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哥的女儿,比我女儿大七个月,女儿特别喜爱这个小表姐,春节期间一定要表姐来我们家住几天。昨天,我们去接来了小表姐和她的妈妈。到晚上睡觉时,麻烦来了。我们家房子不大,就两个房间,我的爸爸妈妈住了一个房间。女儿闹着一定要跟表姐睡,表姐又一定要跟她妈妈睡。安排睡觉成了个难题。
我们跟女儿说了我们的安排,表姐跟她妈妈睡,我们一家三口睡。女儿不听,吵得不行,不肯洗澡。后来,被她爸爸拖到卫生间,跟她说理,还是不听,最后被打了一顿,女儿一直在哭。
帮她洗好后弄上床了还在哭,我开始跟女儿谈心了。我说:“今天你不对,不能这样不讲道理。”女儿说:“爸爸不对。”我说:“你不讲道理,爸爸气急了才打你的。”女儿还是那句话:“爸爸不对。”我真是没话说了,女儿经常这样不讲道理。
听完了孙女士的叙述,我说:“我明白了。”我认为,首先不讲理的是大人。孩子经常不讲理,是由于没有人和他真正讲孩子的理。大人和孩子谈话,说起来是商量,其实就是变相的宣布,同意则好,不同意就要遭打挨骂。小朋友想和小朋友一起睡,这很正常,很合乎情理。大人认为这样不好,那讲的是大人的理,不是小孩子的理。很多大人,缺乏的就是把自己的理卖给孩子、变成孩子的理的本领。
家里来客人了,没有办法安排床铺。麻烦和困难面前,可否请孩子帮忙、思考、安排?
一套房子两个房间,共计七口人,五女二男,五大两小。孩子会想出很多种方案出来,自然会有些很幼稚、搞笑的组合出现,这个时候大人应参与讨论,很平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安排,请孩子定夺。孩子最后的安排,可能就是你原本要宣布的安排。可经由孩子讨论了的方案,孩子有了思考,自然就有了成长,还会很有成就感。
我想,如果大人愿意在这个点上沉下去,就着分床睡觉的问题引发开来谈,孩子一定十分感兴趣,同时学到、得到很多。大人要善于利用正在发生的、孩子关心的事情,引领孩子思考,帮助孩子成长。大人的成长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
不久前,我陪女儿去青岛演出,主办方安排我们入住星级酒店,每天自由点菜签单。因为此前有孩子每顿点不少菜,每样菜就动动筷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我就征求女儿的意见。女儿说,花自己的钱怎么点菜的,花人家的钱也怎么点。于是,每顿我们就点两个菜一个汤,吃得很开心、很安心。
后来,和指挥大师邵恩老师一起就餐,饭局结束时,邵恩老师安排服务员打包剩饭、剩菜和桌上剩余的餐巾纸。我和女儿都深感意外并感动。那天深夜,我和女儿在海边就着青岛之行吃饭的点点滴滴,聊了很多。生活是绝好的课堂,利用生活引领孩子,一定要融会贯通地执行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否则,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状况就会始终难以避免。教育孩子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父母生活的全部就是教育孩子的课堂。会生活的父母就会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一要靠爱,二要靠智慧。
逃跑是一种抵抗
一直没有见到孙女士的女儿,可孩子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总是活灵活现的。她聪明、活泼、顽皮、可爱。集万千关爱于一身,同时承受着无法抗拒的太多压力。孙女士的女儿理应是千千万万孩子的缩影:父母都比较有文化,家里的经济状况不错,家长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格外关注,可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他们和大人的关系也越发地紧张。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我对孙女士说:“你还要大量看书,要继续学习,搞不定孩子,不是孩子的问题。”她说:“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吧。”她可能是讲孩子有问题,也可能讲的是老公有问题,我没有深究。我感到,家长普遍缺乏学习的心态,家长只愿意花钱让孩子学习,自己却很少愿意埋头读书、学习、找差距。家长只希望孩子不断地发生变化、发生奇迹,就是不愿意改变自己。
我说:“你很爱孩子,但你不大懂孩子,你教育子女的思路不完整。你没有想法,有时反而是好事,你有想法但不完整,那倒真的会出问题。”她说:“可是别人家的孩子我能搞得好啊。我老公侄女的儿子,跟我女儿一样大,也是一年级,读的是民工子弟学校,我经常辅导他学习。”
我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不能一把钥匙开万把锁。”她说:“我家是女孩,他是男孩,两人一样大,一起成长是有好处的。但是,两个小家伙在一起,总是吵得很烦人,我女儿经常不讲理。”我想,孩子的任性和蛮横,可能跟大人平时对待她的态度有关系。
她说,小男孩可能因为我女儿老跟他吵架,现在已经不愿意到我们家来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到我们家,我老会让他写作业。我认为,小男孩最怕的可能不是孙女士的女儿,而是孙女士本人。
孙女士一直把“要求孩子”视为“深爱孩子”,对女儿如此,对可能遇到的孩子也一视同仁。孙女士是善良的,可她好人办坏事情了。孩子是弱者,只能选择承受。可孩子只要有一点办法,就会选择抵抗。小男孩的逃跑正是这样的抵抗。
我说:“你要把孩子当大人,当客户,当我的女儿,尊重她,欣赏她,并尽力把自己的想法卖给她。”她说:“孙老师啊,那怎么卖给她啊?”我说:“这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她说:“哈哈,你别卖关子了。”我说:“不是卖关子,这是智慧,要慢慢练的。不着急,慢慢来。”她说:“我肯定急呀,我怎么能不急呢?”
孙女士为何请我不要卖关子呢?我陷入了沉思……
显然,她是有点认为我卖关子了,因为我此前给予她的建议,没有解决她的问题,她的女儿还是那样地不听话、不爱学习。她认为我留了一手,把最宝贵的秘诀深藏心底了。扪心自问,我始终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同样的话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一本书,同一个人不同的阶段读,会读出不同的感觉来。原因何在?书还是那本书,唯一变化的是读书人的心境,领悟的能力提升了。
孙女士的女儿终究不是我孙生龙的女儿。我的理念在我女儿身上贯彻落实,是极少有阻碍的,要想在孙女士女儿的身上有所体现,其间的屏障显然是一重又一重。
孙女士女儿是我的女儿,我玩笑着说的,孙女士也一定是玩笑着听的。
试想,果真上帝之手一番神奇的拨弄后,我亲生的女儿到了孙女士家做女儿,我该怎么办呢?我想,我一定会全力精心安排策反,让我的女儿逃离那个家庭。策反不成的话,我就转而跪求孙女士放弃对我女儿的一切干预,让她自由成长,不干预有时候就是最好的干预。
小男孩的逃跑和我对“女儿”的策反,同样的无可奈何,同样的唯一正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