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培养一个优秀女孩-学习——不要把女孩培养成学习机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必须从事的活动。通过学习,女孩可以掌握知识,可以认知社会和生活,可以完善和发展自己。但是,父母不要把女孩当成学习的机器,要从她们的兴趣入手,让她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她们独立思考和学习,克服恐惧,制定计划,充分运用好奇心和想象力来推动学习。

    67.从女孩的兴趣着手,让女孩爱上学习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每一个人而言,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会是他终生成就的源泉。兴趣是孩子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深处去研究喜欢的事物,才会乐此不疲。

    因此说,兴趣对于学习就像钥匙对于门的作用,有了兴趣,孩子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女孩子很早就容易表现出自己的天赋,表现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而父母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者只是希望女儿按照大人的意愿来发展。这样,最终导致女孩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埋没了女孩的天赋,使她们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就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他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写作,但也从没忘记将部分时间奉献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托尔斯泰知道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并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他们的爱好和兴趣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和引导。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接一本地讲给他们听。他发现《环球旅行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这本书描制插图。时间对于托尔斯泰来说是无比宝贵的,但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很值得的。

    试想,如果现在有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像托尔斯泰这样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能在快乐中成才,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对于孩子来讲,一旦养成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身上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学习动力,就会拥有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很多父母就是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不能够及时地关注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另一个父亲却轻轻松松就做到了。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八九岁时,他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样优秀的孩子不禁叫人瞠目结舌,然而他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和他父亲良好的教育分不开的。

    老威特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他能够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到丰富的知识。老威特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他从不使用填鸭式教育方法,而是首先唤起孩子的兴趣,然后针对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他高兴地说,卡尔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

    孩子天然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去做。一旦他们进入自己兴趣的轨道上,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他们的能力就会得到惊人的发展。

    小威特长到3岁时,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当然,他们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谈话,一边教育。比如有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个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老威特就是这样通过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父亲从威特3岁半时就已开始教他认字,但不管教什么,他都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为了教小威特认字,老威特也使用了一些“小伎俩”,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非常有趣地讲给他听,用一些带鼓励的话语来激发他,比如“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明白”。有时,他则干脆就不讲给孩子听,故意说:“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有功夫给你讲。”这样反而激发和唤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等他有这种强烈的识字欲望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

    老威特的教学方法与现在学校的方法也不一样。他首先去打字行,买来10公分见方的德语字母印刷体铅字、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各10套。然后把这些字都贴到10公分见方的小板上,以游戏的形式教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威特对学习的兴趣,而不会让他觉得学习是种负担。

    就是这样,一个无比优秀的孩子像一颗耀眼的明星闪亮在天际。或许每个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出色这样优秀,但是,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像老威特那样,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吸取知识,健康成长。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博茨勒博士给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让孩子尝到甜头。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父母要避免急躁情绪,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强迫孩子学习。如果逼得太紧的话,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耐烦,潜意识中会产生反抗情绪,因而变得善忘,会一下子把刚学的东西全部忘掉。

    要多鼓励,善于夸奖。对于孩子的好表现和好成绩,父母不要吝啬使用赞美之词。因为称赞对孩子会起很大的鼓励作用。对于孩子的错处,不要过多批评,因为过多批评,会令他情绪低落,而犯更多的错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防止反抗,及时引导。防止孩子产生反抗心理,尤其是防止产生逆反心理,是父母教导孩子学习必须严加注意的问题。这个时候,及时合理地引导胜过责怪和埋怨。

    控制学习时间,给予奖励。如果孩子做功课的时间较长,中间一定要有10分钟左右的休息,让孩子舒展筋骨。如果孩子功课做完了的话,应该给他小小的奖励。强迫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健康不利,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功课产生厌烦情绪,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刺激孩子求知欲,大人也要做好榜样。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地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应该常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和图书馆等。而且,父母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先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很喜欢看书,求知欲很强,并且不断地学习,等等。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孩子做功课时,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来解决困难,而要让他们自己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孩子有困难的时候,父母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使孩子养成依赖性,让孩子明白做功课是他自己的责任。

    所以,如果你也想自己的女儿爱上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那么,就先来培养她们学习的兴趣吧。只要你努力这样做了,你的孩子也将以优异的成绩来让你们感觉欣慰。

    68.不陪写作业才能形成好习惯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自从孩子开始上小学起,一个家庭生活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作业,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一连串的反应。作业就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息息相关,而成绩又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

    有哪个家长能不在意这件事情呢?于是很多家长宁肯放弃自己一些很重要的活动,也要抽出时间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总的说来,家长们陪的方式不一而足。有的搬个凳子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有的是不时地询问孩子要写什么,再看看孩子有没有认真在写,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哪种方法,家长都是要完全参与到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之中去。

    但是陪写作业,收效甚微。很多家长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都牺牲了那么多时间来陪孩子写作业,他们怎么还不好好写呢?孩子为什么学习成绩还是这么差啊?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裴多菲的那首诗流传甚广,因为它道出了自由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儿童更是如此。孩子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大人监督而且必须完成的活计,让他们感到不自由的时候,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和热爱也会荡然无存。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其实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扮演了一个监工的角色,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但绝不会心服。

