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人-情款款渎伦纳新欢(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6、大义相救

    魏徵是美名昭昭的忠义之臣,他也无愧于此美名,平日见高祖或太子有过失,总是尽言极谏,高祖和太子有时被他说得老羞成怒,就发狠要杀他,魏徵却毫不畏缩,依旧劝谏不休。后来他见李世民功高权盛,有压倒东宫之势,就多次暗地里劝李建成早早下手。如今李建成果然死在太宗手里,魏徵回了家乡,隐居不仕。太宗派人四处寻访,才把魏徵寻来。

    魏徵入朝,见了太宗,长揖不拜。太宗喝问:“你为什么在先太子跟前,说寡人是奸险之徒,离间我兄弟?”

    魏徵听了,冷笑一声说:“先太子若肯听臣言,何至有今日之祸。先太子秉性拙直,不如陛下之善于逢迎取巧,能得人心。然直者为君子,巧者为小人……”

    太宗见魏徵直斥他是小人,不觉勃然大怒说:“你说寡人逢迎取巧,有何凭证?快快说来!若有半点差池,休怨寡人心狠手辣。”魏徵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杀死先太子后,深恐太上皇加罪,陛下在延德宫朝见太上皇时,正当盛暑,太上皇坐在东轩,开胸纳凉。陛下跪在太上皇膝前,太上皇说了句‘骨肉相残,可恨可悲’,陛下无言可对,只管用口吮着太上皇乳头,假作悲泣,这便是逢迎取巧之道,这件事情陛下犹记得否?”魏徵的话才说完,宇文士及就说道:“先太子已无道伏诛,万岁圣聪神明,谁不敬服,你怎敢当殿无礼?”

    魏徵马上大声回敬说:“昔日管仲为子纠之臣,曾射中桓公,今臣仅为先太子分辩了几句,如何能说臣无礼呢?”太宗见魏徵如此刚直,转怒为喜,好言抚慰,并立即下旨,拜魏徵与王珪同领谏议大夫之职,以后如遇朕有不德之事,准许你尽言极谏。

    太宗的心腹之臣侯君集查获了庐江王瑷寄与先太子李建成的密书,信的内容是唆使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速速谋害太宗。太宗看了大怒,发狠要除去庐江王,尽管他是太祖的孙子、高祖的从弟、太宗的从叔。

    庐江王预感到大事不妙,不甘心坐以待毙,聚众起了事。又是一场流血成河的厮杀,庐江王事败被活活地绞死,太宗下旨,废庐江王为庶人,谏议大夫魏徵知道后,就去朝见太宗,说先太子初死,人心未靖,朝廷宜坦示大公,不再株求,方可免却大祸。太宗依奏,又召还先太子党羽王珪、韦珽、杜淹同为谏议大夫,下诏令冯翊立、薛万彻等都归京都里。一时间,人心大定,内外都安。同时,太宗还派魏徵去宣慰山东一带,准许他便宜行事。

    魏徵向山东进发的在半路上遇到先太子的千牛官李志安和先齐王的护军官李思行二人被打入囚笼,押送京师。魏徵当即吩咐放了二人,他对押解官说:“皇上已有诏书在此,所有前东宫和齐府的余党概不究问,如今若再将二李囚解入京,岂不是让赦书反成虚文了吗?”太宗听说魏徵处理的这件事后直夸他有见识会办事,并传旨嘉奖,同时再降谕旨,以后凡事连东宫、齐府及庐江王瑗的,一概不准告讦,违令者反坐。

    巡视到了山东地界,魏徵行辕驻扎在荒凉的草桥驿,这里只住着二、三十家村人农户,魏徵原要访查民间疾苦,所以驻扎在冷僻荒凉的地方。

    那天一清早,一个差官就从门外揪进一个乡妇来,乡妇手中抱着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儿。差官手中捧着一袭衮衣,到魏徵前跪倒呈上。魏徵细细翻看,见衣领后面,有“齐王府督造”几个字样,就问差官,这衮衣是从何处得来的?

