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习惯是慢养出来的-教孩子从小学会关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仁爱是人类的灵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对于孩子的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懂得关爱的孩子,他的笑容更灿烂,他的内心更温暖、祥和,他更能有一颗包容、体谅的心。富有爱心的孩子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不管是在学业或者事业上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为人父母,若真心希望你的孩子为这个社会所接纳,首先要赋予他一颗关爱他人的心。有爱的孩子,才有希望!

    善待他人从孝顺父母做起

    《新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这里提到的“小黄香”是汉朝的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

    黄香9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朝历代,出现过很多像“小黄香”这样孝敬父母的典型人物和故事,他们的孝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们将之奉为行动的楷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不懂得关心父母,孝顺父母。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小蒙就是这些孩子中的其中一个——

    小蒙今年11岁,爸爸妈妈对她异常疼爱,小蒙也很喜欢爸爸妈妈,但还是不知道心疼父母。父母每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小蒙还要爸爸陪她玩,并一直喊着要吃饭。

    对此,父母不禁感到难过,他们想,也许是自己平时对女儿的溺爱让小蒙没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于是他们决定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有一次,小蒙来了兴趣要尝试自己洗衣服,于是妈妈痛快地答应了。第一次洗衣服,小蒙洗得相当吃力,额头上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而且洗完衣服,小胳膊都开始酸痛了。

    小蒙好奇地问起妈妈:“妈妈,你平时帮我和爸爸洗衣服也这么累吗?”妈妈说:“虽然我力气要比你大些,不过每次洗那么多的脏衣服,也是很累的。”小蒙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我的衣服我自己来洗吧。”

    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并及时夸奖小蒙说:“小蒙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了。”听了妈妈的夸奖,小蒙更高兴了。

    此后,小蒙变得懂事多了,除了坚持洗自己的衣服以外,还主动帮父母做些家务活,更懂得心疼父母了。

    小蒙为什么变了?是因为她体验到别人的辛苦,认识到父母的不易,激起爱心或同情心,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其实,一个人懂不懂得孝顺父母,不单单表现他(她)对父母的关怀,更体现出他(她)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一个孩子只有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有可能做到关爱他人,同情他人,成为令人尊重与称赞的人。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教孩子学会关爱,就应该从培养孩子孝顺父母的好习惯做起。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

    1.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2.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就是一把尺子,他们认为,父母做的,他们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们也应该怎样做。因此,当父母的人,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3.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必然不可能从心底里孝敬父母。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4.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

    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总之,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孝顺父母的习惯,才能将这种习惯带到生活中,用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体贴、关爱他人。对孩子来说,孝顺父母是他们走向社会要上的第一堂人请课。一个在孝顺父母这一课获得高分的孩子,其人际关系必定也能得高分。

    让孩子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看见老人过马路会主动过去搀扶;看见老人乘坐公交车,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而有一些孩子却做得不尽人意,他们看见老人过马路,非但不去帮助,还会横冲直撞地走到老人前面去;看见公交上的老人,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去抢老人的座位。在家里,很多孩子对家中的长辈也不够尊敬。他们喜欢用生硬的态度要求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这做那,当佣人使唤,还顶撞爷爷奶奶,不服从管教。专家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原因就在于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

    小强是个聪明的孩子,但非常任性。在家里,他总爱冲着大人发脾气,这让小强的爸爸妈妈很是苦恼。

    这不,小强又在跟他的爷爷耍“少爷”脾气了。原因是爷爷说他吃饭掉米粒,小强就闹腾开了,拒绝再吃饭。这本是件小事,可是爷爷却被小孙子弄得十分尴尬,全家老小反而开始责难爷爷,说他不该在小强吃饭时说他的不是。

    爷爷为了平息这场风波,答应了小孙子的要求,即付给小毅峰10元大钞,还要爷爷背着自己在地上玩“骑大马”。

    这时候,小强爸爸的一个同事正好进门了,目睹一切,他一脸愕然,随后便匆匆离去了。后来,他跟单位里的其他同事谈起这件事情,叹气道:“也不知道这当大人的怎么教育孩子的,居然让爷爷给孩子当马骑。”这话小强的爸爸听在耳朵里,甚为难堪,他这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事实上,尊敬老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对亲人感恩的表现。身为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尊敬老人,父母是榜样

    在年幼的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永远是对的,只要爸妈能做,自己就能做。所以,家长在与老人的相处中,要真正做到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入,在家给老人端茶倒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只有对老人发自内心们的尊敬,才能让孩子有所体会,并牢记心头。如果爸爸妈妈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尊敬老人的好习惯,自己首先要养成这种习惯。当孩子把父母这种尊敬老人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就会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从点点滴滴做起

