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完全使用手册-做人其实就是交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对待朋友有时不必谦虚,以免让人感到虚伪

    2.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3.自控给你的友谊升温

    4.自信可以让你赢得更多朋友

    5.真诚是一种有持续性回报的投资

    6.锋芒不要太锐利,装傻的智慧最重要

    7.绝不过度承诺,信誉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1]

    对待朋友有时不必谦虚,以免让人感到虚伪

    谦虚是一种美德,然而在人际交往中,有些时候太过谦虚反而不好。太过谦虚就会让人觉得不真实、不实在,甚至会让人认为你是虚伪的。其实,生活就像是一条险恶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走过这条险恶的峡谷。老虎吃人,很凶残,但不可耻。披着虎皮的人,没有能力吃人,只能吓唬人,他不可恶,却讨人嫌。事事谦虚,时时谦虚的人就像披着虎皮的人,把谦虚当成了伪装。

    朋友间的谦虚应以坦诚为基础,否则就会陷入虚假的泥潭。谦虚不像谄媚,不是过分溢美夸饰,不是套近乎讨好。谦虚之心需要人皆有之,但是谦虚要讲究分寸,恰到好处才能受人欢迎。谦虚需要搭配教养,才是最佳的礼仪风度。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谦虚,譬如朋友在某些你擅长的领域请教你问题的时候,或者因为你完成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受到夸奖时,总是不断地表示:“哪里哪里”、“过奖了”、“我没有那么好啦”等类似的举动太多,就会被人认为是虚伪。

    晚清重臣李鸿章访美时,曾在一家环境十分考究的餐馆招待美国官员。为了显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李鸿章在宴会中讲了不少客套话,诸如“略备粗撰”,“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望诸位包涵”等等。不料餐馆老板对李鸿章的上述言论提出了抗议。老板认为,该餐馆提供的均系上等精美菜肴,怎么说是“粗撰”?这有损于他的名誉。如果李鸿章在宴会上的讲话见报,必使该餐馆生意一落千丈。因此,他要求中方对此事做出解释,并向该餐馆赔礼道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迅速席卷而至,招商引资成了一时潮流。据1993年1月12日《中华工商时报》载,某地一位领导与外商洽谈在本地区投资事宜,外商一见面就说:“我们这儿条件比较差,人才不多,交通不便,通讯也有待改进……”哪知他话还未讲完,那外商立刻提出不谈了。间其原因,答道:“此地条件这么差,还投什么资?”一番客套话竟吓跑了一位外商。

    谦虚的语言表述应是真诚的,许多事情,只要被别人认识到你在利用技巧来掌控他人时,就会给人感觉到一种不诚实。就如同朋友间的交流,双方都在感情的“圈内”才是真诚的感情,如果一方知道另一方内心深处是在感情的圈外,定会有一种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

    内心深处的谦虚、自然的外在表现是谦虚的最高境界,而过分地谦虚就有可能成为虚情假意,给人一种内外不一的感觉,使得谦虚显得低级趣味。过分谦虚,反而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就得学会恰当地去表现谦虚,避免让谦虚演变成虚伪:

    一、追求谦虚的精神而非形式。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固然重要,而不断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才应该放在首位。有些人把谦虚仅仅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去追求,或出于防止树大招风而故作谦逊,实际上内心狂妄,这种人是为人所不耻的。先确定自己是追求谦虚精神而不是道德形式,再去讨论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否则故作谦虚,反而看起来不自然。

    二、不要觉得谦虚可以美化自己。谦虚更多的是用来照顾他人感情的,而非美化自己的。否则就会显得做作,让无恶意的人也会觉得你矫揉造作。如果你确定对方不是小人,就可以放开点,对君子应当坦诚相待。君子之间并不强调谦虚那套,坦诚才是君子之交。

