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好的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优秀老师遭遇撒谎女儿(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简简单单”认为她的短板不致命,我的认识和她刚好相反。心头万千想法奔腾,但我什么都没敢说,继续打了“哈哈”。因为我至今都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不能随便伤害陌生人啊。

    谁把孩子弄哭了

    讲座究竟讲得怎么样?我心怀期待,但又不敢贸然打听,有点像高考过的孩子经历等待分数的那般煎熬。她结束演讲后的第二天,跟我通报了战况:讲得不错,现场四五百个学生听得都很认真、很开心。学校领导夸我,讲座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儿。

    我跟她开了回玩笑,“讲课费要和我分成啊。”她回答:“如果有我的,肯定就有你的,可惜啥也没有。”是吗?不是已经市场经济了吗,怎么还有人喜欢吃免费的午餐啊?要知道,为了这场演讲,“简简单单”可是花了大力气的啊。对教育的重视,吃教育饭的人自己要先带头带动啊。即便如此,我还是建议“简简单单”,以后这样的义务讲座要多多地去讲。做的是他人的活儿,练的可是自己的功啊。做老师的,多出点风头不是坏事情。做妈妈的,多到自己女儿所在的学校做点贡献,所得应该远远大于所出。得失心太重的人,做不了大事情。

    演讲费分文没有,“简简单单”倒是表示愿意向我交学费的。我说学费很贵啊。她说:“很多人没我幸运,想交还交不出去呢!我不怕的。”她一方面愿意继续免费讲,另一方面愿意付费学习,这是怎样难能可贵的一种心境啊。

    “简简单单”告诉我她的演讲是这样开展的:

    我的开场白就像你说的,请孩子们坐得随意些,怎么坐着舒服就怎么坐。这之后我也就跟着放松了,和小朋友随便聊开了。从“美的享受”、“书带着我们周游世界”、“书带着我们边玩边动脑”、“书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方面,通过讲故事、朗读、挑战、采访等形式,让小朋友感受读书的快乐。

    女儿朗诵了一小段,现场不少孩子都哭了,有的还哭出了声。我很高兴。现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也令我感到特别高兴。我最大的感悟是,正如你讲的那样,“快乐读书”的题目一定要快快乐乐地讲,这是大方向,千万不能错。

    ……

    这是一场有哭声有笑声的演讲,这是一场母子共同登台的演讲,这也一定是一场感动并快乐了“简简单单”自己的演讲。不仅仅是读书要快快乐乐地读,演讲要快快乐乐地讲,大千世界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开开心心地去做,因为快乐是第一生产力。

    东西坏了,还是孩子坏了

    在“简简单单”积极准备女儿学校讲座的同时,我们还一起面对了另一个棘手的难题。清明假期后的第一天,“简简单单”网上留言,“女儿弄断了芭比娃娃的胳膊,竟然撒谎抵赖,怎么办?”

    “简简单单”介绍了不太复杂的事情前后经过:女儿的小表弟曾送给女儿一个芭比娃娃。昨天下午,小表弟来我家,发现芭比娃娃没胳膊了,女儿说她拿到的时候就没胳膊。女儿去学校后,小表弟在我家无意中发现了那条断胳膊。女儿显然是撒谎了,我感到很意外。

    “简简单单”说:“我曾经对她说过,任何错误妈妈都能原谅,唯有撒谎不行。等她下周从学校回来,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狠狠地打她一次呢?打孩子是简单粗暴、缺乏智慧的做法,可是不打又该怎么办呢?”

    所有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撒谎不是个好事,也不是个小事。问题是撒谎了之后该怎么办?是一打了事,还是任其发展?

    我说:“找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孩子撒谎是有原因的,因为说了真话就可能挨骂被打。孩子弄坏了东西,其实自己内心也是蛮难过的,但是被大人知道了实情后的惩罚也许会更可怕,于是孩子就选择了撒谎,以此逃避惩罚。一次次撒谎逃避惩罚的成功,就助长了孩子进一步撒谎的可能。”作为家长最着急的不是“东西坏了”,而是孩子“坏了”。什么都可以原谅,就是撒谎不可以原谅,这是人品,是道德,是底线。大人很着急。可是,大人认为的“大小”和孩子认为的“大小”有区别。孩子认为大人之所以打人,是因为大人心疼东西。而大人认为,东西不重要,撒谎最可怕。

    造成孩子误会大人的原因,还是来自大人。大人在孩子弄坏东西的时候流露的情绪,让孩子认为大人最在乎的是东西。客观情况经常是这样的,当孩子老老实实说了实话的时候,大人会很心疼东西,埋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后来,发现孩子撒谎了,才明白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诚实才最重要。

    孩子做任何选择,都是有自己依据的。这些依据或明或暗,经常说不清道不明,但又是个的的确确的存在。孩子做事情似乎经常没有太多思考,随着性情,由着习惯,这性情和习惯就成了他抉择的依据。我始终担心的就是孩子的习惯性和潜意识。坏习惯,谁帮忙养成的?潜意识,是什么时候潜伏进去的?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一定还是在大人那里。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撒谎了,一定要引起大人的深思。药家鑫杀人,正是这样的不假思索。

