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羡慕别人,你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羡慕别人,不如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在羡慕别人,却不知道在被人羡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艰辛和不断的坚持。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自己努力,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状况不满意,希望自己的命运好转,你要改变自己,那就要先认识自己——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长处,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发挥,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你有不及别人的地方,而别人也有不及你的地方。胜利的信念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得到增强,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懊恼的山羊

    一天清晨,一只山羊来到一个菜园旁边,它想吃里面的白菜,可是一道栅栏把它挡在了外面,它进不去。

    这时,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它以为自己很高大,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如此高大,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距离菜园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山羊便朝着果园的方向奔去。到达果园时,已是正午,太阳当头。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是这么矮小,看来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了,还是回去吃白菜好!”

    于是,它又匆匆忙忙转身往回跑。等跑到菜园子的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又变得很长很长。

    “我为什么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心想,“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山羊懊恼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它看到自己被阳光拉长的身影时就认为自己十分高大,无所不能,然而,当正午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时,它又忍不住因为自己缩小了的身影而妄自菲薄。

    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懊恼?认识自己,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才能、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要么估计得过高,要么估计得过低。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就会脱离现实,守着幻想度日,怨天尤人。结果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来,一事无成。如果把自己估计过低,又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自暴自弃。不能够认识自己,本来能很好完成的事,也不敢去试,最后只会抱怨终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要想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保持自我头脑的清醒,通过交往征求别人意见,依靠朋友,向他们了解对自己的看法,从中总结自己。把自己放在比较熟悉的人中间做比较,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找到差距和努力方向。

    拓展你的自我认定

    我们之所以要正确认识自己,更是希望借由认识自己来达到改变自己的目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成长,人的自我认定也是可以改变的,而人生也会随着自我认定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目前的状况,就需要按下面几个步骤重新改造:

    第一步,找到你心目中的人生榜样,为自己树立人生目标。你如果想真正拓展自己的自我认定和人生,那么由此刻开始你就得下定决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应回到孩提时代的心态,对未来满怀热望地列出成功人生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特质,并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第二步,列出你的行动方案,以便能够同这个新的人生角色相吻合。设想自己已经融入了新的自我认定之中,并真正在人群中树立自己的全新形象。

    第三步,你要每天提醒自己,不要让心中的目标淡化或者消失掉。

    这最后一步便是让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的这一新的自我认定,你要特别留意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你的成功与你结交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要让你的新朋友强化而不是削弱你的自我认定。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每天都要以这个新的自我认定来提醒、告诫、把握好自己。

    从现在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人吧!而且,还要坚信你一定能成为那样的人。过去你是什么样的人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现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一个人内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自己心目中的崇高目标,在本质上都可以从丰富的生活或积极的创造过程中体验到。当你体验到幸福、自信、成功时,你就是在享受丰富的生活。

    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别人打败了,而是我们自己忘记了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如果一个人能够每天比别人多做—点点,日积月累,他就会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就。看看那些成功的精英们,他们往往就是靠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而取得成功的。

    赌徒与富翁

    以前有一个赌徒,他沉迷赌钱,把家产输得一干二净,最后老婆带着孩子离他而去。

    有一位无聊的富翁和他打赌,要求他呆在一间小房子里,不准跨出房间半步,否则就输了。但是,赌徒可以提出任何要求,只要不跨出房间半步,什么都可以满足,生病了,也可以叫医生进房给他医治。

    赌期为10年。如果赢了,将获得50万元,如果输了将成为富翁的奴隶。

    这些条件虽然很苛刻,但一想到50万元诱人的赌金,赌徒心一横,就同意了。

    起初,他成天除了睡,就是呆在房中唱歌、数墙上的砖头、走来走去,无聊至极。这期间,富翁来看了赌徒几次,见此情况,不禁心中暗喜,认为自己必胜无疑。

    有一天,赌徒请富翁给他找几本书来看以消磨时光,刚开始,赌徒只是毫无目的地看着各种通俗娱乐类的书籍。

    后来,赌徒要的书越来越多,而且也更系统化了。赌徒还要了笔和纸,边看书边做笔记、边写心得。时间过得很快,赌徒果然遵守承诺,在房中安心地呆着。但是,富翁的境况却每况愈下。由于周转不灵,富翁的生意不断亏损,家产不断变卖。到了最后,富翁已经穷得家徒四壁。

    想到合同马上就到期,富翁不禁慌了手脚。就在合同到期的前一天晚上,富翁手持利刃,来到赌徒的房中,准备把赌徒杀了。

    当他打开房门时,只见满屋子都是书。赌徒听到有人进来,看到富翁寒酸的穿着,就从书堆中站起来,很友好地朝富翁微笑说:“你的情况我早已经知道了。说实话,我非常感谢你,感谢你给了我10年的学习时间,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更明白了许多道理,还发觉自己以前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和无知。50万元赌金我也不要了。现在在我眼里,区区50万元怎么能和我满脑的知识相提并论?”