    尤其是对于亲密的知心朋友,不要故作谦逊,这样容易与朋友产生隔阂。对待朋友本就应当真诚,真正的朋友会因为你的成就开心而不是嫉妒。我们也要真诚地对待朋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朋友,这也有助于在你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朋友实事求是地为你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当然了,也不要太狂妄,否则没人愿意与你相处,朋友的感情也是一定要照顾的。既要照顾情感,又要真实自我,如何把握,靠的就是对朋友的真诚。

    三、谦虚可以,但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因为过度谦虚陷入盲目的自我否定中,当需要争取的时候,或者集体、国家、朋友需要我们出工、出力的时候,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奋斗,不要为了无意义的行为准则而耽误事,朋友有难,理应当仁不让。

    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撕去虚伪的面纱。倘若你虚伪地活着,甘愿做两面派,大家都会觉得你虚伪,没有人会愿意成为你的知己。做人就做自己,没有必要为了应付别人而虚伪。失去真诚,就失去了友谊的真谛和内蕴,整个朋友圈子都是一片虚情假意,社交也就失去了意义。

    总之,谦虚需要掌握一个字——度。人生有度,误在失度,惜在过度,佳在适度。以真诚和善良面对世界,不断鞭策自己、追求各种美德、追求内在精神、照顾别人的情感。对于潜在的小人,自我保护;面对君子,坦诚相对。抛去了虚伪,你会发现天更蓝,朋友之间的相处会更加融洽。

    [2]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有一段时期,国内流行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强调“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把人表现的几乎完美。而这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太可信。因为他们表现得太完美,而读者身边也未曾出现过这样的人物,所以无法得到读者真正的喜爱。

    表现得太过完美有时会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意味着你会给别人带来压迫感。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试图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完美,表现得无懈可击。他们不断地逼迫自己表现得更加坚强、高尚、善良、忍耐,最后却只能收获疲惫以及朋友的远离。完美的人不是让人喜欢的人,朋友间的感情来自于互相间的平等和包容,你总是表现完美的一面,只会让朋友感到压抑,感到在你身边不自在,感到自卑。而你总是试图展现完美,会让自己疲于奔波,过分掩饰,因为你本就不是完美的人。

    卫荷和薛烽结婚五年了,在外人看来,薛烽堪称是完美丈夫,会赚钱会持家又愿意做家务活,而卫荷却不这样认为。

    薛烽是IT人士,收入高,而且令卫荷的许多小姐妹大喊嫉妒的是,他还喜欢做家务天天准时上班,下班就回家,二点一线,非常有规律。卫荷喜欢交朋友,但一有朋友上门,薛烽略作接待后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倒腾电脑。朋友走后,薛烽会仔细做清洁,洗刷擦抹收拾老半天,不弄得自己满意绝不休息。

    刚结婚时卫荷很开心,觉得自己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找了个体贴入微的好丈夫,但后来发现薛烽经常为一些在卫荷看来很没有必要的细节上大发雷霆,如洗手间的牙刷没有头朝上放着,家里的抹布放错了地方等。但卫荷一向喜欢随意,经常忘记放好牙刷,又忘了关大衣柜门,薛烽为此很生气,卫荷也越来越心烦。

    慢慢地,不仅朋友们不乐意到她家里来了,卫荷自己也渴望到别人家去轻松轻松,薛烽坚决不同意去,却又每隔一小时左右打一次卫荷的手机,弄得朋友都笑她,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向朋友解释。回家责问薛烽,薛烽轻声细语地说自己没别的意思,只想知道她在哪里就放心了。

    卫荷越来越觉得这个婚结错了,她开始在家里不说话,不和薛烽交流。2011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卫荷对薛烽说要离婚。薛烽吃惊的询问原因,卫荷说,你很好,但我受不了你带来的压抑。我是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婚姻不能总按照某一个人的意愿去维护和进行吧!你太完美,可我却丢失了自己。

    虽然,薛烽和家里人都一再不同意,但是卫荷还是通过法律手段离婚了。卫荷觉得和薛烽的日子再过下去也不过如此,兴味索然,没有一丝新鲜味,这样的婚姻活脱脱像一个坟墓。人生就短短几十年,又过了将近一半,何必再这样为难自己呢?

