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保险公司业务员,大专文化,女儿小学一年级。丈夫大学文化。
自述问题
孩子老是不听话,真想揍她,可家教书都说孩子不能打,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跟女儿说了我们的安排,表姐跟她妈妈睡,我们一家三口睡。女儿不听,吵得不行,不肯洗澡。后来,被她爸爸拖到卫生间,跟她说理,还是不听,最后被她爸打了一顿。
家里的事情,那个男人一点都不管,孩子的事情从来不闻不问。总是跟我唱反调,说他们以前条件那么差,小时候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周全,现在不一样过得很好啊。
“周全”制造了“缺陷”
和其他聊天妈妈不一样的是,这个章节的主人翁,是在真实生活中结识了我,然后读到了我的书,再然后开始了和我网上的交谈。她姓孙,是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女儿上一年级,很聪明、很顽皮、不听话,这令孙女士感到十分头疼。
2010年11月,我应邀走进江苏教育电视台《成长》栏目的录制现场。孙女士一直很关心教育,女儿同学的妈妈和电视台编导熟识,就把我的故事和录制节目的消息告诉了孙女士。录制节目的当天,孙女士被带到演播大厅。
她没有坐在可以出镜的观众席上,而是坐在远离录制现场的一个座位上。她在暗处,我在明处。她看到我,我看不到她。聚光灯下,我被激烈地“烤问”了三个多小时后,她走近了我,喊我孙老师……我问,你是谁?刚才怎么没有看到你?她连忙解释,同时自我介绍,要了我的联系方式。
第二天她就去书店买书,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她发短消息问我,还有什么地方有书?我当时已经离开南京,就安排她去找我的爱人。最后,她终于读到了书,说读完之后感慨万千。再后来,孙女士就一直很客气地约见我,可我们总也没有见成。好在电话和宽带真的很便捷,我们的联系一直十分畅通而愉快。
孙女士先是通过手机短信息和盘托出了女儿校外学习的现状:
目前在学的兴趣班有电子琴、游泳、画画、英语。电子琴是幼儿园中班开始学的,主要是想让她接触一下乐器,学学五线谱,开发一下右脑。游泳是2010年6月开始学的,跟的是体校的专业教练,没想让她走专业路,但想让她坚持跟教练学下去,二年级以后假如功课多了就停下来。画画是孩子自己想学的。英语是怕她在学校跟不上给她加的餐。
从短信息里面,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些感觉和认识:
孙女士十分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比较有规划,孩子校外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但比较多的学习规划可能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意愿。孙女士完全控盘了孩子的兴趣,学和不学,学什么,怎样学,似乎都已有了比较周全的安排。这样的周全,实际上制造了孩子成长的缺陷,孩子被迫学习,很难获得学习的乐趣,孩子老是根据他人的安排做事情,客观上就失去了独力思考锻炼的机会。唯有画画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要是孙女士能利用这个兴趣点激发、拉练孩子,那该有多好啊。
和前文网名“英国苹果”的妈妈比起来,孙女士在孩子要不要参加兴趣班的学习上,似乎没有太多思考的停顿。
如果说“英国苹果”在儿子兴趣班学习上的担心,让我看到了一份冷静和成熟的话,那么,孙女士在女儿兴趣班学习上的倾心规划,倒让我心生无限的忧虑了。孙女士对女儿的干预是真切而热烈的,她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她的付出自然会赢得邻居和同事们的褒奖。可是,这样的精心安排很难得到女儿的积极响应。我想。
后来,她在网上问我:“孩子老是不听话,真想揍她,可家教书都说孩子不能打,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说:“慢慢来,不着急。”“慢慢来,不着急”,是我回应求助家长的习惯性话语,但绝不是信口拈来的随意应付,倒实在是我发乎内心的由衷分享。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长时间的自然累积,靠一句话或一本书解决问题,那一定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慢慢来,欲速则不达。
再有,毕竟新近认识,我不好意思说太多。虽然我的本性不太喜欢兜圈子,但太直接了导致的伤害还是要竭力回避。我说:“慢慢来,把她当我的女儿,她是我寄养在你家的我的女儿。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要在打和骂之外想办法啊。”
孙女士很开心,“一定,一定,那你何时来看看你的小女儿啊?”
