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素质教育?
相信这个问题会难倒很多家长和老师。
素质教育像传说中的美人昭君,她的名字我们都很熟悉,提到她我们就会想起“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的诗句。那个抱着琵琶的佳人倩影,在大漠黄沙之中渐行渐远,令人欷歔……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王昭君,一千个家长心中也就有一千种素质教育。孔子有云“名正而言顺”,那我们还是先统一一下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给素质教育正名之后,再来谈孩子的教育也不迟。
素质教育说的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实,素质教育也没有特别玄乎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成功的人,很可能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接受了素质教育。平时问家长素质教育重要还是学分重要,都会说素质教育重要,可你问他什么是素质教育的时候,基本都说不太清楚。
经过对成功人士的长期关注(这里的“成功人士”不单一指商业上的成功人士,还包括我们周围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同时也得到周围的人认可的一些人),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长期思考,我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七个大的方面:特长、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理想、学习力和感恩力的培养,这七大方面就如同一棵树的根基一样,只有把根基培养好、营养充足了,这一棵生命的大树才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棵树:
针对这个图,我想多说两句:
对一个人的教育,就如同对一棵树的培养,一棵树分为树根、树干、树冠,一个人的素质相当于树根,如果树根发育不全或者烂掉的话,这棵树就没有希望了,树干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体,树冠相当于他的成就,想要枝繁叶茂首先要保证树根部分健康发育,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素质教育缺失。这是长时间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恶果,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真正把素质教育抓起来的话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好起来,反而单一盯着学习成绩、把时间都用在课本上的学生,他们往往是没有根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学业、事业都有成,希望他们的生命之树大丰收。但是丰收的果树需要有粗壮的枝干,君不见,有经验的果农在水果未长大的时候就会给树枝栓上砖块,防止它们被累累硕果压断。同时也要有扎实的根基,多少歪脖子树斜而不倒,那是因为下面的树根在支持着它。培养孩子的生命之根,就是要让粗壮的根给人生供给思想和力量,供给抗打击、承受挫折的能力。
下面具体说一说这生命之树的每一个根基:
1.特长
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特长。一个人最可能在他最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要首先关注孩子的特长,因为每种特长都预示着一个成长的方向,注意到孩子的特长就能避免走弯路耽误时间。我认识一个家长,特别喜欢化学,孩子的化学成绩也不错,可是孩子最喜欢画画,当高中毕业时,家长逼着孩子报了化学专业,可是孩子上大学后还是特别喜欢画画,大学毕业了没有参加工作,反而直接读了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他爸爸特别后悔,如果当初尊重孩子的意愿多好啊!
可见,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首先就应发现孩子的特长、尊重孩子的意愿,能够迈向未来的人才,都有他一定的特长。我们看一下迈向未来的几种人才:
(1)专业型人才。如律师、医生、美容师、会计师、大厨师,这些行业的专业性极强,有这方面的潜质及早往这方面引导。曾经有个妈妈咨询我,说她特别痛苦,她想让孩子学法律,女儿非要学习美容,你说学美容有什么出息?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定注意了,一个人的幸福来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就容易把事情做成事业。
(2)创新型人才。如博士、教授、科学家、发明家等等。通常这类人的工作具有发现性和创造性,这类人的特点是在小时候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对什么事都愿意刨根问底。有的家长头疼孩子问的问题太多,其实孩子这样,家长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你家有个创造性的人才啊!
