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唯考北大无遗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姓名:朱绍平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学生姓名:朱 艺

    录取院系:法学院

    毕业中学: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获奖情况:2007、2008年杭州市优秀学生干部

    2009年7月22日,杭州上空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而这一天,也是值得我们全家牢记的日子——女儿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我一边端详入学通知书,一边长长地舒了口气,长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只感到一阵释怀和轻松。回想近三年来走过的日子,我心头的感觉就是:“唯考北大无遗憾!”

    女儿成绩向来不错,活动能力也强。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平常以收藏书籍为好,兴趣所致,凡涉及女儿成长过程中,用纸质记录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妥善地收藏起来。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我对女儿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各种奖状、荣誉证书进行了整理,一共有二十多种。作为父亲,没有比看到孩子成长中所取得的荣誉和进步更高兴的了!

    一

    我是78级本科生,读的是哲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平时工作当中,我常会碰到北大的教授和学者,谈话中,少不了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说实话在那时除了对北大的推崇与仰慕以外,还丝毫不敢有女儿考上北大的奢望。

    真正开始产生这一想法,是在去年下半年临近期末的时候。一天,女儿回来告诉我们,学校即将开始年级排名,而这一排名直接关系到能否被保送,或被推荐参加北大、清华等学校的自主招生。因为女儿学的是文科,保送无从谈起。但据女儿说,按她目前的成绩,参加自主招生还是很有可能的。经过年级综合排名,女儿有幸被推荐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由此,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尊重女儿的选择,是能够入选北大自主招生的先决条件。

    记得女儿在读高二时,在选择文、理科问题上,全家意见稍有分歧。她妈妈大学里学的是理科,考虑到女儿理科功底不差,主张女儿选理科,而我和女儿主张选文科。女儿分析了自己和同学的情况,认为自己尽管理科不差,但要挤进年级前十名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若选文科,由于人数少,挤进年级前五名问题不大,这样压力小,心情好,有利于学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确对文科有兴趣,所以她坚决主张读文科。最后我们还是尊重女儿自己的意愿。事实证明,女儿的选择是明智的。一些高一时成绩优于女儿的同学,后来都与北大、清华失之交臂,而女儿最终收到了未名湖的盛情邀约,这也再次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进入自主招生填志愿阶段,我们一开始就主张女儿报北大,毕竟那是全国文科的圣殿,是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文科生心目中的最高学府,如今,机会降临到女儿面前,怎可轻易放过?可是一天放学后,女儿回到家,郑重地说,今天要跟我们商量一件事。原来,白天在学校,女儿分别与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老师见了面,感觉都挺好。相比之下,清华的自主招生更注重面试时的表现,或许更适合女儿的特长发挥。综合考虑下来,女儿有些心动了,想放弃北大选择清华。听完女儿的介绍,我有些着急了。那天晚上,全家三人,从女儿提出这个想法,到吃饭时讨论,一直到吃完饭移座沙发上,争论还是没有结果。女儿从稳妥考虑,想去清华,但又放不下对北大的向往与留恋。那一刻,复杂而无奈的神情写满了女儿的双眼。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我就睡意全无。我忽然想起有一位朋友的女儿正在北大读硕士研究生,何不向她请教?打通电话,我跟她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她建议我把电话交给女儿,让她与我女儿亲自说说话。好家伙,打完这个电话,我看了看手表,足足打了一个多小时。在电话中,这位朋友的女儿,与我女儿谈了许多有关北大的情况,中心思想是一个:北大无疑是文科生的最好选择。这天晚上,女儿房间书桌上那方白色的墙壁上,一行用粉红色水笔写成的七个字“唯考北大无遗憾”,正映照在那片夜夜陪伴她温习的橘红色灯晕下。

    二

    北大自主招生的笔试,安排在2009年1月1日,地点在杭州二中,因离家太远,为保险起见,头一天晚上我们就住到考场附近的酒店中。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恰好那几天气温又格外低,露天停车场的汽车前窗玻璃上布满了密密的冰屑。为保暖,她母亲特意让女儿穿上了居室棉鞋,既轻便又保温。据别人介绍,脚底的保温,无疑也是对临场发挥的一种助力。

    笔试分上下午两场。上午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不分场次,时间自由分配,共三个半小时;下午考政治和历史,时间两个小时。中午吃饭加休息仅一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考试,不论对考生的智力还是体力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更是一种耐力与意志的考验。一天笔试下来,女儿总的感觉就是量大题难,下午答题似乎要比上午好一些。吃晚饭时,女儿兴致明显比吃中饭时高,边吃边回忆了历史卷子的题目。但总感觉上午的水平没有发挥出来,想到这里,她的担心又油然而生。

    笔试后的第二天,全家去电影院看了电影《非诚勿扰》。回家途中,女儿得到确切消息,同班有两位同学进复旦基本已成定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里就更加担心女儿的笔试能否通过。回家后我们登录北大招生网,读到一篇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家长的帖子,很受感动,题目是《坚定信心,希望就在前方!》,其中这样写道:“能参加笔试的孩子都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都是我们父母的心肝宝贝。即便没有通过笔试,我认为也很正常,能通过的说明你真的太优秀了;没有通过的只能说优秀的太多了,你少了一点点运气。这么高的淘汰率,能通过的真是幸运中的幸运。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从心里已做好了‘裸考’进北大的思想准备,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力以赴,迎接高考!只要有梦,就会有梦想成真的希望!”写得多好的鼓励词!我们全家读后,信心又重新燃起,我们总感觉到希望之火,就在不远的前方。我们一再鼓励女儿,笔试一定会通过的,即使没通过,我们就“裸考”进北大,因为唯考北大无遗憾!