    说罢,赌徒就气宇轩昂地走出房间,留下富翁独自在房中发愣。

    赌徒利用10年的时间,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于实现了从一个赌徒到一位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的飞跃。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不劳而获或一劳永逸的事情,正所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人们善待劳动,善待学习,并且努力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才能使生活中的酸辛变成甘露,才能从点滴中获得永远。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把成功归于个人运气的好坏。其实不管是好运气还是坏运气,都会公平地摆在每个人面前。命运从不会特别地关照某一个人,关键看你如何抓住摆在你面前的机会。要明白,比你聪明的人很多,但比你努力,比你勤奋的人不多,每次一点点的放大,最终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数学中,50%×50%×50%=12.5%,而60%×60%×60%=21.6%,每个乘项只增加了0.1,而结果却几乎是成倍增长。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每天努力一点点,不是可望不可及,也不是可遇不可求,每天努力一点点是珍视每一天的生活,珍视每一份收获。在平和的心境下努力过好每一天,在月上枝头时对自己微笑着说,“今天着实没有白过”。

    用踏踏实实的心理,迎接一个新的早晨。

    让你的人生进入递进式的高度

    每天进步一点点,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都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第一步,规划。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每天都具体设计,认真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严于律已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具体来说,设定的目标应该具体化和简易化。也就是说刚开始,目标不但要具体,而且要低,容易实现,哪怕是小小的成就也会给我们信心和勇气来慢慢实现后面更大的目标。譬如说学英语,你可以将目标设定为每天背10个单词,当天背了就在当天的表格里写上一个“+”,用以给自己鼓励,之后再逐步增加。

    第二步,反省。人就是在不断的反省、检查和总结中才得以进步的,通过反省和总结得出结论,然后再逐步进行改良,这样就会越来越好。例如,你可以把工作、学习和生活分开来反省检查:今天的工作,哪些做得好,要坚持,哪些做的不好,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良;今天的学习,有没有学习,时间利用得怎么样,效率如何,好的要加冕,不好的要改之;今天的生活,对家人,做错了什么,多说了什么,少做了什么,该怎么做才能维持和睦的家庭生活氛围,等等。

    第三步,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要想坚持下去,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其变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你就会终生遵循这个习惯,并且从中受益无穷,从而让你的人生进入递进式的高度。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你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为目标尚远而情疑动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还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为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艰克难的勇气;更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为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还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最终达到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

    世上一切都会给信念让路

    每一个人的内在生命里,都潜伏着改变现实环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坚定的信念。

    那么,“信念”究竟是什么呢?潜能激发大师安东尼说:“信念,是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种感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很有把握时,就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做出好的成绩。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是怎样的卑微,不管他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恶劣,只要心里怀着一个远大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总有一天,理想的种子就会冲破一切不利条件的制约,长成参天大树。

    一粒苹果种子

    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长着一棵苹果树。

    苹果树上结了很多果子,有一天,飞来一只灰喜鹊,吃了一个苹果,苹果的种子被灰喜鹊吃进肚子里,带到了很远的地方,被抛落在一个荒凉的山坡,那里土壤贫瘠,四周没有一棵树。不过,这粒种子并没有绝望,它心中的梦想是将来子孙成群,拥有一片自己繁衍出来的苹果园。

    一阵寒风吹来,苹果种子感到非常冷,它就努力地往泥土里挤一挤,把自己孤独的身体藏在泥土中。下雪了,雪融化之后又变成了冰,这一粒苹果种子被牢牢地冻在了坚硬的土壤里,但是它没有绝望,心里仍然藏着硕果满枝的梦想。