    薛烽直至离婚他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落得这个下场,他在琢磨,我是追求完美,可完美有错吗?难道完美只换来心爱女人的离开?他一直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人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那些表现比较完美的人,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的虚假成分。甚至可以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缺点。太完美的人容易让人感到缺少人情味,反而不如有棱角、有个性、有小毛病的人更让人觉得亲切。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曾说:“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高。”人们交往时之所以不喜欢比较完美的人,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会觉得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比如,当你发现自己崇拜的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减轻了自卑感,内心也会感到平衡,也就更平和地与对方交往。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他们周围的人活得累。因为他们对别人要求过高,而使别人感到心理压力太大。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完美的人并不招人喜爱,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有时更让人感到可亲,反而会帮你获得好人缘。

    你我都不必太完美,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可怜的人,他会永远沉浸在不满中,他永远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时的喜悦,他也永远无法体会与朋友分享和分担的温馨。

    当一个人或物基本是美的但稍有缺点就会让人感到既可爱又可信。与其追求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的人,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一个稍有缺点,但无伤大雅的人,你会发现朋友们会更喜欢你的真实,喜欢你的坦诚。

    [3]

    自控给你的友谊升温

    与朋友约会,他让你等了很久,才姗姗来迟。此时,你的表现是什么呢?是不停地询问朋友为何要迟到?还是不停地数落朋友?还是面带寒霜,一言不发?这样的做法是否能够给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带来良好的开端呢?其实,会发生什么我们心里都清楚,但是总是忍不住愤怒,忍不了朋友对自己的不重视,而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友谊出现小裂缝就是因为双方的自控能力差,又都不肯作出让步所造成的。朋友迟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堵车,可能是有急事,并不一定是因为不重视你。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人力无法改变的突发状况。我们要学会去谅解朋友,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你的愤怒留下一点缓冲的时间。

    韩枫和朋友林文冲约好了中午在人民路一家快餐店见面,顺便下午一起去办点事。结果林文冲整整迟到了两个小时,韩枫觉得自己傻透了,一个人坐在快餐店发呆两小时。最后,林文冲好不容易赶到时,韩枫面露不悦,任林文冲怎么解释,韩枫都不肯表示谅解,甚至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让林文冲也感到很尴尬。最后,两人不欢而散,本来数周前就商量好的的事情也没有办成。

    韩枫回到家中,对老婆讲起这件事,不停地抱怨道,老林实在没品,这么重要的事他都能迟到。而林文冲回到家也是怒气冲冲,对老婆叫嚣道,以后吃饭别叫老韩了,我今天不过迟到了会儿,求爷爷告奶奶地解释了半天,他都不听,还对我摆脸色,十几年朋友这点容忍度都没有。

    接下来的几个月,两人谁也没搭理谁,那件重要的事也不了了之了,两人心中的芥蒂更深了。后来,朋友小四知道了这件事,作为韩枫和林文冲共同的朋友,他认为自己有义务调节一下。

    小四先是带着礼物来到林文冲家中,一开门就直接说道:“老林,今天我是代表老韩来给你道歉的,上次的事是他不对,没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但是,你也知道他那个人性子急,又拉不下面子。所以,就拜托我来做和事老。怎么样,看在我的面子上就原谅他吧!”

    林文冲自然是欣然地接受了,接着小四又去了韩枫家用同样的说辞对韩枫说了一遍,并且约定了下周来小四家中聚会,带上老婆孩子,林文冲和韩枫都满口答应。

    等到聚会的时候,两个平时犟驴似的大老爷们,不停地互相道歉,客气地简直像亲家。惹得大家暗自偷笑,

    倘若你对迟到的朋友大发脾气,摆脸色,不听对方解释,只能让朋友认为你是个不讲道理,不通人情的家伙。毕竟谁也不想迟到,谁也不想惹人不快。而且,这样的做派会使得本来是做错的一方心生逆反,认为不过是小错凭什么这样对待自己,从而发生矛盾。