服气才能服从
我喜欢孩子远近出名。哪家的孩子我都喜欢,尤其喜欢不循规蹈矩的、对他人话语有积极回应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女儿也许是血浓于水,喜欢别人的孩子不能不说是我的真性情。
有人帮我分析了,说我喜欢孩子,其实还是因为喜欢我自己,因为我从小吃过很多苦,总希望自己遇到的孩子能更多地接受些温暖,尽量少吃苦,少受伤害。我深不以为然。我喜欢孩子的理由很简单。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梦想,孩子有明天。我喜欢捕捉浪子回头的绝妙契机,我害怕好孩子被耽误的悲剧发生,我希望孩子们快快乐乐地吃着他们应该吃的苦。每个孩子的心田都十分温暖潮湿,适合所有东西的生长,我希望他们开正确的花,而不长错误的草。我愿意守望孩子。
我在陪伴教育孩子方面有我的独门小秘笈,尤为重要的是,我在分享这些所谓大智慧的时候,总是无比欢愉,经常开怀大笑。我一直就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乐于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因为我找到了我的同伴。
可是,孙女士的女儿我一直不敢见。我女儿孙同同寒假在南京呆了些日子,孙女士很想让自己的女儿来看看同同姐姐。我没有同意。不见的原因,不全是因为免麻烦、怕打扰。
一段时间交谈下来,我对孙女士已经有了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她很爱孩子,为了孩子做过很多积极的努力。眼睛里面过往的东西太多太杂,有点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北。似乎什么都懂,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改变始终不够。我不想助长她过多依赖外在因素获得成功的幻想。她的女儿,我见和不见,都终究不是我的女儿,改变妈妈才能改变女儿。我想。
我喜欢孩子但轻易不见孩子。为何一定要这样呢?
别人让孩子来见我,多数是要请我管管治治他的孩子。这和我的想法、做法大相径庭。我要见一个孩子,预先是要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要求家长设法在孩子见到我之前,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我、渴望见到我。唯如此,我和孩子的见面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和长远的影响力。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个“作业”不可谓不难。把我吹捧成了大师,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和抵触,把我宣传、销售得很不到位,心高气傲的孩子很难对我产生应有的尊敬。分寸的把握,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
家长完成了作业,孩子终于见到我了,我的首要任务还是继续发力让他喜欢我。尊重他,肯定他,鼓励他,讨好他。直到他喜欢我,喜欢到离不开我的时候,我才可以利用这份喜欢,慢慢地给他施加要求,慢慢地要求他自己对自己有要求。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恣肆。我不要求孩子听我的,我只要求孩子听他自己的。孩子很愿意和我做这种天真有趣的游戏,慢慢地,我就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悄悄地,我换了他的想法。再然后,我就鼓励他根据他自己的想法去行动。服从,服从,服了才会从,服了自然从,服气才会服从。孩子就是孩子,他为了得到一样渴望得到的东西,就一定愿意舍弃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他的坏习惯、老毛病。一个人唯有在刻骨铭心的目标牵引下的改变,才可能真正有恒、有效。
家长对我这样的安排和设计,不一定满意。
他们很希望我用神奇的大手,在孩子的面前施展超凡的力量,立刻把他们的孩子救过来。好比孩子生病,他们希望医生开最好、最贵、最快达到效果的药。医生说,病要慢慢治,主要靠回家一日三餐的用心调理,家长就急了,甚至大骂“庸医”。我不想承受这样的指责,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轻易不见孩子。
如果一定要见孙女士的女儿的话,那是一定要先见见孙女士和她的先生的。我要让他们完全吃透我的意图,进而全力配合我搞定他们的女儿。
会养狗就会养孩子
一天,孙女士留言,“我这会儿又在跟女儿生气了,让她写作业,她不肯写,要看电视,我不同意,她就在摆弄铅笔和玩具。”我说:“尊重她,不要逼她,没有必要太着急啊。”
她说:“这次期末考试没考好,我都没批评她,我知道现在才一年级,成绩不是最重要。但是,看到她老是玩,我就不开心。”
看到孙女士的留言,我对着电脑无可奈何地笑笑。很多人都跟孙女士一样,知道我、了解我之后,就勇敢地联系了我,一来二去,相互之间越发地熟络了。于是,总是有些家长遇到一点点不开心,就给我留言。凡人孙生龙经常被这些留言弄得心烦意乱。