    春天来了,这粒种子感到身上的泥土变得暖洋洋,它努力地伸张着自己被包在壳里的胚芽,它不停地伸啊,伸啊,终于有一天,它感到自己眼前一亮,原来,它已经冲破了果壳的束缚,把头探出了地面,看到了一轮明亮的太阳。尽管它的身体是那样的柔弱,但是,种子知道,这已经很好了,因为,它已经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了一大步。

    已经从一粒埋在土里的种子变成了一株幼芽。

    这株幼芽在山坡上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牛羊的践踏,它伤痕累累的身体一直向上伸展,它的梦想就是要长成为一棵茁壮的苹果树。

    几年过去了,这个幼芽终于长成了苹果树,但是这并不是它全部的梦想,只是梦想的一部分。秋天的时候,果实结在枝头上,苹果树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将果实摇落在地上,期待着它们将来也像它一样,从一粒种子变成一棵树。

    又不知过去了多少年,这粒种子已经变成了苍老的苹果树,它的子孙已经长满了整个一条山谷。

    又一年的春天,一个徒步旅行者来到这里,他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开满了芳香的苹果花。后来,他给这条山谷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苹果山谷”。

    一粒苹果种子都可以装点整个山谷,我们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即使你的理想被现实踩进了泥土里,也不要悲伤与哭泣。只要种子还在,就有发芽破土、长大成材的机会。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呵护好我们的种子,照料好它,直至长大,开花、结果。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坚定的信念而成功的。信念是一种指导原则和信仰,让我们明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信念像一张早己安置好的滤网,过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信念像大脑的指挥中枢,指挥我们的大脑照着我们所相信的去看待事情的变化。斯图尔特·米尔曾说过:“一个有信念的人所发出来的力量,不亚于99个仅心存兴趣的人。”这也就是为何信念能开启卓越之门的缘故。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信念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时,我们也就握有了自由的钥匙。虽然我们不能轻易地改变我们的基因蓝图密码,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可以说,信念是一切奇迹的萌发点。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缺乏信念。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忠于自己内心的驱动,向着美好光芒的未来,一路披荆斩棘。一心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

    积极的信念,带来积极的人生

    一个人只有怀有积极的信念,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全感、优越感,才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万难的力量、技巧和精力,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最后到达为之奋斗的终点。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积极的信念呢?

    一种方法是,通过建立积极的环境在内心建立持久、稳定的积极信念。科学实验证明:积极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记忆力、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智商和年轻度。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激发目标、激发信心和幸福愉悦这三种积极的环境来给自己建立一种积极的信念。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大脑模拟器的方法在内心建立持久、稳定的积极信念。我们可以在大脑中想象某种场景,如成功时的场景、失败时的场景、被拒绝时的场景、努力的场景……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渐渐熟悉陌生的环境,这不但可以让自己增加信心,也能有效缓解在真实情景下的紧张情绪。但是,动用大脑模拟器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仅仅是想象美好的结果,还要关注过程;第二,不仅想象情景,还要调动相应的情绪;第三,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加以想象。

    另外,在建立积极信念的同时,你会发现,“自我限制信念”常常会自己跑出来阻挠你。这种自我限制信念就是你潜在能力的“刹车片”,它们让你裹足不前,它们会生发出个人成功的两个最大敌人——怀疑和恐惧。它们让你瘫痪无力,它们会导致你不敢承担心智上的风险——在释放自己潜能所必须承担的风险面前畏缩不前。因此,你必须对自己抱有的自我限制信念不断发起挑战,你必须摒弃自己“能力有限”的任何想法和意念,你必须接受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你是个“能力无限”的人,别人能做到的,你同样也能做到。

    记住印度圣雄甘地这句话:你的信念成为你的思想,你的思想成为你的话语,你的话语成为你的行动,你的行动成为你的习惯,你的习惯成为你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成为你的命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梦想。但是,要成功,光有梦想是不够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岁月里。”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要行动起来。光有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却不积极行动,想法永远只是停留在想法,只有去实践、去探索、去承受失败和挫折,成功才会离自己越来越近。

    约翰的祈祷

    约翰是个不得志的中年人,他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里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读来可笑,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中,多少人在感叹怀才不遇,多少人在抱怨人生不尽如人意,又有多少人躺在舒服的床上,规划着光明的未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只是感叹、只是抱怨、只是规划,却不去行动!

