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因为电脑、因为聊天写就的书稿,不得不承认我使用电脑的水平很差,打字速度很慢,聊天的门道也不是很懂。我用婴儿般的眼睛看世界、看网聊,看到了很多美好,看出了很多感慨。我简简单单的生活习性,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福报。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会用电脑。当初做记者、编辑的时候,都是手写、手编,录入和排版的工作都由出版部门完成,我轻易碰不到电脑。那时候,电脑是个极稀罕的珍品,老总的办公室也没有。后来,大家都用上了电脑,我已经走上了管理的岗位,不怎么面对具体的文字工作了。我的办公桌上有了台不错的电脑,但纯粹是个摆设,懒得摆弄它,多少还有点怕它。
再后来,我做了全职爸爸,家里一定没有闲钱置办这个大件,很长时间,我们家过的都是“无脑生活”。别人家有,我们一点也不羡慕。那时的认识是:无脑就会无忧,大人孩子就会远离网魔、网毒。
女儿学校里开了电脑课,教打字,也教上网,我就让她尽量在学校的机房里多练练。打字成绩老上不去的时候,我就让孩子妈妈从南京带个电脑键盘来上海,孩子从此有了练手指的假电脑,分数也就上去了。这有点像我小的时候,喜欢用笔在手腕处画个手表印冒充手表的感觉。自欺欺人,但很享受、很快乐。
孩子读小学五年级的那一年,三天两头回来闹着要买电脑。实在撑不住了,就请邻居帮忙一起去选购了一台台式机。房子很小,电脑很大,持续开心的时间也很久。那时的电脑,于我看来体现了“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的文化,代表无疆的眼界,代表巨大困难再次被征服。电脑在那个时段的用场,就是练练打字,偶尔接上电话线上网看看新闻,一个不小心就中毒瘫痪很久。
我们家的每一点点进步都是在孩子推动之下完成的。孩子接着回来闹,说要装宽带,没有宽带就等于一台电视机收不到信号、看不到节目。她的同学也来我家帮腔,说全班同学中就数你们家孙同同是个电脑盲了。于是,下狠心装了宽带。那一年,孩子读初二。
有了宽带,孩子就更加喜欢电脑了,有时候一坐在电脑旁就不挪窝。慢慢地,她学会接收邮件、传送照片、下载音乐了。当我终于发现了她会聊天的时候,恐惧被无限放大,为此和她发生了很多激烈的争吵,笨重的台式机器被我拆卸、装箱了好几次。孙同同最终战胜了她强大的老爸孙生龙。为了了解聊天是个啥玩意儿,为了有效引导女儿好好聊天不出乱子,我开始学着聊天了。聊着聊着,我就聊开了。发现网络是个空气,里面什么都有,人不能因为害怕毒气的伤害,就一味地捂着鼻子拒绝呼吸。网络没有问题,电脑是工具还是玩具,就全看你如何看待和使用了。聊天没有问题,有利有弊,整体利大于弊。
再后来,家里买了台手提电脑,我和女儿各人是各人的机器。再后来,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手提。现如今,我更是同时拥有了两台手提,女儿还有个巴掌大小的新玩意儿,我暂时还叫不出名儿。看来,又落伍了。
没有电脑,便没有生活。我能熟练地上网、写文章、联系天南地北的朋友,还真的要感谢我女儿的闹腾。否则,我们家无脑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呢?有脑的日子,我开始为无脑的日子感到后怕。
陪聊示范陪读
聊天就是对话,就是双方或多方在一个平台上平等地说话,可以议题明确而集中,也可以是天南海北的无主题漫谈。解读聊天,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是平等,二是互动。
聊天式的交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现如今,领导到基层,喜欢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唠嗑。老师上课,愿意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电视台做节目,习惯把当事的几方请到一起说说议议。更有的栏目,把年轻的男女汇聚到一个平台上,撮合他们现场搞对象。互动式的说话,就是聊天。老是一个人说话,那叫做报告,容易让人产生“受训”的感觉。
我是做新闻出身的,深知读者声音的重要,于是,特意公开了我的联系方式。我写书,读者看书,就是我“做报告”,他“听报告”。这种单向流动的说话方式,我不喜欢,估计读者也感到别扭。我喜欢演讲,喜欢被提问,喜欢即兴解答,对方无限满意后的神情和反馈,让我有种巨大的幸福的满足感。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因为孩子们经常为难我,我终于没有被难住,彼此都在一种近乎冒险刺激的游戏中找到了快乐。应该说,我在有电脑前就已经喜欢上“聊天”了。
书中留下我的联系方式,起初编辑不同意,认为太小儿科,会降低书的品位和格调。我不以为然,我不想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我就是个普通家长,我愿意向更多的家长学习,也愿意听到他们的建议和批评。编辑不得不让步。这一步就让来了一片广阔,我看到了更为久远的前程,很多读者也因之豁然开朗。感谢这关键的让步。
所有人都有聊天的情结,只是苦于找不到真正可以聊的人。关于孩子,几乎每个家长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只是,和谁说呢?能和谁说呢?和谁说才能无害而有用呢?
做了十年全职爸爸,我累积了无数的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音乐学习的认识。一直渴望有个说处,不说出去,我感到我会生病。谁愿意听我说呢?谁能帮助我来说呢?救自己唯有靠自己!于是,我写文章,出书,面对媒体,渐入佳境。
想说就希望有人听,我写书就是希望别人买我的书、看我的书、听我的话。我在说话的同时,表明一个姿态:我也愿意“听你讲”。我是个有点战略眼光的人,时时处处从效果想办法做事情。我捕捉到了一个普通家长的需求,及时尊重、满足了这个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些良性的效果。
我想看到,我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究竟能引起怎样的共鸣或批评?我更想陪伴家长以利他们更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问题是,这些家长怎么才能聚拢在一起听我的分享呢?写书是个好办法,但是一个家长拿着说明书,还不会打开电视机,怎么办?作为企业是不是该有个售后服务的电话?
养育孩子,最难的不是“知道”而是“做到”。教育,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培训,才能把对的做对、做成。很多家长接受的教育太多,接受的培训太少。整个社会提供得最多的就是说教式的教育,真正能够产生效果并能让家长接受的培训少之又少。家长需要实战指导、培训和陪伴。更多家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普遍不愿意接受教育,更不愿意接受培训。唯一愿意做的,其实分明就是不得不做的是,电视机失火,请求110现场救火。问题是,哪里有110?110打得通吗?110到得了现场吗?到了以后能控制局面吗?110要不要收费?110不收费,可能不利于事主更好地吸取教训。
我愿意宣传防火的知识和做法,我也愿意接警处置火灾。我愿意为消除人类灾难做出一份贡献,我必须告诉世人我的联系方式。我愿意说,愿意听,一句话:我愿意聊。
感谢飞速发展的时代,感谢网聊产品的研发,感谢联系我的每一位家长。你们的话语,是对我的鼓励、提醒或教导。你们帮我完成了聊天的心愿,我一吐为快,越发健康、快乐了。有聊,真好!
我的外甥女高考结束,在我的鼓励下进了一家饭店端盘子。受了很多委屈,每天回来都有一肚子话要跟人说。我要求我的妹妹和妹夫认真地听她讲,认同、鼓励孩子的同时,积极引导孩子。孩子有话要说,大人愿意听讲,这些都是成长。我陪家长聊天,其实也是希望家长学会和孩子聊天。陪聊示范陪读。
非诚勿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