    陪孩子写作业,就代表你不相信孩子的自制力。你不相信孩子的自制力,那长久下来孩子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会觉得没有父母在旁边督促他就无法成就一件事。这就违反了父母的初衷,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恰恰是磨损了孩子的自制力。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所以因为你的陪伴,女儿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这你就满意了吗?其实这并不等于她就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父母应该知道习惯应该是女孩子理智上和情感上共同的倾向,这样才能增加学习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家长“陪读”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有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许多女孩,没人陪着就一点都坐不住,甚至是她们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长陪着写作业。这看似是女孩的天性需求,但绝不是一个正常的要求,这只能说明她已养成一个坏习惯。因此,在家长长期的“包办”下,她已经不能自己克服困难和挫折,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只能依赖于别人的帮忙。由于对自我管理缺乏信心,她们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来约束自己。这只能让女孩子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越来越多的“陪”只能够带来越来越多的不自信。

    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先陪女孩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如果不能抽身的话,女孩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她们也就越来越依赖家长了。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效率高、质量高。但是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长时间里安安静静的写完作业。当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的时候,父母难免就会告诉他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这种话说得多了,孩子也会不在意了,这使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开始走向恶性循环。因此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

    一个孩子不论把“偷懒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固,但是如果他在实际行动中从没有过这种情感来约束自己,那么他就不能做一个勤劳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的弱点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这样的克服只能叫做屈服,就只是一场虚幻。要知道,这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

    雨燕是五年级的学生,她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陪在身边,他们总是各忙各的,但是雨燕也能按时完成作业。

    有几天,电视上播放雨燕喜欢的动画片《哆啦A梦》,雨燕开始磨磨蹭蹭,直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这时爸爸妈妈也没有训斥她。这一天,雨燕看得太投入了,直到快要上床睡觉了才想起来还有作业没有写完呢,这时她急得哭了起来。爸爸妈妈其实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这时听见雨燕的哭声才赶忙出来问怎么了。听完雨燕的叙述之后,爸爸说:“宝贝,你忘了写作业没关系,赶紧现在就写吧。”

    听完这话,雨燕不高兴了,他们其实不愿意让家长来命令他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妈妈说:“现在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如果你现在不愿意写,那么明天早晨我早叫你一个小时,然后你起来写作业,完成之后送你去上学;另一个方法是明天早晨也不愿意写,那就告诉老师今天忘记写作业了。”

    雨燕知道第二个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放到明天早晨去写的话,那么今天晚上睡得也不会踏实,所以就去乖乖地写作业了。爸爸妈妈还是没有去陪她。

    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雨燕再也没有因为贪玩忘记写作业。

    其实孩子就是这样,作业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家长却总是放心不下,天长日久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所以“陪”不如“不陪”。当然这里说的“陪”与“不陪”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养成独立的好习惯。千万不要进入另一个误区,不用陪孩子写作业,那我就能天天打麻将、喝酒应酬了,也不用管孩子了。

    69.善于思考的女孩才有创造力

    台湾大学里有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老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人类的智慧也就是思考的结果,人类的进步也是在思考的推动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此说,思考对于人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一项活动。

    经历过一些事情,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失败以后,人就可以通过思考找到改善和进步的方法,这应该是学习中比较高的一个层次。思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想的人,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要真正活出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道路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必须善于思考问题。

    对于女孩子来说,思考的意义也是很大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比较感性的,就是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真正有所成就的女性都是有思想,善于思考的。事实表明,善于思考的女孩子都是比较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

    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经常躲在自己的卧室里不出门,母亲整天地看不到他,就在外面大声地喊。“我在我的卧室里”,比尔连忙回答。“你天天在卧室里干什么?”母亲感觉很奇怪。比尔说:“我在思考,难道你们就不思考吗?”

    正是思考成就了比尔,后来,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造了令世界都为之侧目的成就和财富。都说比尔·盖茨是一位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但我觉得,让他成功的关键还是他善于思考,独具慧眼,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从而成就了他在软件王国里不可取代的地位。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思而后行。用在这里虽然有点牵强,但是,却也告诉我们思考的意义很重大。思考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可以提高我们做事成功的概率,也可以减少我们犯错误的几率。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思考,时时思考,处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上的高度,才会逐步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维,也只有这样,才会更快地取得成功!

    锯子就是在鲁班的思考中问世的。

    鲁班经常到山上去寻找木材。他看到工人们一斧头一斧头大汗淋漓地砍树,觉得他们实在太辛苦了。于是,他就想,能不能发明个什么东西代替斧头,让砍树时更省劲儿点呢?

    一天,鲁班又出门上山去了。在爬一段比较陡峭的山路时,他一不小心滑了一下。于是,鲁班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忽然,他觉得手指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血渗了出来。他又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突然间,鲁班脑中灵光一闪。原来,他想到了这些天来自己一直苦苦思索的那个问题。这么细小的茅草都能将皮肉划破,那么应该也有东西能将树木轻易砍倒。

    兴致一来,鲁班便忘了疼痛,他俯身凑到茅草跟前仔细观察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鲁班若有所思地站了起来,他想,我何不让铁匠打制一些边上有细齿的铁条,放在树上来回拉动,不就可以像茅草割手一样把树木轻易地伐倒了吗?