    俗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即使有千万种心动的理由,却没有实现愿望的决心,没有实施任何行动,一切就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而行动,却可以使看起来困难的、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可以让远在天边的成功变得触手可及。因此,只要自己认为是可行的事,就大胆地去做,用行动来证明。每当憧憬美好的成功时,每当希望自己徜徉于梦想成为现实之中时,就要提醒自己:成功,不仅要心动,更需要行动。没有行动,也就没有梦想之花的绽放;没有行动,也就没有成功的甜蜜与满足。

    其实,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在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后,人们的命运差异很大:有的人成就显著,有的人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原来,成功人土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行动!

    那么,还等什么?请记住:行动远比想法更重要,努力从今天开始。

    行动、行动、再行动

    事实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人人都懂,不过有很多人还是会找诸如我不行、我不能、时间不够、资金不够、条件没有具备等一大堆借口,而这些借口没有一个是有助于行动的。但是,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就必须排除任何借口,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

    首先,不要介意别人的嘴巴和眼睛,行动是你自己的事。毕竟你生活和事业的好坏与否不在别人的嘴巴里,也不在别人的眼睛里。同时,也不要将注意力放在别人是否比自己优秀上,而要专注于自己一点一滴的成长,这样就会离自己内心的期盼越来越近。

    其次,勇敢迈出你的第一步。有人说,成功往往就差那一小步,迈出去你的人生或许会因此改变。关键要看你愿不愿意迈出这一步!

    这无疑是极其精辟的。事实上,你不必担心,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创意。

    不要轻视自己的能力,只要肯踏出付诸行动的第一步,再一步一步往前走,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再次,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决心。那些有好运能成事的人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

    最后,必须让自己马上行动起来。“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另外,还要注意,行动一定要持之以恒。为了争取事业成功和美好生活而进行的行动,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持之以恒。再慢的蜗牛,只要它坚持不停地爬,最终也会抵达它的目的地。

    有时,苦难反而会垫高自己

    几乎每一个人都习惯性地期望自己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挫折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人生百年,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命运总是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设下障碍,让我们经历种种苦难。

    遭受苦难打击的人,会觉得所有的能量和力气似乎一下子都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悲伤、失意、绝望以及几乎是压倒人的疲惫不堪和失望渺茫。不过,如果你可以走过去,再回首,就会发现自己走过的路是神圣的,苦难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诗人的幸福

    有一个神仙想要帮助尘世里的人,希望体验到幸福的味道。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很苦恼,向神仙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我怎能下田作业呢?”神仙就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神仙在农夫的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神仙遇见一个男人。这个男人非常沮丧,向神仙诉说:

    “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了。”于是神仙给他了一些钱做路费,这个男人很高兴。神仙在这个男人身上也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神仙遇见一个诗人。这个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非常漂亮而温柔,可他却说他过得不快活。神仙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诗人对神仙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神仙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神仙:“我要的是幸福。”这把神仙难倒了。神仙仔细想了想,忽然说:“我明白了。”然后神仙把诗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拿走了——剥夺了诗人的才华,毁掉了他的容貌,夺去了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然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神仙再回到诗人的身边,看到这个诗人正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这时,神仙把他原来的一切都归还给了他,又离去了。半个月后,神仙再去看那个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地向神仙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看来,痛苦和幸福并不矛盾,精神上的愉悦正是从苦难的土壤中提炼并升华的。没有苦难的生活,纵使快乐,也不具备厚度——一种恒久且内涵丰富的厚度。

    事实上,是否能在苦难中积蓄人生,是否能在低谷时铸就生命的辉煌,正是我们与强者的差距所在。我们应该感谢苦难,是它给了我们一个认真思考的机会,使我们终于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哪一步走歪了,哪一步走慢了,哪一步根本没有走稳。

    所以,不要再把苦难看成是无法卸掉的重负了。如果没有它,生活就会变得轻如空气,飘飘摇摇没有着落。苦难一方面让你不堪承受,另一方面也让你倍感踏实。这种踏实的感觉,就像是双脚牢牢地踩在土地上,不断从土地中汲取力量。正如我们所知,金子只有经过大火的锤打、冶炼才能熠熠生辉;宝石只有经过溶岩的冶炼才能成就夺目光芒;珍珠只有经过血与肉的痛苦磨合才能拥有晶莹圆润。人与金子、宝石、珍珠其实是一样的——只有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痛苦,正视痛苦,在痛苦中成长,才能成为那朵最美的花朵。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苦难呢?是苦难教会我们在失败后永不气馁,总结教训从头再来;是苦难教会我们严谨务实,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是苦难在磨炼我们的同时,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苦难中开出娇艳的花朵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遭遇苦难时很容易丧失奋斗精神,常见的表现便是萎靡不振,自暴自弃。那么,如何才能调整情绪,把最弱的部分转化为最强的优势呢?下面这些建议你不妨一试。

