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先生:
我叫刘备,是您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一直想给您写封信,表达一下谢意,可是因为忙,一直拖到今天,请您谅解。
《三国演义》写得太好了,全书高扬了拥刘反曹的主旋律,塑造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尤其对蜀汉领导集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歌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英雄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忠心耿耿,出生入死,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几千年来,这种思想,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先生的天才创造和经典描写。
但我对书中的部分描写,还是有些看法的,现提出来和先生共同探讨一番。
其一,就是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阿斗那场戏。赵子龙的英雄不用说,阿斗也应该救。赵子龙冒着枪林弹雨从曹兵的重重包围中救出了阿斗,双手递与我时,我将阿斗掷之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
读者对我摔阿斗这事,议论不一,有人说我是假摔。要是真摔,早将阿斗摔成豆腐渣了。对此,我严正声明,那是真摔,一点儿也不含糊。阿斗虽然没有摔成豆腐渣,但摔成了脑震荡,落下了后遗症,从此憨憨的,成了诸葛亮的反义词。什么“扶不起来的阿斗”、“乐不思蜀”等等,想到此就叫人暗暗心酸。
所以我想请先生把这些真实情况公布出来,给广大读者说清楚。摔孩子,决不是搞阴谋、耍权术、收买人心,而是我真实感情的流露。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赵云的生命和阿斗的生命同样重要。为什么要赵云用自己的生命去换阿斗的生命呢?希望大家不要向赵云学习。不然,我还会摔孩子的。
其二,就是先生对我脸部运动——哭——的描写。我的泪是多了点儿,但也不是无缘无故地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嘛。但是看见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受苦受难,你能不哭吗?但在先生笔下,我事无巨细动不动就泪流满面,这就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很不好的。老百姓都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的江山是打出来的,这一哭一打,相差何止千里呀。江山哪有哭出来的?如果叫某歌星一唱,哭天下,坐江山,岂不叫人笑掉大牙?所以请先生一定要少写哭,多写笑。多写点快乐大本营里那种小男生小女生的笑,让大家快快乐乐的。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其三,就是赤壁大战的领导权问题。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含糊不得。按照先生的描述,赤壁大战主要是在周瑜的领导下,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但我认为,这不符合“拥刘反曹”的主旋律,应该立即纠正这一说法,至少也应该说得明确一点。我认为,赤壁大战的胜利,是在刘玄德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主要是我领导和指挥了赤壁大战。
我这样说的理由如下:在曹兵直逼长江、东吴内部一团混乱的情况下,是我派了孔明军师前往东吴,他舌战群儒,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了东吴人民,团结起来战胜曹兵。
再者,东吴武器供应不足,是孔明军师草船借箭十万支,为东吴军队作战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赤壁大战的关键是火攻,如果不是孔明军师借来东风,赤壁大战的结果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还有一点,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也是我与孔明安排的,没有他这一招,想用火攻也攻不成。
综上所述,铁的事实证明:赤壁大战完全是在我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请先生一定要拨乱反正,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把赤壁大战的领导权还给我。
以上仅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敬颂
著安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顿首
建安十四年冬月初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