    后来,根据这一想法,鲁班制成了第一批锯条。经过试用,果然比斧头省事多了,工人们伐树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到现在,木工们仍在用着鲁班发明的锯子。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人思考的产物。所有财富和智慧也是人思考的结果。而为什么有的人成就了伟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辈子?其实,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是它更青睐于善于思考的人和有准备的人。

    成功是需要人辛勤努力才能取得的,真正的思考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思考的果实很甜,但思考的过程却很苦。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坚持不懈地总结和积累经验,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充电”……要做到这些,还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闹”中守静,放弃安逸的念头。另外,思考也贵在坚持,贵在于勤奋,要多思考,常思考,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因此,父母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女孩在生活中善于思考,遇到事情要勤于思考。这样你的女儿才会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更容易取得成功。

    70.帮助女儿克服考试恐惧症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一名成绩很好的小男孩没有参加。家长和老师到处寻找,终于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他。父母问他为什么不参加考试,他说他害怕考试,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像这个孩子的情况,就是患上了“考试恐惧症”。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孩子也越来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除了在学校要努力学习以外,节假日还要忙于应付父母给安排的各种学习辅导班。因此,就使得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成了木讷机械的学习“傀儡”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更容易患上“考试恐惧症”。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早懂事,也更主动地学习,又因为女孩子比较安静,再加上父母对于女儿的美好愿望,会给她们安排艺术辅导课,这样,女孩子很容就被考试的枷锁囚禁。父母会很注重她们的考试分数,女孩自己也会因为父母的关注而更加在意考试成绩。这样一来,本来可以考出来的成绩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失常。

    一个母亲说,记得我女儿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她哭丧着脸回家对我说:“妈妈,我的语文只考了89分。”我女儿可是从来没有考过这样的成绩,这也让我有点出乎意料。还好当时我是背对着她的,没有让她看到我诧异的表情。我一面迅速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回答她,一面转过身来以最灿烂、最亲切的笑容问她:“是吗?”“是的。”她诧异地望着我的脸。我鼓励她说:“好啊,这下我们就可以知道你在哪方面需要加强了。”接着我和她对照试卷找出原因,然后又一起研究了学习方法。最后女儿说她决定以后要把失误堵在平时的小测验上,不要留到大的考试才发现漏洞。这个母亲做得就很好,很注意方式方法,也很注意孩子的感受。

    一般来说,患上“考试恐惧症”的孩子会表现出一些很明显的症状。他们会在考试前以及考试中产生莫名的焦虑和紧张,并伴有手心出汗、心跳加剧、四肢抽筋、头疼头昏、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还有些孩子会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头晕出汗、记忆模糊、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心理反应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头痛、胃痛和腹痛。其实,这些现象是由环境压力和个人心态造成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心理学中的脱敏疗法。这样才可以早一点让孩子脱离考试恐惧的阴影,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才可以真正地把学习搞好。

    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不禁问道:为什么孩子会有考试恐惧症状呢?其实,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正确看待考试的意义。考试是一种衡量教育教学的指标,分数的高低不是考试的目的。老师和家长往往曲解了考试和学习的关系,表现出对分数的一味追求,显得急功近利。

    (2)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使孩子过分紧张。老师和家长会通过排名次等方法刺激学生好好用功,可是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学生会因此产生焦虑,由于害怕考试的失败而对考试产生恐惧。

    (3)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是无法坦然面对考试的,产生紧张是当然的。

    (4)曾经受到刺激或打击。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产生了考试阴影。或因为考试结果不满意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责骂、批评等。如果孩子自尊心很强,会因为某次考试失利被老师、家长批评而产生心理阴影,从此对考试失去信心,甚至畏惧考试。

    (5)没有休息好、过度劳累。考试之前孩子需要充足的休息,开夜车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学习方法。有时候休息不够也会导致考试时大脑疲劳、反应迟钝,影响考试结果。加上课时和作业繁重,睡眠和休息时间不足,使体力和精力长期透支,并可造成大脑疲劳,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临场发挥。

    (6)思维模式:把考试结果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自己的前途、命运过于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导致考试恐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些因素导致孩子产生了“考试恐惧症”,因此也有专家研究了一些方法来疏导和调节孩子的这种考试恐惧症。

    专家说,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的意义,不要过分把个人前途和一两次考试的结果联系起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要让孩子知道,考试中随机因素很多,就算平时准备了很久也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改变自己对考试的预期目标。所以,考试不是一锤定音的测量方式,一次考砸了没关系。要疏导孩子把考试结果看淡,重视学习本身的意义,加强自信心,要用坚不可摧的毅力反复尝试。