    差官指着那个乡妇说:“小人清早从这乡妇家门口走过,见她家屋檐头,晒着这件衮衣。小人心想,衮衣只在京师地面的王府中才有,如何乡间也有呢?小人当即就进门去,这乡妇见小人查问她是何等人家、丈夫作何生意、这衮衣是何处得来的,立刻就露出慌张的样子来。小人再三追问,她总是不肯回答,正这时,忽听得隔壁房间里有小儿啼哭的声音,这妇人就更惊惶了,当即三脚两步跑过去,小人就在外房候着她。半晌不见这个妇人出来,那小孩儿的哭声却更厉害了,小人就隔着门缝往里一看,原来这妇人手中抱着小孩儿,正手忙脚乱地在屋子里四下里找地方藏起来。小人更加疑心,就闯进房去把小孩儿夺过来,又逼问她这小孩儿是否亲生儿子、你丈夫现在何处,这妇人实在躲不过才说这小孩儿不是她亲生的,她也没丈夫,她还是个没出阁的闺女呢。小人见案情离奇,便带她进府来,求大人亲自审问。”那差官说完,就后退了几步站着。

    魏徵一看这个乡妇,虽说蓬头粗服,但皮肤白净,眉目秀丽,决非久住在乡间的女子。魏徵料定这里必有重大隐情,于是喝退左右,把这女子带进内书房,又和言悦色地询问这个小孩和衮衣的来历。起初这女子死也不肯说。魏徵说自己是皇帝派下来的宣慰使,一切大小事宜均可替皇上做主,又说自己从前做过太子洗马,凡与先太子有关的案件,他总是帮着赦免的。

    那妇人这才边哭边讲出了事情的原委:“我原是从前齐王府中杨妃身边的一个侍女,名唤小娟。这小孩儿是杨妃所生,自然也就是齐王的血脉了。可怜他生下地来不到三个月,齐王就遭了大祸,杨妃知道他将来小性命难保,当晚打发了一个内官,拿了路费,保护着婢子,带了这小孩儿逃到山东地界来,假扮成乡妇在草桥驿住下。这件衮衣是杨妃当时交给婢子裹着小王子的,当时杨妃还说:‘若老天见怜,我母子有重见之日,就以这件衮衣为凭。’因此婢子不敢弄丢这件衮衣。如今住在这偏僻地方,料想是皇上耳目所不及的,婢子一时胆大,就拿出衮衣来,在太阳下晒晒。不想恰巧被大人府中的差官看见。如今案情已破,婢子罪该万死,只是当初杨妃把小王子托付给婢子的时候,曾给婢子下过跪,说不论千辛万苦,一定要保全小王子的性命,使齐王不至于绝后。如今婢子给大人叩头,大人只管拿婢子千刀万剐都是甘心的,只求大人看在杨妃的面上,保全这位小王子的性命吧!”

    侍女小娟说罢,已是泪流满面,趴在地下不住地叩头。魏徵大为感动:“一个无知女子,尚知忠心故主,我枉为朝廷大臣,岂能不庇护住一个无辜小王子的性命?”于是他将侍女小娟和小王子收养在内宅里,又问那保护她出来的内官如今何处去了?侍女小娟说已在一个月前得急病亡故了。魏徵又吩咐那个差官,不许在外面胡说,如漏泄风声,当处以重刑。

    7、失节的贞妇:李元吉王妃

    李元吉的又一位王妃杨氏美貌出众,性情柔媚,在众王妃中,要算她最为美艳,并且在李元吉所宠幸的二十多位妃子中,只有这位杨妃知书识字能吟诗长作赋,深得李元吉宠爱。进府第三年生下这个小王子,取名承忠。李承忠的面貌酷像他母亲,又美丽又聪明,王与妃两人都十分珍爱他。

    谁知霹雳一声,李元吉被杀死在玄武门。痛不欲生的杨妃在阖府慌张的时候,打发侍女和内官二人带着小王子,从后院爬墙逃出。这时府中鸦飞鹊乱,独有杨妃十分镇静,她胸中横着一死殉节的念头,孤凄凄的一个人守在房中,正要乘人不备寻个自尽,忽然黄门官传出一道皇后的懿旨,来接杨妃进宫。杨妃再三辞谢不肯去,黄门官却立逼着杨妃坐进了宫中的香车,送进宫去。