    生活中的事情都是琐碎、繁杂的,但正是这些小事,才更容易培养孩子的习惯。练习时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地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利用好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的语言跟老人交往,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只有长期培养并反复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好习惯才会逐渐养成。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父母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可能就会认真地想一想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帮奶奶捶背”……

    第四,建议孩子多与老人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就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第五,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因为心智尚处在发育阶段,所以难免会受情绪支配,比如易冲动、自制力差、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

    一旦发现孩子有时因为老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对老人不尊敬、大呼小叫、责难老人,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及时出面制止,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教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孩子花样翻新地讲吃,极尽考究地讲穿,理直气壮地讲用,时尚休闲地讲玩。他们习惯于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而不知道感恩,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不说“谢谢”,习惯于充足的物质享受而不懂得珍惜。他们多数人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对来自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攀比心理强,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服父母、师长的管教……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他们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回报的表现。

    事实上,感恩与回报是一种对给予我们帮助和爱的人的真诚感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高尚的,反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则是可耻的。作为一个家长,如果只知道无私地给予孩子无尽的爱,而不注意孩子知恩图报的思想的培养,孩子就会视家长对自己的关爱为理所当然,尤其是集众爱于一身的独生孩子,更容易养成娇惯、自私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情感是匮乏的,内心更是贫瘠的。惟有懂得回报的孩子,内心才会如春水般剔透、丰盈。

    曾看过这么一篇报导,介绍的是美国的前总统里根的故事:

    据说,里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每年他的妻子——南茜生日时,他总要送一束鲜花给南茜的母亲,并在贺卡上写道:“感谢您生养了南茜”。

    里根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感动了无数的美国人。而这也许正是他获胜并能连任总统的原因之一。因为,大家都相信:一个如此情深义重的总统一定会用真诚的心关爱他的人民,报答他的人民。

    由此可见,一个懂得回报与感恩的人是受人尊重与信赖的。还有这么一个关于感恩与回报的故事:

    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尹礼远的孩子,他家境贫寒,父亲左手残疾,母亲痴呆。因为从小就知道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小小年纪的尹礼远显得比他的同龄人更加地成熟与懂事,他除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以此来报答亲人对他的期望之外,还想方设法减轻家里的负担。

    为了节省作业本,他写了擦,擦了写,至少要写三遍;为了节省鞋子,暮春时,他就光脚,一直到立秋才穿鞋。若是遇到下雨、下雪天,即便是冬天,他也要脱下鞋走路。假期还去工地做工赚学费。

    尹礼远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人们除了心疼这个懂事的孩子之外,对他更多是敬佩与疼爱。大家为他捐款、捐物,更有人资助他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而尹礼远也不负众望,他说除了更加认真地读书以外,他还要做更多的事情回报这个关爱他的社会。

    与尹礼远不同的是另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有着与尹礼远相似的悲惨故事,他的父母几年前都因病去世了,他和行动不便的爷爷住一起,生活十分困难。因为学习成绩很好,社会上有个好心人主动和学校联系,要求资助他。

    节假日,这位好心人把他接到家里去玩,结果这个孩子的表现令人反感:随意翻家里的东西,对人没有礼貌,在他们家也不知道做任何事,连吃饭都要等着别人端碗;当他们给他买衣服,给他钱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一点儿感激的意思,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他们以为:一个苦孩子一定是非常懂事的,可是孩子的表现使得全家大失所望。

    结果,暑假后,这位好心人撤销了对这个男孩的资助。他说:“一个孩子连一点儿感恩之心都没有,反而觉得别人给他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想法会让他失去自立的精神,会害了他。”

    为什么同样是两个年龄相仿、遭遇相近的孩子,但他们的行为却形成鲜明的对比呢?这给所有父母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教孩子懂得回报与感恩?