一方面,我不想和负面情绪太盛的人密切接触,我担心自己情绪受染、影响斗志。真实的生活中,我就特别讨厌那些唧唧歪歪、终日牢骚满腹的人,无条件远离这些人,是我最为积极的选择。另一方面,在更多的人眼中,我是名人,不能无视他们的苦难,于是,我又不得不始终积极、阳光、正向地面对着他们。两难境地,无可无不可,于是就经常有点烦。
细细想来,这些妈妈们又十分不容易。孩子的成长永远是家庭最核心的任务,一个孩子的成长状况直接影响着这个家庭祖孙几代人的生命质量。陪护孩子的重担,在很多家庭理所当然地由妈妈一个人担当,孩子的爸爸一心在职场拼搏。女人和丈夫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经常相互埋怨、指责。弱小的女人,承受着强大的压力。可怕的是,弱小的女人,渐渐地习惯了把强大的压力转嫁给更为弱小的孩子。孩子不堪重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后来,我调整了聊天的手法。
我建议她们把自己的个性签名置换得积极些,要是对方说没有,我就直接推荐一段话给她。有时,碰到一些留言和求助,我会故意放一放,冷她一冷,我希望对方能领悟到有节有度的重要。我可以包容,但不能纵容,我一定要利用对方的这份在乎,赢得她的一份改变。
我建议她们,有的时候就是明确要求她们,把自己要说的话语在一个框里面一次性说清楚,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她们细水长流般地聊天。我给她们开书单,希望她们自己在学习中求解,因为我明白,动力再强大的火车头也不可能带跑没有轮子的车厢。
孙女士和我的联系倒是一直很客气、周到。此处提及我的聊天困惑,仅仅是因为她的这次留言留在我特定的心情、心理背景上。
我不想和她拘泥于谈论孩子的是非不足,我想和她谈谈其他,“你们家养过狗吗?”她说:“没有养过,啥动物都没养过,也不想养,人都养不好,哪有精力养动物。”我说,养过狗,再养孩子就容易多了。养狗比养孩子麻烦,狗要吃、要喝、要拉,还会生病,不能完全听懂人话,永远不可能独立,再聪明的狗也不可能自己拿着钱去买个包子吃。假如一个人这辈子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养育孩子的话,那他的孩子是很难养育到位的。
孙女士不大愿意和我谈狗,估计没有理会我说狗的意图,她把话题转移到了丈夫身上。她说:“狗是一定不能养,家里的事情,那个男人一点都不管,孩子的事情从来不闻不问。总是跟我唱反调,说他们以前条件那么差,小时候连汉语拼音都没学周全,现在不一样过得很好啊。”
我感到,没有养过狗的孙女士,要想搞定自己的老公也不大容易。我同时明白,我要搞定孙女士和她的先生也是困难重重。他们一个不服一个,又各自有着自己明显的认识误区。
她说:“我真累啊,女儿整天就想着吃喝玩乐、看电视。”我说:“她不知道为何学,怎么可能好好学呢?”
她说:“我也常跟她说,要想长大后住好房子,能更好地玩,就要有挣钱的本领,所以现在要好好地学习。”我说:“她听得进去吗?”
她说:“讲的时候好像知道,过了就忘了,应该没有听进去。”我想,无论孩子听还是不听,孙女士说的话都是错误的。
满负荷必然不快乐
我身边不少朋友是跑保险、做直销的,他们的工作锻炼养成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素质:始终微笑、积极、阳光、包容。这十分有利于他们在各自的家庭做个好爸爸、好妈妈。孙女士正是这样的业务员,我对她做个更好的妈妈始终满怀信心。孙女士面对女儿教育的很多困惑,应该也是更多的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
孙女士做保险有九个年头了。她经常是上午做些工作上的事情,下午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她说,她实际上就是个全职妈妈,孩子搞不好,心里很难过。
又过了些日子,她给我留言:“最近,我一直按你说的,不发火,由着孩子玩。今天上午,我要见客户,跟她商量了一下,把她送到了画画班。下午,把她接到家,她吃吃东西,玩玩玩具,可一直不愿意学习。我知道孩子需要快乐,可是,不学习以后怎么面对竞争啊?开学后,成绩落后了,怎么有脸去面对老师和同学啊?”
我给她回话,“先放平心态,真的不要太着急!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愿意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你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中的快乐。”随后,我请她直接回答了我的几个提问。
我问:“你快乐吗?”她答:“我不快乐,因为担心女儿的学习。”
我问:“你自信吗?”她答:“我有时自信,有时缺乏自信。”
我问:“你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她答:“我大专文凭。”
我问:“你爱你女儿吗?”她答:“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