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并不影响我对聊天的态度:有聊总比无聊好,无聊和网聊无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无外乎就这几样:经济有困难,孩子不听话,婚姻有问题,健康出状况……这些状况都是“人”的状况,人不改变,状况就无法改变。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无法改变身处的环境。于是,平凡和不平凡的人,都日趋平庸。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呢?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走出环境,走向一个真正积极、正向、阳光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一定要是具象的,它可以允许是个虚拟。书本、电影就是这样的环境,网络也是这样的环境。
很多人陷入了自己生活的泥沼,无法自拔。生活中不愿意见人,见人也是知面不交心,不交心是因为害怕进一步被伤心。熟人不好办事,原因有二:一是熟人有限,不见得能真正解决问题;二是熟人面前的确有些事情难以启齿。于是,困难,困难,一直困在家里,困在心里,就变得越发的艰难。
网络聊天切合、尊重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于是,虚拟的网络聊天成了人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愿意在虚拟的网络里谈自己的感情、挣扎、苦痛,实在是因为虚拟的网络给了他实实在在的温暖。一个人内心的毒素不排,身体和思想就无法健康。排毒之后,不能吸收全面富足的营养,健康快乐就会永远是个幻想。
读者愿意和我聊天的原因是,我在明处,他在暗处。我是真实的,他是虚拟的。我永远不会也不敢伤害他,他于是就会更为真诚地面对我,发问的问题就更真实、更实在、更有代表性。他可以消极,我必须阳光。他说“不想活了”,我知道,其实就是“要活”:“要我帮他活”。
聊天中,我发现了聊天对象最基本的几个特点:
有电脑。聊天需要电脑,有电脑,说明有一定的条件,要么工作本身提供了电脑,要么家庭条件允许有电脑。有电脑,说明孩子的教育出状况和经济条件缺乏没有多少关系。
有时间。聊天需要时间,有时间,说明这个家长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弹性,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般不是孩子无人陪伴造成的。
有文化。聊天需要会打字、敢聊天。和我长时间聊天下来的家长,多是本科以上文化,不少是吃教育饭的大中小学老师。有文化,说明孩子的教育和大人有什么文凭没有多少关系。文化人的孩子的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有问题。聊天的家长都带着问题,没有问题不会找我聊天。聊问题,说明家长清楚问题、在乎问题、敢于说出问题。孩子的问题面前,一直有发现问题的人。发现、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于此同时,毋庸讳言,家长本身也都存有问题,最典型集中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意识始终处于睡眠的状态。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了:那些没有电脑、没有时间、没有文化、没有问题的家庭,可能问题更大、更多。能说得出的都是小问题,说不出、说不清、不能说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最有问题的家庭往往“在线下”,最要聊天的可能还“隐着身”。能聊就好,有聊总比无聊好。
为何聊天的多是妈妈
本书中单独成篇关联着的聊天对象,无一例外都是妈妈。事实上和我聊天的也多是妈妈,极少有爸爸。像珠海的“WANYE”和河北赵县的“笑晚之山姆”这类聊天的爸爸都属于稀世珍品了。为何聊天的多是妈妈?
聊天的多是妈妈,说明孩子身边多是妈妈,妈妈陪伴教育孩子的现象,在真实的生活里十分普遍。妈妈陪孩子,是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家庭孩子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多数人认同,男主外,女主内,挣钱最重要、最辛苦,为了孩子必须多多挣钱。我要适当提醒的是,挣钱是为了孩子,说明孩子更重要;挣钱影响了孩子,说明父母并不是真正爱孩子。
聊天的为何多是妈妈?问题的本身就藏着答案:很多家庭,妈妈就是孩子问题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要进一步谈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统一一个认识:和赚钱相比,养育儿女更重要、更艰难。整体讲,多数家庭,妈妈长期主内,与丈夫相比,不怎么了解社会,不大爱学习,也很少经历复杂,心态和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拓展,而偏偏孩子的问题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个家庭,往往最有用的派去做不是第一重要的工作:赚钱。不是最有用的却被安排着做第一重要的工作:带孩子。这样的资源配置,很难形成完美的结局。
妈妈带不好孩子,长期疲劳作战,丈夫习惯了批评、指责。久而久之,妈妈的信心和斗志荡然无存,彻底放弃孩子,放弃老公。于是,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随之产生。大概,一些女人上网聊天、被骗,都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的。大多数家庭的悲剧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夫妻一方是片面的,但要求对方全面;父母是有缺陷的,但要求孩子完美。
不可否认的一点,妈妈们和我聊天,可能正好切合了聊天的潮流和特点。真实生活中,网上很少有同性之间过多聊天的,这好比男人很少请男人看电影一样。女人的心思都喜欢和男人说,男人的得意也首先愿意告诉女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聊天领域体现得尤为充分。不在少数的家庭,女人在抱怨孩子的同时,也习惯性地抱怨起了自己的丈夫。我尽力开导过所有可以开导的年轻妈妈们,希望她们尽量包容、鼓励、欣赏自己的男人。只是此处,我不得不提醒年轻爸爸们的是:工作之余早点回家,孩子需要你,老婆等待你;妈妈可以陪伴孩子长大,爸爸才能让孩子伟大;一个男人是一个家庭的头,上帝把管教儿女的主要责任是交给爸爸而不是妈妈的;夫妻恩爱是做父母的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对他们成长最好的示范和带动,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和扭曲经常是最小的。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今后再联系我,都请一定注意以下事项:一、尽量一次性说明问题和要求;二、不要随便安排孩子加我好友、和我聊天;三、和我聊天前,请装修好自己的门头,我喜欢积极、阳光的网名和签名;四、先通读文章,再提问、聊天,以利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五、留意我的签名,我会及时推荐我正在读的好书。
假如有朋友有能力策划、组织、集结一批读者,我也愿意下线、走近大家,面对面地好好聊聊。有聊就好,不在乎形式。
我的家人和一些挚爱朋友再次扮演了第一读者的角色,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女儿孙同同在《没有不好的孩子》、《谁绑架了中国孩子》、《和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报告》、《有聊的中国教育》四个书名之间作了很认真的比较,最后建议我选用前者。新闻、出版界各路的朋友在本书写作出版过程中,一直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真诚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特意请女儿孙同同从一个孩子成长的角度为本书的读者说几句话。女儿说:“作为家长,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首要的就是父母真心相爱、同甘共苦,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婚姻观、幸福观;其次,要始终服从孩子的需要,适时出现,适时退出。读我爸爸的书,最要做的是‘做’,在‘做’中突破成长。越优秀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我就是个很不听话的孩子,我爸爸搞定我也很不容易,要孩子听话,父母一定要在‘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上下功夫。衷心祝福各位敬爱的读者!”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englongsun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QQ号码:105162917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