    一些小事处理不好极容易对人际关系形成冲击,这种冲击是感情和尊严方面的,一般来说都不愿意让步,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破裂。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交友既是做人,那何必做一个顽固的,让人厌恶,感觉不可理喻的人呢?尝试着,控制下自己的情绪,哪怕朋友迟到了,也可以笑着问他:“没出什么事吧?”朋友表示歉意的时候,可以撒撒小谎:“我也才来没多久!”朋友不是傻瓜,他自然知道,你这么说是为了维护他的面子。

    交友最忌讳互相驳了面子,你对迟到的朋友发脾气,就会让他们觉得你不给面子,从而心生愤懑。你给足朋友面子,朋友也会把你这份情谊放在心上,也会对你的愧疚更深,甚至感到欠你一份人情。所以,遇见类似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控,才不会本末倒置的让本该愧疚的朋友变得愤怒。

    生活中,不仅仅是迟到,还有很多小事。譬如朋友间的调侃,朋友不经意间地冒犯等等,即使伤及了自己的自尊,我们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不至于让小问题变成大矛盾,让小冲突变成大冲突。多站到朋友的角度去想想,迟到并不是他们的本意,调侃也不过是为了缓和气氛。一切状况都保持平常心,对朋友的无意冒犯要友善对待。

    其实,自控是给自己留下余地。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也总有冒犯别人的时候。如果你自己总是对朋友的小错斤斤计较,那么,下次你犯错的时候,朋友同样也会对你的错误纠缠不放。自控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冲突,更是给自己留退路,给自己树立良好形象。

    古有明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控是一种社交技巧,也只有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你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不入困境,不走歪路。所以,还请笑意盈盈地对待让你等待很久的朋友,给彼此的友情镀上一层宽厚的包容心,让这份交情更加美丽,也更加稳固。

    [4]

    自信可以让你赢得更多朋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梅拉边曾发表过一项目研究成果:日常生活交流中,能直接影响到我们谈话对象的,其中仅有百分之七是我们的说话内容、百分之三十八是我们的声音,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是我们的肢体语言。毋庸置疑,谈话的内容在交流中并不起主导作用,肢体语言才是最重要的。交友最重要的肢体语言,便是自信的肢体语言,足够自信才能让别人相信。

    自信是人生的脊梁骨,拥有它,你才能挺直腰杆走在世上,拥有它你才能在交际中赢得他人的好感。自信的人容易让朋友信服、依赖,这无不是友谊发芽和升华的至关因素。自信会让你看上去整个人都生机勃发,而且还能给人一种十分干练的感觉。就像那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一样,他们身上所呈现给我们大家的,正是一种威严肃静的气质,让人心底不由地生出一番敬意。

    凯默朗·琼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影视制片人之一,然而也许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他在刚出道的时候就遭遇了“滑铁卢”。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因在审核时没有通过,导致投资方撤资控诉,他为此背上了七百万元的巨额债务。

    面对这一切,凯默朗·琼斯毫无办法,甚至想到了自杀。这时,一位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儿时好友普拉尼来找他。琼斯不好意思地对普拉尼说:“对不起,我曾经答应过你,要为你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但是现在,你看,我连自己都养不活了。”

    普拉尼耐心地听了琼斯的经历后,便把琼斯拉进路边的小酒馆,谈天说地,告诉琼斯这可用不着死,他们可以回乡下,去为农场主打工,也可以去抓奖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捡到一块大金砖。普拉尼的开朗和万事皆朝光明去看的生活态度,缓解了琼斯自杀的念头。

    他发现,面对困难,普拉尼依然那么自由自在,思维是那么广阔。这种乐观、自信的性格,深深地感染了琼斯。琼斯惊讶地想,普拉尼一分钱也没有,却能活得这么开心,而自己怎么就不能做到呢?普拉尼的欢笑与豪爽,仿佛给琼斯的心湖里吹进了一丝春风,泛起了涟漪。琼斯不禁地想,我要是能像普拉尼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该有多好啊!