(3)整合型人才。如企业的经理、董事长、校长、团体中的领袖等,这些人从小就有组织能力,把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类人在学校学习成绩一般来看都不是最好的,但为人很好,情商比较高,能说会道。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千万别把孩子和同学交往多看成是问题,他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正在慢慢养成。
(4)顾他型人才。就是总对别人好的这些人,这是孩子最该培养的品质,其实分享越多得到越多,教会孩子关注别人,别人就会关注你。
(5)高尚型人才。雷锋是高尚型人才的典型代表。每年国家评选出的道德模范都是高尚型的人,他们是全社会学习的典范。当然有些人是集多种特点于一身的,这些人不是伟人就是大师。
素质教育最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特长。其实,家长只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让他成为上述5种人才中的一种,就不愁他将来不能融入社会了。
2.自尊心
素质教育第二个要做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什么呢?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自己的人格尊严就是自尊心。从生活的简单细节上来说,见到熟人不打招呼就觉得不好意思、朋友在公共场合嗓门大了赶紧让他小点声、开会的时候知道把手机调成振动或者关机、对由于自己错误给别人带来麻烦感到非常愧疚……这就是自尊心。
自尊心能够促使一个人去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有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自尊心越强的人往往越能够为别人考虑,也能够比较理性地对待事情。可以说,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强烈的自尊心,他就拥有了学习的动力。
一个民族没有自尊心的话,就可能会培养出汉奸和卖国贼。为什么我们的国歌里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亡国了所有的人都没尊严了,我们在世界上是抬不起头来的啊,那时中国人就不叫中国人了,我们就谈不上什么民族尊严了。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心的话,他也就没皮没脸了,不注重社会公德,我行我素没有廉耻心,这种人到哪儿都招人烦。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告诫儿子,凡是希望别人知道的事你就多做,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你就别做,多简单的话,但道理深刻!教孩子知书达理,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也就落实了。
3.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就像《家长的革命》里讲过的,要和孩子说的那三句话:没关系、不要紧、我相信你。当你对孩子充分信任的时候,他也就相信自己。当你不断地告诉他你多爱他、多欣赏他的时候,他就自信,一个人自信了,他就成功一半了。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妈妈告诉儿子,今年期末考不好,腿给你打折了,我就纳闷儿了,这么吓唬他他哪有心情考试啊,考场上不得不摸自己大腿啊,怕考试后哪条不保啊?英国有句谚语叫做“自大的人还有救,而自卑的人没有救”。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信任,那么别人想帮也帮不了。
当你信任孩子的时候,你也会在无形之中传达给孩子一种积极的力量;当你不相信他的时候,比如他在一边做作业你趴在旁边看,那孩子就会做出不让你相信的行为。所以说,“没关系、不要紧、我相信你”,经常跟孩子说这三句话,就是对他的一种信任,慢慢地就能培养出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4.责任心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原因是什么?他承担的责任多。当一个人被赋予责任的时候,他就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说一个团体当中,当大家都做普通文员的时候,你当了小组组长,你对自己的要求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写在前面:素质教育——生命之树的培育 (2)
家长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给予孩子责任的背后就是加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孩子们早晚都要长大成人,都会离开家,到这个社会中去。家长之所以让孩子当班长、班干部,就是要培养他的责任心,一个人有责任心的话,他的约束能力自然就强。当一个人不再被别人管理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总被别人管理的人就像懒牛一样,不打就不往前走,这就是责任心不够。
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决策家庭事务,这样,孩子就没有思考锻炼的机会。而有的家长在外工作回家报喜不报忧,孩子感受不到压力也不利于他们责任心的培养。家长可以从生活的细节上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如说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再比如说孩子七八岁了,出去买车票就让他去买,吃完饭埋单的时候让孩子去埋单,做的东西多了,能力强了,责任心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5.理想
一个人是不是有价值,主要看他有没有想法。就像女孩找男朋友,无论他有钱没钱,有没有地位,有一点他必须要具备,就是他必须要有想法。今天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总觉得没劲,干什么都不愿意,首先就因为他缺乏理想。过去的人奋斗起来有力量,就是因为他眼前的物质生活没能满足他,他强烈想要取得成就,他在奋斗的时候自然就充满了力量。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呢?大多数家长只给孩子物质上的东西,很少跟孩子讲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其实理想是可以学习的,建议爸爸妈妈经常把自己的理想跟孩子讲,哪怕孩子只有三四岁,即使他听不懂也能找到感觉。我们讲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听懂什么,而是要把那种感觉传递给他。让他感觉到希望,感到一个家庭的奔头,建立新中国是毛主席的理想,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理想,登上月球是人类的理想……理想是一个远方的目标,不断地在吸引着人们。吸引力越大,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越强。