    首先,运用逆向思维摆脱不良情绪。你可以想想比自己更为不幸的人,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不幸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你的不良情绪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例如,如果你是一个从小丧父的孩子,整天又自卑又痛苦,就会影响你前进的力量。但你有一个非常疼爱你的母亲,你不比那些孤儿好吗?如果你家境一贫如洗,你就想想“寒门出贵子”,穷则思变,穷能锻炼人的意志。你是个人才,在此处难以施展,你就往别处去。如果别处也难走,不妨学学蜗牛,待时而出……总之,不能让消极情绪在心中久驻。

    其次,积极乐观地面对苦难。乐观是指面对苦难仍坚信形势和情境必会好转,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感、沮丧的一种心态。以保险公司业务员为例,一些乐观测试成绩高的业务员比悲观型的业务员的业绩第一年超出21%,第二年超出57%。在一次次被拒绝后,悲观的人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行我干不了,一张保单也别想卖出去”。而乐观的人会告诫自己“可能我的方法不对”或者“不过碰到一个情绪不佳的客户”。只要我们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命运,命运也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了。

    另外,也要了解适时放弃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执着都被认为是成功者的一种美德。不过,不同于执着却与执着有着同样含义的,还有一个叫“固执”的东西,却是需要坚决摒弃的。一旦得知或者求证你的目标已经铁定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时候,果断地放下,才能在最终得到“执着”的雅号而不是“固执”的恶谥。

    总之,你要记住:“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不幸并非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对于今后的人生来说是一种幸运。与困难做斗争是上天给与你的锻炼机会,磨破你稚嫩的双手的同时,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

    谦逊,才能站上新的高度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一句名言:谦逊为一切美德的皇冠。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不断进步,想处处招人喜爱,就必须放低自己的姿态。坚决地舍弃荣耀,忘记你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过的荣光,才能使自身感到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才能站在新的高度,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画的年轻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因为低下,而能海纳百川入流,人要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只有懂得谦虚的意义,才会得到别人的教诲,才会处处受人喜爱。

    谦虚,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彩,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谦逊地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就会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她的高尚品德;谦逊,是一种智慧,沉稳的智慧。它让我们清楚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失败与成就,能让我们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更能让我们扬长避短,不因忌妒之火而吞灭心中的灵光;谦逊,还是以静制动的一种艺术。当我们一时无法用已有的经验判断是非的时候,谦逊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锈蚀的大门,找到通往智慧灵台的天梯;谦逊,可以让生活的色彩还原为质朴的原色,而这种质朴的原色和质感,不就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生活主旨吗?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谦逊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和品质。

    做一个谦逊的人

    不因成功而轻易骄傲,也不因挫折而自甘卑微,时时、事事、处处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此,即使你需要时间来培育谦逊,但这是值得的。

    首先,谦逊,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

    做人谦逊内敛不张扬,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

    其次,谦逊,要有真诚做基底。

    谚语有云: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在同事相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虚假的谦逊随处可见。当别人对我们的成就表示祝贺时,我们却往往对自己的成就故意地轻描淡写——“哦,其实没什么”——好像不是因为自身的才干、自身不懈地努力工作才令自己取得如此的成功。

    其实,如果你想表现得谦虚、内敛,完全不必否定自己,你可以这样说:“谢谢您。对取得的成就,我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我要把它归功于那些一直帮助我的人。”

    再次,谦逊,要常怀一颗平常心。

    为人要谦逊,做到不张扬,既要开阔视野,博大胸怀,提升自身的修养,又要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像古人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

    一个谦逊的人是生活里一道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风景。在真实生活中,骄傲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不要等到自己落入平庸和悲惨的境地,才去学习谦逊礼让的美德,到那个时候,这种精神已经变质为自卑和低贱了。只有谦逊的人才能得到快乐,才能得到智慧,才能修身养性,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