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我由政务院财政部调到华侨事务委员会后,组织上分配我去给司徒美堂先生开车。那时司徒美堂先生住在北池子83号,这是一座四合院。我去为他开车后,平时也住在那里。
司徒美堂先生讲的是广东开平的家乡话,很难懂,要经过秘书司徒丙鹤翻译,我们才能听懂。秘书告诉我们,司徒美堂先生是爱国华侨,在美国侨界很有影响,为人重义气,在美国常为维护华侨利益打抱不平。他本人也是贫苦出身,对人热情诚恳。这一点,通过平时接触,我深有感受。记得第一天去报到之后,当晚他就请我们工作人员吃饭。司徒老先生向我们频频劝酒,夹菜,态度亲切、热情,一点架子都没有。以后我们每次随他到一个地方去,他都不忘记我们,总要问秘书,对我们的用饭,休息安排好了没有。这次便餐会上,司徒美堂先生谈到华侨在国外的情况,他说,华侨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并不好过,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华侨多么希望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多么需要祖国的关怀。所以他愿回国出力,引华侨回国投资,为建设新中国作贡献,并想为华侨做些工作。我记得他后来几次谈过想组织华侨联谊会,就是出于这样的用心。
司徒美堂先生刚回国时,只有司徒丙鹤先生和他一起来,后来家属陆续都来了。他平时生活朴素,吃的就是广东家常饭菜,一家一起吃饭,从不单开小灶。司徒先生好客,平时忙于公务,得空便要我开车到郊区去看看。有时晚上要我开车到颐和园、中南海内去转转。
有一次我开车送司徒先生到中南海去参加政协会议,开进中南海往怀仁堂方向驶去时,见前面有几个人也朝会场方向走着,司徒先生便问秘书那是谁,得知是毛主席后,司徒先生就要我停车,他也下车走。可能是毛主席身边的人告诉主席,后面司徒美堂先生来了,毛主席就站在路边等着。等司徒先生到跟前,毛主席就和他握手、问候,二人边说边走。因为司徒先生一条腿有点不方便,毛主席怕累着他,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多走,还是坐车走吧。司徒先生觉得这样不大礼貌,不肯上车,毛主席就站着不走,非请他上车不可。司徒先生难却毛主席的美意,只好坐上车先走了。但到了会场他没进去,站在门口等毛主席来了一起进去。
朱德委员长曾到司徒美堂先生家里去看过他几次,很关心司徒先生,问他生活习惯否,住得怎么样。司徒先生总说,一切很好。朱德委员长说:“很好可谈不上,比你在美国住的差些吧?”老先生说:“不能这样比,回国了就要跟中国人比,要和自己人住在一起。”
1951年春夏季,司徒美堂先生到天津去视察,我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和他一起去。当时是天津市长黄敬接待的他。黄敬自己会开车,而且开得很快。有一次被民警拦住,批评批评放过去了。事后司徒先生说,这一点中国就跟美国不一样。在美国,市长开快车照样要罚很多钱,所以他在美国开车特别小心。在天津,他也喜欢到处看看走走,同时还忙于有关组织华侨联谊会和开办华侨学校等事宜。
我在司徒老先生家里开车有两年多时间,得到老先生的照顾和尊重。1952年11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政务院交通科工作。逢过春节,有时司徒老先生还约我们一家去他家聚会。
这么多年过去了,司徒老先生平易近人、热情亲切的形象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