    父母也不要给孩子过度的压力,鼓励孩子放松心情,愉快地学习,不要总看自己离目标有多远,而要珍惜已经达到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定不合实际的目标,要抱着自然平静的心态配合老师完成对教学的检验。一般地说,一个人的能力是稳定的,不会在一两次考试中发生大起大落,所以要相信自己不可能突然间发挥失常。考试失败后,家长不要责怪孩子。首先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充分分析了失败的因素后再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明白,考试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自己找出很多不足。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平时扎实用功,多记多练,不要等到考试前来折磨自己。考试时要提醒他们别紧张,最糟糕的结果不过是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考试前注意孩子营养的补充和适度的休息,过度劳累会影响他们考试的发挥。

    另外,父母也可以从思想上和方法上来帮助孩子调节考试焦虑的状况:

    思想上:父母应该认识到,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帮助,引起的考试恐惧还会对孩子起到反作用力。因此,要想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孩子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这样,中枢神经系统才能处于好的工作状态,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意志力才能调动起来,达到思维敏捷灵活,想象力丰富,记忆的运作和提取迅速准确,容易出现灵感和顿悟。这是考试发挥的心理基础。

    方法上:

    (1)在特别紧张的时候放下笔来,做三次深呼吸。也可以用力地吸气,吸满,让腹部膨胀起来,然后再慢慢吐气,吐长气。这样连续做几遍,心跳就会变慢,呼吸就会变匀,心情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心情急躁时还可以在手心里写一个大大的“静”字,每当开始紧张时,凝视着这个字,心情就自然舒缓下来了;也可以准备一杯糖水,感到心悸、心慌时马上喝几口水,补充葡萄糖。

    (2)采用“脱敏疗法”。闭上眼睛把考试前前后后的过程认真回忆一遍,要有顺序。然后身临其境地体会当时的心情,遇到紧张的情绪马上记录下来,再想办法让自己镇定,用各种方法缓解想象中的紧张,直到感觉轻松了再继续往下回忆。

    (3)放松肌肉。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理紧张会带来全身的紧张,肌肉会僵硬,动作会不灵活。直接放松肌肉很难,可以让孩子先把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都绷紧,紧到不能再紧,进而再放松,这样从头到脚反复做几次,他们便会感到全身松软,骨骼肌放松了,内脏也会放松,并使大脑入静。

    (4)采取意象法。在柔和的音乐背景下,以低沉缓慢的语调描绘出各种美好的景色,配以流水声、海浪声或鸟叫虫鸣等音响效果,让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去感受,辅之以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练习,并以积极向上的指导语给人以激励,不但可助人缓解焦虑,还可增强自信、开发潜能。

    这样一来,父母便可以帮助女儿克服考试恐惧症了,让女儿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正确对待考试,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于知识的掌握上来。

    71.不要求女儿考100分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对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没有鼓励她,却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的时候就说:“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一脸委屈与沮丧,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兴奋。

    虽然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对女儿的期待,但是女儿的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这些要求应该怎么去说。并不是你提了多少要求,女儿就会达到这个标准。

    俗话说得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父母说出来的话不是呼出的空气,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实际上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要知道,一个女孩升入小学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她幼小的心灵应该是像小鸟一样欢快的。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开始感觉到压力与枯燥。这就来自于无休无止的作业、考试,她想获得好的成绩,可是无意中犯的错误就会让她与满分失之交臂。得不到满分,就意味着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就意味着要接受到家长的失望甚至训斥,就意味着她的自卑心以及内疚的心理。

    很多家长并不是帮助自己的女儿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尽快和周围的同学熟悉,而就像一个赌博的人,等待着女儿向他报告是否考了100分。100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很多孩子都难以达到。单纯地把学习目标定位于100分很容易就让孩子陷入一种误区,达到标准的可以获得一时的愉悦,但是却又开始忐忑于下次的考试,达不到的标准的终日生活在内疚中。

    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特意把女儿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这所小学里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周都有考试。

    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女儿的时候,总是先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女儿尽管很聪明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不训斥女儿,相反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分。”

    期中考试,女儿终于拿到一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女儿回家之后,马上就让女儿给姥姥和奶奶家打电话,汇报考了100分。全家人都为了这个100分而高兴,都夸这个孩子聪明。到了下次考试,她一再叮嘱女儿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争取再考100分。

    可是考试后她去接孩子,女儿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母亲只关注成绩,却不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她看似在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满足感。而她“满分癖好”以及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误导了孩子的学习动机,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其实分数和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是目的,而分数和考试只是一个手段。分数高并不能代表学习的知识就一定多。可是很多人现在却分不清孰轻孰重,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分数,却偏离了学习的轨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如果家长只是关注于孩子考了多少分,有没有考100分,考100分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这样的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能够培养孩子从心里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赛场上,如果一个运动员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训练上,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能不能得到金牌,如果失败了又会如何难堪等。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观看奥运比赛时,很多种子选手都落马了,而在此同时,却又杀出了很多黑马。

    分数越考越少是一个规律,也让很多家长头疼。其实他们不明白的是,就是因为他们太在乎分数,导致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有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还能考90多分,可是到了初中之后却不愿意学习了。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其实只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