    首先,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缺乏感恩之心,与父母有很大关系。有的家长对待亲人、朋友很吝啬,不知道施以爱,而是一味索取,比如对老人不孝;对家人不好;得到朋友的帮助,不知道感谢。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当接受别人的关怀、帮助、祝贺时,是否表示过真诚的谢意?此外,淡化甚至忽略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将孩子萌芽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的行为,也是孩子不懂感恩的重要因素。

    其次,父母应身体力行,让孩子看到你对长辈的孝道

    孝顺长辈是日常生活里让孩子体会感恩的最基本做法。平时多帮自己的父母做家务,并且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自己煮饭、打扫都很辛苦,平常没有帮到忙,所以回来时要多为父母尽点儿力。这样一来,孩子看到了父母的行动,也了解到感恩的意义,以后也会帮父母做家务。

    第三,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爱应当是双向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一个只懂得向他人索取而不懂得回报的孩子,长大后将不仅不懂得孝道,不知回报亲人。更不会帮助他人,自然也不会得到他人的相助。

    第四,让孩子学会感谢自己身边的人

    家长在与身边的人乃至不认识的人相处时,都要给以积极的帮助,并且在得到他们的帮助时,要把自己的感恩之心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觉到受人以恩,不能忘却。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家长应让孩子学会感谢身边的人:

    1.感谢自己的母亲

    母亲既给了孩子生命,又哺育孩子成长。母亲应该多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使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也不是山上拾来的,而是妈妈一点点养大的。当然妈妈在讲述时要自然,感情要真挚,不可让孩子觉得你在“居功自傲”,要让孩子体会到无私和高尚的母爱。做父亲的心要细些。孩子们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早早就在策划自己的生日怎样度过。我们很多父亲给孩子做生日很大方,花很多钱把孩子的伙伴请到酒馆开一个晚会,烛光闪闪,笑语欢歌,好不热闹。可是心细的父亲不应该忘记在给儿子切生日蛋糕前,告诉儿子选送一支鲜花给妈妈,感谢妈妈在这一天送他来到这个世界上。

    2.感谢自己的父亲

    所有的母亲要教育孩子尊敬和热爱他们的父亲。告诉孩子父亲的辛劳,父亲为这个家庭所作的种种牺牲和努力。

    父亲是家庭这艘大船的船长,感谢他给了我们安全和温暖的家。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以报答父亲的辛勤。

    3.让孩子感谢自己的朋友

    有不少父母因对孩子的世界漫不经心,所以常常会忽视孩子之间的友情,结果造成对孩子的伤害。事实上,做父母的应该重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孩子的世界里自有一种父母无法想像的“法则”和相互间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4.感谢老师和学校

    学校从父母怀中把孩子接过去,将孩子变成了强健善良勤勉的少年。父母常常谆谆告诫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但是要真正使孩子听老师的话,首先要让孩子尊敬老师,能细心体会到老师的辛勤教育而感谢老师。家长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或学校,一旦教师和学校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那么您孩子教育的危机也就来了。他不再听从教师的教导,您也就无计可施。因此,父母们千万要维护教师的威望,这是为您的孩子着想。

    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会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谢他人给予的一切,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孩子学会感恩,从而让孩子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这有助于他们良好品格的形成,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让孩子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

    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巧的是,这位老师的孩子也在该班,她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就问自己4岁的儿子:“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吃早点,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

    “不给!”儿子十分干脆地回答。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然答:“他活该!”

    这不是特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种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的行为并不鲜见。表现在家庭中,许多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好吃的东西总是孩子一个人吃痛快了,家长才会“沾”一点,而孩子也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好东西他们端到自己眼前,从来不会过问家人吃还是不吃。表现在集体中,则更为明显了,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总怕自己吃亏,劳动时总是拣轻的活干,把脏活、重活给别人;发新书时,把好书留给自己,把破书留给别人;出去坐车时,他总跑在最前头抢占最好的座位,不管老师在那里站着,体弱多病的同学在那里站着。

    孩子之所以养成这种自私的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把孩子捧在掌心,百般宠爱,导致许多孩子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高别人一等,别人都应该关心自己,却不知道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事实上,这样的性格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要学会关爱他人。有这样一句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懂得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人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只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张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幸运,就在于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礼貌。而且这种行为是一种道德上形成的“本能”行为,也就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体现了做人最重要的一个品格──关心他人的精神,仁爱良心的高尚。这种精神和高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

    家长帮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营造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

    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间经常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时常处在恐惧、忧郁、仇视的环境里,又怎能要求孩子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要恩爱、相互体贴,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2.鼓励孩子关心帮助他人。

    在能够帮助别人的情况下,而别人又有事相求的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也可带孩子参加一些募捐活动,当然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孩子会通过实际活动和父母的思想启发去认识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3.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了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日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知道,当他考虑到其他人时,你会很欣慰。

    4.利用电视等,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多给孩子讲些有关爱的故事,多让他看和爱有关的短片来激发孩子的爱心。就如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多少爱心人士,他们捐钱、捐物,甚至以他们宝贵的生命来救助灾区的人们。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新建立美丽的家园。这类的故事和短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此外,家长还可通过动画片引导孩子认识“爱心”。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受到爱心教育。

