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该不该晚一年上学(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物背景

    “乡间小路”,本科文化,水利工程专业毕业,来自哈尔滨,是名公务员。4周岁的女儿正读幼儿园。丈夫,本科文化,工作岗位特殊,不宜公开。

    自述问题

    女儿至今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的学习,现在开始学习,是不是太晚了?

    女儿经常被一名小朋友挠。我去找了老师,老师不大愿意听我说,给老师送了红包也没有解决问题。怎么办?

    可以报两个兴趣班吗

    “乡间小路”和我的联系开始于2011年5月。她首先抛给我的,是关于孩子兴趣发展的问题,“我们什么特长班都没有让她上,主要是不确定她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可是孩子毕竟4周岁了,好像确实应该要体验一下了,应该让她学点什么呢?”

    我说:“是要试一试的,什么都可以学,关键是要让孩子真正有兴趣,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大人引导和培养的。”

    “乡间小路”接着问:“可不可以报两个以上的兴趣特长班呢?”我说:“当然可以,孩子小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让他学些东西,在学习中发现、引导孩子真正的兴趣或特长方向。”具体讲,幼儿园期间,可以让孩子全面开花地发展各种各样的兴趣。进入小学阶段,要渐渐地丢弃一些兴趣,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要尽量丢得只剩下一到两样兴趣,尽量不要因为兴趣班的学习影响孩子学校正常课业的学习。小学高年级阶段,往往是很多孩子兴趣特长进一步被确认的阶段,孩子是否打算走专业发展的道路,也要在这个阶段尽快明确,到了初中就会有点迟。

    “乡间小路”的女儿4周岁了还不曾参加任何兴趣班的学习,做妈妈的开始担心,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不是太晚了?我说,不晚。知道了不做就晚,知道了立马采取行动,就是永远不晚。知道不做到,等于不知道。

    怎样找到孩子喜欢的兴趣班

    2011年6月27日上午,“乡间小路”再次很客气地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

    我之前的想法是,在我孩子上小学前,不想让她上任何兴趣班。因为我看了很多书,发现许多优秀的孩子都是因为有了好父母的引导,而不是因为上了什么兴趣班。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我的妈妈、孩子的外婆不同意我的这种做法。她批评我,说我做妈妈既然做不到像别人家的妈妈那样优秀,那就不要耽误孩子,就要放手孩子。后来,看了你的书,我渐渐地觉得自己可能是偏激了。现在,我已经改变想法了,也想让孩子参加兴趣班。问题是:我发现我想报的兴趣班也是自己所倾向和喜欢的。你说这合适吗?

    我感到“乡间小路”的想法的确需要作及时的调整。每个父母都要学习,都要力争做最优秀的爸爸妈妈。父母最要学习的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父母优秀了,孩子是不是就仅仅跟随父母呢?不是,一定不是!优秀的父母要始终有意识地把孩子引到更为优秀的人、事、物面前,让孩子经历更为充分积极的锻炼,拥有更为广阔的人生。优秀的父母可以不安排自己的孩子进兴趣班,但他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

    我个人感觉,“乡间小路”的女儿还是要上兴趣班。问题是,应该怎样让孩子对兴趣班发生兴趣呢?能不能给孩子报大人喜欢的兴趣班呢?

    我是这样回答“乡间小路”的:

    目标是要报孩子喜欢的兴趣班。问题是孩子现在不知道喜欢什么,那就带她先去玩,可以带她去看看大人喜欢的那些门类,看看她是否也喜欢。

    这跟你妈妈当初帮你介绍对象一样。一开始,你很可能也是什么都不知道,谁都不喜欢,妈妈就带着你去看她比较认可的男孩,一直看,直到看到了你也喜欢的,妈妈就笑了。你也要带着你的女儿一直看,看到她喜欢的或帮助她找到了她喜欢的,才可以让孩子学这个。

    “乡间小路”回答:明白你的意思了。任何成功都的确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孩子的教育问题,她爸爸一直不上心,只有我一个人管,我怕弄不好。我感觉责任好大啊。他永远是把工作放第一位,觉得自己的前途会怎样怎样。我总说:你都35岁的人了,差不多就行了,有些事情决定了你就只能这样了,他不是很信。

    我说:“要慢慢影响他,人各有志,允许他有自己的追求。”我不主张一个人完全弄丢了自己,一味地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因为那样也会弄丢了孩子。

    是严好,还是松好

    2011年6月29日,“乡间小路”继续就兴趣班学习的事情问我问题:

    我现在想让孩子学学舞蹈。住家附近有两个舞蹈班:一个是比较正规的,从基本功开始教起;另一个是不怎么教基本功,就是跳着玩玩的那种。第一种舞蹈班,我有认识的孩子在里面学过,因为需要练习压腿一类的基本功,孩子没有坚持得下来。第二种舞蹈班,因为气氛比较活跃,多数孩子喜欢,但不练基本功,家长又觉得不正规。要是你的话,你怎么选择呢?

    我明确答复她:先去孩子喜欢的那个舞蹈班,兴趣最重要。真喜欢了,再去严格教学基本功的舞蹈班学习,好孩子不能被耽误。

    兴趣班,一定要由着孩子的兴趣而学。如果现阶段还没有确信女儿完全喜欢舞蹈,仅仅是试探一下方向的话,那么,这试探的阶段,就要尊重孩子的现状,慢慢地引导她的兴趣。选择任何兴趣班的学习,都要尽量选择气氛好、老师亲和力强的班级。

    孩子进班学习后,慢慢地有了兴趣,渐渐地兴趣越来越浓烈,越发坚定要坚持这个兴趣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孩子的后续发展。假如正在学习的兴趣班过多地注重“热热闹闹”,而忽视孩子的基本功训练,那就要坚决换老师、换班级。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要是白纸上被涂上了些糟糕的颜色,擦拭和掩盖这些颜色的工作,总是极其艰巨且收效甚微。

    我的女儿学习小提琴选择老师的过程,带有几分戏剧化的色彩。

    报的第一个班级,可能是老师教得太死板,学了两次就放弃了。第二个老师很懂得赏识教育的重要,孩子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上了小提琴。后来到上海拜到了极其严格的老师,女儿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老师出国后,女儿就被安排到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手上。在上海学习期间,孩子一直游走在严师和慈师之间……

    是严好,还是松好?我的理解是,只严不松不好,只松不严也不好,严而有度、松而有度才好。

    我对“虎妈”蔡美儿最为敬佩的地方是,在美国整体提倡鼓励、欣赏教育的大背景下,她坚持扮演了个严厉的另类妈妈的角色,她做了和环境互补的工作,她的两个孩子都得以全面发展进而成功。假如在中国做妈妈,她说,她一定不会那样做。这合乎我的认知。那么,在中国整体教育环境都很严格的情形之下,家长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要适度减轻孩子的压力,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独立思考,给予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家长一定要去做和环境互补的工作。学校严,家长就要松;老师松,家长就要严;这个老师严,就要帮助孩子靠近另一个松一点的老师;这个家长严,另一个家长就一定要松。这么多年,我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红包解决不了的问题

    关于兴趣培养的话题聊完后,“乡间小路”更多地和我一起谈论了如何与老师相处的问题。一天,她和我说了一件具体的事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