    笔试成绩发榜的日子终于在焦灼的期盼中到来了。1月11日早晨,五点一刻左右,女儿打开电脑,输入申请表号、身份证号和姓名,敲回车键前,女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一按,屏幕上立刻跳出红字:恭喜你!接着就是女儿的笔试成绩。女儿欢呼着将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脸上绽放出胜利者的喜悦。这天晚上,女儿书桌上方的白色墙壁上,又多了四个红红的大字:“牛进北大。”我看见后,对女儿戏谑地说道:“等收到北大通知书的那一天,那就变‘牛进北大’为‘朱进北大’了,但是,现在下面这个‘八’字还没一撇呢。”

    三

    从得知笔试成绩到面试,还不到一周的时间。北大的自主招生面试时间安排在1月16、17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女儿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面试准备之中。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准备面试并取得成效,对每一位参加面试考生来说,的确又是一场攻坚战。女儿长期从事学校的社团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女儿的倡议下,他们那几个参加面试的学生自行组织、自行演练。面试准备分二段,前半段,将参加北大、清华的面试生分成二组,热点话题分头准备,资源共享。后半段,二组之间轮流担任考生和考官,互相点评,互相促进。事实证明,女儿的这一招还挺管用,有些同学的面试内容还真被考到了。

    转眼就到了1月15日。为了适应北京的气候,我们提前一天抵京,在北大西门附近的一家酒店住下。“今年睡墙外,明年睡墙内。”临睡前,女儿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一下子还转不过弯来,但稍一理解,就领悟了此话的含义,原来,我们住的酒店与北大的围墙仅隔一条马路。面试进行得很顺利。约三点半,便收到了女儿的短信,我们得知考试已经结束。因酒店离学校不远,我们就步行回酒店。据我的初步判断,女儿面试发挥应当是可以的。

    由于笔试排名靠后,尽管面试发挥理想,女儿最终无缘20分加分,仅获5分加分。那几天,女儿的情绪出现了少有的低落。学校老师也为女儿仅得5分加分颇感遗憾,但更多的还是给予她鼓励。那几天,我有空就在北大网站上搜索浏览,凡见着有关励志和勉励方面的内容,都拷贝和打印成文,并用红笔划出来,以便女儿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从而振作起精神来。其中,北大俞敏洪校友在去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是我重点推荐的篇目之一,文章中的有些话,幽默不乏哲理,生动更见睿智,给女儿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女儿经过面试后,也变得更加沉稳踏实了,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向老师提问比原来更勤快了。我们全家明显感觉到,经过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特别是经过亲身感受燕园的氛围,女儿报考北大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了。我想,也许这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似乎像茫茫大海中那矗立着的灯塔,为女儿充满希望的起航确立了方向。

    高考前的时日,在默然流逝着。尔后的两个多月中,女儿的情绪一直都比较稳定。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学校也尽量不给她安排社团工作。我们家离学校不远,无论刮风下雨,她妈妈每天晚上九时一刻左右,都会去校门口接女儿,既为了陪女儿走走路,更重要的是,能借这个机会和女儿一起说说话,以缓解女儿一天下来的学习压力。回到家里,妈妈还总要给女儿做些可口的点心。那段时间,只要我在家,也总是抓住这个空当与女儿聊聊天,既可以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掌握女儿的情绪变化。同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会在女儿吃点心的时候,打开电视机,播放一些较好的碟片。女儿较感兴趣的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文化片,如《竹林七贤》等,一类是赵本山的小品。前者可以获取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后者有学习幽默语言和放松精神的双重作用。

    春去夏来,高考的日子到了。高考前一天的晚饭后,我们全家三人,又按平时惯常的线路,到我家附近的浙大西溪校园散步。略带暑气的轻风拂面而来,我感觉女儿情绪稳定,充满了跃跃欲试的信心。

    两天半的高考,在难熬而揪心中过去了。回想起来,也有一些温馨难忘的场景。其中最感人的一幕,出现在高考的第一天上午,等我们送女儿到达学军中学门口时,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除了一条让考生走动的通道外,两旁都是赶考的学生和陪同的家长。往里看去,女儿的班主任金老师身穿大红的连衣裙,与其他任课老师列成一排,早已在那儿等候同学们的到来,只见每一个任课老师与同学击掌以后,都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发现,特别在班主任怀里,女儿停留的时间长了一些,后来女儿说,当时的场景,令她和在场的同学十分感动,在班主任怀里情不自禁地淌下了热泪。我虽然带了相机,但由于距离过远,加上人群密集,没能抓住这一感人的场景,现在想来还是心存遗憾。

    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那天在网上填完志愿后,女儿犹如历经了一场波澜起伏的交响乐,终在大提琴的舒缓声中慢慢平静下来。正式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我看见了动人的一幕:女儿在“牛”字上,重重地加上了一撇、一捺。“牛进北大”终于变成了“朱进北大”!

    我再一次拿起女儿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它是那样的庄重厚实,它是那样的清新典雅,它是那样的疏朗俊逸。为了它,女儿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与奋斗,老师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劳动,家长付出了太多的牵挂与陪伴。但是,所有的这一切,与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比起来,都是值得的。

    再过几天,女儿即将步入燕园,犹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这只是学习乃或是人生的第一个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作为父亲,我将给女儿以更多的勉励与支持,小至买书读书、日常日记,大至人生观、世界观。行文至此,想起前两日凑成的四句小诗,录在后面,作为本文的结尾:

    博雅塔前艺精湛,未名湖畔写华章。

    雏凤老凤题燕园:唯考北大无遗憾!

    家长寄语:唯考北大无遗憾。

    §§第三章 谆谆教诲,情隐隐,意切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