    5.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照顾宠物或者种植植物来表达自己的爱心,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照顾宠物或者种植植物来表达自己的爱心,孩子从这样的行为可以学会最基本的责任心,从而成为善解人意的孩子。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家中喂养一些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让孩子养成爱惜小生命的品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人们发现,幼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

    所以,只要孩子愿意养小动物和植物,父母尽可能允许他去养。在家中养一些小狗、小猫、金鱼等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让孩子去照顾,这样往往会培养孩子的爱心。

    6.家长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爱心的意义

    如,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一些诸如动物救助站、敬老院、残疾人学校等地方,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爱心对他人的重要性,让他知道爱心的真正意义,感知爱心的力量。

    7.家长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家长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比如要孩子爱父母,家长就爱孩子的祖父母,为孩子做好表率。孩子的心是洁白无暇的,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孩子必将成为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的人。

    有一对知识分子父母,他们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去引导孩子。

    他们孝顺长辈,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父母总是让孩子知道,还常常请孩子发表意见该送长辈什么礼物。逢到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能带家属的,他们总是带上孩子和长辈,既让孩子与长辈都能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从中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

    他们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他们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在餐桌上,总是不忘给爱人夹一筷对方爱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总会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着急,我来帮你!”“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

    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学会了去爱他人。

    古话说:“爱吾者,吾恒爱之;敬吾着,吾恒敬之。”爱是相互的,只有对他人付出爱,才会得到别人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深谙此道理,并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心教育和培养,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自然就懂得用自己的爱心来赢得他人乃至全社会的爱。这样的孩子,将会生活得更幸福、美满。可以说,爱心教育,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鼓励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

    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能说会讲的,而是有好东西能够想到朋友,和朋友分享的孩子,也就是表现比较“大方”的孩子。因为孩子们对分享很在意,如果有人对她们以分享的方式示好,那个人将会受到欢迎,反之亦然。如果孩子们从小能够学会分享,这将是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孩子都表现出唯我独尊、占有欲强,通俗一点就是“小气”的特点。这些孩子不会分享,表现为:我的东西别人不能动,我的玩具别人不能玩,好吃的我自己吃独食等现象。他们不愿意为别人设想,受限于“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无法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以至于越来越独,越来越自私。

    现实生活中,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并不少见。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往往不分析原因就分辩:“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就好了”。实际上,独享在孩子小时候可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首先,不懂分享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小气的孩子更容易孤独。因为小气,不愿意分享。这些孩子往往陷入被孤立的情境中。他们的身边鲜少有朋友,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有深远影响。

    小气的孩子本能地体现出一些自私、专断的生活习性。对于接受与索取,他们欣欣然,但对于付出与分享,他们却颇不以为然。即使表面上分享了,但实际上内心是极不愿意的。于是,表现出来的则是不够爽快,犹豫不决等现象。这样的孩子让人感觉缺乏魄力,没有主见,从而让人不信任,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改掉“小气”的毛病。及早启发孩子懂得分享、谦让、沟通、心里想着别人,这样才有可能共享欢乐,互利互惠。也只有这样,孩子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才能在当今这个社会资源共享的社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分享,独断专行,那么,就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谈不上立足于社会。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说过:“幸福越是与人分享,它的价值便越会增加。”所以说,“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实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享”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分享,顾名思义,就是指和别人一同享受,通常是指幸福、欢乐、好处等。

    假若一个孩子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他就难以与人友好相处。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曾经有个男孩子对老师说:“我不快乐!虽然我家有两个保姆,上百本图书和数不清的玩具。可是,我就是不快乐!”

    于是老师就问他:“你把这些书分给没有书的小伙伴看过吗?”

    “没有。”

    “那你把那些玩具分给别人玩过吗?”

    “也没有。”

    “你的压岁钱用来帮助过有困难的同学吗?”

    “更没有了。”

    “所以你不快乐!”老师这样对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和别的伙伴分享,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这次谈话后,孩子了解到贫困地区有许多爱学习的孩子没钱买课外书时,他真的很吃惊,就和妈妈一起捐出一万块钱,要求为5所农村小学建立“手拉手”书屋。

    几个月之后,男孩真的收到了上百封农村孩子的来信,男孩的校长惊讶不已,以为这个男孩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这些信中,农村孩子对城市男孩表达了最朴实的感谢,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书,还说这些书让他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梦想,给他们带来了不曾有过的快乐,更说他们一定会好好读书……

    男孩被感动了!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重要,自己的这些书是多么的神奇!