    在那黑暗的岁月里,琼斯一步也离不开普拉尼。他需要普拉尼的乐观,豪爽和简单的熏陶,这种自信的微笑就像是挂在普拉尼脸上的。在与普拉尼为伴的日子里,琼斯渐渐地乐观起来,使他的内心被希望所照亮,再也没有想过自杀。

    恢复元气后的琼斯,借债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并请普拉尼来当顾问。但普拉尼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其实琼斯也不知道普拉尼能干什么,却坚决让普拉尼留了下来。十二年后琼斯才还上他第一部影片所欠下的巨额债款。这中间,公司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琼斯为了削减开支,先后几次裁员,就连合作伙伴也曾被他赶走过,但普拉尼却依然被他留在身边。

    对此,普拉尼又吃惊又惊喜,他觉得真正该走的人是自己,而不是那些人。二十六年过去了,凯默朗·琼斯成为了美国影视界的著名制片商。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世界级的重量人物,导演、演员、制作人。唯一没名气的,大概就是普拉尼了。

    2000年的圣诞节,琼斯宴请普拉尼。普拉尼望着灯火辉煌的夜景终于开口问琼斯:“这些年,你身边走了那么多人,你为什么没有让我走,我对你到底有什么用处?”

    在圣诞夜美丽的感召下,琼斯终于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思,他真诚地对普拉尼说:“你知道吗,老兄,我从来都不怀疑我的能力,但我却是一个内心充满忧郁,很容易丢掉信心,往黑暗里走的人。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阴郁而又寒冷。我需要光明、温暖、快乐和笑声。我需要借助一盏灯,来时时照亮自己。二十六年前,你从乡下来找我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欢乐,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你凡事都往好处看,你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让我惊讶而感动,甚至彻夜不眠。你看到的世界,充满了阳光,什么事物在你心里似乎都能开出美好的花朵。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最需要的,恰恰是你的这种光明和照耀,尤其在我内心结冰的日子里,我更需要用你这个太阳来为我化解。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怎么会把最重要的人放走呢。”

    很多时候,人们交友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寻求帮忙与沟通,而是为了心灵的需要。朋友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他们常常调节,甚至转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帮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使我们的人生变得豁然,使我们有勇气不断地前行。由此可见,成为拥有豁达心境的人,成为一个能够改变别人的人,一个自信、阳光的人,让你的朋友感到温暖,只要在你身边就不会丧失信心的人,你的朋友圈子才会充满阳光。

    或许,如今的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只要你能够具备优雅和彬彬有礼的举止,那么你就能展现出来自身的天然气质。这种浑然天成的气场能够更加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和自信。如果在公共场合中,你总是垂头丧气,那他人绝对不会对你有过多的好感,因为你的不自信已经影响到他人给予你的信任。

    自信的肢体语言和自信的言谈都是我们需要的,抛掉一切交友时候的不自信想法,昂首挺胸地去接待人物,自然大方地去和朋友交谈。这样的人,是最让人喜欢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即便你的利用价值并不那么明显,你也是一个使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

    [5]

    真诚是一种有持续性回报的投资

    友谊是在一个人一生中是不可缺少的特殊情感,我们每个人应认真对待,全心付出,正所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你真诚地对待朋友,才会得到别人的真诚对待,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朋友讲究以心换心,某些时候你要用心去争取真心的朋友。应时刻替你的那些潜在的朋友着想,尊重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让他看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深交的人。你们的友谊才会良性地发展下去,因为彼此有一个互相信任的开始。

    东汉时,汝南郡人阎敞因其清廉的品格受到太守第五常的赏识,他考取功名后,被第五常调到自己身边为官,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后来,第五常被调任外地,临走的时候来到阎敞家中,说道:“阎兄,我奉命调京城供职,路途遥远,且限日到京,行程匆促,钱物携带很不方便,我想将一百三十万贯钱先寄放在你这里,以后再来取,你看行不行?”