    长孙皇后见了她的面后,拉住杨妃的手再三抚慰。原来杨妃和长孙皇后本是亲戚,长孙皇后在秦王府中的时候,杨妃也常常进府中去宴乐交谈,两人好得亲姊妹一般。

    自来好色为英雄所不讳,何况太宗皇帝一向以盖世英雄自许,而杨妃的美貌又是任凭铁石心肠也要动心的。当日杨妃到秦王府看望长孙皇后,李世民每回见了总是十分殷勤,可杨妃却总是凛凛的冷冷的,李世民虽然满心爱慕,无奈这美人儿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好似一树玫瑰花,香极艳极就是长着刺,亲近不得,弄得那时的秦王曾叹息说,这样一位绝色美女,他日不知落在谁人手中?

    而在长孙皇后面前,她却有说有笑,妩媚又缠绵,娇憨可爱怜,长孙皇后十分欢喜,常常留她闺中说笑解闷。杨妃常对长孙皇后说:“天下最难得的是有情人多情人,一个女孩儿轻易不可失身在富贵公子手里,天下富贵人最是无情最不可取。”不料想后来齐王李元吉听说了她的美貌,就千方百计软磨硬缠地强娶了去做妃子,长孙皇后在她婚后,和她开玩笑,说妹妹不愿失身富贵公子,却如何又做了我们四王爷的妃子,况且我们这位四王爷的面貌,又最是丑陋不过的。

    谁也想不到的是,齐王自从得了杨妃后,就打叠起百种真情万般柔情,出奇地专宠专爱杨妃,从此不再到任何一房姬妾屋中过夜,并且他在外面荒淫横暴的举动,也在杨妃这里统统改换掉了,竟然成了一位温柔多情的男子。

    渐渐地,杨妃被齐王的钟情感动,把自己多年来藏在心底里的一片柔情和真情,也禁不住全部付与,两人真是千恩万爱。

    8、失节报恩爱

    齐王遭乱兵杀死后,太宗又要派兵到齐王府中去查抄,长孙皇后一听说,首先想到了杨妃,也不知道她这个时候悲痛到什么地步了,说不定寻了短见,追随齐王于地下了;再者娇柔如此的杨妃是养尊处优惯了,看兵士们到府中查抄,岂不是要惊坏了?因此忙打发黄门官,吩咐他务必把杨妃接进宫来。然后长孙皇后一面好言劝慰,又备了丰美筵席,邀宫中众妃嫔陪伴。那阴妃、王嫔、燕妃、韦妃、杨美人、杨婕妤都是太宗宠爱的妃嫔,大家轮流把盏,好言相劝。燕妃长着娇小的身材,说话儿甜甜蜜蜜的,甜得叫人爱听,听了消愁解闷。她和杨妃格外亲热,拉着杨妃到她屋子里去,同起同卧,又千般言万样语地来解劝她。

    杨妃被解劝得果然悲伤减轻了几分,看看妃嫔们都和她亲热,她也不好意思冷淡了人家,少不得也要敷衍几句说话,因此渐渐地就把觅死的念头打消了;又牵挂自己还有一个小王子流落在外面不知生死,心想倘若自己寻了短见,他日就算是长大了的小王子得见天日,我母子二人不也是永无见面之日吗,岂不是害他成了一个无父又无母的孤儿。这样一想,她就打定了主意,暂抑悲怀,偷生人世,图一个母子的见面之日。然后她就和极力挽留她住在宫中的长孙皇后说明,若要她住在宫中,须得依她四件事:第一件是另外收拾一座宫院,拨八名宫娥、八名小黄门服侍着她;第二件是她虽住在宫中,但起居自由,并且无论喜庆事年节日,都不随妃嫔朝参皇帝;第三件是须在宫院中设一个齐王灵座,允许杨妃早晚拈香礼拜;第四件是不论何时,她都可以出宫。