    很多人惊叹我在教育问题上总是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我说,我没有什么大本领,我仅仅是作了一个调整,时刻把自己摆放到孩子的位置上,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体会他们的困惑和挣扎。有了这样的调整,就容易了解孩子,找到孩子有错犯错的原因,进而很顺利地找到突破的方向。

    有人说世界是平的、方的,我说,归根结蒂,世界还是圆的。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把生活经验分解得支离破碎,划定各种界限,装进了这样那样的框框,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整个世界。人们在对教育现状的研究过程中,充斥着各种限制及疆界,形成了种种断层,每种治疗法只企图解开某一个界限或死结。

    其实地球是圆的,世界是通融的,生活经验并非彼此否定,成功的秘诀也并不怎么高深。会生活的人就会养育孩子,会尊重顾客做成生意的人就会搞好和孩子的关系。问题是,很多人不愿意移植借用这种生活和工作的智慧,人为地离间了自己的智慧,离间了自己的今日和昨天。于是,养育孩子就成了天下第一难事。

    试着做回孩子吧,作这个调整一点不难!作成了这个调整,养育孩子就真的一点不难!因为大人曾经就是孩子,或者就是一个经常犯错挨打的孩子,做回曾经的自己总是容易的。学会做孩子,就会做大人。大人搞不定孩子,是因为大人太像大人,始终不愿意放下自己所谓的架子。大人居高临下,总想把自己装扮得十分伟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心生害怕,也自然会因为害怕而学会了撒谎。撒谎是因为害怕!大人是离间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

    打孩子也要打出生产力

    原因找到了,那“简简单单”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呢?我直接建议如下:

    大人自己要发自内心地承认,孩子的错一定是大人的错,这个大人不一定是具体哪一个家长,也许是老师,也许是邻居。然后,很认真地跟孩子谈一次,让她知道作为家长的你,是把孩子的诚实看成比黄金还重要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及时去改正这个错误,第一时间向小表弟道歉。

    同时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下次遇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定要主动承认,所有非故意的错误都是可以得到原谅的。假如再次撒谎,那爸爸妈妈是一定要惩罚你的。可以跟她具体谈谈惩罚的措施,以期强化这方面的意识。整体讲,先礼后兵的好,利于孩子认识并改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态下一定要“有法可依”,非常态下一定要“执法必严”。

    “简简单单”看到回复,表示十分感谢,同时问道:“我曾经和她说过的,任何错误都大不过撒谎,如果撒谎,是一定要打的。那你现在叫不打,我该怎么去圆这一块呢?在孩子面前,我是大人,我还是想维护一些东西。”

    这个问题问得好!包容孩子,会不会纵容了孩子?给了孩子面子,会否伤害了大人的面子和威信?

    “女儿平时在家怕谁,决定打和不打,由谁来做主?”我问。“简简单单”回答是她做主。我说:“那就好办,你就请你爱人或者一个其他的第三方,完全吃透了这次行动的精神实质后,很认真地跟她谈一次,鼓励她到你这里来认个错,就还算她是主动认的错,就可以免打。”总之是,千万不能打成,永远要“引而不发”。让孩子因为规则,因为“怕打”而自觉做对做好。打了,就可能打破了很多东西……两种情况,是一定不要打孩子的:一是孩子不小心弄坏弄丢了东西;二是孩子夜里尿床。这样的错误,都是孩子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造成的,孩子无主观故意犯的任何错误都一定要被原谅。

    大人体罚孩子,多数情况下,不是孩子做的事情本身有太多的不是,而是孩子做的事情正好撞上大人情绪的枪口。大人问孩子话,孩子还不识时务地顶嘴,大人情绪受挫、愤怒直至动手,挫折感是大人大动干戈的最主要的原因。大人的懒惰,是大人打孩子的另一个原因。孩子不听话、不争气、惹麻烦,大人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把孩子臭骂一通、猛打一顿。孩子是弱者,不得不暂时消停些,于是,家长就误以为打骂孩子的办法蛮管用。其实,真正管用的办法都在打骂之外,只是学得这样的本领,很需要家长真心爱孩子并坚持不断地修炼、修理自己。孩子犯错却要修理大人,很多家长闻所未闻,自然视为畏途。

    我17岁之前一直尿床,经常挨打,还被迫顶着尿潮的床垫站在太阳下面晒过。经常睡到半夜,突然被屁股下面的一阵阵凉意惊醒,于是,天亮之前,我就一直用屁股、用双手焐着受潮的地方,只求天亮前把那块地方焐干,一切只因怕打。我怕打,但还是经常挨打。

    也许正是因为我自己的痛苦经历,我的女儿从来没有因为打坏了东西和尿床一类的事情挨打。没有被随随便便挨打的女儿,好像也从来没有撒过谎。我允许女儿有事情瞒着我们,绝不允许她有事情欺骗我们。“瞒”是把认为不当不妥的事情藏在心里,嘴上不说。“骗”就是故意颠倒黑白,陈述虚假的东西给他人。“瞒”和“骗”是两个概念,两个性质。做家长或者做老师,是需要有这番文字辨析的基本功的。孩子也蛮喜欢这类“小孩过家家”的文字游戏。

    因为有了“快乐讲座”和“女儿撒谎”两大难题的共同面对,“简简单单”说她对孩子和教育已经有了自己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也从中悟到得到更多,我和“简简单单”始终是相互陪伴、相互帮助。衷心感谢可爱的“简简单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