    阎敞满口答应,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一定代为妥善保管。你什么时候来取都行。”于是,第五常就把一百三十万贯钱送到了阎敞家中,阎敞当面把钱封存好。

    没想到,不久后第五常的调任地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第五常一家不幸染上此症,先后死去,只留下了他的一个孙子。第五常在临终前抖抖索索地拉着孙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你如果能够活下来,就去汝南郡找爷爷的朋友阎敞,我在他那寄放了三十万贯钱,你可以取来维持生计。”

    但孙子当时年幼,路途又远,无法去取回这笔钱,只能靠亲戚朋友周济度日。十几年过去了,第五常的孙子长大了,这才返回故里。为了安置家业,他想去找阎敞取回爷爷存放的钱。

    阎敞热情地接待了第五常的孙子,听了第五常一家的不幸遭遇,又回想起过去两个人的友情,百感交集,也为老朋友感到伤痛。第五常的孙子还没来得及问钱的事,阎敞就说:“你的生计暂时不用发愁,你爷爷有一百三十万贯钱寄放在我这里,你现在可以拿去用。”

    第五常的孙子一听,吃惊地问道:“您老人家是不是搞错了?没有那么多,爷爷亲口告诉我,只有三十万。”

    阎敞忙说:“没有错,没有错!孩子,我估计是你爷爷在重病之际,头脑兴许不清醒,把话说错了。”说完,就取出一百三十万贯钱交给了第五常的孙子。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真诚,就等于缺少了交际的桥梁,缺少了沟通的纽带。朋友无法将你送往成功的彼岸,无法将你送往胜利的山巅。真诚是一杯醇厚甜美的酒,是一支轻松愉快的歌,是一首韵味久远的诗。一个人如果拥有真诚,就会变得心灵善良,变得心胸宽阔,变得心底坦荡。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真诚,就会时常议论别人、时常嫉妒别人、时常伤害别人,这样的人是得不到朋友喜爱的,自然也就得不到朋友的回报与帮助。因此,没了真诚,人只剩下刻薄和虚伪。

    真诚不需要虚情假意,真诚不需要掩饰,真诚不需要造作。只要你走进它的领地,欣赏它的内涵,达到它的境界,它就会完全向你张开手臂,和着你的灵魂,伴着你的身躯,时时闪耀着文明、高尚的火花。

    我们对待任何朋友都要真诚,即使你被朋友骗了,也要保持真诚的态度,不要再反过来欺骗他人。如果你觉得这个人不值得打交道,最多和他们保持距离就可以了。

    据心理学家统计,从概率上来说,普通人每交十个朋友,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朋友最后会和你产生矛盾。你不能因为这两个朋友有问题,就抛弃其他的八个朋友。既然每交十个朋友,只有一两个人有问题,那么,交二十个朋友,至少其中有十六个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你要永远真诚地对待朋友,那样,你就会得到更多真诚地回报。

    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就要懂得努力维护双方的友谊,以诚相待。对朋友不信任是交友中最忌讳的事情,你的一次不信任将会让你的朋友感到受了伤害,可能因此他再也不会信任你,你为此付出的代价,事后你为此做出的种种挽回局面的努力都等于零,这样你也就永远失去了这个朋友。

    真诚,是友谊的长城,是真挚友情的见证,用真诚的心灵对待朋友,才可能得到友谊。只要你对值得结交的朋友信任,又彼此互爱互助,那么朋友将是你人生路上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6]

    锋芒不要太锐利,装傻的智慧最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聪明的头脑,因为它是人生的指路灯、是把锐利的武器。人世纷争、红尘恩怨,在一双慧眼、一颗清醒明智的头脑面前全部都无所遁形。那种看穿一切的感觉必定非常美妙,但是一定要谨记,聪明不要过头,锋芒太露容易刺伤别人,也会伤了自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其实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只有那种满腹装着小聪明的人,才会飞扬跋扈、肆无忌惮地卖弄;聪明的人,聪明是他的秘密武器,不到关键时刻,不轻易拿出来;聪明的人,喜欢把聪明用在事业上,而在社交中,懂得适当地“装傻”才是上上策。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叫颖考叔,因为帮助并促使郑庄公与其母武姜和好,从而受到了郑庄公的器重。后来,郑庄公想讨伐许国,需要挑选先锋。素来标榜公正的郑庄公就组织了一场比赛,很多武将都来参加,谁拔得头筹就让谁当先锋官。