    太宗只要杨妃肯住在宫中,一经听长孙皇后汇报了这四个条件,立时满口一一答应,当时就拨了迎紫宫给杨妃住下。

    杨妃住在迎紫宫里面,整天淡妆素服,早晚在齐王灵前焚香祝祷,祷告齐王有神有灵,千万默佑着小王子在外面无灾无难,母子得早日相见。

    太宗虽不得和杨妃见面,但心中却念念不忘,每日打发宫娥送名花异果到迎紫宫,在齐王灵座前供奉。杨妃跪在灵座前,代已死的齐王叩谢圣恩。

    每遇到春秋佳节,杨妃虽不出宫来朝贺,但太宗赏赐给妃嫔们的花粉珍宝,也照样赏赐杨妃一份,并且赏赐杨妃的一份礼,并且差不多是与赏赐皇后的一样丰厚。杨妃得了这份礼却谢也不谢,只是淡淡地吩咐宫娥收下了。每次皇帝赏赐她的衣服珍玩,她连正眼也不看一眼,只冷冷地丢在一旁,从不穿戴。杨妃穿的用的,依旧是从前在齐王府中穿过的几件旧衣,用过的几件旧物,虽然破旧也不肯丢,非得皇后和妃嫔们给她的物件才肯用。太宗听说后,叹息说:“难得美人如此贞洁多情!齐王一生淫暴,如今反得了这样的一个美人替他守节,这真是各有缘分,让人羡慕啊。”

    看看又到了春节,宫中大小妃嫔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到皇帝皇后跟前去朝贺。独有杨妃依旧一步不出宫门,守着齐王的灵座,淌眼抹泪,比平日更伤心。她只在第二天悄悄地到皇后宫中拜年,略坐了一坐,就回迎紫宫去了。

    元宵节那天,日本国遣使臣来朝贡,有四百六十件贡品,其中两顶鲛绡宫帐,是用南海中鲛鱼吐的丝织成的,薄得如同蛛网一般,拿在手中不满一握,抖开来却大得遮住一间屋,挂在床上,里外光明,异香扑鼻。太宗皇帝看了喜欢,就吩咐一顶赐与皇后,一顶赐与杨妃。从来宫中赏赐,没有人敢与皇后完全相同的,如今杨妃得了与皇后一样的鲛绡帐,满迎紫宫中人都替杨妃欢喜。鲛绡帐一送进迎紫宫,那些宫娥们就都撺掇她挂起来,说万岁爷屡次赏赐娘娘贵重物品,可总不见王妃使用。如今这鲛绡帐是希世之宝,除正宫外单赏赐娘娘一人,这真是万岁的深恩,王妃娘娘若再不把这顶鲛绡帐挂起,让万岁爷知道了,王妃娘娘不领万岁爷的情,岂不要触怒圣上。万岁爷动了怒,王妃娘娘也是当不起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把个杨妃说得没了主意。大家见杨妃心思活了,就七手八脚地替她把这顶鲛绡帐挂起来了。

    看看又到了齐王的忌日,头着几天杨妃就在齐王灵座前痛哭过几次。到了那一天,太宗下诏,由八十一个高僧高道在太极殿追荐齐王,又送进一桌丰富的素席来,在齐王灵座前祭奠。这样一来,杨妃心里好受多了,她一清早起来,全身素妆,由宫娥扶着到太极殿去拜过神;又回宫来哭拜了齐王的灵座,然后孤凄凄一个人守在灵座前,直到深夜。

    正伤心的时候,忽见小黄门飞步跑进宫来,报说万岁驾到。宫娥忙扶着杨妃在灵帏里面跪着接驾。在灵帏里面跪着接驾的杨妃听院子里一阵靴声橐橐,走到灵座前停住,满屋子静悄悄的,只有礼官在唱着赞礼,太宗拈过香,就放大声痛哭起来。这一哭引得杨妃也忍不住在灵帏中嘤嘤啜泣。

    太宗皇帝哭了好半天,左右侍从上前来劝住,宫娥上去服侍洗脸漱口已毕,太宗便退出外室,传谕请杨妃出见。

    杨妃当初因齐王死在太宗手里,对他恨之切骨,如今住在宫中,见太宗柔情蜜密意地待她,任凭如何冷得象块冰,太宗那边总是一盆火似的,热辣辣地向着她。这一年来,不由得杨妃的心肠不慢慢地变软了;如今又见这位万岁爷,在齐王灵座前口口声声唤着皇弟,哭得如此凄凉,杨妃心想,真不料皇上如此看重手足之情,又暗怨齐王在世时,太无兄弟之情,一味结党营私和皇上作对,如今虽说死得可怜,却也咎由自取,只是害得她伤心肠断骨肉分离终日以泪洗面。这时的杨妃对齐王的悲伤之念,渐渐化作怨恨齐王之心。

