华侨的关怀。

    1953年,笔者到司徒老等领导的北京侨联工作,有较多机会得到他老人家的教诲。有一次我们向他汇报:有不少归侨、侨眷怕沾上“海外关系”的边,不敢和国外亲友通信联系;有的拒收国外亲人汇款,以示和资产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尤其是美国侨眷,对国外亲人更是谈虎色变。他听完汇报,立即指出这是闭关锁国极左思潮的干扰;党的侨务政策是鼓励归侨、侨眷加强和国外亲人通信联系,促进华侨团结爱国,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加强国际友好关系,保护国内归侨和国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同时,他上报中央有关部门说,在欧美华侨中有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仅他知道的就有2500余人,其中有不少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有的还是国内外第一流专家。司徒老建议国家创造条件,欢迎他们回来参加祖国建设。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1955年在国务院专家局领导下,设立了归国留学生接待处,同时,还批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立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鼓励和协助留学生家属与国外亲人通信联系。从此,有不少解放前留学欧美的学生络绎归国定居,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四人帮”倒台后,拨乱反正,进一步落实归侨知识分子政策,许多海外精英虽然大都成为居住国公民,却纷纷来华从事贸易经商,或者讲学进行文化交流,这对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和祖国的四化事业有着深远意义。今天,如果司徒老健在,一定特别高兴。

    司徒老对归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也都关怀备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读中等学校的一些归侨学生,因患肺结核、关节炎等慢性病,需要一段较长时间休学和疗养,学校限于条件无法解决,侨生本人苦恼,严重影响学习情绪。有的要求出国,国外家长也为此忧虑重重,来信来访要求侨务部门给予照顾解决。但当时有人片面理解“一视同仁”,强调侨生考入正规学校后,其学习、生活等问题,应由所在学校统一安排,不能有所特殊。司徒老对此表示关切,认为归侨学生家在国外,患病之后长住学校集体宿舍不利于治愈,而且长期占了一个学位,对国家教育事业也是一个损失,主张侨务部门给予适当解决。之后,北京侨联请示上级批准,在西城区举办了一个归侨休养所,供侨生长期病号疗养。据不完全统计,仅1954年一年,就接受了252名侨生进所疗养,经过半年至一年疗养,全部恢复健康,愉快地返回学校或工作单位。许多国外家长来信感谢政府对其子女的关怀照顾。

    司徒老17岁开始从事华侨工作,中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历时70年,从不间断,对团结华侨爱乡、爱国,维护国内归侨、侨眷和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司徒老平易近人,他深入群众了解下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华侨、侨眷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后辈侨务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