    几轮下来,只有公孙子都、颖考叔和瑕叔盈三人进入了决赛。公孙子都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却很小心眼。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瑕叔盈知道和公孙子都争夺先锋官没什么好处,反而会被他记恨,就随便应付下。

    颖考叔却不以为然,他同样三箭连中靶心,挑衅地望了望公孙子都。两人成绩不相上下,庄公一时之间难以定夺,便再设一个项目。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

    两人都开始行动,公孙子都自以为年轻,必胜无疑。谁知道中途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于是,最终庄公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从此怀恨在心。

    颖考叔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心大发,竟然抽箭射死了颖考叔。众将士都以为颖考叔阵亡,便拿起战旗,继续攻城,终于拿下了许都,伐许的功劳被公孙子都尽收囊中。

    人自我表现的欲望就像孔雀喜欢炫耀自己美丽羽毛一样,锋芒不露的人会使自己的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会招致别人的嫉恨,导致四面树敌。

    英国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说过:“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就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你若夸耀刀剑之锐利,别人必惧其锐利而远远避之,或尽可能想法使你的刀剑变为锯条。嫉妒心很可怕,你的才华太露,就会引起别人的嫉妒,最容易招人陷害。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大有人在。

    《菜根谭》中有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交友就该如此,在一般情况下,才不尽露,力不使尽,智不显尽,适当保存你的能量。锋芒毕露,一则让自己底线全露,容易遭小人算计;二则让朋友不悦,因为你有可能会抢了他们的风头。

    装傻是一种韬光养晦、智慧深藏的表现,它并非不真诚,而是有技巧性地让朋友们认同你。譬如,在一个朋友圈子里,总有那么几个人事事都要出风头。聚会的时候,他们总是声音最大,不断地强调自己;平时相处的时候,他们总会不断标榜自己的能力;遇事的时候,他们不管合不合适都要上去掺和一下。这样的人往往易遭人白眼,他们的身边也很难保留住能够成为至交的好友。

    与人交往时,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装傻都是要讲究时机的,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但终归离不开三点原则:

    一、明白事理、宽以待人。雨果说过:“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多一份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负担,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爱。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因此更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如果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计较,就会让你们之间的友谊产生隔膜。聪明人懂得不去动辄揭伤疤、揭老底,让朋友不开心,自己也会不快乐。

    二、不求全责备。朋友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就不能要求他们做到十全十美,谁也做不到交际中一点都不冒犯、触怒他人。社交中的矛盾是很难避免的,如果每件事都要弄清楚谁是谁非,都要讨个“说法”,交友还谈何快乐呢?

    俗话说:“三分流水二分尘。”不要把所有的事都探究个一清二楚,纵然你天生有一双火眼金睛,世事洞明,到头来伤了的不仅仅是你的眼睛,还会连累你的朋友。对非原则性、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有的时候,装聋作哑也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很快便忘记,朋友间的和睦便不是难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朋友千万不要求全责备。

    三、理智处理问题。遇到朋友做得不对的时候,要沉不住气,反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发火。”更不要直接地指出:“做得不对,你做错了。”“你这么做实在对不起我。”聪明人在处理问题时常常采用“冷却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慢慢地冷静下来,从前让你火冒三丈的纠纷在无形之中也会得到化解。

    倘若不冷静,急于发泄心中的怨恨,无异于“火上浇油”,从而令矛盾激化。只要把握住友情的大方向,不偏离正常的轨道,不偏离道德的航线,试试在小事上装一次傻,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因为这种方式最符合中国人推崇的“中庸之道”。