    因杨妃声明在先,见了皇帝不朝参的,所以到了前殿,她只是对着太宗低低裣衽,太宗吩咐赐坐,又关心了一下她近来身体如何?杨妃答谢过后,接着太宗又说:“当初齐王在日,我们弟兄在一起东征西杀,本来是十分和睦的,只是后来因为受了先太子的哄骗,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当时朕奉了父皇之命捕捉齐王,朕原打算放他一条生路的,却不料被尉迟将军在乱兵中杀死了,朕至今想起还十分痛心!”太宗说到这里,不住地拿龙袖抹着眼泪。杨妃的粉腮上,早也止不住挂下串串泪珠来。左右站着的宫监宫娥,见皇上和杨妃对泣,就忙送上手绢来,请皇上和杨妃擦眼泪。太宗又继续说道,“我这皇弟,他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把和王妃的千恩万爱轻易地丢开,那样固执地去做大逆不道的事儿,结果自取杀身之祸不说,最可怜的是,如今丢下王妃一个人,冷清清地守着节,王妃太对得起皇弟;而我皇弟丢下了你一人过着这样孤苦的岁月,实在是太对不起王妃呀。”

    太宗这几句话,句句都打动了杨妃的愁肠和痛处,杨妃顿时忍不住呜呜咽咽地哭成了个泪人儿。太宗又体贴柔情地劝慰了半天,才起身出宫去了。

    杨妃回进房去,一遍一遍不住地细细咀嚼太宗的话,越觉得太宗多情,越觉得他是真怜惜自己,就对齐王越是怨恨。每到清夜梦醒,那鲛绡帐上果然飘浮出一缕一缕的幽香,暗香幽幽中,杨妃禁不住就想到了太宗的柔情体贴,本来已是死水一潭波澜不起的心头竟然止不住微微地波动起来。一个青春孀妇,当此良夜怀恩,锦衾中辗转反侧,寸心何堪。而那位多情天子从此更加怜惜起她来,频赐恩义,一向矜持的杨妃也开始一件一件接受使用了。

    转眼三年的丧服已满,迎紫宫中撤去了齐王的灵座,杨妃换上了吉服,越发显得娇艳美丽。太宗皇帝也越看越爱,一有空儿就进宫来找杨妃嘘寒问暖谈笑不停。终日寂处深宫的杨妃的一寸芳心此时也被太宗的音容笑貌占据了,这位多情天子一天不来迎紫宫,杨妃就坐也不定,食也无味,魂梦也不安,一待到听宫外小黄门喝道的声儿,杨妃就不自觉地柳眉轻舒,桃腮凝笑。她宫中的宫娥和小黄门没有一个不抿着嘴在背地里偷着笑她的。杨妃是奉旨不朝参皇上的,因此太宗进宫来,只有宫娥出来迎接。

    那天,正当壮年的太宗龙行虎步,直走进内院去才见杨妃倚在软帘下,一手抚着云鬓,含着笑,在房门口迎候着。太宗抢步上前,两人低低地说笑着,肩并着肩儿,进屋去了。随侍的宫娥每每一见这个情形,就一齐退到廊下去守候。只听得屋内人语细细,半晌半晌,听得屋中当的一声金钟响,两个宫娥揭开绣帘,走进屋子献上茶汤,皇上和杨妃对饮着,两人每天就这样静悄悄地对坐着,互相凝视,有时什么也不说,直到东窗日落,杨妃再三催促,太宗才依依不舍地出宫去。

    那一天晚上,夜漏将半,杨妃已经脱衣睡下了,忽有侍女报皇上驾到,杨妃慌忙起床,略略整了下衣裳,就迎了出去。此时正值仲秋天气,皓月正圆,清辉入户,更兼银烛高烧,明亮如同白昼。从来都越是浅妆的美女,越觉好看;越是睡起的美女,越觉好看;越是从灯光月下看美女,越觉好看。于是太宗就在灯月下,定睛细瞧浅妆刚睡起的杨妃,但见她穿一套缟素罗裳,双眸半闭着,乌发略乱些,更显出花容明媚,玉骨轻柔,真是美不胜收,看之不足。