    慢慢地,男孩变得快乐了!他还和妈妈商量好,每年都要省下一些钱来捐书,送给山里的孩子。第二年,他又捐了1000册书……

    分享是快乐的大门,学会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就进入了快乐城堡;独享是痛苦的大门,只去独享,只会独享的孩子就走进了痛苦的泥潭。所以,让孩子学会分享,是让孩子学会交往,变得快乐的必要手段。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并乐于分享,养成爱分享的习惯呢?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在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这点不难办到。因自我为中心的前提是匮乏,所以你给了他满足,他在获得安全感后,孩子自私的想法就会淡化。比如如果他只有一颗糖果,他当然不会喜欢把它分给别人。但是如果他有很多的糖果,他就会留出自己的部分,乐意让别人去分享剩下的部分,当他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时,逐步减少他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共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张妈妈经常在放学接儿子的时候,给儿子带很多小食物,要他分给小朋友们。开始儿子不肯,妈妈告诉他家里还有很多很多,他才放心了:看到朋友们拿到东西的喜悦,孩子慢慢开始变得热心了,主动给每个小朋友友分发。

    其次,家长对孩子应该加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和诱导,树立孩子正确的物质观念

    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一些东西,尝试一下“给予”所带来的快乐。告诉孩子,吃很少买来吃的东西的时候,要把它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吃,一份留给爸爸,一分留给妈妈,筹爸爸妈妈口家就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吃,不要一个人独自偷着吃。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份,让每人都有一份。

    再次,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要让孩子学着与别人分享东西。比如,在饭桌上,家长可以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爸爸妈妈拿东西;教孩子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中品味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有位母亲是这样教育孩子与人分享的:

    周末,妈妈带小小去公园游玩。小小又累又渴,要求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喝点东西。

    妈妈给小小拿出了一袋饼干和牛奶。这时,妈妈看见一个小女孩也坐在旁边,正看着小小吃饼干。妈妈知道,小女孩也饿了,也许和她一起来的大人去给她买吃的了。

    妈妈对小小说:“儿子,给小妹妹吃点饼干。好吗?”

    “不,我要自己吃!”小小显然有点不乐意了。

    妈妈耐心地引导小小:“宝贝,如果妈妈有事不在这儿,这位小妹妹有饼干吃,你想不想吃呢?”

    “想吃。”小小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就对了,现在你拿一些饼干给小妹妹吃,下次妈妈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小妹妹也会把好吃的东西分给你吃的。”

    小小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小妹妹,终于把自己的饼干送到了小妹妹的跟前。

    大多数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但他却希望能够分享到他人的东西。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第四,家长可以让孩子多结识大方的同龄朋友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与其说大人的榜样是很重要的,那么同龄人的带领就会更加实在孩子会下意识地向同龄人学习和比较。如果孩子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大方不计较好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五,让孩子之间互通有无

    有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学会更好地分享,是这么做的:

    只要给孩子买了他喜欢的玩具、画片或者图书,这位家长都鼓励孩子带到学校去,并且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交换自己的玩具、画片或者图书。妈妈教育她的孩子说:“只要你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借给别人玩,那么,别人也会把好玩的玩具送给你玩,这样你们就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可以玩,也有很多的图书和画片可以看。”

    慢慢地,这个孩子尝到了分享的甜头,以后,不用妈妈题型,他都会把新买的玩具带到学校,跟其他小朋友分享。

    第六,让孩子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吃苦,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统统都让孩子去亭受。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诚心诚意地请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块吃好东西,家长却坚决推辞,说:“你吃,你是孩子,我们是大人,大人不吃!”或者说,“让你吃你就吃,装什么样子!”就这样,孩子与人分享的好意被父母给扼杀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了。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家长首先要学会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接受和别人分享的事实,让孩子去发现分享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为每个家庭成员分苹果、分橘子等,教孩子学会尊老,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的传统美德。

    第七,别让孩子做“分享”的游戏

    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见到这样的一幕:

    小宝贝正吃着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奶奶假意试探说:“乖乖,给奶奶吃点。”小宝贝乖巧地跑到奶奶跟前,拿着饼干在把奶嘴里送,奶奶假装咬了一口,说:“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孩子一看,自己的东西不但没有被奶奶吃掉,还得到表扬,心里喜滋滋。接下来,为了测试孩子是否真的“大方”爷爷、姑姑、爸爸、妈妈都会如此训练一般。而孩子每次都很大方地配合大人们的“表扬。”他(她)料定,大人是不会真吃自己的。