    小伟现在已经升入了一所重点高中,学习很好。据她回忆,她上小学的时候,每次成绩单都需要父母签字。父母从来没有像别的家长一样,指责她为什么没有考100分啊,别人怎么能考100分啊。

    当她考得好时,父母也正常表达高兴;考得不好,父母会安慰她,鼓励她找到出错的原因,发现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将她的关注点放在通过踏实认真的学习真正获得知识上。

    有时父母在她改完错误之后,就会帮助她在那张试卷上把那道错题的分数加上去。原来的80多分就可能变成了90多分,原来的90多分就可能变成了100分。小伟说,在这样的过程中,她体验到了解决问题成功之后的满足感。而且她还建立了这样的信念:考试中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把每一次错误都认真改正,就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功。

    凭着这样平和的心态,小伟在中考试中脱颖而出。现在虽然在重点高中,压力很大,但是她仍然在快乐地学习。

    家长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记住,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而分数只是一个标杆,不要求考100分的家长才会培养出真正的英才。

    72.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女儿轻松学习

    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好的策略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也可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方法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父母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你的女儿取得好成绩。

    古人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孩可以永远保持一个好的成绩,永远保持一种好的学习状态。很多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习好,就会跑去讨教别人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但是,自己的女儿却不会因此而取得进步,因为,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的女儿。所谓是,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不同的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样才会取得成效。

    芳芳是某中学的学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她也转学到了另外一所学校。一个学期后,父母发现芳芳的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上学期好。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于是,父母就急忙找芳芳的班主任了解情况。芳芳的班主任告诉他们,她回答问题很不积极,学习热情也不够。父母感到纳闷,自己的女儿以前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现在会有这种情况?

    为了真正地了解和帮助女儿把成绩搞上去,妈妈没有责骂女儿,而是亲切地耐心地和女儿谈心聊天。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女儿是在尝试一种“放松式”的学习方法。妈妈问她从哪里学到的这种方法,芳芳说,她们班的第一名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妈妈对她说,这种学习方法也是要针对特殊的学生才会起作用,对你就不太适应了。你有没有感觉到现在学习比以前更吃力,成绩也没有以前那样好呢?芳芳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妈妈接着说,你是勤奋的女孩,只有勤奋刻苦才可以取得好成绩。理想也是奋斗的结果,天底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呢?你只有不畏艰辛,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把学习提上去。芳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后来,芳芳就放弃了这种学习方法,像以前那样勤奋起来。老师也夸她比以前积极了许多。在后来的考试中,芳芳的成绩明显地提高了。妈妈夸奖说,你看,这样你又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了。芳芳开心地笑了。

    在这个例子中,芳芳的妈妈做得就很好。她了解自己的女儿适应什么样的学习状态,也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在循循善诱下让女儿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说明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要通过摸索才可以找到。因此,父母也要能够给女儿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父母在帮助女儿选择学习方法时,不妨可以借鉴下面几条建议:

    (1)鼓励女孩敢于尝试和创新。一切发展都是建立在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同样,没有尝试和创新,女孩永远也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父母首先应该肯定女孩的这种精神和勇气,然后再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女孩主动地寻找学习方法,比较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也往往会更加投入和专注,因此就更容易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帮助女孩进行分析和筛选。女孩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很容易钻牛角尖。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拿出耐心来,心平气和地和女儿进行沟通,在对女儿的想法取得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女儿参考。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能用强迫的方式,对于女儿出现的不好状况也不要表现出不满和心烦气躁,更不能大声指责和批评。当女儿取得进步后,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3)帮女孩认识自己,认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父母看着自己的女孩一天天长大,对她们应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就应该帮助女儿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女孩的成绩波动比较大,或者有明显的下降时,那意味着她在学习上出了问题。这个时候,父母要及时地和女儿进行沟通,帮她们认清学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然后,对学习方法和具体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和解决。这样,父母既可以帮助女儿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还可以帮助她们重塑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73.让女孩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可以来安排和计划一年的打算和目标。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计划就像植物的躯干一样重要。因为有了计划才有做事情的系统和有条不紊,才不会手忙脚乱,漫无目的。同样,学生学习也要有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更有效地学习。

    小清是某中学的学生,学习态度和精神都是老师和同学所有口皆碑的,但是,她却感觉学习起来很吃力,成绩也一直上不去。小清的爸爸妈妈也一直替她着急,可也帮不上忙。后来,他们带小清专门去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详细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说她学习阻碍的最大因素就是缺少学习计划。一天也是忙个不停,一会看看那,一会看看这。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结果哪一科也没有学好,也就导致整体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

    相关研究表明,人对于知识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小清就是学习起来不会休息和总结,总想把什么都记在脑子里,结果弄得自己很疲惫,看过的也忘了,甚至是混淆了,导致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而且,很多时候,拿起书本的时候,感觉自己都会了,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又发现什么也不会了。这是因为,她平时学习不注意积累和巩固,因为没有学习计划而像一个无头的苍蝇一样,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而且,因为小清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效果不好,她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差了,对考试和成绩敏感起来,往往就更容易导致考试的时候心慌恐惧而发挥失常。