    杨妃见太宗直直着双眼,禁不住朝他莞尔一笑,这笑立刻就怂恿太宗转头看着明月说:“中秋将至,想嫦娥在广寒宫里,也正盼望着花好月圆呢。”杨妃凄凄然地回答道:“原来天上也有残缺,令嫦娥长此寡居,寂寥时光,何时是尽头?”这是凄寂语,也是勾引语,留了太多的余地给太宗,他自然识趣,微笑道:“嫦娥一定会又要团圆了。我因步月至此,王妃可否陪我赏月?”

    杨妃还没来得及回答,侍女就已在一旁凑趣:“厨下还有酒肴,待奴婢们摆设好筵席,就可赏月了。”

    杨妃刚一入席时,还有三分腼腆,及至酒过数巡,渐渐把羞涩撇到了脑后,且抬头看那风流倜傥的皇帝陛下,英姿洒脱,眉宇清扬,仪表实在不凡,再回忆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本是同胞,可面庞儿一俊一丑,大不相同,毕竟才只有二十七八岁的杨妃禁不住意马心猿起来,太宗几次借故靠近她的肉体温存温存,她都装痴作聋,任凭他为所欲为,惹得席旁侍女吃吃暗笑,杨妃不由得两颊桃红,羞答答地低头弄带,那情态更是可人。太宗哪里还有心里吃酒,吩咐道:“夜已深了,撤席吧。”

    接下来里面的卧室,朱扉双掩,绣幕四垂,估计这一对已同去演龙凤配了。直到第二天清早,太宗才去了。

    太宗在杨妃身上,足足用了三年的苦心,才得到今日的深怜热爱,看看怀抱中千娇百媚的杨妃,益觉怎么爱怎么疼也不为过,早已把六宫粉黛,弃如粪土。但既为弟妇,就是再艳丽动人,纳为嫔御,就是普通山野村民也犹知不可,可太宗此时什么也顾不得了。

    但杨妃终究非寻常女子,不是苟且图欢就可以的。于是太宗件件事都依了杨妃的意思做,一面给齐王隆重发丧,改葬在高陵,下诏追封齐王为海陵郡王。杨妃也在早几天,迁出宫去,寄住在母家。再由太宗下诏,纳杨妃为淑妃,并打扫起延庆宫,做杨妃的寝宫。

    杨妃进宫的这一天,满朝文武,齐集太极殿朝贺,又在西偏殿赐百官喜筵。杨妃进宫,按着大礼,朝参过皇上皇后,口称臣妾,愿吾皇万岁皇后千岁千秋万岁。太宗坐在殿上见杨妃娇艳轻盈地拜下丹墀去,止不住心中的万分欢悦,大赏内外臣工宫中妃嫔黄金彩缎。妃嫔得了赏,都到杨妃跟前来谢恩,当下宫里宫外,挂着灯彩,照耀得内外通明,宫中排起七日七夜的歌舞,大大地庆贺了一番。

    长孙皇后素性温和,事翁尽孝,相夫无违,惟有见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居然纳为妃嫔,且日加宠眷,心里酸酸的,后悔自己无意间铸成大错,让皇帝纳弟妇受世人诽议;但对待杨妃,依然还是和从前一样好,只不过换了称呼。杨妃开始一听也自惭不已,后来渐渐习惯了,也就不在意了。

    太宗每天坐朝一下来,到正宫里去略坐一下,就往延庆宫中一钻,任那三千宫娃,从早望到晚,从晚望到早,休想万岁临幸,千恩万爱,都是杨妃一个人承受。杨妃虽受太宗如此宠爱,却不露半点轻狂,依旧恭恭敬敬地侍奉着皇后,和和气气地对待着宫嫔。

    杨妃最爱的是吹笙,她进宫来时,随身带着一支玉笙,平日里,低低地吹着,婉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太宗最爱听杨妃吹笙,两人常常焚香静坐,月下听笙,又选善歌的宫女,依着声调唱去。每到动听的时候,太宗和杨妃就相视一笑,这情形脱却宫廷排场,宛似民间夫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