    因为知道独享是自己的专权,孩子从小就不懂得有东西应该跟大人一起分享,从小就有了自私的观念。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家长请不要跟孩子玩“假吃真表扬”的游戏。

    在教育孩子学习与人分享时,家长要注意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他进行强迫,也无须向他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孩子,积极有效地对孩子进行鼓励、赞美。能让孩子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当孩子较小时,家长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比如,当孩子手中拿着画册时。家长可以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此外,家长还可以从侧面出发,想一些比较特别的点子,让孩子体验到与人一同分享玩具时可以玩出一些新的花样,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样做能吸引孩子自动尝试与小伙伴分享。

    孩子的同情心应从小培养

    同情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情感,它是许多高尚道德情感的基础。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情感。它的产生依赖于孩子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对他人的需要、情绪、情感的认知与理解。

    同情心作为道德情感的一种,它在维持和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拥有善良、纯洁的品性呢?专家以为,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

    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我们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还应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要热忱支持孩子的“献爱心”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父母应支持和参加。

    2.注意细节,时刻不忘熏陶孩子

    孩子成长于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将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预知的坏影响。爱心的缺失可能会让孩子不懂得表达与接受爱,也可能让孩子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3.尽可能创造条件,给孩子们情感体验的多种机会

    同情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只有当它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才可能逐渐的持久、稳定。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给孩子提供将同情心内化的实践机会,并且不断强化。比如,尝试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尝试和一些落后地区的孩子建立长期的“手拉手”活动,切实感受他们求学生活的艰辛,滋长同情关爱之心;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健康群体组织的活动、聚会和交往,如社区中心组织的义务劳动、学校团队组织的看望照顾敬老院老人以及认养动物园小动物等,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家人以外的陌生人,并且在与同辈和长辈的交往相处中,学习及锻炼诸如关怀礼让、互相体谅、尊重等品质,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助人为乐之本,从而以同情关爱之心待人。

    4.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同情心”熏陶

    有一个家长介绍自己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

    我曾经给孩子读过布奇的《故事里的小木偶》。这个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通过阅读布奇和莫莫去帮小木偶找它摔断的腿的故事,让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感。看见同伴们摔跤了或者生病了,他们会表示同情,会做出安慰,帮助等关心他人的行为。这种能力会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5.做个有同情心的父母

    孩子会从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中形成一种免于恐惧与危险的依附,这种安全感使得他认为世界是个安全的地方。如此一来,孩子便有机会从父母的同情中,懂得同情别人。

    阿鹏的妈妈偶然发现同学阿南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孩子还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阿鹏的妈妈就找到班主任商量。老师说:“这个孩子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朋友,我看阿鹏很有爱心,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

    回家后,阿鹏的妈妈对阿鹏说:“你们班有一个人现在很痛苦,因为他没有伙伴,但是他很可爱,你愿意和他玩吗?”阿鹏表示很愿意,就主动和阿南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慢慢地,更多的同学和阿南一起玩,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阿南了。当阿南对阿鹏说感谢的时候,阿鹏心里乐开了花。

    由此可知,孩子的爱心是需要父母引导的。父母时时浇灌孩子心里的爱心之芽,才能使孩子主动为他人奉献爱心。

    帮助弱小是最典型的爱心的体现。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家长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就能用家长的爱去唤醒孩子的爱。

    6.同理心教育,让孩子从而学会同情

    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5岁的倩倩从小就非常有爱心,妈妈经常鼓励她去帮助他人。

    有一次,倩倩跟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倩倩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爷爷,她看了看妈妈,妈妈正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倩倩。于是,倩倩主动走上前去,扶着老爷爷走过了马路。

    走到马路对面后,老爷爷十分感谢倩倩,夸她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时,走在后面的妈妈对倩倩说:“倩倩,你注意了没有?旁边的叔叔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阿姨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呢!”

    果然,倩倩朝旁边一看,好多叔叔阿姨都微笑地看着她。小倩倩高兴地回答道:“老爷爷过马路时会很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帮助老爷爷过马路,是吧,妈妈?”

