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主要参考书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艾尔曼(B。A。Elman):《从理学到朴学》(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白吉庵:《胡适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1—4卷、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989年。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柯文(p。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陈少明:《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天华:《陈天华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翔鹤编:《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励耘书屋丛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崔述:《崔东壁遗书》(顾颉刚编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范文澜:《群经概论》,北平:朴社,1933年;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费海玑:《胡适著作研究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冯文炳:《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933年;

    《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一、二、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

    福柯(M。Foucault):《知识的考掘》(王德威译),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3年。

    格里德(J。B。Grieder):《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顾颉刚:《古史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当代中国史学》,香港:龙门书店,1964年;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汉代学术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一、二、三、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思想通史》(一至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尝试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胡适文存》一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

    《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章实斋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戴东原的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白话文学史》(卷上),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

    《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

    《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大连实业印书馆,1942年;

    《胡适留学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丁文江的传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56年;

    《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年;

    《胡适手稿》(十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1966—1970年;

    《胡适往来书信选》(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年;

    《先秦名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

    《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胡适演讲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胡适日记:手稿本》(十八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北京:华文出版社,1992年二版。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

    怀纳(p。p。Wiener)编:《观念史大辞典》(中译本),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88年。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黄季刚诗文钞》,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蕲春黄氏文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黄梨洲文集》(陈乃乾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黄兴:《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蒋梦麟:《西潮》,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焦循:《雕菰集》,道光四年刊本。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台北:鼎文书局,1974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孔子改制考》,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康子内外篇》(外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春秋董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康有为全集》(一、二、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2年。

    库恩(T。S。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润苍:《论章太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详:《李审言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廖平:《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廖幼平编:《廖季平年谱》,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列文森(J。R。Levenson):《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林纾:《春觉斋论文》,北京:都门印书局,1916年。

    林语堂:《八十自述》,北京:宝文堂书店,1990年。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刘梦溪:《红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刘起:《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刘师培论学论政》(李妙根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刘申叔先生遗书》,宁武南氏校印本,1936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鲁迅小说史大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六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3年。

    鲁迅博物馆编:《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北京:鲁迅博物馆,1959年。

    罗尔纲:《师门辱教记》,桂林:建设书店,1944年。

    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台北:大通书局,1986年;

    《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台北:大通书局,1989年。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毛子水:《师友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一、二、三),成都:巴蜀书社,1987—1995年。

    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钱大昕:《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廿二史考异》,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经学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钱穆:《国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国史新论》,香港:作者自刊本,1975年再版;

    《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七缀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石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秋瑾:《秋瑾集》,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

    全祖望:《鲒埼亭文集选注》(黄云眉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阮元:《揅经室集》,道光三年刊本。

    史华兹(B。Schwartg):《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舒芜:《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宋教仁:《宋教仁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宋恕:《宋恕集》(胡珠生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蔡尚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唐才常:《唐才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

    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陶成章:《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陶明志编:《周作人论》,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

    汪东:《寄庵随笔》,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年。

    汪中:《述学》,嘉庆二十年刻本。

    王充:《论衡集释》(刘盼遂集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王得后:《两地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德威:《小说中国》,台北:麦田出版社,1983年。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3年。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王鉴平、杨国荣:《胡适与中西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遽常:《诸子学派要诠》,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先谦:《葵园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韦勒克(R。Welleck):《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韦斯坦因(U。Weisstein):《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吴承仕:《吴承仕文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吴虞:《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吴稚晖:《吴敬恒选集》,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

    谢国祯:《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明末清初的学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谢撄宁:《章太炎年谱摭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论六经》,1951年刊本。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1988年。

    许寿裳:《章炳麟》,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6年;

    《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

    徐一士:《一士类稿·一士谈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杨承彬:《胡适的政治思想》,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7年。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繙经室学术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清儒学案新编》(一、二),济南:齐鲁书社,1985、1988年。

    颜振吾编:《胡适研究丛录》,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易竹贤:《胡适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殷海光:《思想与方法》,台北:文星书店,1964年;

    《中国文化的展望》,台北:文星书店,1966年。

    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俞平伯:《红楼梦辨》,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

    《红楼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俞樾:《诸子评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茶香室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香港:龙门书店,1976年;

    《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

    《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

    《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犹记风吹水上鳞》,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

    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章太炎:《章氏丛书》,浙江:浙江图书馆刻本,1919年;

    《章氏丛书续编》,北平刻本,1933年;

    《〈訄书〉原刻手写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国故论衡》,上海:大共和日报馆,1912年再版;

    《菿汉微言》,北京:北京铅印本,1916年;

    《章太炎全集》(1—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

    《章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附《太炎先生自述学术次第》),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

    《章太炎先生家书》(汤国梨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章炳麟论学集》(吴承仕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

    《章太炎的白话文》,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年;

    《国学概论》(曹聚仁记述),香港:学林书店,1971年港新一版;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张冥飞笔述),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四版;

    《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王乘六、诸祖耿记),80年代初南京大学据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讲演记录重刊;

    《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章太炎政论选集》(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章太炎纪念馆编:《先驱的踪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乙卯札记·丙辰札记·知非日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利克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广校雠略》,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史学三书评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爱晚庐随笔》,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张之洞:《劝学篇》,两湖书院刊本,1898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赵纪彬:《赵纪彬文集》(一、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中国俗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钟叔和:《走向世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周锡瑞:(J。W。Esherick)《改良与革命》(杨慎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谈虎集》,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

    《泽泻集》,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

    《永日集》,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订正三版;

    《苦雨斋序跋文》,上海:天马书店,1934年;

    《苦茶随笔》,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

    《风雨谈》,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

    《苦竹杂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

    《秉烛谈》,上海:北新书局,1940年;

    《苦口甘口》,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

    《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公司,1980年;

    《知堂乙酉文编》,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邹容:《邹容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一至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993年。

    朱自清:《朱自清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主要参考杂志

    《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民报》、《国粹学报》、《新青年》、《新潮》、《学衡》、《国学季刊》、《独立评论》、《制言》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