6.学习力
学历远远没有学习力重要,真正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得通过一个专门的渠道来达成。我认为,培养学习力有四种方式:读书、听课、交友、训练。
第一是读书。穷人因读书而富裕,富人因读书而贵气,孩子应该生活在阅读中,所有伟大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家里不藏书,不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自己把读书看成痛苦,再把这种痛苦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事特别可怕。读书可以让人思考,让人深刻,可以锻炼孩子加工头脑里信息的能力。曾经看到一期电视节目,节目请了著名的动作明星成龙来做嘉宾。成龙回忆自己的青年岁月时说,自己挣到第一桶金时候的那种狂喜和茫然,都是因为自己念书太少,知识不够,像一个棒槌。所以他要把自己的部分收入用到慈善事业上,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人生才能真正被自己把握,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工具。看完这个节目,我对成龙有种由衷的敬佩,也希望家长们开始重视起孩子的读书来。
第二个叫听课。对于听课,我们家长至少应该知道,上课要早点到、要往前排坐、要能走进老师的视线、上课要点头微笑、跟老师呼应以便吸收更多的内容。有一种人听课是专门来挑毛病的,“我看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爱挑毛病的人往往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他不欣赏别人,也就没有吸收知识的胃口。还有的人是看一下,看看老师讲的和我平时做的有什么差异,这样的比较鉴别有助于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再有是全面接受的人,老师说什么我就信什么。虽然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还是需要家长们、孩子们都带着自己的脑袋来听课。
第三个叫交友。交友说的是要交良师益友,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花、秤、山、地。有些朋友待你如花,当你盛开的时候就溜须拍马谄媚逢迎,当你凋零的时候就与你分道扬镳各走一方;有些朋友如秤,如果你比他重他就卑躬屈膝,如果你比他轻他就趾高气扬;有些朋友如山,心胸广阔海纳百川;还有些朋友如地,厚德载物毫无怨怼。前两种是损友,当少交;后两种是益友,当多结。孔子也在《论语》里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也是鼓励人们应该多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是有益的。
交友,首先就要学会主动和别人交往。很多人和层次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打交道时,都会担心这样的人不屑跟自己交往。在这里面有一个诀窍,凡是遇到这样的人,你就问他,你今天有这么大的成就,是不是你也经历过很多困难?有一次我在电台里做一档节目,我跟主持人说做了这么多节目了,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其实我本来是想给他讲故事的,但他立马就说崔老师别说了,这种事儿太多了,等下了节目我跟你慢慢讲。一下子我就把这个人的话匣子打开了,那他就等于是咱们自家人了。所以说,一旦一个人把他的心里话都跟你说了,你也就成了他的知心朋友。所有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要是你能让他得到倾诉的快乐,那他就会真心实意地和你做朋友。
第四就是要参加各种训练。今天的孩子无论是买票,去跟别人打招呼,还是其他各种能力,都是通过训练形成的。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是员工没经过培训,为什么家长往孩子身上投资?目的就是要训练孩子,让孩子去做、去实践,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习只知道看书不明事理的话,那就是纸上谈兵,要真正掌握这种能力就要通过训练。就像要学游泳的人,光靠看书看不明白,他必须得下水;学开车的人都知道要踩离合、挂挡才能开车,但他要是不上车动手操作的话,还是不可能把车开得稳稳当当。所以说,要想让孩子拥有学习力,就要让他参加各种相应的训练。
7.感恩力
感恩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是会充满幸福感的,而看别人总像都欠你钱一样,那么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人也会越来越痛苦。我建议大家牢记净空老法师提出的“生活在感恩中”: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每当耳边响起《感恩的心》的音乐,我的心都充满幸福:“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有多少人真正珍惜过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个亲友呢?
现在社会进步了,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盲目地相信科技、追求技术,却唯独忘记了感恩,感恩你眼前所有的一切。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其实真的能够让我们警醒,也让我们发现原来能够在一片安稳的土地上生活也是值得感恩的。也许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今天都是靠自己创造的,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把你一个人放在荒岛上,或者大森林里面,你一人还能创造出今天吗?社会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公交车司机、快餐店服务生、物业管理人员、理发师等,他们也是在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种便利,帮我们去做自己难以做到或者没有精力去做的事情,是值得感谢的。
另外,很多家长总是觉得自己是孩子的天,自己对孩子付出了一切,因此对孩子总是有一种施舍的心态,对孩子没有感激之心。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菩萨,他的到来让我们知道了为人父母的不易,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无力的一面,挑战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帮助我们更加成熟……对孩子,我们也应该是常怀感恩心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