    妈妈微笑地点点头。

    可见,从小的移情训练已经使倩倩对他人有一种同情心了,而同情心正是爱心的来源。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出现动物弱肉强食的画面,父母可趁机对孩子说:“多可怜呀,人可不能这样子!”看到乞丐沿街乞讨时可怜的模样,家长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他们的生活多么不容易,也许我们可以帮一点忙。”以此来达到同理心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是的,孩子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应对他们进行善良情感的启蒙教育。使孩子们从小讲文明、有礼貌,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只要家长们抓住机会、因势利导,一定会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感和同情心的孩子。

    让孩子从小懂得为他人着想

    我国现阶段,有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和个性。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总希望在任何情况下别人都能听命于他,以他为中心,以便体现自己在人群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习惯从对自己得益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比较愿意去做,而要让他们为别人付出些什么往往就比较困难。孩子的这种倾向将影响到他与同龄伙伴的正常交往,因为这些孩子不能善解人意,不爱关心别人,不愿帮助别人,不懂得分享,不会与他人合作,很难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很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往往会刚愎自用,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症。同时,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黑暗,一生处于焦虑、愤恨的情绪之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从小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要求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真切的感受别人的痛苦和困惑。孩子一旦学会了换位思考、体谅别人、替他人着想。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别人,赢得友谊,而且,还能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可以说,换位思考、替人着想是孩子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与尊重的圣经。

    那么,家长应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呢?专家建议:

    1.家长应为孩子营造换位思考的环境

    家庭中,家长会不会换位思考,深深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懂得换位思考,为孩子营造一个换位思考的家庭环境,孩子就能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

    一天,小凤的妈妈下班回来后非常生气地说:“这个小刘真是岂有此理!今天公司查账,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她把前面的一个数据弄错了。害得我也跟着错了,结果我们两个一起受到了单位的通报处罚,罚了我1个月的奖金呢。”

    小凤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从妈妈的表情上,她知道妈妈受了委屈,不禁也暗暗埋怨起妈妈口中的小刘,还小声嘟囔道:“我再也不到刘阿姨家玩了。”

    小凤的爸爸看到这种情况,坐在妈妈的身边安慰道:“你先消消气,小刘罚了多少?”

    “两个月的奖金。”

    “看来小刘比你惨多了。小刘比你工作时间短吧?”

    “是啊,她来单位才半年,我干了都3年多了。”

    “那你是她的老师,是领导喽。”

    “对,我一直带着她干。”妈妈脸上此时露出了一点得意之色。

    “那么,小刘犯一点错误也是应该理解的,谁不会犯错呢?况且她损失了两个月的奖金,心里更不好受。你作为她的领导应该替她想想,虽然主要责任在她,但你这个领导也是监督不力啊。”爸爸小心地说。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也对呀。下班的时候,我看小刘都哭了,我得给她打个电话。”

    在电话里,妈妈安慰了小刘很长时间。放下电话,妈妈高兴了很多。

    这一幕小凤都看在了眼里,等妈妈打完电话,她不禁关心地问妈妈:“妈妈,刘阿姨还伤心吗?”

    事实上,孩子做人的品行是父母带出来的,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作为家长,如果希望你的孩子懂得换位思考,替人着想,就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换位思考的环境,让换位思考、替人着想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的心底,成为孩子的习惯。

    2.学会为他人着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教育儿女。他反复告诫儿女们,使他们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譬如,他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绝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又如,冬天,儿子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就在背后说:“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儿子冷天进出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儿女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或带上,要轻轻地开关,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别人。

    可见,学会为他人着想,要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3.教孩子体验别人的感受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所以难免自命不凡,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不能体谅弱者的难处。这个时候,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体验别人的感受。这不仅能培养孩子一颗美好的心灵,更能让孩子具备有良好的教养。

    小荣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渐渐养成了骄横、任性、自私的个性。爸爸妈妈把小荣接来和自己一起住时就发现了他的这些缺点。

    有一次,小荣和别人家的孩子一起在外边玩。路边有一个盲人一边拉手风琴一边唱歌。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帽子,路过的人们觉得他唱的歌好听,就往他的帽子里扔一些钱。

    孩子们围着这个盲人,觉着很好奇,纷纷叫嚷:“瞎子,瞎子,快来看瞎子唱歌。”

    小荣也跟着喊。

    看到这一幕,小荣的爸爸很生气,把小荣叫了回来,狠狠批评了一顿。

    小荣低着头,心里想:“他们都在喊,为什么我不能喊?”

    爸爸看出他的心思,想起小荣前些天因为牙齿掉了,装了一颗假牙,就语重心长地说:“今天你围着一个盲人嘲笑他的眼睛瞎了,如果哪天有人知道你有一颗假牙,对着你喊‘豁牙子,豁牙子’,你会怎么想?”