    没有学习计划,就没有学习系统,只知道抓知识点,最终还没有把知识串联起来,没有形成一个灵活的知识结构图,不容易记忆,还会导致记忆漏洞。这样的学习方式就过于被动了,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和领会知识,就容易在紧张和一段时间后遗忘,这样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了。

    像小清这样,很容易遇到挫折,也容易被打击到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她还会逐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也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还会认为反正自己都比别人笨,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就会变得厌倦学习了。这样,就会影响到她的前途,并且学习上的这种自卑感还会影响到她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给她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影响她的一生。

    因此,好的学习计划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父母就要帮助女儿制定学习计划,并让女儿自己慢慢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并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这里,父母们可以借鉴下面的一些建议:

    女孩自己是制定学习计划的主体。一开始父母应该参与帮助女儿制定学习计划,但是要尊重女儿的意见,以女儿的意见为主体,对计划中不合理的部分可以帮助女儿提建议。等一阶段以后,就要慢慢地让女孩自己来制定计划。因为,她们自己是执行计划的主体,而且更容易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合理的计划。这样还会让她们感觉自己是没有在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愿的行为,因此她们会更有责任心,也更积极主动了。

    计划的制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古人云,文武之道,有张有弛。现在人也讲究一个劳逸结合。女孩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导致学习的效果下降。因此,学习计划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出休息的时间。这样,好的身体和精神才可以保证学习的质量。父母在女孩放松的时候可以和她一起娱乐,在节假日也要尽量空出时间来带女儿出去走一走,或者到公园那些地方玩一玩。这样,女孩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会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注意计划实施的效果,父母要及时奖励女儿。很多人过于关注计划上量的效果而忽视了质的成效,就容易影响学习的整体效果。因此父母要及时关注女儿学习的质量,对于女儿好的表现应当给予及时的赞美和鼓励,那样,她就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学习计划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及时总结和完善。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以前学过的知识,所以,女孩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计划可能就会出现漏洞,因此,还要及时做好总结和完善。

    父母要正确对待女儿的学习计划。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学习计划来压制女儿,也不能让女儿对学习计划感觉有很大的压力,不能让她们感觉计划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事实上,应当用学习计划来让女儿找到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她们学习的效果。

    74.教女孩学会休息,劳逸结合效率高

    现在有一些研究数据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和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人就容易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出现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出毛病。这样反过来就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因此,人要学会休息,做到劳逸结合才能把效率提上去。

    女孩子在学习上会有很大的担子,她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努力地学好,可是却也会因此给自己增加太多的压力。这个时候,如果女孩不注意自我调节,不会休息,一味增加学习的时间和任务,不仅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也会给女孩带来身心健康上的危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休息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很重要,那样才能既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又可以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有一种休息的方法就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学习。比如女孩子看书累了,或者做题累了,就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闭目养神,然后尽量保持身体放松,然后,在脑海里“放电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行总结,把散乱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这样,既可以放松又可以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且,在回忆的过程中,自己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一块是比较模糊的,从而在下一步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但是,闭目休息的过程中不要遇到一个难点就赶忙起来去翻书察看,那样只会让自己感觉更累。而是在休息以后,对需要复习的地方进行一个简略的记录,以后再列出复习补充的计划。

    当然,最彻底的放松方式,就是做运动。有研究表明,习惯于做运动的人在智力和反应上明显高于少运动和不运动的同龄人。而且,常常运动对女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益,还会使女孩的身体和思维得到放松。那样,精神更饱满,思维更敏捷,就有利于提高她们的学习效率了。另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女孩的情绪,通过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神经紧张、失眠、忧郁和烦躁,就能使女孩心理更健康,头脑更灵活。

    女孩子在闲暇时间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自我调节,放松大脑。

    嚼口香糖。医学研究表明,人在咀嚼时大脑的血流量增多,这样就可以保证大脑供血,保持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

    冷热水浴。洗澡时,冷水和热水交替,产生的冷热变化会促进人体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提高了血管弹性,也增加了对大脑的供血量。这个过程中,注意水温差距,不要太凉,也别太热,时间也不易过长,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跳绳。经常跳绳可以增强脑神经细胞的活力,因此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中医研究表明,跳跃可以刺激全身经络,使手和上肢的六条经脉气血畅通,从而为女孩子的大脑提供更多营养。

    静坐。静坐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人解除疲劳和紧张。静坐的时候,女孩先选择一个自己感觉比较舒服的姿态,腰背挺直,双目微闭,全身放松。这样,可以稳定脑电波,可以减少能量消耗,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

    父母也可以给予女儿一定的帮助,给予她们必要的鼓励和引导。

    注意女儿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女儿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等状况,父母就要让她们休息一会儿了。这样女儿会感觉父母是很关心自己的,就会有更大的热情,而且,休息好了,也更有利于学习。

    注意和女儿交流,多鼓励她们。在女儿休息的时候,父母可以陪女儿聊天,帮助她们放松。如果女儿有些问题自己弄不明白了,父母也可以帮忙出出主意。很多时候,对于女儿取得的成就和好的表现,父母要给予及时地鼓励和赞美。这样可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让她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