    [7]

    绝不过度承诺,信誉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都喜欢夸下一些不切实际的“海口”,信口开河,来抬高自己,吸引他人的目光,快速引起公众的关注。殊不知这样的“海口”早晚会被拆穿,也许你的一句玩笑话,就可能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让别人从此对你所说的话不屑一顾,认为你是个不讲信用、承诺的人,只图嘴上痛快罢了。

    为什么《狼来了》的故事能够一直被父母当作拿来教育孩子的典范,就是因为所有人都是重视信誉的,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承诺的。信誉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资本。一个人糟蹋自己的信用,无异于在拿自己的人格做买卖,卖得越多,留下的也就越少。我们只有事事以“信”为重,尊信守诺,才会有“信”满天下的那一天。朋友才会喜欢和信任我们,如此,我们的人脉才会遍布天下。

    东汉末年,山阳郡有一位贤士叫范式,字巨卿,为人诚信。他和汝南郡的张劭一起在京城洛阳读书,由于志趣相投,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后,他们同日离开京都洛阳回家。临别的时候,两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

    那一天正好是九九重阳节,他们约定两年后的今天,要再次相会。范式拉着张劭动情地说道:“张兄,莫要悲伤,两年之后,金秋时节,我一定去拜望令堂,并与你相会。”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这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便对母亲说:“母亲,秋天到了,范式马上就来看我们了,我们准备准备吧!”

    张母不信:“傻孩子,他离我们这里一千多里路啊!怎么会说来就来呢?”

    张劭认真地说:“母亲有所不知,巨卿为人诚恳、极守信用,一定会来的。”张母不以为然。

    重阳节到了,张劭一家早早起来.准备酒席,忙活了半天,备好了丰盛的酒菜,仿佛知道范式要来一样。后来,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自然高兴无比。张母感叹地说道:“我儿能有这么一个讲信用的朋友,真是他的福分啊!”

    古语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想要做一个守信的人,我们就不能够轻易许诺,或者许下一些无法兑现的诺言。华盛顿曾说:“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承诺便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

    当你要应承别人某一件事情时,你一定要三思而行。要知道,对于朋友来说,你的承诺和欠朋友的人情是一样重要的。当对方没有得到你的承诺时,他不会心存希望,更不会毫无价值地焦急等待,自然也不会产生失望之情。

    反之,你若作出承诺而不去付诸行动,无疑在他人心里播下希望,却让他收获了失望。本来他信以为真,拒绝外界的其他诱惑,一心指望你的承诺能得以兑现。结果你毁灭了他已经制定好的美好计划,或者使他延误寻求其他外援的时机。对于被你许下承诺的朋友来说,一旦你给他的希望落空,那无异于自毁形象。如此一来,朋友因为你违背承诺不愿意再相信你,不再愿与你共事、打交道。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承诺某种事,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同时,在承诺时要留有余地。要把握承诺的分寸,即使承诺的是小事,不给自己留下丝毫犹豫的余地,也常会使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

    我们在不得不承诺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承诺方式和方法。你可以这样做:

    一、弹性承诺。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应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使之有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二、延缓性承诺。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你原来可以轻松做到的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即使是自己能办的事,也不要马上答应。你可以采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承诺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承诺创造条件的余地。

    三、避免承诺绝对化。譬如说,你承诺帮朋友办理家属落户的问题,这涉及到公安部门和国家有关政策,你不妨这样说更恰当一点:“如果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且你的条件又符合有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符合有关政策”、“公安部门办理”等对承诺的内容作了必要地限制,既见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对方暗示了事情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如果承诺兑现,朋友会对你分外感激;如果承诺未能完成,朋友也不会对你过于责怪。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轻易承诺下来,那样只会给自己以后的行动增加困难。即使是自己的事,也不要轻易做决定,不然一旦遇上某种变故,让本来能办成的事没能办成,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了。而一旦做出了承诺,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朋友圈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