    小荣听了,脸一下就红了。

    爸爸拍了拍小荣的脑门,轻轻地说:“知道错了就好,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定事情,都要多想想别人的感受,不能随便嘲笑、挖苦别人,那是非常不好的。”

    小荣懂事地点了点头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爸爸总是这样教育小荣,让他体验一下别人的感受。小荣也渐渐变成了一个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单纯而善良的。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可能伤害到别人,给别人带来烦恼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安。作为家长,应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告诉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自己如果有同样的遭遇时,也一样会受伤,会不高兴,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懂得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当然,也就同时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4.让孩子理解他人的处境,学会关心与体贴

    教育家卡尔威特回忆父亲时讲述了这样的一段故事:

    有一次,叔叔一家要去波尼那河做一次沿河旅行,他们也请我参加。那一天,父亲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当我们要出发时,母亲的胃病却犯了。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出门,母亲尽力装着没事的样子,但父亲却看出了母亲的不对劲儿。当时我只顾着自己高兴,根本没注意到母亲的异样。父亲叫我留下来照料母亲,但我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想放弃。父亲生气地说:“你不能把生病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你必须在家里陪妈妈。”我听了大哭,叫道:“明明是你不让我去,生病的人怎么能笑得出来,刚才妈妈不是笑着叫我好好去玩吗?”父亲质问道:“你难道真的看不出妈妈病得有多严重?她装出快乐健康的样子,就是害怕你会担心她,不能安心地出去玩。你真的忍心把这样爱你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吗?”我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妈妈从早上起来就脸色苍白,不吃饭,她还说自己没有什么胃口,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生病了呀!我难过地说:“爸爸,你说得没错,妈妈确实病了。可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父亲说:“卡尔,你不能只在口头上说爱妈妈,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你要像妈妈爱你一样去爱她,从妈妈的眼神、说话的语气和一些行动中去感受妈妈的需要,去爱她、帮助她。”

    父亲的话让我想到,我生病时,妈妈整日整夜地照顾我;我有什么不高兴,我不说,妈妈也会知道。但妈妈病了,我却不知道,我真是太自私了。我觉得很惭愧,忙跟父亲道歉。

    父亲说:“懂得改过就是好孩子,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不去旅行了。我在家陪妈妈、照顾她,陪她去看医生、吃药、打针,陪她说话解闷。等您回来时,妈妈的病一定全好了。”我回答道。

    “那我就把妈妈交给你了。”父亲说完就出门了。

    就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在父亲的教育下,卡尔威特懂得了怎样去体贴别人。

    5.让孩子切身体验换位思考的可贵

    一位妈妈在她教子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给女儿买了一本《米老鼠》杂志。下课了,她拿出杂志高兴地翻阅,这时,她的同桌起身时不小心把墨水瓶碰翻,墨水洒到了杂志上,把一本精美的《米老鼠》杂志涂得脏兮兮。女儿很生气,不但让同桌赔她新的《米老鼠》,还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结呆,女儿的同桌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当女儿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想告诉她要宽容别人,多为别人想想,但我还是决定让她亲身体味一下被人宽容的滋味。当天晚上,女儿不小心把一碗饭打翻了,我知道教育女儿的时刻来了。于是,我大声对她喊:“你怎么搞的,吃饭也不好好吃,浪费粮食,罚你今天晚上不许吃饭了。”

    女儿看到我这种态度,伤心地哭了起来:“我又不是故意的。”

    这时,我温柔地对她说:“谁都有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只是想告诉你,因为不小心犯了错误而不被人原谅是很不舒服的。这就如你不原谅你同桌的不小心,还让老师批评他一样。你说,是吗?”

    女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对于孩子来说,唯有切身体会,才能意识到换位思考的可贵。因此,必要的时候,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受点“教训”,这对孩子来说印象特别深刻,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也能极力做到不得理不饶人,不过于苛责。

    6.孩子做错事,家长不要只是批评和责备,而要给孩子讲明道理

    晚上孩子在屋里的活蹦乱跳,家长如果说“别闹了,该睡觉了。”孩子听了,可能会照家长说的做,但显得心不甘情不愿。如果这时候,家长告诉孩子“那样会影响楼下的叔叔阿姨休息。”孩子就可能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到类似的细节,并加以纠正了。如果孩子在课堂说话被老师批评。家长不但要对孩子说“在学校要遵守纪”,还要让他明白在课堂上说话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的教育远比单纯地教训孩子、批评孩子有效的多。

    肯为他人着想的孩子,都会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会同情别人的心。华盛顿大学的斯托特兰德博士通过研究发现,鼓励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感受或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有效培养孩子有爱心的很好的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