    陪女儿一起锻炼。父母在女儿疲劳的时候,或者在早晨和晚饭后,可以陪女儿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这样既可以增强女孩的体质,还有利于增进双方的感情,还有利于父母及时地了解女儿的思想。

    用乐观的态度带动女儿。女孩学习压力大的时候,精神负担会比较重。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尽量用乐观的态度来感染她,带动她乐观起来。比如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女儿在轻松的状态下感受父母对于她的关怀。那样,她就会更有动力和毅力了。

    75.学会学习,让女孩成为学习型人才

    有些家长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女儿学习也很刻苦很专心,可是等到实际应用时却还是好像什么都没学一样。为此,孩子也烦恼,家长也揪心,却还是一头雾水,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系,没有把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于是,就有家长这样抱怨了:我们家女儿每天都在不停地学呀、写呀、背呀,可真正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却一点也派不上用场了。平时考试数学成绩都挺不错的,可逛商场,买了六七件东西,让女儿算个价钱,她低头想了半天也没算出来。让她给爷爷奶奶写封信,可是费了半天的劲,写出来的还有很多语言不通顺。在街头遇见外国人,让她和人家打个招呼,她也还是说不了两三句。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还只是女孩子学习问题中的一小部分。传统的注重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很大的表现出它的弊端,虽然一直以来也有很大的呼声在喊着要改,但是事实上却还有很大的阴影在笼罩着孩子们。一个孩子曾经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逼出来的绝招。这首诗让人的思考沉重起来,孩子为了分数而忽略了知识,家长和老师为了分数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渴求。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让孩子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呢,怎么能够不让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应用相脱节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抱着书本死学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学英语,捧起书就能够读,而且读得很流利,但一张开口却结结巴巴地说不了几句,外国人讲的自己听不懂,自己讲的外国人也听不懂;数学学了好几年,可遇到实际生活中的计算了却又糊涂起来;物理、化学也考得不错,可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却解释不明白;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念“劳动光荣”,可回到家里却又变成了懒虫,连自己的衣服都洗不了,甚至还让父母帮助才能完成作业……这样,到底也是没有真正的成才,等到踏入社会以后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了。

    由于女孩天生就比较安静,在动手方面要比男生缺乏很多,也更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学习现象,不能够灵活地运用。尤其是动手和动口能力都很差。这样,虽然她们考试经常能考到高分,但生活中却麻烦不断,也更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因此,父母对于女孩的教育和引导就要注意要锻炼她们的动手和应用能力,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首先,父母要注意锻炼女孩的动手能力。父母可以让女儿多参加一些类似于夏令营之类的活动,还要积极地和学校配合,在指导女孩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对她们动手能力的训练力度。在家里,父母也要尽量让女儿多动手,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她们参与进来。比如,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场景的游戏,让女儿参与进来,引导她们解决问题,培养她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其次,父母要培养女孩灵活运用的能力。灵活运用体现着一个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父母要多鼓励女孩从事这方面的锻炼,引导她们学以致用,逐渐克服僵硬、呆板等做事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要拿出耐心来,陪女儿一起成长,那样,她们就慢慢地会变成一个让你们引以为豪的优秀女孩。

    最后,父母要加强对女孩实践能力的培养。女孩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父母和老师忽略了对她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制约了女孩的发展空间。因此,父母爱孩子也不要溺爱孩子,敢于放手让她们去经受锻炼和磨砺。人常说,实践出真知。毛主席也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可以让人掌握知识也让人学到知识,在实践的验证下巩固和掌握知识。这样下来,你的女孩就是一个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了,她们的成功也就距此不远了。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很多人说,学习的重要作用也就在于教会人如何去学,教给人学习的能力。父母让女孩学会学习,把女孩培养成学习型的人才,那样,有了学习的能力就相应会培养出动手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就会成为一个生活的勇者和成功者。

    76.用好奇心和想象力推动女孩学习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没有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安东尼·罗宾斯说,想像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由此可见,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于人类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女孩都是感情细腻和丰富的,因此她们的生活里也到处充满着好奇和想象。她们在这样的好奇和想象中一天天长大,不断勾画着生活,憧憬着,期盼着。比如很多女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小游戏,而且乐此不疲。她们把观察到的以及自己想象的东西全加进去,表现出对于生活的好奇和热爱。

    随着女孩的长大,她们的知识和阅历也在慢慢增加,她们的好奇心也就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强。于是她们就渴望能够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世界和陌生的领域,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会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全问题,对她们严加管教,时刻约束她们的行为。这样就等于扼杀了女孩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等于阻断了她们自我能力的成长和兴趣的培养。因此,当你的女孩正在拆家里的小收音机;当你的女孩经常提出种种幼稚而可笑的问题;当你的女孩很高兴和周围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训斥和横加阻止,而是要认真地对待,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要敢于让她们尝试和学习,这样,她们才可以把好奇心和想象力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经研究,女孩的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聪明的女孩往往都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一旦女孩缺乏想象力,她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会缺少创造力和上进心。

    父母要重视和爱护女孩的想象力。女孩通常都是喜欢童话故事的,她们往往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主角,一会儿是美丽的白雪公主,一会儿是善良的灰姑娘。女孩看见天上的白云,还会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可爱的小猪,高大的狮子,奔跑的骏马。当女孩看到身边优秀的人时,也会想象着自己变成老师、明星的样子。女孩子这样的想象表达着她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是大人却常常会觉得她们的想象幼稚,因此不以为然,甚至会加以制止。而女孩的好奇和想象正是她们智慧的火花,大人不给予珍惜和爱护,就会阻碍女孩的发展和进步。

    父母要引导女孩的好奇心,注意培养女孩的想象力。父母在了解女儿的基础上,在尊重她们兴趣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引导女孩的好奇心,以此来调动女孩的学习热情。父母可以给女孩提供更多的原始素材,让女孩有更多可以发挥想象的对象。因为人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对于已知世界的基础上的,是对于已知事物的把握和再创造。另外,父母要多带女孩见识新东西,让她们多看、多听、多想,开阔她们的视野,增长她们的见识。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正是因为有着无比地好奇,居里夫人才能在不断地研究中取得新的成果,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假如她没有好奇心,或者对于新奇的发现浅尝辄止了,那么她也会和元素“镭”失之交臂。世界上很多的发明创造无不是在人的好奇心的推动下才得以变成了现实的。所以说,好奇心是一件很珍贵的财富。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人又充分发挥想象力,就把思考和探索的领域给无限地扩大了,这样,人类就走得更远了。

    女孩子比男孩子感情细腻,也有着无比新奇的想象力,如果父母给予足够的爱护和引导,她们就能在巨大的推动力下学习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成功奠定必要的基础。

    77.运用记忆规律帮助女孩记得更快更牢

    在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与科学女神统称为缪斯女神,而缪斯女神之母——莫尼莫西尼就是记忆之神,她受到古希腊人们的推崇。由此可见记忆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去完成、深化。

    女孩和男孩生理构造上的不同,造成了女孩往往更擅长于感性经验,男孩更擅长于理性研究。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女孩擅长于记忆,男孩擅长于研究。女孩由于天生的优势,记得快,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遗忘得也很快,这让很多家长都头疼。

    其实记忆是有很多规律的,利用这些规律,通常可以帮助女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曲线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经他研究发现,记忆力再好的人也是会遗忘的。但是什么时候遗忘得快,什么时候遗忘得慢,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复习,这些答案都在这条曲线里。用下面的表格来表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会更加直观:

    可以看出在20分钟到一天的这个区段之内遗忘的概率是最大的,遗忘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防止遗忘,人们就要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人应该记忆之后的1—24小时之内稍加复习,这样人对所记忆的内容大部分都有印象,所以复习起来也会很容易。不要以为什么时候复习都可以,有时人在复习旧知识时就会感觉像新知识一样,完全没有印象,这就是遗忘的原因。

    父母可以通过这个规律,帮助女儿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这样会记得更快更牢。

    (2)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的“魔力之七”

    约翰·米勒经过反复的测定和论证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正常成年人记忆的广度(或数量)为7±2个,即5—9个之间,超过7个就难记住了,这个数字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所以称这个7为“怪数七”或“魔力之七”。而且他还发现人一次记忆的容量并不取决于材料的难易程度而是取决于记忆材料的数量,也就是说,你一次能记住多少内容,不是取决于记忆材料的难易,而是取决于记忆材料的多少。

    换句话说,这个“七”可以是七个数字,七个词,七个短语,七句话,七句诗。如果你要记住“太、阴、深、水”四个字所花费的力气,和你记住“太阳、阴天、深山、水洗”所花费的力气是大致相同的。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再记忆的时候把材料分成几组,而把每一组的容量适当加大,这样就能一次记住更多的东西。比如说当你要记忆一个电话号码时13946573278,如果这样记的话你需要记住11位,但是如果把它分成三组,139—4657—3278,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再比如记忆百家姓,如果只是一个一个的记,那就要记100组,但是如果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把每四个分为一组,就只需记25组,这样自然就会记得快了。

    只要掌握了这个“魔力之七”,父母也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短时间里背出那么多的数字了。

    (3)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醒后

    人的大脑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那么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先摄入的内容印象会比较深,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这叫前摄抑制;而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这就叫后摄抑制。

    这一规律对我们记忆又有什么帮助呢?其实在人的一天中有两个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只要好好利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以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可以采用放电影的方式。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而且这样不会受到后摄抑制的影响,大脑会很容易将记忆材料储存,记忆会比较牢固。

    而当早晨起床之后,这时不会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无论是记忆新的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作为父母,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女儿错过这段黄金时期。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规律,像记忆有内容的材料会比记忆无内容的材料容易等。而每个人的情况也都各不相同,所以也适用于不同的规律。总之记忆是一件时常反复而又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善于发现记忆规律,就可以带动女儿记忆的乐趣,让女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记得更多更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